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这些不健康习惯……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5-15
手机版

  《黄山疾控速报》

  由黄山市疾控中心、黄山交通旅游广播

  联合播出

  今年4月15-21日是

  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今年主题是

  “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全社会”

    本期关注

  最常见的致癌因素和预防方法

  吸烟的危害众所周知,可谓是健康的第一杀手。可是,你知道吗,生活中某些不健康习惯造成的危害,也不亚于吸烟!

  常见的23个致癌因素

  行为因素4种

  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

  饮食因素7种

  摄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纤维、钙

  摄入过多:红肉、加工肉类制品、腌菜

  代谢因素2种

  体重超标、糖尿病

  环境因素2种

  PM 2.5 污染、紫外线辐射

  感染因素8种

  1种细菌:幽门螺旋杆菌;

  6种病毒: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B病毒(E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疱疹病毒 8 型(HHV-8)

  1种寄生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做到这七点 击破23大隐形杀手

  一、戒烟是头等大事

  关于吸烟的最佳预防癌症策略是永远不吸烟。

  吸烟者经常反驳:“我知道从不吸烟的人,仍然会得肺癌。我为什么要戒烟呢?”然而,科学现实是,吸烟越少,罹患肺癌的机会越少。如果大家采取低风险群体的生活习惯,尤其是戒烟,可以避免大约80%到90%的肺癌死亡。戒烟对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有益。

  二、限酒!任何饮酒都有害

  酒精是一类致癌物。酒精会增加胃、肝、结直肠、乳腺发生癌症的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一天最大饮酒的酒精量建议不超过15克。

  15克酒精量是什么概念?大概换算下,记住:

  白酒(38%计):50毫升

  高度白酒(52%计):30毫升

  啤酒(4%计):450毫升

  葡萄酒(12%计):150毫升

  三、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可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结肠癌、乳腺癌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体质指数(BMI)应在18.5~23.9kg/m2。

    此外,男性腰围要控制在85厘米以内;女性腰围不应该超过80厘米。

  四、健康饮食

  食用油炸、烟熏、腌制、烧烤等加工过的肉类会增加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肿瘤的风险。同时,过多摄入猪、牛、羊等畜肉可增加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及肥胖风险。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是我国常见的致癌风险因素。每天摄入丰富的蔬菜水果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肺癌的发病风险,对预防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等消化道癌具有保护作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天摄入蔬菜不少于300克,水果200~350克。

  五、运动

  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减肥或保持体形,而且对癌症也有预防作用。研究表明,每天至少进行30-60分钟的中等到高强度体育锻炼的人患癌症的风险会降低,尤其是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此外,其他几种癌症的发病率也有所下降,包括前列腺癌、膀胱癌、肺癌和子宫内膜癌。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天主动运动6000步,或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以上,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分2~3次完成。

  六、远离致癌病原体

  ① 宫颈癌——HPV人体乳头状瘤病毒

  预防:接种HPV疫苗、注意个人卫生、注意性生活卫生。有过性行为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筛查。

  ② 胃癌——幽门螺旋杆菌

  预防:餐前要洗手,尽量不要喂送食物,尤其不要口口喂养幼儿。可以分餐制或公筷,且餐具经常消毒。

  ③ 肝癌——乙肝和丙肝病毒、肝吸虫

  预防:接种乙肝丙肝疫苗;在献血或输血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做好婚检孕检;少吃生的淡水鱼虾。

  ④ 鼻咽癌——EB病毒

  预防:接种EB疫苗,注意避免口对口传播和喷嚏飞沫传播。

  七、进行癌症筛查

  对于大多数癌症来说,如果能及早发现并治疗,存活就会更大。要定期进行以下癌症筛查:乳腺癌筛查、宫颈癌筛查、结直肠癌筛查、胃癌、肺癌筛查等。

  《黄山疾控速报》

  每周一报

  守护您的健康

上一篇:「AI近义词替换工具v.1.2.3下载」,让你的写作更优雅!
下一篇:棠湖小学“棠晓晨露”青年教师研训班专题学习活动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