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推动设立中小学卫生室 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4-16
手机版

  为切实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近日《南昌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常态长效工作实施方案》出台,提出扎实开展“十大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工作,落实常态长效管理,拓展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来源:南昌晚报·爱南昌客户端记者 吴跃强/文 杨紫韬/图

  逐步实现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

  我市明确目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与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居民健康素养整体提升,广大群众积极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市民群众对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效果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工作方面,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中,并完善相关设施。畅通爱国卫生建议与投诉渠道,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90%。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方面,健全健康教育组织网络,提升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能力。利用科普专家库资源和报纸、电视、网络等主要媒体,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3%或持续提升。推进健康县区、健康乡镇和健康细胞等建设,不断加强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建设,建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社区比例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平方米,每千人口社会体育指导员数≥2.16名。倡导居民维持健康体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38.5%。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制度。辖区内禁止任何形式的烟草和电子烟广告,全面推进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无烟家庭等无烟环境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建成比例≥90%,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20%。积极推进控烟立法执法,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

  街巷路面每日保洁时间至少12小时

  市容环境卫生工作方面,加强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在建(拆迁、待建)工地、车站、居民小区市容市貌整治,无暴露垃圾、卫生死角和其他“十乱”现象。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道路照明及景观照明设施整洁、完好,运行正常,道路装灯率100%,果皮箱及其他道路附属设施设置规范。河道、湖泊等水体及岸坡整洁,无污水直排现象。积极推广道路清扫作业机械化,道路机械化清扫率≥80%,主次干道每日保洁时间≥16小时,街巷路面每日保洁时间≥12小时,保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城市管理信息化覆盖率≥90%。

  加强绿化工作,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平方米。生活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再生资源回收基础设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管理规范。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窨井盖完好率≥98%,主城区回收网点覆盖率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75%或持续提高。深入推进厕所革命,逐步提升卫生厕所普及率,公共场所的公厕设施达到二类标准。强化社区、单位与城乡结合部卫生管理,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强铁路沿线两侧环境卫生整治,无轻飘物品、垃圾积存和其他“十乱”现象。严格市政供水管理,落实供水单位日常水质检测、水质净化消毒、水源卫生防护等卫生管理制度。

  市场卫生工作方面,建成区和城乡结合部农产品市场布局合理,建设管理符合规范要求,科学设置经营区域,实行生熟分开、干湿分离;兼营零售业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做到批发与零售业务分区域或分时段经营。无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现象。各类集贸市场、花鸟宠物市场及动物交易市场无非法交易和宰杀野生动物现象。

  推动中小学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

  生态环境工作方面,深化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措施,确保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值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餐饮单位油烟净化符合要求,无秸秆、垃圾露天焚烧及烟囱排黑烟现象。严格控制区域环境噪声,有效落实禁鸣措施,提高声功能区夜间环境质量。加强黑臭水体治理,加大饮用水安全保障力度,加强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重点场所卫生工作方面,以“四小行业”(小型理发店、小旅店、小歌舞厅、小浴室)为重点,加强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管理,严把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准入关,强化卫生管理,健全硬件设施。加强宾馆、商场、超市、游泳馆等公共场所监督执法,确保各类场所卫生检测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加大《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防护知识宣传,着力提升劳动者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辖区内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及时申报,申报率>90%。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依法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不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加大学校、幼儿园和托育机构保洁力度,学校、幼儿园和托育机构的教室、食堂(含饮用水设施)、宿舍、厕所等教学和生活环境符合相关国家卫生标准或规定,确保不发生重大学校食物中毒事件。推动设立中小学卫生室,校医或专(兼)职保健教师配备比率>70%,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大力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活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100%,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1小时,学校眼保健操普及率100%,中小学生近视率、肥胖率逐年下降。

  交通枢纽、重点场所配置AED

  食品安全工作方面,加强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作坊管理,深入开展食品生产环节专项整治,积极推行明厨亮灶和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加强流动食品摊贩管理,规定区域、限定品种经营,杜绝制售“三无”食品、假冒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等现象,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疾病防控与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方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财政状况和实现健康目标相适应的卫生健康事业投入机制,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25%或持续降低。强化重大传染病防控措施,建立重大突发新发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公共卫生科和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肠道门诊、预检分诊设置规范。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逐年下降。人均预期寿命≥78.3岁。健全重大事件处置中的社会心理健康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心理健康促进和心理疏导、危机干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规范率≥85%。交通枢纽、重点场所配置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AED),标识清楚。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面,健全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网格化管理,发动社会公民积极参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建立专、兼职管理人员,确保建成区鼠、蚊、蝇、蟑螂的密度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C级要求。加强餐饮行业的管理,掌握重点场所防鼠防蝇设施的规范,有针对小餐饮、农贸市场、食品加工企业等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的防鼠防蝇设施建设的专项实施方案,重点行业和单位防蚊蝇和防鼠设施合格率≥95%。

  巩固宣传工作方面,营造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常态长效工作氛围,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报道全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方面的相关工作;开辟健康宣传专栏,普及宣传卫生防病知识;精心策划制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公益广告;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突出宣传巩固工作中好典型、好风尚,同时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曝光。

上一篇:二级建造师考试答题技巧,这样回答至少加10分!
下一篇:大哥张颂文被赞散文写得好,大嫂高叶被质疑是恋爱小白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