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国谈药落地的南京“双通道”解法:像点外卖一样简单
对一个普通人而言,不需要了解或关心“国谈药”是一种幸运:对某一种国谈药的追寻,背后往往是一次次挣扎,是一个个因某种患罕见病或肿瘤、寻药而不可得的患者。
从2018年起,国家医保局的“灵魂砍价”让诸多患者和家庭看到了一丝曙光,截至目前,国谈药品种已扩至363个。但在国谈药实际落地过程中,进院难的困境至今待解。一旦进院通道被阻,那些大幅降价后的特效药,也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求药者“看得见、摸不着。”
中部某省级三甲医院肿瘤科主任告诉八点健闻,其所在医院国谈药进院比例仅有10%~20%。对医院而言,考核机制决定了其对国谈药天然的抵触:“增加药占比、医保费用,拉低国考水平,还增加人员工资”,各地院长对此苦不堪言。
不进药的医院难以向患者解释,买不到药的患者向医保局投诉,地方医保局承压后又转向医院,在如此痛苦却无解的循环下,难免让人发问,为何要死磕医院这一条路?
事实上,处方外流早已是业内争论长达十几年的焦点。2021年,国谈药“双通道”政策终于带着人们的期许应运而生,国家不再苛求医院进药,而是另辟蹊径,让药店加入到国谈药的供应中,与医院组成“双通道”,僵局由此打破。
政策落地后,几乎每一个行政区,都至少有一家“双通道”药店,各地执行情况各不相同。
截至目前看来,如果要找一个标杆或样本,南京是绕不开的一个点:通过信息系统的搭建,各个医院和药店之间的界限被打破,甚至让使用国谈药变得和点外卖一样便捷。更可贵的是,原有的以医院为中心的就医流程被解构,取而代之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就医流程。
南京的成功或许与历史有关。早在2013年,江苏就将三款特药纳入医保,并通过药店保障供应,后来慢慢衍化成如今南京“双通道”的雏形。无从得知,国家医保局出台“双通道”政策时,是否学习了南京的经验。
但可以确定的是,青岛、淄博等越来越多的地方逐渐建设出自己的“双通道”系统。此时,再回望南京一路以来的历程,对于进一步做好“双通道”,或许会有启示。
“您有未配送订单,请及时处理。”
这不是外卖的提示音,而是南京国谈药“双通道”药品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双通道”系统)在提醒药店,已经十分钟了,还没有接单。
像外卖平台一样,医院医生可以在这个系统为需要国谈药的患者开出电子处方,经过医院内部审核后,处方会来到药店,药店的配送员会把药送到医院,供患者使用。
3月30日中午,江苏省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商场(以下简称“国药商场”)收到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的订单,要他们为一名64岁的肺癌患者送去4瓶汉贝泰。
这是一种国产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于2017年经谈判进入医保,可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和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肿瘤,或许就是患者最后的希望。其一瓶的价格就高达1100多元,且十分娇贵,需要在2°C~8°C中保存和运输。
接下订单后,配送员小段先和患者家属沟通了送达药品的时间和地点。之后,她把4瓶汉贝泰放进药箱,再放进一个冰袋。这款蓝色的药箱正面有一块小屏幕显示温度,配送员一般会将温度控制在2°C~3°C之间,此外,它还可以实时上传坐标。
作为最后一环,配送的又是价格如此之高的药品,时效和安全是配送员们最先考虑的要素。
逸夫医院距离药店23公里左右,小段先乘18站地铁,再转公交,单程配送一个小时左右。在地铁上,她习惯用两只脚固定住药箱,“安全”。
近距离的订单,小段更多骑电动车。平时,20多公里的订单,多交给一位骑摩托车的配送员,但他当时在配送别的订单,所以这趟任务就交给了小段。如果是去更远的溧水送药,配送员们甚至会乘高铁。平均下来,一位配送员一天可以送6、7单。
到了逸夫医院后,基本跑遍南京各大医院的小段,轻车熟路地来到肿瘤科病房,快速走接下来的流程——找责任医生签字,再和患者家属来到医保窗口结算;最后,小段再回到肿瘤科,取出药交给护士放进冰箱。
4瓶药原本4000多元,医保报销后,患者仅需再向药店支付995元。
作为系统里的“毛细血管”,配送员真正串联起了药店和医院、药和患者。这一环完成后,整个系统才算完整运转一圈。
在南京“双通道”系统中,小段所在的国药商场是其中销售额最高的药店之一。它坐落于南京市广州路,周边两公里内大医院林立,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等十余家三甲医院坐落其间,可谓南京市乃至整个江苏省的医疗中心。
作为DTP药店,一半以上的国谈药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可以说,它的服务对象不是普通消费者,而是周边医院的患者。2013年,国药商场就入选了江苏省特药定点药房,目前已服务肿瘤患者6万余人次。
和寻常药店不同,国药商场没有成排的展示柜,仅为双通道药品,以及另两个药企品牌设计了一小块展示区域,更多的反而是冰箱。一个一米多宽的医用双开门冰箱占据了房间一角,其上密密麻麻摆着第二天待配送的药品,在药店后面还有一个更大的冷库。药店还有一个专门的患者服务区,可以为患者发放援助药品。
