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数字化发展研究 | 田永健 靳 丽等:内蒙古“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研
原标题:区域教育数字化发展研究 | 田永健 靳 丽等:内蒙古“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研究
引用格式
区域教育数字化发展研究
内蒙古“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研究
田永健 靳丽 闫玮 王再平
摘要: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是内蒙古推进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其建设思路、总体架构、应用系统搭建、用户访问渠道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建设方案,更好地发挥“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成效。文章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类似建设案例、内蒙古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需求,从平台设计、技术应用、系统搭建角度提出了总体建设思路,以教育大数据仓为中心,设计了“1+5”的总体架构,建设一个教育大数据仓,以及组织、数据、应用、视频、通用组件五个中枢,整合汇聚教育系统各类平台系统和数据,对接相关行业数据,构建数据汇聚共享、应用融合贯通、服务便捷高效的内蒙古“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内蒙古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撑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总体架构;大数据仓;内蒙古;教育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田永健,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信息技术服务九部部长,中学高级教师(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 靳丽,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信息技术服务九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 闫玮,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信息技术服务九部科员,中学一级教师(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 王再平,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信息技术服务九部科员,网络工程师(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
一、引言
“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的2018—2022年我国教育信息化“三全两高一大”的目标任务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制定相关标准体系,整合汇聚各级各类平台和数据资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公众提供适宜高效的教育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普惠共享,构建高效便捷的数字教育服务体系。目前,国内省级“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的相关案例较少,各地在平台建设理念、目标任务、总体架构等方面认识也各有不同,立足内蒙古实际,聚焦“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总体思路、技术框架设计、终端用户便捷访问等现实问题开展研究与探索,是做好“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笔者所在团队长期从事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推进工作,曾组织实施了内蒙古教育数据中心和教育管理平台、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教育数据中台等省级教育平台建设项目,从2021年开始对内蒙古“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索,全程参与了内蒙古“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对省级“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有了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商榷。
二、现状和需求分析
(一)现状分析
“十三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教育信息化投入不断加大,各级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取得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应用基础环境不断改善,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稳步提升,为建设覆盖全区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奠定了基础。
1.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成效初显
