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在读生参军入伍——军旅规划!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4-27
手机版

  当兵要算好政治账、成长账、就业账、经济账,把参军入伍作为人生理想追求,把成才梦融入强国梦、强军梦,将青春之花绽放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

  一、大学在读生@政策待遇

  (一)入伍前

  1.保留学籍

  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高校就读的学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退役后2年内允许复学或入学(教学厅〔2015〕3号《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参军入伍工作的通知》)。

  网上流传:“高校在读生,最好不要去当兵,因为当了2年兵,面临走与留时会出现‘选择难’:选择转为军士,超过了2年时间,就没有机会再读大学;要是选择回大学读书,又没有机会在部队发展,出现进退两难的情况”。

  其实,这是错误解读了国家政策,文件规定的是“退役后 2 年内”,而不是“不是参军之后2年内”,所以高校在读生可以放心大胆的转改士官。下面的截图,是《全国征兵网》官方回复,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二)入伍后

  2. 报考军校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应征入伍士兵,参加全军统一组织的军队院校招生考试,年龄放宽1岁(政干〔2007〕389号)。

  (三)退役后

  3.享受国家学费减免

  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退役后自愿复学的,国家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减免政策,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 12000 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 16000 元。(财教〔2013〕236号《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办法》)。

  4.纳入推免生遴选指标体系

  鼓励高校,在制定本校推免生遴选办法时,将在校期间服兵役情况,纳入推免生遴选指标体系。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人员,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的可免试(指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教学厅〔2015〕3号《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参军入伍工作的通知》)。

  5.免试入读普通本科

  高职(专科)毕业生及高校在读生应征入伍,退役后在完成高职(专科)学业的前提下,可免试入读普通本科,或根据意愿入读成人本科,自 2022 年专升本招生起执行(教育部、国防部《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公告》)。

  6.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加分

  将考研加分范围扩大至高校在读生。允许高校在读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本科学业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教育部、国防部《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公告》)。

  7. 参加“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

  根据实际需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专项计划,专门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专项计划规模控制在8000人以内,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内单列下达,不得挪用(教育部、国防部《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公告》)。

  8.更换学习专业

  放宽退役大学生士兵复学转专业限制。高校在读生士兵退役后复学,经学校同意并履行相关程序后,可转入本校其他专业学习。

  二、大学在读生@军旅规划

  1.报考军校:

  一方面,能够考上大学,说明文化成绩比较好,相对于其他普通高中生、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和高校毕业生,优势比较大;

  另一方面,看个人在大学期间就读时间,年级越高优势越小,尤其是相对于高校新生,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2.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军官):

  条件标准:

  ①普通高中毕业及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同等学历;

  ②中国共产党党员;

  ③年龄不超过25周岁;

  ④中士以下军衔,服役满1年不超过8年(截止当年6月30日);

  ⑤在推荐单位担任班长1年以上,或者专业技术尖子且在本岗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截止当年6月30日);

  ⑥历年的年度考核结果为称职以上等次,且历年个人年度军事训练成绩均为良好以上,其中,最近一次年度考核结果和个人年度军事训练成绩均应当为优秀;

  ⑦表现突出,获得勋章荣誉称号,或者获得1次二等功以上、2次三等功奖励。

  3.大学毕业生士兵提干:目标人群是大学毕业生,大学在读生不符合要求。

  4.选改士官:在部队刻苦训练,把握遇到的每一次机遇(参照《

  在部队发展,都有哪些机遇?》),力争服役12年成为上士,或者服役16年成为四级军士长,转业安置工作。这也是普通人,翻身上位的机会,甚至比回去再读大学都要好,也是成功率最高的一条路。

  三、大学在读生@学费补偿(代偿)

  财政部、教育部、总参谋部《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办法》(财教〔2013〕236号《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办法》)中明确:

  (一)学费补偿(代偿)定义: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学生,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行代偿。

  (二)学费补偿(代偿)流程:

  第一步:个人填写申请表。登录全国征兵网,按要求在线填写、打印《高校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表》(一式两份)。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需同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合同》复印件和本人签字的一次性偿还贷款计划书。

  第二步:学校审核申请信息。学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对《申请表》中学生的资助资格、标准、金额等相关信息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对《申请表》加盖公章,一份留存,一份返还学生。

