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聚焦主线 “三点”发力 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4-24
手机版

  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成立了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小组,统筹协调、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积极创新和改进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不断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一站式学生社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心建设为抓手,依托民族团结教育管理工作室,紧抓“三点”,持续发力,引导各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文化“润”心智 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以文化润心,以活动养德。自春季开学以来,民族团结教育管理工作室继续深挖文化资源,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3月22日,启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之文化浸润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好书我推荐 书香沐心智”主题读书交流会,与会的各族学生结合成长经历,畅谈读《楚辞》的感悟收获;分享精华语句,思考《骆驼祥子》中的理想与现实;围绕中外名著《肖申克的救赎》等,汲取中外文化历史智慧,在文化对比中坚定前行的力量;4月9日,带领各族学生代表赴濮塘革命烈士陵园开展“学思践悟二十大缅怀先烈续传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学生代表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政221班学生热娜古丽·图尔迪给大家讲述了抗日英雄刘一鸿、“最美抗日女兵”成本华的红色故事,现场向广大青年发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自立自强,报效祖国的号召;4月10日,邀请国网安徽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马鞍山分公司副总经理、校首批兼职辅导员及思政课教师华云梅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报告,现场华云梅结合个人的成长历程和33年的工作经历,诠释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深刻内涵,与会同学深有感触,建筑工程学院凯丽比努尔·亚森说,“不是每个人都天赋异禀、生来伟大,也并不是每个人都璀璨瑰丽、宛如巨星,但再平凡的人,同样会有属于他的光芒,这种光芒,也许是柔和的、也许是微弱的,当这些光芒一起聚合,就会形成星海,照耀着整个世界,也照耀着祖国的山河。”

  以服务“暖”人心 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以学生为本,做有“温度”的教育。为及时了解我校新疆籍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状况和意见诉求,更好的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民族团结教育管理工作室主动作为,开学初召开学生工作接待日暨新疆籍新生交流会,邀请学工部、安保部、团委、教务处、信息化处、后勤处、计算机学院、建工学院、商学院、公法学院等部门负责人与42名新疆学子面对面就学业压力、职业规划、课程设置、后勤保障等方面交流,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拉起一条条“保障线”。

  同时,发挥民族团结工作室的场地优势,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通过个别谈话、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实际困难与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特殊学生群体档案,为进一步做好教育、资助和帮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研究促实践 筑牢民族团结生命线

  民族团结教育管理工作室面向安徽省各类型院校,发放问卷百余份,实地调研十余所,初步形成《安徽高校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开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并按时保质保量推进安徽省教育厅委托我校起草《安徽省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施方案》的工作。

  新疆驻皖工作组党委书记、组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关锋一行来校调研时,对学校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统筹协调、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积极创新和改进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典型示范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用心浇灌,终有果实。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级学生地丽胡马尔·多来提,弘扬志愿者精神,传递奉献正能量;获第七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建筑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麦麦提·努尔麦麦提,自强自立,励志成长;获马鞍山市第二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学院会计学专业2019级学生赫克木夏?巴拉提青春献国防,余热助自强;就职于喀什地区岳普湖县水利局,从事水政监察大队执法工作的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法学专业2017级学生阿力木?阿地力,扎根边疆热土,传递法律的温暖……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开展,安徽工业大学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也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校园,常开长盛!(撰稿:马娴 卫军帅  审核:何伟)

上一篇:回力轮胎和朝阳轮胎 回力轮胎和朝阳轮胎哪个好
下一篇:泰兴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举守正之旗 扬创新之帆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