在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内蒙古教育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上,自治区本级陆续建成了全区教育管理平台、教育数据中台、教育数据灵活查询系统、学校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教育轻应用系统等20余个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了学校、教师、学生三大基础数据库,并逐步开展教育数据治理,基本实现了关键数据的“一数一源”。北疆就业网、自治区招生考试信息网、职业教育云平台等教育专项业务平台服务已覆盖全区,80%的盟市建成了区域教育云平台,所有高校均建成数字校园,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信息化和大数据在推进内蒙古教育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2.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2017年,内蒙古建成了自治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自治区教育云平台)和“人人通空间”手机客户端,平台上联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下接盟市教育资源平台,面向全区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数字教育资源服务。目前,教育云平台和手机客户端活跃用户数100余万人。教育云平台现已接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与包头、呼伦贝尔等8个盟市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为乌海、乌兰察布等7个盟市提供虚拟平台服务,建成了呼包鄂乌一体化应用子平台,正在逐步构建分工明晰、覆盖全区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3.普遍应用的态势基本形成
通过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同频互动课堂”“互联网攻坚行动”“数字校园标杆校”等各类项目工程,内蒙古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截至2021年,全区所有学校和教学点全部接入宽带互联网络,其中,中小学接入带宽100M以上的达97%,中小学和教学点校园网建网率分别达到91%和95%,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率达到97%和76%,全区97%的中小学专任教师均能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开展常态化教学,79%的中小学专任教师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教育云平台、信息化教学、网络学习空间、同频互动教学等各类信息化应用基本普及,常态化应用的态势已基本形成,为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4.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日益凸显
(1)平台系统互联互通还未完成
自治区本级目前共有五个大的教育平台,其中自治区教育管理平台作为教育部两级部署的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平台,部署汇聚了中小学学籍、中职学籍等主要管理信息系统和相关数据,并与自治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有效对接,上联教育部、下接盟市平台,构成了内蒙古教育信息化“两平台”主要架构,自治区招生考试网、北疆就业网、职教云平台相对独立运行,未与自治区教育管理平台实现对接。此外,各高校数字校园平台、盟市自建各类教育平台也是相对独立,各自为政。一方面,因为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各类平台在建设理念、目标、流程、方法、路径等方面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统筹协调,没有同步规划统一的数据仓库及数据管理平台,数据分散在各业务系统,分属不同的业务部门,缺乏统筹协调,每个应用系统都有一套自治区、盟市、旗县或学校用户体系,真正的共享与应用难以实现,业务协同办理效率较低。
(2)教育基础数据维度和准确度还有一定差距
自治区教育管理平台的教育基础数据主要源于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均为系统应用产生的实时数据,是数据治理“一数一源”的源头数据,除中小学学籍系统、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较为准确外,其他数据准确度和实效性还有一定差距。自治区层面上,教育管理平台、招生考试平台、高校学生就业平台、职教云平台间还没有形成便捷高效的数据交换共享机制,自治区教育管理平台中还缺少高等学校学生数据,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数据价值的有效发挥。
(3)终端用户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现有的各类平台系统基本都是自上而下部署,建设时更多是站在管理者角度考虑怎么管理、设置哪些功能、收集哪些数据,对被管理者即终端用户的应用需求考虑较少甚至不考虑,造成系统应用过程中终端用户的获得感较少甚至没有,缺乏应用积极性,只是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任务,自身主动应用较少,缺乏内在驱动力,有的甚至认为是一种负担,上级不硬性要求时基本不用。这也是造成很多系统建成后应用率不高、数据鲜活度不够的主要原因。
(4)平台应用服务能力不足
现有各类平台系统是过去若干年陆续建成的,很多功能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面向用户的便捷服务功能,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政务服务、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大趋势下,各类教育平台性能单一、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凸显。尤其在后疫情时期,教育用户的使用要求更高,需求导向更明确,对教育平台的功能、教育数据和资源的服务要求会更高,需要加快建设统一高效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
(二)需求分析
1.从政策层面看
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推进数据集中和共享,建设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已成为国家推进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近期,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汇集了中小学、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服务等各类教育平台,给教育领域大平台建设与应用提供了示范引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数字政府等四个行动方案中也明确提出,要推动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应用全覆盖,提供高效的教育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可以说,推进“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是内蒙古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2.