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对台启动贸易壁垒调查,台工商大佬也开始担心了!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4-27
手机版

  大陆对台启动贸易壁垒调查,台工商大佬也开始担心了!不仅向蔡当局提了3条建议,还向大陆提出“6个要求”,希望大陆继续扩大和深化“惠台措施”,帮助台商转型升级。

  大陆对台启动贸易壁垒调查,两岸关系紧张,台工商大佬、“三三会”理事长林柏丰担心,若大陆申诉成功、台湾被迫开放,大陆生产成本较低,工业难以生存、农业生产被迫缩水、台湾经济将不如以往,工、农业受伤很大。

  林伯丰建议,如果必须要开放,台湾当局要做三件事情来营造好的生产环境,一,水电价格合理充沛;二税制与汇率要与世界接轨,例如台湾的营所税相较国际就比较高、货物税也不合理,当局应该改善,并且给企业减免;三,营造好的投资环境,目前蔡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就算不战争,许多外资对于台湾的风险也充满疑虑,觉得风险过高甚至恐怕“撤侨”,这对台湾影响深,蔡当局要建立稳定的投资环境。

  

  至于“三三会”今年5月接棒到大陆拜访,是否受到近期紧张关系影响?林伯丰说,大陆对待台商还是相当欢迎,他也希望现在两岸官方沟通管道完全阻碍,应该透过民间团体之间修复,并且释出善意。

  另外,率团登陆的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苗丰强18日与国台办主任宋涛会面,对于台商近年来在大陆遭遇的挑战,苗丰强提出两个期许与四点建议:

  其两个期许是:一是期许(大陆)加大对民企(台商)的支持。二是期许(大陆)能更重视台商。

  其四点建议是:1、建议扩大和深化“31条”、“26条”及地方的“惠台措施”;2、协助台商转型升级,加强辅导台企加入供应链合作,争取当地政府政策及资源支持。3、执行政策应避免“一刀切”做法,应构建法治化的经营环境,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等。4、持续协助台商进行拓销,以更多元的方式,协助台湾企业参与大陆内需。同时,引导台商借由RCEP,享受成员关税及原产地规则优惠,借助大陆面向RCEP、“一带一路”等国家和地区,来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利基。

  据了解,工总在台湾有多达10万家会员,合计GDP占台湾37%,会内企业人口也达到台湾35%,其中有7万家公司在大陆投资。苗丰强强调“两岸没有不交流不合作的理由”,尤其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依赖与合作空间还很大。

  

  大陆宣布对台进行贸易壁垒制裁,首次透过WTO管道通知台湾。台湾政大国关中心研究员陈德升指出,大陆若对台湾产品做出新规范或制裁,或对台湾产业及中下阶层造成冲击。台大政治系副教授蔡季廷则认为,从此可以看出中国大陆的法律战越来越全面完备,大陆利用其市场的强大力量掌握更多主控权,与美国有越来越多法律上的解释竞争,“已非吴下阿蒙”。

  在今天岛内一个座谈会上,陈德升表示,两岸关系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硬的层面在结构上难以改变,张力持续升高;大陆也在“双英”出访后对台实施贸易壁垒调查,且在学术等各种交流上仍有比较大的障碍,双方的认知差距还是很大,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软的层面上也出现结构性变化,两岸关系仍处在不利的格局。

  陈德升进一步说,大陆对台湾2455件商品进行贸易壁垒调查,这势必带来3个结果,即两岸官方是否磋商?在当前政治氛围下磋商效果的好坏?及此调查对台湾经济社会的冲击状态。他表示,过去大陆很忌讳向世界贸易组织(WTO)就两岸经贸问题提告,避免凸显“主权争议”,但如今大陆已通过WTO管道向台湾方面表达诉求,发生改变。

  陈德升表示,今年1月起至明年1月,台湾进入“政治敏感期”,大陆是否会对台湾农工产品等做出新规范或选择,又此类相关制裁是否会对台湾岛内产业及中下阶层百姓产生事实上的冲击。他认为,大陆已经对台启动经济上的手段,过去台湾对大陆经济依存度曾高达43%,目前虽呈现下降趋势,但贸易分散措施始终未落实,或许是两岸互动中较大的风险。

  

  蔡季廷认为,大陆的法律战很难全部归因到“双英”出访,因这需要长时间的酝酿,而“双英”出访给了大陆尝试的机会。譬如说“台海中线”是否存在等问题,大陆学者和官员对此早有长时间的讨论,而在去年“围台军演”屡次被提及,实际上是释出了政治讯号与响应,大陆未来是否会增加台海海上临检的次数,值得观察。

  蔡季廷指出,过去大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属国内法,而在近10年乃至两次对台军演,使用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法,更利用国际组织的机制等来强化自身实施贸易制裁的正当性,可以说大陆法律战在手段上越来越全面完备。同时,大陆利用其市场的强大力量,在谈判上可以有更多主控权,与美国有越来越多法律上的竞争及各种解释,甚至可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院干扰台湾及美国,已非吴下阿蒙。

上一篇:“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几位爱书人这样说——春光和煦,一等好事仍是读书
下一篇:三提三争见行动——桓台县马桥镇村两委成员积极参加专科学历教育素质能力提升培训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