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思维局限:用“冰山模型”深度解析问题的本质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8-25
手机版

  编者按:系统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相互关系,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从而提高决策质量和解决问题的效果。这篇文章来自编译,作者在文中介绍了冰山模型的概念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具体实践中。作者强调,冰山模型有助于让我们揭示问题的根本原因,超越表象事件,理解最深层次的动机因素。学习并应用冰山模型,还将有助于让我们更积极地解决重要问题,预防未来的挑战。

  

  我们应该如何解决一个问题?一般来说,最下意识的动作就是根据所看到的东西做出反应并得出结论。例如,如果吃得太多还不运动,那体重必然会增加。只看表面的话,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基本就是管住嘴迈开腿。但这其实是一种不完全正确的解决思路。如果你具备系统思考能力,那你首先应该会问:“为什么会只吃不运动?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因此,首先要弄清楚是什么引发并造成了这个问题,并基于这一认识再采取行动,这才是冰山模型这一系统思维模型存在且有效的原因。

  当然,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种。但冰山模型之所以受到广泛认可,还是出于人们对深层原因的挖掘:什么才是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以及到底能做什么来改变局面。

  如果你对“系统思维”这个概念还不熟悉,也没多大关系,我们可以先对它做个简单介绍。

  “系统”无处不在,并且其中的一切元素都存在着相互连接关系。就好比我们的手机属于被称为互联网的巨大网络中;与之相似,我们的行动、性格、甚至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某种联系。基于这种逻辑,一个简单的动作也可能会造成复杂的问题,就像人们常说的“蝴蝶效应”一样,即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也可能造成飓风。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一些小事也可能会引起轩辕大波。

  这同样适用于每一个人。仅仅因为事物之间存在连接方式,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可能会在另一领域造成好的或坏的影响。

  这就是系统思维的本质,一切人物事都相连在一个巨大的系统中。例如,如果你不善待自己的孩子,那他们长大后可能就会对别人漠不关心,抗拒不同的想法和观念,甚至自己也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最终,他们甚至还会将最初接受到的“教育”再麻木地灌输给下一代。

  或者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你无法找到公司目前的薄弱点,那就只会继续在错误的领域投资,如此一来势必带来不好的结果,甚至人财两失。

  通过理解和应用下文中要介绍的理论,你将不再局限于“只看树木不看森林”,不再只看表象,相反,你能够逐渐培养深入挖掘并提问的能力,这些问题有助于帮你解开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关系——它们如何共同作用(或者如何相斥),然后从中发现模式,并最终找出你所面临问题的根本原因。

  冰山模型是一种系统思维模型,是理解问题根源的一种方法。

  不是简单地根据事件或其他表象做出反应,而是深入到表象之下,揭开导致问题存在的动机。通过应用四步模型,就能确定核心问题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冰山”是对日常问题的完美隐喻,因为肉眼可见的东西往往可能具有欺骗性。当你看到一堆冰漂浮在水面上时,也许会认为:“哦,看上去也不是很大,应该可以轻易绕过它。”但多亏了像《泰坦尼克号》(Titanic)这样的电影,我们才知道原来水面以下的冰会对整艘船造成破坏,更会造成历史上都难以忽略的船难。

  仔细思考一下,或许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在水面以下的冰山部分会“更大”:大部分冰山都位于水面以下,因为水里的条件才能使冰无法融化。而在顶部,由于温度相对较暖,冰就容易融化。因此,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更大,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更小。

  同样,现实中也是如此。

  由于我们想呈现出最好的自己,我们不得不对朋友或者家人隐瞒一些事情。我们也许会说是因为食物好吃所以才吃多了。但在内心,实际上可能是由于感到沮丧或气馁才用暴饮暴食来缓解情绪问题。或者换句话说,当我们没有正确理解自身看不到的“环境”时,就可能会为灾难性的事件创造出条件。

  系统思维的核心,就是帮助你深入结构、群体或者组织的内部,发现真正的动机是什么。

  冰山模型就刚好能帮你做到这一点:它提供了一个帮助你找到动机的易于遵循的框架——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行为的出现;又是哪一系列想法导致了问题的出现。一旦你遵循这一思路后,你就不会过度关注表面现象了。

  因为专注于解决核心问题,得益于此,你就能够揭开所遇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也正因为耐心地解构当下情况,“触底”才有所依据。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你还将学会如何在潜在“问题”爆发之前就阻止它们,因为你其实已经弄清楚了最根源的原因。简而言之,这是一种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

  值得庆幸的是,你不需要了解很多关于系统思维的理论知识就能顺利理解这个概念并将它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下文分享的插图和实践步骤将帮助你成为一个问题澄清大师,并学会认识宏观,而非一个想法或问题的其中一部分。

  冰山模型从上往下包括四个层次:事件(event)、模式(pattern)、结构(structure)和心智模型(mental models)。每往下移动一个层次都能进一步深入挖掘新的内容,同时还有助于帮你转换视角,以便能找到导致事件发生的系统和世界观。

  

  治标不治本将永远无法彻底治愈疾病。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导致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并针对这个原因采取对应的措施

  事件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是我们可以观察、感知和切身经历的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努力去探寻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某个特定问题的出现,那唯一可见的就只能是事件。用前文中提到的案例,事件就是一个人暴饮暴食。

  仔细观察后,也许就能看到一些重复出现的情况。暴饮暴食不是单一事件,从中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种情况是如何重复发生的。换句话说,这也是一种趋势。

  再往下走一个层次,我们就会提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模式的存在?”

