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智能建造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5-21
手机版

  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27日电 (尤杰舜 吴彩云)今年是“一带一路”提出十周年,第一届智能建造-“海丝”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26日在位于福建泉州的黎明职业大学举办,来自全国各地职业院校、行业领域、头部企业等方面的职教行业精英和专家学者聚首,共话如何以智能建造职业技术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新课题。

  黎明职业大学智能建造产业学院揭牌成立。

  据了解,本届论坛以“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与走出去路径探索”为主题,旨在探索新形势下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智能建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策略和创新方向,推进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总结推广“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经验。

  当前,泉州正加快“海丝”先行区建设。黎明职业大学党委书记杨远志表示,本次论坛将对学校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建设国家双高校、争办职业本科校”起到重要推进作用,也是促进智能建造人才培养、促进建筑行业转型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载体和力量,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主动服务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与国际影响力的开创之举。

  作为本次论坛的一项重要成果,“智能建造产业学院”在论坛上揭牌成立,成为我国智能建造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基地,未来将面向福建等省市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输送智能建造专业技术人才服务经济发展,并开展职业教育“走出去”跨国交流合作。

  据介绍,智能建造产业学院旨在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BIM、装配式建筑等领域的高素质智能建造人才,开展智能建造训练营教师培训、打造智能建造产学研用平台、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等工作,与专委会共同推动“智能建造”在标准建设、生态系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术研讨、国际合作等方面共融共创,搭建产业链、供应链与人才链、教育链的有效对接平台,在“海丝”职业教育背景下推动构建智能建造产教融合生态链,持续释放数字技术的叠加效应、倍增效应和放大效应,共创智能建造绿色生态,助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和智能建造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当天,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建筑在数字化时代升级与“走出去”,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如何加快转型升级与智能建造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思想碰撞和经验分享。

  近年来,黎明职业大学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内涵式发展和开放性办学,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日前召开的泉州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工作推进会上,泉州市产教融合研究院、泉州市产教融合联盟揭牌,秘书处均落户黎明职业大学。

  此外,黎明职业大学坚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培育国际工匠”的国际化办学理念,连接汇聚国内外优质职教资源,通过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拓展中外合作交流平台、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合作、推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等工作,运用形式多样的办学方式,助力国际产能合作,在“走出去办学、输出国际标准”上走在全国职业教育前列,贡献黎大职教智慧。(完)

  举报/反馈

上一篇:监管压力叠加需求弱势,铁矿石或将承压运行?
下一篇:美术教育|动漫和手绘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浅谈~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