  第三步:征兵办确认盖章。收到《入伍通知书》后,将《申请表》交至入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县级征兵办对《申请表》加盖公章并返还学生。

  第四步:学校落实补偿(代偿)。学生将《申请表》原件和《入伍通知书》复印件,寄送至原就读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高校资助管理部门对各项进行复核,符合条件的,进行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三)学费补偿(代偿)注解:

  1、高等学校范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和独立学院。

  2、高校学生范围:高校学生是指高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

  3、不享受国家资助范围:在校期间已免除全部学费的学生;定向生、委培生和国防生;其他不属于服义务兵役到部队参军的学生。

  四、大学在读生@选择入伍地

  《征兵工作条例》第十五条明确:应征公民为普通高等学校的全日制在校生、应届毕业生的,可以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或者学校所在地应征。

  也就是说,在校大学生有2个入伍地可供选择。那是选择户籍所在地入伍,还是选择学校所在地入伍?从哪个地方参军入伍更有优势?

  一看家庭优待金。

  《征兵工作条例》第六十二条: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实行城乡统一标准,由批准入伍地的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按照规定发放。

  《条例》明确了,入伍地的选择,决定着优待金的发放。也就是说,如果你户籍地和学校所在地,经济条件差距比较大,那么到手的优待金差距也就比较大。

  登录各地市政府网站,我们可以查询到,不同地市优待金发放标准。比如:

  浙江省江山市,2020年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为每人每年20663元;

  天津市,2020年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为每人每年42404元。

  假如,你的户籍地在江山市,选择此地入伍,那么2年可以领取41326元;学校所在地是天津市,选择此地入伍,那么2年可以领取84808元,到手金额差距4.3万元。

  二看优待政策。

  比如:“安徽省泾县2022年大学生参军入伍优待政策”节选(泾县人民政府2022-01-23发布)。

  1.应征差旅费补助

  对外地返乡、假期返校应征大学生参加征兵体检、政考的,由兵役机关按照每人最高500元的标准给予差旅费补助。

  2.奖励金

  为进一步鼓励我县大学生入伍,凡学历审查认定为大学生学历的(含大学或大专新生、大学或大专在读、大学或大专毕业生),2022年入伍大学新生一次性奖励1万元,在校生一次性奖励1.5万元,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奖励2万元。

  3.艰苦地区补助

  对对征集到驻西藏、新疆等艰苦边远地区部队的,优待金按照普通义务兵的2倍发放。

  4.指令安置

  从我省入伍且就读高校在我省的应届毕业生,户口不在学校所在地的,可根据本人意愿,从学校所在地应征入伍的,征集地征兵办公室应根据本人意愿,60天内将其户口从原户籍所在地迁至学校所在地,退役后凭相关证明到征集地公安部门恢复户籍,并享受户籍所在地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政策。

  5.定向考录(聘)

  全省每年安排国有企业招聘总数5%左右的岗位,用于定向招聘从我省入伍的退役高校毕业生士兵,并实行工资计划单列。

  6.扶持就业

  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退役大学生士兵,除国家限制行业外,自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以每户每年144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各种税费。

  目前,各地都出台了类似政策,经济条件好的地市,待遇政策力度更大,选择入伍地时,可以综合衡量比较。

  三看入伍难易程度。

  无论地方优待政策多么诱人,无论你有多大的理想抱负,如果你当不成兵,那所有的一切规划和梦想都是空谈。

  当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宣传下,大学生参军入伍也比较多,尤其是发达城市,高校聚集地,大学生报名参军,竞争也非常激烈。

  但在小城市或者县城,因为大学生数量少,大学在读生还比较占优势,走兵的成功率会更高,选择兵种的几率会更大。

  同时,要考虑到家庭因素,家庭的社会关系,家庭的人情脉络。如果没有以上条件,那就以上面“第一、第二条”去衡量,如果父母还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就要综合衡量,仔细研判。

  以上主要介绍的是,大学在读生参军入伍的政策待遇、军旅规划、学费补偿、入伍地选择等,这里我要明确一下,大学在读生参军入伍,主要适合人群为:①大一学生,当年高考成绩非常好,对自己高中知识比较自信,参军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考军校;②对现有学习专业不满意的同学,参军的目的是,为了当兵退役后更换专业。

上一篇:2023年统计师报名!报名常见问题
下一篇:原创留守女生报考北大考古前途分析-一位考古小兵的展望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