在南京,和国药商场一样定位的国谈药定点药店共43家,这些药店每个月都能接到69家定点医院开出的6000~7000笔订单,有些月份甚至达到上万笔。
2022年,南京市经“双通道”定点药店销售出去的国谈药约有2.2亿元,解决了5万多名患者的国谈药用药难题。
南京市医保管理中心坐落在秦淮河畔,走廊里,时常有手拿材料的工作人员走过,他们步履匆匆,十分繁忙,像秦淮河般永不停歇。
南京的“双通道”系统能运转如此丝滑,离不开设计者南京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医保业务部的智慧。
早在国家“双通道”政策出台前,南京已有类似政策。2013年,南京将赫赛汀、格列卫和达希纳这三种药品纳入医保报销名单,形成特药目录,并在2家药店定点供应。
此后几年间,这一目录持续扩大,患者使用麻烦、可能多地开药、医生适应症标准不一等问题也逐渐暴露。
南京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医保业务部副部长檀朝明说,“靶向药有严格的医保支付适应症,患者用药需要持续跟踪。用药标准不规范、患者病情进展用药无效能、用药不复查评估、药品价格昂贵带来用药流转中道德风险等,均会造成医保基金流失。”
2019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保部门设计了特药信息系统,可以理解为这是“双通道”系统的前身。
南京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蒋金磊见证了它的诞生。当时,蒋金磊刚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协助同事将系统落地,实现了纸质处方到电子处方的进化。
2021年,国家“双通道”政策出台后,南京将特药系统升级成“双通道”系统,也就是系统的2.0版本。这时,蒋金磊已经成为骨干,他仍然记得当时的场景:“10月中旬确定需求后,我和第三方公司的人忙了一个月,经常要晚上九、十点钟下班,才让系统在12月按时上线。”
庆幸的是,团队的努力没有白费。
当时,南医大四附院一名患者因发热、全身疼痛20天入院,明确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性干燥综合征。风湿免疫科主任谢美芳同患者沟通后,决定使用贝利尤单抗。但由于医院无药,12月10日下午,谢美芳通过“双通道”系统下单,选定了一家药店送药进院。下午5点多,药店便将药送达医院并成功结算。
那是南京“双通道”系统的第一笔订单。
此后,系统每天都会有200~300百笔订单。负责系统维护的蒋金磊需要一直盯着两个屏幕,及时回复每一个医院和药店的咨询。他的微信消息和电话总是不断,给医生开资质、提醒药店接单、平台出现bug等都需要他在系统上手动操作,即使休息时也要远程指导。
接下来,南京医保部门有意要求,院内使用国谈药也要在“双通道”系统留痕,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国谈药的全流程监管,防止病人去多家医院开同一种药品,导致医保基金滥用。
“之前医保监管都是管医生、管药店,有了这个之后,我们可以直接管患者。”
使用“双通道”系统追踪患者的每一粒用药,檀朝明将之生动地形容成“动物园理论”,“去野生动物园游览,管不住老虎,管不住鳄鱼,但可以管住人,只要人不下车就是安全的”。
而今,国家推进门诊统筹,南京正在测试基于“双通道”系统打造门诊统筹管理系统,这将是系统的3.0版本。
目前,南京“双通道”系统已覆盖、开通1213家医疗机构,40592名医师,2154家门统零售药店,对接了2154家门统零售药店“进、销、存”,维护了31103条药品信息。“就是扩容。”檀朝明说,将医院数量扩容,药品品种扩容,医疗类别扩容,“打破原有医院的小堡垒,将门诊统一监管起来,实现一家医院绑定一到两家药店”。
而在不远的将来,檀朝明期待,借助“互联网+医疗服务”, 拓展“双通道”系统,进一步实现线上问诊,处方开具、流转、审核、下载,在线支付结算、送药上门等就医购药一体化服务。实现“处方小流转、三医大联通”——患者不出家门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实现药品查询、处方查询、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移动支付、余额查询等。构建以参保人为中心的待遇保障服务体系,“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双通道”虽然是双,强调的却是药店的保障作用。可以说,这是医保部门对医疗机构的妥协,在医疗机构之外另辟蹊径。
然而在“优等生”南京这里,不仅“补课作业”的“双通道”完成得好,就连“课上作业”医院供应也完成得非常好。据统计,在国谈药销售金额中,南京的医院贡献了8成,药店仅贡献2成。
“我们一直坚信真正的医疗主体还是要在医院手里,药店端只是作为医院的一个有益补充。”蒋金磊说,只有医院没有药的时候,才需要药店来兜底。
这也许正是南京“双通道”系统建成后没有沦为鸡肋,反而迅速运转起来的核心原因。
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使用国谈药的,先看医院内有没有药,院内有药,按常规住院流程走。如果院内无药,医生就可以在“双通道”系统下单,药店送药到病区,患者直接按住院待遇支付自费部分。
