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业怎么这么乱?根源终于找到,培训咨询师的内容搞错了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4-22
手机版

  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是怎么炼成的?在中国的心理学圈子里,似乎从来没有人说过这个问题。

  但是,如何成为一句心理咨询师,却早已经是几乎家喻户晓的事情了——其实很简单,只要认真看看书、做做题,保准能考个心理咨询师证书!

  自从心理咨询师培训被上升成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以来,心理咨询师证书培训就成为了毫无实用价值的证书经济的金招牌——考试合格,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拿到了手,却根本不知道心理咨询怎么做。于是,各种心理学技术就被包装成了神乎其神的助人最佳手段,学习某种神奇的技术,也就自然成为了拿到心理咨询师证书以后必须要做的第一件事,并且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更为要命的是,各种技术之间相互封闭,防止学员外流,形成了一个个的“山头”。

  这就把心理咨询技术培训变成了最大的热门,使所有人都产生了这样的一种错觉:似乎技术才是心理咨询师最为重要的立身之本。于是,就在这荒废的理念引导下,培训机构把心理学培训打造成了快速致富的高速通道:精神分析、婚姻家庭治疗、催眠、意向对话、沙盘、序事疗法、家排、森田疗法、NLP……门派林立,山头众多,各种广告铺天盖地,讲得神乎其神。

  于是乎,似乎一夜之间,心理咨询是一个朝阳行业、心理咨询师低门槛、挣钱多既容易又体面的说法,就成了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特大好消息。于是,听信了“心理咨询是朝阳行业”、“心理咨询师是低门槛、高收入、高地位”的宣传,急于实现高收入和人生价值的小白们,便踊跃地加入到了学习大军中,学习者则是学了初级学中级,学了中级学高级,学了这个技术学那个技术……沦为了被一茬茬收割的韭菜,被一遍遍薅毛的绵羊。

  与此同时,各技术的“创始人”及其亲密弟子,则通过讲课赚足了钞票,赢得了很高的社会名声,头上罩上了耀眼的光环,可谓名利双收;而培训机构更是挣得盆满钵满。

  这一原本是涸泽而渔式的短期收益,却迅速造成了心理行业经济腾飞的假象,吸引了大量资本的进入;而资本的介入,又更加推动了心理培训行业的急功近利,于是宣传就更加无所顾忌,于是就有更多天真的小白加入到了韭菜和绵羊的行列中来……

  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就是这样诞生的。

  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内容都搞错了!

  人不是机械设备,人心十分复杂。只会技术的心理咨询师怎么可能真正帮助别人解决心理问题呢?

  难怪许多人在咨询以后都说没效果、不满意呢!不是中国老百姓毛病多、要求高,而是中国的心理咨询师水平确实不咋地!

  八年前,有位从海外学习归来的著名心理学家,看到大陆心理咨询业的现状,十分感慨,总结了这样八句话,怕国内同行不高兴,所以不好意思公开,是私下场合说的。现抄录如下:

  叫好不叫座,旺市不旺财;

  国外不入流,国内成大咖;

  不练基本功,专练高难度;

  老师吃学生,旧人吃新人。

  这位心理学家最后说道:“自己吃自己,老师吃学生,不做心理咨询,都在靠培训生存——天下哪里有这样的行业?这样的行业又怎么可能健康可持续发展?大陆的心理咨询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由于心理咨询的效果不好,于是人们就认为是西方心理咨询的方法不行,于是各种各样的中国式心理咨询方法、疗法也就应运而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了。而这,使得可以用于培训的技术方法更加繁多,更加剧了培训名目。更让人无法理解的,各种门派之间的说法几乎完全对立、矛盾,让人无所适从。

  于是,中国的心理咨询业也更加让人觉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了——乱,就成了人们对心理行业最大的印象,成了中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

  这是为什么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心理咨询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什么?

  申荷永:87%的治愈因素不是理论技术

  根据申荷永老师的介绍,西方心理学对此作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87%治愈的因素,并不是理论、技术、方法,而是一般因素,也就是心理咨询师的态度。

  心理咨询师的态度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与你学什么理论、使用什么技术方法无关,而是由你的综合素质所决定的!

  这就是说,心理咨询师的综合素质,才是决定心理咨询效果的最关键的因素!心理咨询师的培训重点,应该是综合素质,而不是什么技术方法!

  然而,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培训,竟然没有一点儿与综合素质相关的知识点与训练内容!

  原来,中国的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内容,完全本末倒置、主次颠倒了!技术培训只是培训机构赚钱的手段和幌子,并不是真正为了帮助民众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培训出来的心理咨询师根本就不具备帮助他人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这,才是中国心理行业乱象丛生的根本原因!

  举报/反馈

上一篇:tu9大学有哪些?
下一篇:忻府区新建路小学四年级数学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