从技术层面看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离不开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平台和数据上移、应用和服务下沉的技术趋势日益明显,大平台、大系统、大数据的建设模式日趋成熟。通过建设自治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整合自治区本级教育系统已建各类平台和数据,对接高校、盟市平台与数据,横向接入政务服务等其他相关行业数据,形成自治区级教育数据大数据资源池,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各区域、学校、部门间业务系统不统一、数据孤岛、应用不便、共享困难、使用率低等制约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问题。
3.从应用层面看
教育信息化平台(系统)的终端用户是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他们在平台(系统)应用过程中的体验感、参与度直接决定着平台(系统)应用成效和数据的鲜活度。随着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各类教育终端用户利用信息化平台(系统)和数据资源办理业务、沟通交流、学习提升的内在应用需求越来越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进信息化应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各类教育平台(系统)和数据资源已无法满足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应用要求。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汇聚融合多源多样数据,根据用户需求推动系统流程再造,可有效满足各类教育用户应用需求,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
三、文献研析
(一)技术架构方面
有学者提出在省级现有纵向数据归集基础上,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集约化要求,将各类数据互联互通,构建以数据仓库为中心的平台框架,可概括为“1+4”工程,即“一个仓库,四项建设”,一个仓库为教育数据仓库,四项建设为数据治理、数据交换、数据服务和数据安全。 [1] 有学者研究构建了区域教育大数据分析服务平台的五层技术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分析层、数据展示层和数据应用层。其中,安全保障体系和数据标准体系贯穿五个层次。 [2] 有学者提出区域教育大平台是实现数据的汇聚、融合、分析、应用的数据智能驱动的平台。 [3] 应从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应用的技术视角,构建系统架构。平台由数据汇聚层、数据治理层、数据业务层、数据服务层、数据应用层,以及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规范体系组成。 [4] 教育数据包含了各种类型的数据,可大致将数据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平台整体架构宜采用关系型数据库与分布式集群相融合的底层数据架构。 [5]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析可以看到,以公有云与私有云相结合的混合云基础环境为支撑、以大数据仓库为中心、以业务便捷应用和数据开放共享为驱动、以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规范体系为保障是目前省级“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主流技术架构。
(二)数据治理与共享方面
教育数据来源广泛,既包括教育管理部门采集的结构化管理数据,又包括教育教学过程产生的非结构化应用数据,还包括第三方提供的资源数据等,除了强调数据量,还应强调探索数据的个性化、精细化、智能化。汇聚于大平台的数据先要建立主题仓库和教育数据标准,形成资源共享目录,建立共享机制。
在构建教育大数据平台时应该提供有效的采集接口,能够将各系统的数据进行有效连接,从而实现对实时数据、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融合和存储。要科学运用分布式存储系统,例如HBase和HDFS分布式系统,实现对各类数据的存储,提高查询和管理功能。 [6] 分布式系统可以完成各类信息的存储,并将其储存到对应的物理存储点上,在完成信息的存储后可以进行统一的调度和管理,并向用户提供访问接口,分布式系统被高频率应用到了各个层面,如图像数据库等。 [7]
当前未形成有效的共享途径,原因之一是未形成数据共享开放标准体系。建立数据标准体系对促进数据融合共享、形成数据流至关重要。教育大数据应用,只有平台和技术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构建教育数据无缝流转的生态系统。 [8]
(三)有效应用方面
在平台应用过程中,要不断打通各类数据,使数据以不同形式贯穿于不同应用环节生命周期全过程,数据应用场景会愈加丰富,数据应用效果也能够获得迭代提升。通过制度和政策保障,激发各利益相关方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形成区域发展的特色,并不断延伸,以特色带动区域发展。湖南出台了《湖南省“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2年)》来保证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上海和浙江分别出台了《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和《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计划》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宁夏获批为教育部首个“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助力宁夏“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与应用不断发展。
四、平台建设总体思路
(一)从平台设计角度看