“现在病人不用动,在医院等着送药就行;医院也认可,不需要担心药占比、DRG等;药店有业务,有动力。”檀朝明总结,原有的以医院为中心的就医流程被解构,重新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就医流程,真正实现了三医联动。患者不需要再打听医院有没有他们所需要的国谈药,只需找一家符合条件的医院,没有药也可以从药店购买。
也就是说,南京“双通道”系统打通了医院和药店之间的界限,患者的需求是第一位的,而这个药本身究竟是由医院还是由药店来提供,并不重要。
“双通道”系统不仅可以用于住院,门诊也一样可以享受送药上门和医保报销的待遇,更解决了之前那种“在药店买好了药,却没有医院愿意注射”的难题。曾有法布雷病的患者告诉八点健闻,他在院外买好药,拿到院内注射,却被医生以DRG为辞推脱。
南京要求,医院与和其配对的药店签订注射服务协议,药店提供注射剂,医院承担注射治疗,以此避免患者没有医院愿意接受注射的窘境。
作为当地龙头,江苏省人民医院面对国谈药落地时,鉴于国谈药单价相对较高,对使用国谈药较多的科室在DRG病种组管理上有所倾斜。
比如,对新纳入医保的国谈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为保障患者使用这一药品,医院在对科室医保DRG绩效考核中予以调整。此外,南京市医保局也有相关政策:对于使用国谈药导致病组费用超过全市平均费用的,也会折合成点数追加补偿,从而保证合理使用国谈药的医院医保补偿,充分支持国谈药在南京地区的落地。
大医院等床病人多,医生有动力降低病人平均住院天数,提升医疗效率的同时,降低病人的整体医疗费用。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占伊扬教授看来,“当前的DRG支付模式下,医院通过提升医疗效率、规范医疗行为,实现医疗费用的降低,从而减轻百姓疾病经济负担,也是促进医患保三方共赢、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
但是让医院管理者感到担忧的是,随着国谈药目录的扩大,医院配备国谈药,会带来国谈药外的基药配备占比下降,“它是国考的一个指标”。
这也是为什么医院要将国谈药分成进院、临时采购两种情况。一些临床上不常用的国谈药,可以通过临时采购获得,这样既可以保证患者用到药,也可以减轻医院相关管理的压力。
宋昕泽丨撰稿
李 琳丨责编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篇:北京中学生将参与研制无人艇 八一学校启动国防科技教育活动
下一篇:早安·荆州丨本周六开售,较为抢手!/ 7名被拐儿童获救,全网寻亲!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
- 黄山屯溪区:秋风迎诗意 教研唤灵思
- 给您提个醒!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别忘了办,认证时间可以自己挑个好记的日子
- 雄安新区城市鸿蒙生态正式启动!
- 打破规模天花板:复杂科学怎样框定企业幂律增长路线图?
- 根植文化自信 福建师大少数民族学生与艺术名家面对面
- 兰大师生参加第18届锕系及裂片核素在地圈中的化学与迁移行为国际会议
- 祝贺!兰大校友吴照华夺得2023年世界武搏运动会男子刀棍全能金牌
- 以更强信心冲刺决战目标
- 原创突发!记者曝出争议猛料,球迷吐槽:中超联赛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 观烟台·观商务丨刚刚,烟台在这里温情亮相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校友已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和一笔宝贵财富
- 66年血脉情缘历久弥深,“交大”回来了丨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园区正式启用
- 朱钰峰出席第十三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
- 新西兰留学申请
- 自主与合资企业频出招,海外出口成弱势车企“救心丸”
- 托福写作如何得高分
-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沈义俊: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助力海南海洋强省建设
- 综测推免双第一,保研上财,她用行动创造不凡
- @毕业生:收藏好这份秋招指南 让你“遥遥领先”
- 托福雅思哪个难考
- moto razr 斩获双 11 小折叠多项销量第一,还公布全新智变柔性屏新机
-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 促进贸易畅通 推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 双峰县教育系统:厚德仁爱尊老爱贤 凝心聚智共谋振兴
- 郝明金出席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七次代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