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足归来话成长】杨溢瑄家长:我们一起走过锦绣山河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4-24
手机版

  在春意初暖、柳絮未飞的时候,作为家长与摄影师的我与衡中高一的同学们一起,进行了一场湖畔远足。近距离感受衡中,感受青春,感受衡湖风光,我心盎然!全程八十华里,走到双腿灌铅却依旧信心十足,我想,这就是远足的意义——虽然身体疲惫,意志却不断提醒自己仍需坚持。远足,就是见到自己的意志力,同时也见众生,观世界。

  其实,作为陪同的摄影师,没有太多的机会和孩子们聊天,一路上寻找至高点,拍一段,跑一段,一个不轻不重的摄影包在背上跳来跳去,一千多张照片,五个小时整理,而更深的感受是,这次远足会在孩子们的一生当中时时忆起——毕竟能记忆一生的事确实不多。

  01外在与内在

  当校园里的战鼓擂响,当鲜艳的旗帜飘扬在路上,当一张张青春的笑脸汇聚为风景,我开始去体会,什么是衡中真正的精神内涵?

  途中,我看到孩子们遇见身穿红色马甲、年过半百的园区工作人员会主动喊:“爷爷好!”一声接着一声。遇到执勤的交警,孩子们会鞠躬致敬。虽然我未深刻触及,但知道这是衡中的风格。拍照的过程中,经常会见到同学们低头捡起东西,后来才知道,学校教育孩子们,穿行于山河大地,更要保护山河大地。

  

  远足的路线上,无人机全线跟拍,交警护航,家长助威……真正让我体会到衡中内涵的是在园博园以及返程的路上。

  当远足的方阵列好,舞台上表演开始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方阵之中与舞台之上,孩子们不只是学习上的精英,同样多才多艺,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握住更多的未来。方阵之上,在风中稳稳悬停的,是完全由国产科技打造的无人机,这是为数不多的国产科技突破,我们确实需要在更多领域中实现突破,而国家这些人才,很可能就在眼前的方阵之中。他们穿着同样的服装,呼喊着同样的口号,但我知道,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他们会是多么的不同,他们所将进入的领域也将千差万别,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关于衡中的、关于远足的记忆。

  衡中,聚英才而教授,集智慧而传播。台上的英文歌曲唱起,我突然明白,当这么多优秀的孩子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学校对他们的教授方式必然是不同的,必然不是题海战术的策略,必然不是时间换成绩的战术,密集的优秀会引发方法的升级。

  

  返程的路上,我开始验证这些猜想,拼接诸多细节,在和老师的交谈中,果然确认了许多学习方法。在衡中,预习比听课的时间要多,思考比做题的时间要多,所谓的教学相长,就是学生的实力会影响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也会反过来促进学习。这样的方式,老师的工作量会加大,需要将知识细致拆解,以利于学生的自学,自习辅导的时间必然成为老师的重要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自学。

  教学实力是衡中的核心,这个核心的关键是主动性学习心态的打造,是校园氛围的营造。就像这次的远足,学校的准备已然充分,学生们仍然有自己的准备,有自带的单反,自带的口琴,有即兴创作的诗歌,还有一路上不断变换的随队歌曲。是呢,这是青春该有的样子,高效学习同时,更加热爱生活,这也是衡中真实的样子,不断升级,师生共成长。

  02宏观与微观

  出征的时候,我陪同的班级打头阵,先头部队到达彭杜中学的时候,最后一个班级刚刚走出校园。其实,先头部队的速度并不快,带队老师很有经验:“前面的队伍稍微赶一赶,后面的队伍就要跑着才能跟上。”因为拍照的关系,我经常会落在后面,发现整体队伍的节奏极其一致,不徐不疾,稳步前行,孩子们边聊边走,通信、车队、航拍、保障的人员穿梭于队伍之中,几十个班级行动有序,没有一丝紊乱。

  

  在经过园博园彩虹桥的时候,整体队伍在两座桥上列队,口号整齐,旗帜飘扬,虽然没有经过彩排,队伍却是这样整齐。在园博园广场列队和返程的时候,同样是没有经过演练,在老师三两句简洁的指挥下,就快速完成了队伍的前后左右队形变化。这些细节之中所体现的,不止是纪律,更是极其细致的工作。从地面的标志来看,为每一个班级留的位置和尺寸都特别到位,地面的标志线有明显的色彩分区,有数字标识,周边有显著的边界线。从动态上来说,由学生组成的纪律督察组在巡回检查。

  远足之中,学生们分两路纵队行进,全程主要走辅路以减轻对交通的影响,对于唯一一条必须穿行的东湖大道,队伍会迅速变成四路纵队,提高通行速度,减少交通管制时间。

  所有学生均携带两瓶水、统一的背包、准备好的午餐、便携式的马扎。在广场刚刚开始休整,就有学生拿出了专门给家长准备的马扎,这一点,我真的没有想到,毕竟已经做好了席地而坐的计划。

  

  当然,我只是见到了细节中的一部分,这些细节是二十多次远足的经验总结,更是学校对细节的重视,虽是管中窥豹,却也感受到其中的细致用心。用色彩划分区域的方法,是前沿的可视化管理理念,对于学校能采用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更加深了我对衡中的理解。这个理解,就是宏观与微观的并重,用格局谋划,用细节做事,成功总有理由,细节的背后必然是计划的精微。

  03写给青春与梦想

  这一路走来,丁香为伴,我拍摄着青春的瞬间,也体会着岁月的光芒,路途虽长,只是人生中的一程,一天虽短,却点燃了时光中能量的火焰。

  当孩子们返回校园的那一刻,脸上的笑容里,有掩不住的劳累,更有荣耀,你们告别无尽的田野,回归知识的花园,我看到,旗帜依然高高举起,天空中有梦想的笔迹。

  祝福你们,愿你们踏着时间的刻度,用远足之精神注解青春、达成梦想、创造未来!

上一篇:解读SGU | 2024年4月入学广岛大学IGS国际共创项目
下一篇:如何应对ChatGPT带来的颠覆 在南山智园的这场沙龙上,教授和CEO这样说……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