将“数据思维”贯穿于平台顶层设计规划中,以数据的流动、共享为驱动,建设横向融合、纵向贯通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横向整合自治区教育厅本级系统,纵向对接国家、高校及盟市(区域)已建平台、应用,汇聚教育应用及数据,完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按需为盟市(区域)提供虚拟平台服务,不断推进平台迭代更新,逐步构建以“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中枢,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物理分散、逻辑统一且覆盖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体系,为教育治理、评价、校园安全提供支撑。
(二)从技术应用角度看
“平台接入采集端”采用物联网技术提升教育环境与教学活动的感知性;“构建基础层”采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教育管理、决策与评价的智慧性;“教学应用场景”使用区块链技术保障链上数据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支撑服务”采用混合云云计算技术兼顾安全和便捷,拓展教育资源与教育服务的共享性;“应用支撑”采用高内聚、松耦合的微服务架构便于部署到容器,实现服务的抽象、重用和自治。
(三)从应用搭建角度看
围绕政务服务、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教育治理等现实问题,着力解决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资源建设与精准供给的难题,更关注未来发展方向,整合各类已建应用的同时,以迭代思维不断完善应用服务功能,不断打通底层数据,让数据贯穿于不同应用各环节生命周期全过程,促进数据应用效能,提升服务效果。
五、平台建设的推进
(一)架构设计
1.总体架构
如 图1所示,在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防护体系约束下,利用资源对接、数据互通、生态开放、应用协同等方式,向上接入国家平台,横向整合自治区教育厅本级系统,对接政务服务中心及其他委办厅局相关平台、应用;向下对接高校及盟市(区域)已建平台、应用,形成一级部署、五级应用架构,供各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其他机构用户使用。
图1总体架构
2.逻辑架构
如 图2所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逻辑架构覆盖IaaS层、PaaS层、SaaS层。
图2逻辑架构
(1)IaaS层架构
IaaS层采用混合云架构,申请内蒙古政务云资源作为基础支撑环境,提供存储、计算、网络、安全资源,同时为满足阶段性高并发量资源需求应用场景,申请公有云资源作为补充。
(2)PaaS层架构
PaaS层概括为“一仓五中枢”,支撑多个应用。“一仓”指一个教育大数据仓,“五中枢”包括组织中枢、数据中枢、应用中枢、视频中枢、通用组件中枢等。通过集成现有教育厅、局、学校各级单位自建系统数据,建成教育大数据仓,对数据进行标准规范存储,形成贴源区、仓库区、分析区、共享区4个区域管理数据。
(3)SaaS层架构
在SaaS层,建设各级应用,包括建设教育一张图,将学校概况、教学视频、安防视频集成在一张图中直观展示,支撑管理决策、实时监控、网络巡课、校园安防、应急指挥等业务的开展;建设校园安全数字化管理系统,支撑校园安防工作的全面开展;升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汇聚全区各类优质资源,实现个性化推荐、资源审核等新应用;建设大数据分析决策系统,探索大数据在安全监测、教育管理、政务服务等方面的运用。建设项目管理、全体系评价等应用,满足教育厅各业务处室信息化需求。
(4)终端用户访问渠道
一是对于政务类应用,通过与蒙速办、政务服务平台集成,提升民众办理教育政务服务事项的便捷性;二是对于校园安全管控、项目管理、分析决策等业务,建设教育门户系统,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教育门户开展各类行政办公业务;三是对于校园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通过微信、钉钉等第三方应用使用。
(二)技术路线
1.微服务架构
构建应用的微服务架构有别于单体架构、垂直架构,具有明显的“去中心化”特征,具备独立部署和运行能力、服务自治能力、敏捷试错能力,支撑平台业务应用系统快速构建、数据互通共享。
2.大数据分析技术
平台建设内容需要对视频、音频、文字数据进行分析,数据量大,平台将利用Hadoop分布式计算能力来解决计算效率的问题, [9] 主要应用于分析决策系统,实现学情监控、分析预测、热点问题分析等应用。
3.空间地理信息技术
该技术将通过空间数据和空间模型的联合分析来挖掘空间目标的潜在信息,主要应用于平台构建教育一张图,将学校概况、教学视频、安防视频等数据集成在一张图中直观展示,支撑管理决策、实时监控、网络巡课、校园安防、应急指挥等业务的开展。
4.视频图像分析技术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平台教学资源、作品发布等,实现对海量教学资源的违规排查、重复视频标识、视频核心内容提取等,最终提高平台资源有效性、提高利用率。
5.区块链技术
教育区块链学分银行是区块链技术在平台中教育培训领域的落地应用,采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技术,结合教育学分的通证分发机制,基于学习者学习的学时数授予其学分,为学习者建立一个客观、不可篡改的数字化学历记录。
(三)建设内容
1.基础支撑环境
政务云与商业公有云共同提供平台网络、安全、计算、存储等资源,按照数据交互、业务交互的需求,与招生考试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各级教育管理机构、各级学校、外部单位实现互联互通。
2.应用支撑体系
应用支撑体系由一仓五中枢构成,形成自治区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数据标准、统一认证服务、统一管理运营、统一应用服务、统一运维保障的安全可控的平台基座。
3.N类应用
本着需求驱动和充分利旧的原则,基于上述支撑体系,整合各类已建应用系统实现数据交换共享,并升级或新建以下应用:
(1)升级内蒙古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基于国家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元数据标准规范,升级现有内蒙古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以知识图谱为基础的自治区级教育大资源池;构建个性化的资源智能推送服务支撑,探索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模式,增加平台用户粘度;实现资源服务能力下沉,支撑不同业务场景资源应用需求。
(2)建设校园安全数字化管理系统
升级“内蒙古教育在线视讯管理平台”为“校园安全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原系统基础上整合全自治区各校接入平台的智能物联设备及各类设备,升级管理端功能,实现对联网学校的专项检查、隐患管理、安全事故管理、风险管理、等级评定等,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应急指挥、安全态势感知等。
