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忠敢犯主人之怒,勇可夺三军之帅,只因为心里装着百姓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5-04
手机版

  公元819年的正月十四,皇宫内,愤怒的宪宗皇帝还在暴走。他对着身边的丞相裴度吼道:“自我母后就尊崇上佛,我谨遵孝道。供奉几日佛骨又怎么了?上书就上书,谏阻就谏阻。他竟然还胆大包天,敢诅我寿命不长!不杀他真是不解我心头之气”!丞相裴度在一侧陪着小心的应到:“大臣们上书谏言都会说的夸张点,要不然也引不起圣上的注意啊!他狂妄是狂妄了些,倒也都是为了黎民百姓,为圣上江山,这次贬去潮州也足够可以教训他了”。

  茫茫的秦岭蓝关上,寒风吹着地上的落叶枯草四处乱跑,黑云压着半山腰涌过。此时正值严冬时节,天气阴冷,洁白的雪花好像准备随时落下!一个憔悴的老年男子牵着马匹缓步而行,他步履蹒跚,似乎在等待着谁?焦虑和悲愤写满了他的脸。终于,身后的道路上一匹骏马飞驰而来,骑马的是一位年轻男子。他来到老者的身边,跳下马来。他抓着老者胳膊哭着问到:“阿翁,怎么会这样啊?”

  “唉!”老者叹了一口气,想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两行清泪顺着他的脸颊流了下来。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被贬谪了!他把贬谪诏书递给了年轻男子,年轻男子读完,轻轻的抱怨了一声,朝中那么多人,连丞相们都没说,就你积极!你看吧,潮州,那么远的蛮夷之地,现在我们可是有罪受了!老者不由的吟道: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他张目向远方望去,目光愈发坚定:“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爷俩上马边说边走。看着身边愁闷的侄孙,他倒开起了玩笑:“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他就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诗人韩愈!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世称韩昌黎。他虽出身官宦家庭,却因父亲早年去世,家境陷入贫寒,他自幼跟随长兄漂泊。长兄过世后被寡嫂养大!

  他自幼经受磨砺,刻苦读书,早早便立有读书济世的志气。然而他的运气似乎差了很多!他早年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及第,好不容易才在792年考中了进士。然而进士只是个资格考试,要想入朝为官,还需要有具体的部门考。此后他的三次博学鸿词科考均又铩羽而归。无奈的他只好进入幕府供职。

  终于在公元802年,他进入朝廷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他次年升任监察御史,身为儒士的他心里始终装着百姓。他在巡查中发现关中地区旱灾严重,饿殍遍地。而京兆伊李实却瞒而不报,并谎称关中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心疼百姓的韩愈愤而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弹劾李实。不料却被李实等人反污,升职不到一年即被贬为阳山令(今广东省阳县)。

  诗人之不幸却成为阳山人民的大幸!韩愈在阳山令任上任职一年两个月,在这里他并未选择躺平,而是重文兴教,发展经济,移风易俗,深的百姓爱戴!据当地县志记载,因韩愈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并将韩愈读书讲学的牧民山改为贤令山!后代更有诗歌颂到:“阳山终不穷,天下知韩公。至今贤令山,何人继高风。”

  

  阳山终不穷,天下知韩公

  唐代信奉佛教之风兴起,819年刚因跟随主战宰相裴度赴淮西平定战乱有功被升任刑部侍郎不到两年的他,又上书谏言陈述尊崇佛教的危害。他不顾皇帝情面,言辞激烈,狠狠的触怒了宪宗,他几被处死。在其他大臣的求情下,他又被贬谪广东潮州刺史。毫无意外,他又是一个潮州人民喜欢的父母官!

  821年7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此时镇州发生兵变,都知兵马使王庭凑杀害了朝廷新任命的成德节度使田弘正。并向朝廷索要权力。朝廷无力出兵讨伐,迫于无奈,赦免了王庭凑及成德士兵。822年2月,韩愈被任命为宣慰使,前往镇州宣慰。这是一次公认的危险行程,甚至连穆宗皇帝都于心不忍,几欲叫停!韩愈面对乱兵,临危不惧,有理有据,甚至还救出了神策六军将领牛元翼,超额完成了任务。

  面对当时流行的追求形式,内容空虚、辞藻华丽的骈文,韩愈振臂高呼,直言反对。他主张破除骈文,恢复先秦以来的散文形式。他主张文以载道,以文明道,不要过于重视文章的技巧和形式。因为他有个宏大的梦想,那就是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重新振奋国家。而注重技巧与辞藻的骈文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他先后写下了《师说》、《马说》《祭十二郎文》《龙说》等名篇。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后继者们掀起了古文革新浪潮,并直接影响了宋代的散文创作。

  韩愈的诗歌虽不及同样不同于前人,他创作的《山石》、《石鼓歌》、《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等长篇古诗以散文形式写作诗歌,同样气势雄劲,想象丰富,让人赞叹。直至晚年,他的诗歌才多了些平和清新。他邀请张籍早春出游被拒,童心大发,连写两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少年逐春心。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草色遥看近却无

  824年,韩愈在长安去世,终年57岁,谥号“文”。这是一个他配得起的称号!宋代大文豪苏轼甚至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弱”!至于说他晚年好色纵欲,食丹而亡。在我看来纯粹就是哗众取宠,博人眼球!

上一篇:什么都不懂,就可以学人试车?
下一篇:2023高考:记住这4点,才能考出优异的成绩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