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太差?印度一半大学生或无法就业,有学生毕业4年仍未找到工作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5-15
手机版

  印度顶尖的高等教育学府,曾培养出过谷歌CEO桑德尔?皮查和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等国际一流人才。然而在天平的另一端,印度全国有成千上万的小型私立学校,很多中等或贫困阶层的家庭“砸锅卖铁”送孩子就读这些学校,却发现毕业后根本找不到工作。

  在印度,很多年轻人大学毕业三四年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在家游手好闲,也因此滋生了不少社会问题。也有不甘心的学生读了好几个学校的课程,希望终有一天能进入自己心仪的赛道。众多大学生所受的教育无法帮助其进入就业市场,这也让莫迪提出的“印度制造”宏伟蓝图蒙上巨大的阴影。

  ↑印度大学生在图书馆看书 据图虫创意

  ——①——

  教育质量差

  印度一半毕业生或无法就业

  印度政府经常强调该国人口规模大且年轻人口众多的好处,但也许这份“人口红利”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体现。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认为,印度有1.75亿年轻人处于失业状态,人力资源存在巨大浪费。

  根据人才评估公司Wheebox的一项研究,由于教育系统存在很大的质量问题,印度所有毕业生中有一半预计在未来“无法适应任何工作角色”。而且对印度人来说,学历越高可能找到合适工作的几率更小;而在学历最低的人群中,只有3.6%的人找不到工作。

  而印度政府自己的统计报告显示,在该国引以为傲的IT和工程行业,情况更不乐观。由于课堂输出的知识结构非常落后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超过八成的相关专业学生很难找到工作。报告显示,印度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中只有5.5%掌握基本的编程技术,只有2.5%对AI有一定了解,综合来看,大约仅有1.5%的学生能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中占据一个岗位。

  一方面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印度雇主们也找不到技术熟练的员工。在数字科技领域,印度大约有4000多份对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处于长期空缺的状态。印度很多企业主抱怨说,由于很多学校的教学质量太差,培养出的学生完全满足不了雇主的要求。英国名爵汽车印度分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帕夏尔表示:“我们在招聘方面确实面临挑战,因为目前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容易获得我们行业所需的特定技能。”

  ——②——

  印度教育产业爆出种种乱象

  有医学院雇佣无资质人员冒充老师

  印度的教育问题主要出在规模迅速增长的民营机构身上。根据印度品牌资产基金会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印度的教育行业规模将从2020年的1170亿美元增至2250亿美元,5年时间接近翻番。与此同时,印度公共教育支出一直停滞在GDP的2.9%左右,远低于教育政策设定的6%的目标。

  “蓬勃发展”的教育产业让更多的印度年轻人圆了“大学梦”,但糟糕的教育质量和非常低下的经济回报率让这些年轻人又感到梦碎。印度私立学校充满了各种不规范甚至违法行为,在一些地方招致学生们的激烈抗议。

  此前在印度中部教育产业集中的“大学城”帕博尔最近就发生了这样一起丑闻。2019年印度最高法院宣布判决,暂停RKDF教育集团旗下医学院的招生资格,原因竟是该医学院为满足指标要求,找来装病的假患者接受学员的会诊!该院最初对此矢口否认,但在真相水落石出后又对学生发出了道歉信。此外,该院还雇佣没有教师资格证的员工冒充老师上课。RKDF教育集团旗下的另一所理工科大学则涉及出售假学位的罪行,导致前后几任校长锒铛入狱。

  今年1月,印度北部一所大学也涉嫌出售假学位,其创始人受到刑事指控。此前,印度东部的一所教育机构在实习期间提供虚假的工作机会,导致学生冲入食堂进行抗议。

  印度前教育部长阿尼尔·斯瓦鲁普估计,在印度有大约1.6万所有资格颁发学士学位的大学,其中很多学校的教学质量根本不算合格。斯瓦鲁普认为,“对于这种所谓的大学学位,说他毫无价值都算是轻描淡写的说法了。”

  美国媒体认为,印度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个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以美国为例,教育市场的规模超过了每年1万亿美元,一些美国学生为了读大学背上债务,但很多教育投入最终也无法在就业市场上获得回报。

  ↑印度孟买大学大楼 据图虫创意

  ——③——

  一纸文凭难以就业

  印度年轻人进退两难

  据媒体报道,在印度,大学教育曾经只属于富裕阶层的权利,如今的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对进大学读书有着非同一般的向往和执念。媒体调查显示,这些花了巨大代价读书的大学生们对本科文凭的价值充满了很高的期待。有受访者希望文凭能增加其在婚恋市场的竞争力,或者提高其社会地位。还有人指出,本科学历是进入印度政府部门工作的基础门槛。

  不过这些年轻人很快发现,辛苦读来的大学文凭或许价值并不大。面对这种窘境,有些人选择慢慢等待就业机会,甚至一等就是好几年;有些人则继续读书,希望总有一个专业能让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

  28岁的潘卡杰?提瓦力说他支付了1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8.4万元)的学费攻读获得了一个数字通信硕士学位,而他的家庭年收入也只有40万卢比。他读硕士的理由一方面是想用体面的学历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学校在招生时曾经承诺帮忙解决就业问题。但是承诺中的雇主并没有出现,毕业四年后提瓦力依然没有找到工作,他认为课堂上传授的落后知识结构拖累了他找工作的步伐。

  “如果我在大学里接受过一些实际技能培训和项目实习,如今的情况会有所不同。现在我觉得我在学校里浪费了时间。 我只获得了一张毕业证书,但这张纸没有用。”提瓦力说。

  25岁的谭美?曼达尔就出生在“大学城”帕博尔,他为了拿下一个土木工程学士学位支付了4000美元的学费,相当于他全家10个月的收入。曼达尔说,尽管学费不菲,但他从学校里那些资质存疑的老师那里几乎没有学到任何建筑学知识。学校课程无法让他在求职面试中面对技术问题有所准备,在过去三年中他也一直处于失业状态。

  曼达尔说,“我希望我当初选择去一所更好的大学学习,我的许多朋友也因找不到工作而闲着。”他面对困境并没有躺平,选择了继续“卷学历”的道路,报名参加了另一所私立机构的硕士课程。他相信更多的文凭至少可以提高他的社会地位,而且攻读课程也可以暂时让他摆脱“失业”的羞耻感。

  红星新闻记者 郑直

  编辑 郭庄 责编 冯玲玲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举报/反馈

上一篇:川藏(雅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开园
下一篇:刚刚!三峡大学网红校花,向全球喊话!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