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生理双雄营收“小步跑” 集采利好几何仍待验证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5-17
手机版

  《科创板日报》4 月 18 日讯(记者 徐红)因为技术壁垒高、进口替代空间大,心脏电生理一向被视为医疗器械领域不可多得的黄金赛道,一众国产品牌也被寄予了厚望。

  以过去一年的表现来看,已在科创板上市的两家龙头公司—惠泰医疗(688617.SH)和微电生理(688351.SH)均在 2022 年保持了稳健增长的态势,双双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心脏电生理相关业务营收增速分别在 25% 和 36% 以上。

  不过,从竞争格局来看,电生理行业目前本土化率仍不足 10%,而带量采购是否能如市场预期的那样,加速进口替代进程,这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微电生理营收增速更胜一筹,或因公司主打三维产品

  惠泰医疗和微电生理是心脏电生理行业的两家国产龙头。但相对惠泰医疗,微电生理是更为纯正的标的,公司几乎所有的营业收入都来自电生理产品(包括设备和耗材),而前者除了电生理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血管介入产品。另外,惠泰医疗目前的电生理业务以二维产品为主,但公司同时也在加速布局三维技术。

  2022 年,微电生理实现营业收入 2.6 亿元、同比增长 36.9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297.18 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139.33 万元,亏损大幅收窄。分区域来看,国内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9.88% 至 2.14 亿元,国际业务收入 4320 万元,同比增长 77.04%。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国内营销网络建设,大力加强线上线下学术推广,围绕三维标测系统功能、射频消融产品、冷冻消融产品等共计开展学术活动 60 场,覆盖全国约 200 家医院的 500 余名医生,累计覆盖医院则达到了 700 余家。

  从 2016 年微电生理第一代 Columbus 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批准上市至今,该系统已经完成第三代产品的升级换代,累计完成超过 3 万例的三维手术。其中在 2022 年,公司共计开展 1 万多例三维心脏电生理手术,手术量增长明显。

  此外,2022 年公司重磅产品一次性使用星形磁电定位标测导管、一次性使用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分别于 10 月、12 月获得 NMPA 注册批准,率先打破进口垄断,填补了国产空白。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第四代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已于当年 12 月提交国内产品注册申请,预计 2023 年取得注册证。分析认为,随着更高端的产品的陆续上市,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房颤治疗领域的技术优势。

  2022 年,惠泰医疗心脏电生理业务实现营收约 2.93 亿元,同比增长 25.92%,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为 24%。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核心策略产品的准入与增长,以及三维对传统二维手术的升级与市场份额的抢夺。

  公司在超过 400 家医院完成三维电生理手术 3000 余例,并与亚洲心律学会合作,开展以基础电生理技能为核心的 " 精心讲堂 " 线上培训项目 20 余场,自主品牌活动惠泰电生理工作坊培训班 9 场。截至目前,累计覆盖医院超过 800 家,其中 2022 年新增医院植入 300 余家。

  从营业收入看,两家公司的心脏电生理业务体量相当,不过相较微电生理,惠泰医疗营收增速略逊一筹,这或与惠泰以二维产品为主、而微电生理以三维产品为主有一定关系。

  心脏电生理手术可分为二维手术和三维手术两种。其中,房颤一般采用三维心脏电生理手术进行治疗,通常需要配备三维标测系统进行更为精确的心脏建模;而二维心脏电生理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室上速等简单心律失常疾病。

  得益于三维标测系统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房颤患者能够得到更加精准的手术治疗,并且也实现了非房颤患者采用二维手术转三维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目前三维心脏电生理手术已经超越二维心脏电生理手术,成为心脏电生理手术治疗的主流术式。

  ▌首个联盟带量采购落地 利好几何仍待验证

  国内电生理器械市场仍旧由强生、雅培等跨国医疗器械厂商占据垄断地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报告显示,2020 年国产电生理医疗器械市场份额仅为 9.6%,国产化率不足 10%,进口厂商具备明显优势。

  以销售收入计算,2020 年中国电生理器械市场的前三名均为进口厂商,其中强生占据主导地 位,2020 年心脏电生理销售额达约 30.30 亿元,市场占比为 58.8%,排名第一;其次是雅培和美敦力,分别占比 21.4% 和 6.7%,三者合计市场份额超过 85%。

  国产品牌由于上市较晚,加上在技术上与进口厂家有一定差距,导致市场份额有限。厂商除了微电生理和惠泰医疗以外,还有心诺普医疗、锦江电子、安钛克医疗、康沣生物等其他企业。其中,惠泰医疗因为起步早,市场份额相对更大,但也仅在 3% 左右。

  2022 年 10 月,由福建医保局牵头,全国 27 个省市(除北京、上 海、天津、四川、湖北)启动了心脏电生理耗材联盟集采(相关报道详见:外资占比超八成!心脏电生理耗材集采来袭降价在即 国产品牌替代机会几何?),而此次集采也在两家公司的年报中被重点提及。

  据微电生理在年报中所述,此次联盟集采降幅要求较为温和,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国产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及发展动力。

  " 本次集采大大缩短了国产电生理产品进院审批流程,加速国内厂商产品的入院推广,国产设备的配置比例将逐步提高,进口产品被替代的速度也将不断加快。" 公司表示。

  具体来看,在本次联盟集采中,总共有强生、波科、雅培等 16 家企业获得拟中选资格。国内厂商中微电生理、惠泰医疗、心诺普及锦江医疗的中标情况较为理想,在单件采购模式下,分别中标 19 个、9 个、12 个、7 个。

  另据惠泰医疗,根据本次集采医疗机构的预报量看,公司产品固定弯二极、可调弯四极、可调弯十级和环肺电极在所在竞价单元需求量名列前茅;三维磁盐水消融导管在上市 18 个月后,预报量在该竞价单元全部品牌中也取得了较好成绩。通过报量在全国头部大中心的准入渗透率从 27% 提升至 70%。

  对此,有了解情况的业内专家亦肯定了惠泰在此次集采中的表现。" 以核心的消融导管为例,此次集采医疗机构共报量 5.9 万多根,其中惠泰报量数据是 10114 根,微电生理是 11858 根。惠泰 2022 年全年预计是 6000 根的用量,所以此次能获得医疗机构 1 万根的报量还是很不错的。" 对方说。

  而一位长期关注电生理行业、并曾任职于外资电生理巨头的投资人更是直言,这么多的集采中,此次心脏电生理耗材联盟集采是对国产厂家最为有利的一次集采。" 预期未来国产企业在市场份额上会有所增加,国产的手术量也会增加不少。" 对方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

  "国产品牌份额将通过集采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提升,未来室上速和一部分室早都会是国产的天下。" 另有专家同时表示。不过,对于更为重要的房颤市场,该专家对国产品牌的表现却持保守态度,其认为集采会使得医生学习电生理手术的动力下降,不利于电生理手术的市场下沉。

  按照计划,此次联盟集采的中标结果将于 2023 年 4 月起执行,具体执行日期则由联盟各地区确定。集采之后,国产品牌的市场版图是否能如愿扩大,《科创板日报》将持续予以关注。

上一篇:数学教案&试讲模板,教资面试直接用!(其他学科见文内链接)
下一篇:新研究表明:宇宙年龄只有114亿岁,比之前认为要年轻23亿岁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