文辞映发 妙合自然丨江寿男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4-15
手机版

  

  书画家简介

  

  

  江寿男,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书协第四、五届副主席、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南省政协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书法作品获第二、三、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荣获第十届国展优秀奖(最高奖),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中国书法国际邀请展,海南省第二届“南海文艺奖一等奖”等。

  先后出版发行:《江寿男书法作品集》《江寿男书法艺术》《江寿男墨迹》《中国金融十大书家——江寿男卷》;散文诗集《夜行集一一江寿男诗歌选》《大衍集——江寿男自书诗词文选》《海南书画名家系列一一江寿男卷》等十多部专集。

  

  ▲《将进酒》138x34cm

  书法评析

  品鉴江寿男作品,我认为有三点值得称道。

  一,文辞映发,妙合自然。书法家状态的发挥,与书写内容有莫大关系。他本身是诗人,对文字更敏感,诗歌词赋特有的韵律,都触动着书法家的神经。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萧散自然从来都是一种高境界,他多年前的一段论书笔记,可以看作夫子自道:窃认为,书法精妙在于神合“自然”,将书家自身精神气质融会自然万物中,吸纳甘露,寻找归宿,不能仅圈锁于技巧,而更需遵循于道,何为“道”,道乃自然造化,道乃天下万物。

  二,跌宕有致,气象万千。手卷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让二维空间的展示多了时间的维度,欣赏好的手卷作品,如行山阴道上,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三,格局宏阔,小中见大。看傅抱石先生的山水册页,不足一平尺的小画,往往有千里之势。江寿男的小字书法也有这种感觉:小作品,大气象。他写小字喜欢使大笔,站立书写,不斤斤于小技巧、小变化,而是从整体着眼,以大观小,再加上多年对线质的锤炼,使他的小字作品迥出时流,略无纤巧轻薄之态而具昂扬郁勃之气。(文/秦纪明)

  

  江寿男书法很抒情,尤其他所擅长的行草书,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很有艺术天赋的聪明人。书家一般可分为功力型和表现型,功力型书家比较注重技术法则与形式规范,对线条与字结构有较强的恒控力;表现型书家不拘泥于成法,注重内在性情的抒发,其领悟能力和想象能力要强于功力型书家,江寿男两者兼备,而显然偏于后者。

  江寿男敏而善思,勤奋好学,涉猎广泛,尤其对书法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神。他对线条和字结构的塑造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飞动而不失沉稳。他五体皆能,并已形成自己如一风貌。以他对书法性情与形质的理解,使他的创作始终保持在潜意识下进行。如陶宏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中所言“手随心会,笔与手会”,抒情的意味非常浓郁,能将内心的东西表现出来,这点很重要。(文/吴东民)

  

  寿男学二王,能得其理,复寻其源,故能得王书之妙。其学王手札,得用笔使转顿挫之精髓,学米得奇侧之逸气、学王铎增其拓大之气势,学篆隶追其源,得其骨力,如此溯源探流,反复不已,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取向,洵为难得。能各体书,尤以行草见长。其行草书,浑厚,萧散,既有传统元素,又有现代的审美趣味,情感的流露浓密而浪漫。笔势开合自如,点画纵横奇趣,线条虚实相生,有张力,富有生命感;结字腾挪转让,章法参差错落,随机生发,自然天成。神采飞扬之处给人以沉着痛快、雄豪激越之感。(文/林尤葵)

  作品欣赏

  

  ▲《心经》137x34cm

  

  ▲《陋室铭》137x69cm

  

  ▲《清气若兰》137x35cm

  

  ▲《王维诗》70x46cm

  

  ▲《东坡词》112x57cm

  

  ▲《春夜喜雨》70x46cm

  

  ▲《诫子书》180x70cm

  

  ▲《兰亭序》180x70cm

  

  ▲《心经》138x34cm

上一篇:乡村振兴赋能计划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振兴典型案例发布!
下一篇:毕业前5年的月薪排名,教育学专业排名第十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