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4-18
手机版

  贵州师范学院在贞丰县开展“国培项目—强师工程”新课程培训

  潘祖丽辅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教师担当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2022年3月,贞丰县成为全省12个“强师工程”试点县后,全面实施“铸魂”“提能”“薪火”“强根”“增效”“建强”六项行动,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推进教育不断取得新突破。

  “最有温度的教师”

  “多年的教学之路让我明白,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作为一名从教20多年的教师,贞丰县第一小学教师潘祖丽一直是忙且快乐着,她热爱教育,以校为家、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爱生胜爱己。

  记者在贞丰第一小学了解到,2017年4月,潘祖丽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她本该享受产假在家带孩子,但每天她都接到家长咨询回校上课时间,学校也表示希望她提前返校任教并担任班主任工作。

  “当时我有点犹豫,因为宝宝从满月以后体重就没有增加,特别瘦小,只好带着孩子四处去求医,面对家长的焦虑和学校领导的期望,面对几十个孩子的呼唤,不顾家人的反对,我放弃了假期,过着每天奔波于学校和家的生活,既要上好课又要照顾瘦弱的宝宝。”每每回顾返校的那天,平日里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显得格外寂静,讲桌上一张张爱心卡片和黑板上一句句祝福语,让她感动不已,瞬间泪目。

  贞丰第一小学校长李宏英告诉记者,从教20年来,潘祖丽一直在默默地走好自己的育人之路,除了对学生倾注爱心外,在教育教学上也一丝不苟,连续多年在全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评比中获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主编的课本剧《屈原》参加第十一届“贵青杯”荣获二等奖,近年来,先后获得州、县“优秀班主任”“州级骨干教师”“州级名师”等荣誉称号。

  2022年6月14日,贞丰县举行2022年“强师工程·铸魂行动”“最有温度的教师”颁奖典礼上,潘祖丽与其他9位教师获得全县10名“最有温度的教师”称号。

  贞丰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夯实育人铸魂基础,对10名“团干先锋”进行了表彰,开展师德演讲比赛,进行师德警示教育,对师德失范行为的18名教师进行了严肃问责,同时,贞丰县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开展“强师德 正师风”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方案,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协作帮扶并肩共舞

  方学涛是贞丰县与惠州市惠阳区开展东西部协作后第一批到贞丰支教的教师之一,2021年8月份到贞丰执教后,担任惠阳贞丰教育协作支教小组组长并挂职贞丰县长田镇长田中心小学副校长。支教中,他架起了两地两校沟通的桥梁,结对以来,两校进行线上课程共享、同步教研,实现优秀教案、教学课件、学案、习题和辅导资料等交流共享还进行了多次线上交流活动。

  “在教学中,以语文教学教研为主,以示范课和经验交流研讨会开展工作,在双减和信息化2.0背景下,将‘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让课堂更高效生动’教学模式在长田小学取得良好的示范。”方学涛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扩展丰富的课外知识和生活经验,教学模式和课堂效率得到师生的好评。

  记者从贞丰县教育局了解到,在推进“强师工程”“增效”行动中,持续推动东西部教育协作,与惠阳结对的25所学校,截至目前,两地开展线上教研活动79次,参加教师1600余人次;选派10名教师到惠阳区学校交流学习;组织教师培训13期,参加培训教师1200余人次。

  2021年11月,贵阳市南明区学校对口帮扶贞丰县学校以来,通过打造线上交流平台、线下送培送教等方式,积极开展互学互鉴、互帮互促,带动贞丰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贞丰县选派100余人到贵阳市各结对学校交流学习、参与教研活动,贵阳市南明区选派80余人到贞丰开展送培送教,双边参加线上教学教研交流活动达8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教研教学成果。促进贞丰县在教育资源共享、教师技能培训、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乡村教育振兴中的中坚力量

  石丽是今年入职鲁贡镇初级中学的特岗老师,担任班主任和两个七年级的英语教学任务。“一个班学生基础差一些,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和学习自主性都没有形成,但他们是一群充满活力、内心本质善良的小孩,针对这种情况,努力通过分组、引导和激励等方式,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再反思总结,与学生共同成长。”在贞丰,像石丽一样的年轻教师们,正用青春、信念和爱,为乡村教育努力着。

