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教学设计教案初中生物《鱼的主要特征》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5-24
手机版

  一、教学目标

  1.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2.通过对实验对象的观察,培养观察能力。

  3.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鱼的主要特征。

  难点:鱼的呼吸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人

  1.创设情境导人,多媒体展示海洋中游泳的鱼群。提问:鱼的种类是否相同?(鱼的种类不相同。)

  2.追问:不同种类的鱼有没有共同的特征?导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

  教师提问:鱼类为什么能够在水中生活?(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够在水中呼吸。)

  1.鱼的游泳

  (1)教师根据鱼缸中鲫鱼讲解鱼的身体特点。鱼的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通常左右侧扁,大多呈流线型。学生观察鱼游泳,提问:为什么鱼的身体特点能帮助它在水中游泳?(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2)教师把鲫鱼放在解剖盘上,学生触摸。教师提问:鱼的体表有什么特别之处?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鲫鱼的体表有鳞片覆盖,鳞片的表面有滑滑的黏液,既能减少游泳中的阻力,也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

  教师提醒:观察完解剖盘中的鱼之后要立即把鱼放回清水中。

  (3)观察鱼在水中是如何运动的。提问:有人说,鱼只靠鳍进行运动,这种说法全面吗?教师展示鲫鱼的骨骼标本和肌肉示意图 学生观察思考:鲫鱼的骨骼有什么特点?它的骨骼和肌肉对游泳有什么帮助?(不全面,鱼鳍张开、尾部摆动。脊柱能支撑整个身体:肌肉收缩能够带动鱼身体的摆动,对运动起着重要作用。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鱼的呼吸

  (1)学生观察鱼鳃结构,轻轻掀起鳃盖,看一看鳃的形态和颜色。教师讲解鱼鳃是鱼呼吸的主要器官,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呈鲜红色,密布毛细血管。

  (2)实验,滴一滴墨汁在鱼口前端,学生观察鱼口和鳃盖的张合以及水流的轨迹。

  描述鱼在水中是怎样进行呼吸的?(鱼在水中呼吸时,口和鳃盖是交替张合的,水从口部流人,从鳃盖后缘流出。

  提问: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哪些变化?

  教师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水经过鳃丝,溶解在水里的氧就会渗人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就会从毛细血管渗出,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排出体外。

  教师提醒:用墨汁观察完鱼的呼吸后要把鱼转移到清水中。

  (三)巩固提高

  归纳鱼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布置作业

  思考鱼和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

  四、板书设计

上一篇:如何治好AI引发的焦虑症?这里有一份投资大师们开出的药方……
下一篇:与托福雅思抢考生!PTE请了位大V“培”考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