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以课题探索之汗水,浇灌教育变革之鲜花——广东省教育学会教师继续教育专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4-17
手机版

  原标题:【课题研究】以课题探索之汗水,浇灌教育变革之鲜花——广东省教育学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2020年度立项课题结题鉴定会

  2023年4月3日下午,广东省教育学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2020年度立项课题结题——玉律学校结题鉴定会,于玉律学校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召开。原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白平、原广东省电教馆科研主任刘峻、深圳市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校长宋鹏君、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科研处主任刘静等专家领导莅临指导。

  玉律学校校长王婷、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杜新添、广东教育学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2020年度立项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所有成员出席会议。

  此次会议共有四个课题进行结题,会议由玉律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杜新添主任主持。

  

  一、结题报告

  数学篇

  白美保老师做了《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的成果汇报。自课题组成立以来,课题组教师以“实践——研究——反思——再实践——再研究——再反思”为研究模式,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得到了提高,形成了典型案例成果材料,完善了“情境导学——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展示提升——达标检测”五环节教学法,课题组成员写出了优秀论文并获得区级教学成果奖。数学课堂有了改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一些可喜的进步,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得到培养。

  

  

  教师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课题组教师在各类论文和课例比赛项目中获得优异成绩,课题组成员共计发表论文2篇,获奖论文6篇,获奖优秀课例5篇,其中李彩虹老师执教的现场课例《百分数的认识》获得区级一等奖。具体获奖论文和课例如下: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科研处刘静主任认为该课题研究目标明确,内容具体,过程扎实,研究成果丰富,对课题组老师脚踏实地的研究过程和目前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从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现方式、成果推广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结题报告的书写提炼升华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指导,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科学篇

  周建兰老师带领科学科组团队展开《教研组共生文化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

  课题组在备课、研课、听课、评课等活动中伙伴协同式进行积极自主的教研反思,把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研究性备课模式,提升年轻教师的解读教材能力;形成深度教学研讨模式,搭建科组成长新路径;构建互助式听课模式,凝聚形成科组共生文化,建设共生型教研组。

  

  课题组教师创造性地对教科版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围绕课题进行了单元整体说课,形成科学教材单元整体解读案例集、互助研讨课与区内教学展示课,并整合形成学生学习力建设优秀研讨案例集和互助共生教研听评课反思集。

  

  通过单元整体备课研究,课题组开发了涵盖单元重点内容的虚拟仿真交互动画学习,与美丽科学公司共同开发了虚拟仿真实验“蚕的一生”,“植物的一生”等科教制作资源。

  

  

  教师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课题组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项目中获得优异成绩,师生共计获奖26项;发展教师教学研究能力,课题组成员共计发表论文5篇;《太阳的位置和变化》等多篇教学设计编入光明区“新基础教育”简报;《像科学家一样观察农场》等科教方案获得区科教方案评比活动一等奖。

  

  

  信息篇

  由程婧钰老师主持的课题《基于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玩转光环板专题校本教材实践研究》,以探究如何利用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来开展光环板专题校本教材实践,从而帮助本校学生更好的发展人工智能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从需求分析、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教材研发几个方面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多项荣誉:

  

  本次课题研究的成果:已发表论文4篇、校本教材一本:

  

  专家对本课题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有三方面的创新:

  课程创新——开发了人工智能的社团课程,提高了本校学生的科技素养;

  教材创新——拓展了人工智能课程的研究领域,补充了统编教材的不足,开发了校本教材;

  政策创新——针对本校学生家庭文化氛围的缺失,本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和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音乐篇

  王婷校长主持的课题《音乐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综合开发实践研究》是基于我校外来工子女占比高到90%以上,学生课内外接触美育教育与熏陶存在严重缺失、音乐课程的边缘化、音乐教师对本学科育人价值的忽视、教师解读教材与学生能力以及课堂教学能力的局限性等都极大限制着音乐学科“以美育人”的育人价值发挥等背景所提出的。

  

  课题研究成果:本研究在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新基础教育”专家团队的持续关注与指导下,加速了研究的进程,音乐学科育人价值的开发实现了新的飞跃,坚持五育并举,立德树人,为大美育管理模式提供了优越的氛围,促使大美育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一)提升师生“美人育己”能力,打造充满艺术气息的学校文化;

  (二)形成玉律学校“大美育”管理模式;

  (三)重塑时空条件受限的美育课程,创建焕发成长活力的全纳课堂,形成“玉律课程”体系;

  创新劳务工子女特长的培养模式,实现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研究社会影响:

  0 1

  音乐教师教学水平引领辐射

  近三年,学校师生获国家级奖项19项,省级36项,市级126项。王婷校长获评全国“百佳美育校长”、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广东省特级教师;许恋老师获广东省首届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黎雪珍、陈佳钰老师获2021光明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陈秋、许恋与林郁曼三位老师获2021年光明区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指导教师一等奖。

  

  0 2

  研究论著理论成果扩大推广

  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获得2项深圳市第四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发表论文多篇,论著4本。其中《大美育改革实践研究》由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出版、《快乐活动年年不同》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论著《一所深圳城中村小的蝶变》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论著《教师发展新选择》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白平主任肯定了此课题对育人价值的追求连接了生命个体的成长,实践成果展现的是高质量的范式。同时也给此课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育人价值的体现要有个性化的东西、研究观察的例子作为补充会更丰富。

  

  二、校长讲话

  在四位课题主持人汇报及专家组的点评指导后,王婷校长作总结发言。

  在发言中,王校表示,此次研究成果得到了诸位领导专家的认可和肯定,对于推动我校各学科领域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并指出课题的研究对于学校与各科组的发展意义重大,有利于改革传统教研组合作模式、丰富玉律学校大美育育人价值,同时有利于全面促进科学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

  最后,王校指出,课题结题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玉律学校会以此为契机,将“科研兴校、教研强师”之风落在实处。希望老师们能够利用好课题研究基础,在未来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打磨。勿忘选题初衷,要踏实研究,聚焦课题研究中的内容,以行之有效的措施去推动成果的产生。

  

  - END -

  校风

  主动和谐

  明理践行

  教风

  博学善导

  合作相长

  学 风

  乐学善思

  正直儒雅

  玉汝于成

  律己达人

  总编 | 王婷

  主编 | 张静慧

  校稿 | 贺功臣

  初审 | 杜新添

  撰稿| 张萌

  文字编辑 | 温素芬

  排版编辑 | 徐琴凤

  美工编辑 | 詹洁榕

  责任编辑:

上一篇:厦门插画培训班排行榜出炉,快来看看!
下一篇:跨越半个世纪的光影之美:从布列松、郎静山到森山大道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