  潘平莉说:“贞丰县第一小学和连环乡中心小学一直是结对帮扶学校,今年我到连环乡中心小学支教后,除了完成好教育教学工作外,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在备课、教研教学等方面做好指导,带动开展教学交流、磨课、上课、评课和课题研究等活动,提升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长期在贞丰县第一小学任教的潘平莉,是数学学科的优秀代表,她潜心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在各级各类优质课、技能大赛中取得不错成绩,所带班级数学成绩多次获全县同类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担任县级以上教学技能大赛、优质课评审专家,主持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去年以来,我们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公费师范生、事业招考、特岗计划、人才回流等多种方式补充教师。”贞丰县教育局人事股负责人李锦先告诉记者,为乡村教师数量基本满足需求,招聘了40名特岗教师,开展城乡校(园)长及教师交流轮岗36人,遴选6所县城优质学校结对帮扶乡镇6所学校,着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提升乡村办学水平,让百姓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以教研推动教学活动创新

  “以教研活动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目前开展了涵盖三个学段21个科目的优质课评选活动,21名教师参加州级评选,其中6人获州级一等奖,1名教师代表州参加省级评选获省级三等奖。”在和贞丰教育局教研室负责人岑平交流时,她说教研工作正在按照《“强师工程·提能行动”三年攻坚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岑平告诉记者,教研员是教研工作的引领者,为提升教研能力,2022年6月份时,遴选90名专兼职教研员到贵州师范学院进行为期5天的系统培训,学科覆盖面全、区域覆盖面广,为高位推进教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抓好教研工作,一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出台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考核实施方案及细则,落实常态化督查措施。二是加强课题研究指导,让更多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开展好课题研究中期检查,争取论证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三是抓好学术和教学交流活动,在抓好县内交流的同时,拓宽请进来走出去渠道”。岑平说,将发挥今年培训的90名教研员的作用,推动教研工作在一线学校的开展。

  依托高校助力教师成长

  “在培训中,我们以《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强师工程’的实施意见》为指导,结合贞丰县实际,针对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队伍、中层管理干部、教研员队伍、学科教师队伍、重点学科新课标等开展培训,聘请一线名师、知名教授做专题讲座,助力学员的专业素养及理论水平提升,开展好‘铸师魂、强师能、育名优’主题培训,严格进行培训过程管理,实现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名优队伍建设相互促进目标。”贵州师范学院教师工作部安丽娜说,对贞丰县今年的培训对象主要在“三名人才”、中层管理干部、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等。

  依托贵州师范学院支持,贞丰县遴选10名校长、10名教师组建团队与省级名校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进行精准结对,搭建与省级名师名校(园)长工作室学习平台,贵州师范学院“国培计划-强师工程”项目等,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帮助教师吃透课程标准精神,理解课标内涵,按课程标准要求抓好教学工作,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目前,评认定县级骨干教师130名、县级教学名师25人、名班主任20人,推荐55人参加州级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名校(园)长教师评选,推荐6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评选、2名教师参加‘黔灵名师’评选,目前已经全部通过省级评审,进入公示环节。”贞丰县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陶光俊说,着眼教师专业发展,以名师为引领,以骨干为核心,通过示范带动,破解重点难点问题,促进教师队伍高品质、多样化、梯级式发展。

  “‘强师工程’实施以来,我们大力实施‘六项行动’,以培促学、以学促教、以强带弱、协同发展,教师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同时,将进一步坚持年计划、月推进,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不断夯实教育基础,提升人民群众对贞丰教育的满意度,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贞丰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进“强师工程”的同时,用好“县管校聘”试点工作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缩小校际师资差距,促进城乡学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文图 特约记者 潘家富

上一篇:安全教育 | 文峰高中部开展“防溺水”主题班会
下一篇:马克龙访华为何选择中大交流?广东这所“双一流”高校与法国有这些渊源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