(3)建设教育政务服务系统
按照教育厅政务服务事项、公共服务事项、电子证照清单、入园一件事、入学一件事业务标准,遵循政务服务网及蒙速办APP系统接口规范,建设教育政务服务系统,开展教育厅各类数据资源整合和对接,实现教育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让群众办事更快捷、更高效。
(4)建设教育门户
整合在用各类应用登录入口,建设智慧融合服务门户,支持PC端和移动端等各渠道访问;针对不同需求和应用场景,为各级管理人员、师生、第三方提供统一服务入口。
(5)建设其他业务应用系统
根据业务需求建设高等教育管理、全体系评价服务、教育项目管理、心理健康、学分银行、教育智库等各类系统,补充、完善教育管理业务支撑。
4.标准规范体系
制定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规范数据采集、存储、整合、呈现与使用、分析与应用、归档和销毁各阶段的标准,提升数据管理应用水平;制定数据安全规范,保证数据采集、存储、流通、开放全过程安全管理;制定应用接入规范,包括基于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基本要求、统一接入认证规范、服务设计规范、服务开发规范、服务集成规范等技术要求。
(四)支撑措施
1.数据治理
持续实施数据治理是“互联网+教育”大平台顶层设计、整合共享、迭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数据因其柔性、非盈利的数据处理基础特性,导致现有数据维度单一、质量参差不齐。在“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建设初期便要引入数据治理思维,并贯穿平台的全生命周期。经初步探索,以下重点步骤将成为数据治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一是建设由数据生产、数据管理和数据使用部门组成的数据管理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密切配合是关键。二是根据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的数据质量稽核规则,利用治理工具分步骤、分层次地解决已汇聚数据质量、数据溯源等问题,对持续入库的新增数据要严格把控,边汇聚边治理,持之以恒是关键。三是实现数据可视化管理和分析,以可视化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教育大数据仓中数据资产、数据模型、数据流向以及数据处理过程,并实现可视化的自定义数据分析,便捷管理是关键。四是以数据需求为出发点,为各级用户提供自助化的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导出服务,不断满足不同场景数据需求,发挥数据价值,突出效果是关键。
2.政策支持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等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是各省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坐标方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现代化2035》《内蒙古自治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系列政策、方案是我区结合实际情况,在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应用全覆盖等方面的行动指南;自治区教育厅在“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中对全区“互联网+教育”建设、推广应用给予了政策支持。
3.应用推进举措
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平台推进中需要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技术支持部门各方开展有序沟通合作,形成合力,为平台应用推进提供工作机制保障。二是探索“平台支撑+实践研究+应用示范”的研究与实践共同体,组建专家团队和各方力量,助推各地、各校基于平台进行创新发展,形成协作指导关系,支持专家扎根基层搞研究,因地制宜开展平台支撑下的教育治理、教学服务、督导评价等方面的实践研究,破解“互联网+教育”应用的难点问题。三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扶持、培养创新实践应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典优秀案例,利用多种形式推荐、宣传,以点带面保障平台能够真正落地应用。
六、结语
当前,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已成为研究与实践的热点,“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其建设与应用也是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之一。本项目研究成果虽然已应用到内蒙古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实践,并得到了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和支持,但实际成效还有待建设应用实践的检验。对“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成后的预期成效,我们也试着做了一些预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技术层面上,实现了内蒙古教育领域信息平台汇聚整合,全区教育“一朵云”的架构基本形成。二是数据层面上,实现内蒙古教育数据融合共享,为教育治理现代化提供大数据技术支撑。三是应用层面上,数据支撑下的各类教育应用系统更加便捷高效,教育领域数字化应用更加普及。四是服务层面上,面向用户的教育公共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教育系统“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业务应用场景不断增多,教育用户应用体验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汤岭球.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省级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21(4):99-106.
[2]杨现民,郭利明,邢蓓蓓.区域教育大数据分析架构与展示设计研究——以江苏省A市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5):66-72.
[3]贺相春,郭绍青.基于数据智能的区域教育大平台建设与应用实践[J].大数据,2020,6(6):40-51.
