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心理咨询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4-19
手机版

  对学生心理咨询,一般都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只是对他们表现出来的心理症状来下判断似乎并不能消除病根,也不能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了他们的心理问题。

  

  有学生表现出容易冲动,喜欢欺负同学等心理特征,而且不服管教。老师教育他们之后,他们只会口头上应承,而实际行动中会再次犯错。这样的学生并非真的是坏人,而是心里有一定的结,需要解开。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会发现,他们大多跟着母亲生活,有的父亲和母亲离婚,等于父爱缺位,有的父亲没和母亲离婚,但父亲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家,就相当于没有父亲一样的父爱缺位。常言道:“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缺了哪种爱都不行。父爱是严厉的,规范孩子的言行,还会和孩子一块打闹,通过肢体语言告诉他们应该和别人保持怎样的距离,应该如何界定打闹和打架,应该如何在打闹中增进感情。如果缺少这种父爱,孩子一般表现出羁傲不逊的性格,有时候直接和大人顶嘴,或者欺负小同学,甚至要称王称霸。毕竟,他们小时候没有经受父爱的严厉教育,就像俗语说的“不知天高地厚”,只知道自己痛快了就行了,岂不知学校和社会都有明确的规则,要是触犯了规则,就会遭到惩罚。当他们屡次触犯规则的时候,得不到有效的惩罚,就会对规则无所谓,直到犯了大错,触犯了法律,才会遭到严惩。

  母爱是温柔的。可以说,母亲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从给孩子喂奶开始,就已经扮演老师的角色。孩子跟着母亲学说话,学走路,会丰富性格里面温柔的部分,甚至会学母亲的说话,学母亲的为人处世。要是缺少了温柔的母爱,孩子就会经常被父亲管教,时间长了,就会变得唯唯诺诺,畏首畏尾,不敢干一些事,也不敢出头,生怕犯了错误会遭到惩罚。当然,也有的孩子从被严厉的父亲管教走向羁傲不逊,走向反抗,却始终缺乏关心人、爱护人的性情,甚至被人给予一点关心就受不了。以至于这样的孩子在社会上和女人打交道的时候,很容易流露出我行我素的气质,当然也很容易被女人的关心诱惑,投入了女人设置的圈套。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无私奉献,不求索取,即便孩子对母亲表现出了不好的情绪,母亲也能够容忍。甚至有的孩子犯了法,母亲要包庇他,结果一起遭到了法律的惩罚。有时候母爱是非理性的,毕竟,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和母亲既有着肉体上的脐带关系,也有着精神上的脐带关系。

  

  在母腹里,孩子和母亲同呼吸、共命运,只是没有意识和思想。孩子出生之后,和母亲斩断了肉体上的脐带关系,转而成就精神上的脐带关系。当孩子到一定的岁数,就需要斩断精神上的脐带关系,独立起来。要是不能及时斩断,就会一直维持精神上的脐带关系,最终发展成妈宝男或者妈宝女。也就是说,母亲对于儿女的管控太严格了,就会出现事事依靠母亲做决定的孩子,而这样的孩子一般都会出现心理问题。没有主见,就相当于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还是一个受人管束的孩子,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了。曾经有妈宝男,连找对象、结婚都要听母亲的,岂不是已经失去了自我?反之,要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失去了母爱,就会出现母爱缺失的问题。有母亲和父亲离婚了,孩子跟着父亲住,就会缺少母爱,还有的就是母亲常年在外地,顾不上管孩子,就算是母爱缺失了。当然,也有母亲在家,而只有父亲管教孩子的情况,当然也算是母爱缺失。要是母亲去世了,孩子从小缺少母爱,长大了,就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

  父爱和母爱同样重要,缺一不可。有的父亲或母亲一身二任,自觉当爹又当妈,其实只能扮演自己的角色,不能扮演另外一个角色。在孩子眼里,父亲就是父亲,不是母亲,母亲就是母亲,不是父亲,就更别提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长大的情况了。家庭出现角色缺失的问题,一定会对孩子心理形成一定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是隐晦的,不容易被发觉,甚至会表现为完全相反的现象,但只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就会发现一定的家庭问题,也是病根所在。有学生明明跟着母亲长大,没有父亲,却过早地表现出坚强、勇敢、大包大揽的脾气,还要捍卫母亲的尊严。其实,他在扮演父亲的角色,要撑起整个家庭,而不是唯唯诺诺,什么事都不敢出头。还有的学生没有母亲,跟着父亲长大,却便表现出母亲一样的温柔和软弱,其实只是在填补母亲角色缺失的空白,当然也不知道独立自主。而没跟着父母亲长大的孩子却表现出过早的成熟,甚至早早地学会了吸烟、喝酒、打牌,打算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其实还是缺少父母关爱的表现。他们并非真的早熟,而是表现为早熟,其实心理和情感还远没有成熟。

  

  很多学生的家庭状况不一样,需要心理咨询师去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进一步深挖心理问题的根源,才会对症施治,帮助他们实现自我疗治,走出心理误区。

  举报/反馈

上一篇:南京这所小学,面向全国发布2023招生简章
下一篇:竞技绿茵展风采!梧桐雨2023年足球友谊赛等你来战!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