[4]张培,夏海鹰.数据赋能教育治理创新:内涵、机制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21(7):10-17,76.
[5]束乾倩,涂庆华,崔聪.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思路[J].教育现代化,2018,5(41):314-315.
[6]邓志龙.教育大数据平台的构建与关键技术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1,18(17):37-38.
[7]李晓晴.大数据平台技术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1):117-118.
[8]余胜泉,李晓庆.区域性教育大数据总体架构与应用模型[J].中国电化教育,2019(1):18-27.
[9]张晓慧.大数据时代教育数据治理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21,41(1):56-60.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er Mongolia “Internet + Education” Platform
Yongjian TIAN, Li JIN, Wei YAN, Zaiping WANG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Big Data Center, Hohhot 010011, Inner Mongolia)
Abstract:Building the “Internet + Education” platform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digit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Inner Mongolia. Th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its construction ideas, overall architecture, appli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user access channel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are conducive to planning and designing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and giving better play to the construction effect of the “Internet + Education” platform. By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similar construction cas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needs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in Inner Mongolia,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id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latform desig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designs the architecture of “1+5” centered on the Educational Big Data Warehouse. The Educational Big Data Warehouse and five centers including Organization Center, Data Center, Application Center, Video Center and General Components Center will be constructed, various platform systems and data of educational system integrated, and relevant industry data connected. The Inner Mongolia “Internet + Education” platform is converging and sharing data, integrating and connecting systems, providing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services. And it will provide information-based support services for the digit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Inner Mongolia.
Keywords:“Internet + Education” platform; Overall architecture; Big data warehouse; Inner Mongolia; Educational digitization
编辑:王天鹏 校对:王晓明
期刊热点
张玉柳 罗江华:爱尔兰基础教育数字化发展研究——基于《学校数字战略2027》的解读 2023-04-18
区域教育数字化发展研究 | 高淑印:天津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实践研究 2023-04-18
目录 · 超链接版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2期 2023-04-12
新刊速递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3期 目录 与摘要 2023-03-28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信息化》创刊于1995年8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期刊内容力求全面深入地记录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展、研究与应用成果和行业发展状况,开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和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服务于国家教育宏观决策;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及时追踪ICT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教育的融合,深度挖掘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一年12期,每月20日出版
20元 / 期,邮发代号:82-761
编辑部邮箱:mis@moe.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华远北街2号921室
责任编辑:
上一篇:有专升本的学校有哪些?
下一篇:《龙城》∶三位男主,三种结局,郑西决入狱20年!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
- 黄山屯溪区:秋风迎诗意 教研唤灵思
- 给您提个醒!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别忘了办,认证时间可以自己挑个好记的日子
- 雄安新区城市鸿蒙生态正式启动!
- 打破规模天花板:复杂科学怎样框定企业幂律增长路线图?
- 根植文化自信 福建师大少数民族学生与艺术名家面对面
- 兰大师生参加第18届锕系及裂片核素在地圈中的化学与迁移行为国际会议
- 祝贺!兰大校友吴照华夺得2023年世界武搏运动会男子刀棍全能金牌
- 以更强信心冲刺决战目标
- 原创突发!记者曝出争议猛料,球迷吐槽:中超联赛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 观烟台·观商务丨刚刚,烟台在这里温情亮相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校友已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和一笔宝贵财富
- 66年血脉情缘历久弥深,“交大”回来了丨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园区正式启用
- 朱钰峰出席第十三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
- 新西兰留学申请
- 自主与合资企业频出招,海外出口成弱势车企“救心丸”
- 托福写作如何得高分
-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沈义俊: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助力海南海洋强省建设
- 综测推免双第一,保研上财,她用行动创造不凡
- @毕业生:收藏好这份秋招指南 让你“遥遥领先”
- 托福雅思哪个难考
- moto razr 斩获双 11 小折叠多项销量第一,还公布全新智变柔性屏新机
-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 促进贸易畅通 推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 双峰县教育系统:厚德仁爱尊老爱贤 凝心聚智共谋振兴
- 郝明金出席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七次代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