  通常情况下,你可能无法直接找到问题的答案,因为不同变量都可能导致这种行为的出现:

  物质方面:容易接触到不健康的食物。比方说,家里冰箱装满了甜食;又或者,家附近有许多售卖垃圾食品的商铺。

  环境方面:这个方面可能有更多的影响因素:工作压力大;家里缺乏锻炼器材;同住的家人或者朋友喜欢在晚上享受大餐。

  习惯方面:这主要指的是我们自身一些根深蒂固的习惯。例如,一感到无聊就开始吃东西,并且吃的还是一些并不健康的食物。

  冰山模型的最底层,隐藏着我们根深蒂固的信念、原则和个人价值观,这些都能对自身行为产生影响,这也是导致某些事情出现的核心原因。

  仍然以前文例子来说,一个人之所以暴饮暴食,可能是因为他曾生活在一个压力很大的环境当中,于是现在每当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这个人就会选择暴饮暴食。在这种情况下,食物被视为朋友,一个能“理解”并具有安抚能力的情感伴侣。

  很多时候,这些观念可能已经深深融入到一个人的意识中,深到和自身几乎融为一体。除非有意识地把它们暴露出来,否则将永远难以克服自身的鲁莽行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个人信念也是推动行为产生的系统。问题是,它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个性和自我认知之中。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很难做出持久的改变,特别是彻底根除导致问题的不良行为。

  我们不仅要在习惯上下功夫,还需要在改变身份认知上下功夫。简单来说,改变内心信念势必会导致性格的改变。

  认识冰山模型后,下一步自然而然就想了解的是:怎样才能使用这个模型来解决问题?特别是能找到一种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关注冰山模型的顶部层次(即事件),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我们更需要解决我们根深蒂固的信念,从而产生持久的变化。或者换句话说,要自下而上地解决问题。

  对此,希望下面的框架能够有所帮助:

  

  无论什么时候,当你发现问题时,一定要弄清楚导致这种行为的心智模式是什么。然后,再针对心智模式进行调整

  如上所述,第一步需要先了解我们为什么这样做。比如说,暴饮暴食有可能是童年经历导致的结果。例如,也许你的童年特别艰难,或者很少能得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

  在《身体从未忘记》(The Body Keeps the Score)一书中,作者解释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所需的支持,那他很可能会通过酒精、暴饮暴食、甚至毒品来寻找慰藉。

  长时间下来,有人会将压力与过去经历或习惯联系起来,在我们分享的例子当中,即指的是食物。

  要改变这一思维链,首先,承认压力;然后,说服自己接受压力,让自己意识到现在的感觉与过去发生的事情毫无关系;第三,从心智层面上打消用暴饮暴食来面对压力的念头。

  刺激行为的因素可能千差万别,因此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去消除所有的因素。

  物质方面:选择更健康的食物,而不是用垃圾食品塞满冰箱。

  环境方面:如果周围的环境让人无法忍受,比如工作压力大,或者与伴侣关系不太融洽,那我们需要和那个人(老板或者伴侣)谈谈,尝试找到纠正的方法。如果无法挽救,退出这段关系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习惯方面:用好习惯取代坏习惯。如果每次觉得无聊就吃东西,那就做别的事情来打发时间。

  一旦意识到什么因素可能会导致某个问题的出现,就能试着避免做这件事。然而,从长远来看,逃避问题并不是好的主意,最好还是面对它们。

  这即意味着你需要做好准备:如果你能知道什么样的情况会引发伴侣的情绪爆炸,进而导致争吵,再然后导致你需要靠食物宣泄。那么,通过一种尊重对方并且和平冷静的方式坐下来谈一谈可能是有效的解决方式之一。

  一旦知道什么类型的事件可能会触发内心的欲望去做一些无益的事情,我们就能更好地对实际事件做出反应。

  如前文中所述,当我们产生某种心理时,与其吃东西,不如运动,或者干脆拿个笔记本记录一些想法或者灵感。因为后面的这些方法能够让你获得更多做出反应的时间,它会有效地拉开思想与行动之间的实际间距。

  简单地说,正如《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一书作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所提出的系统二(System 2,即慢速思考)一样,不要过于情绪化地做出反应。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更好地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当然,谁都不希望碰上饮食失调的问题,最好前文中一直提到的暴饮暴食问题也不直接适用于你。但我敢肯定,即便如此,前文中分享的内容也能让你尝试去更有策略地思考,更好地面对和处理令人沮丧的事件。

  除此之外,我还想补充两个额外的例子:

  情况介绍:

  事件:有许多人在辞职。

  模式:最近有一股离职潮。

  解决方案:

  转变心智模式:公司可以提高灵活性,更好地理解员工的真正需求。意识到世界在变化,他们必须接受变化,而不是停留在老旧的做事方式上。

  设计更好的结构:专注于创造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让远程工作或者至少是混合工作制成为选择,并且每个人都能感到自己的价值。并且检查所有流程,保持更新和优化。

  预见模式:定期与员工进行交谈,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将有助于防止大家陷入工作倦怠期,失去工作动力。

  对事件做出反应:当有人想辞职时,通过谈话了解原因。如果对方坚持自己的决定,你至少还可以对系统或者制度做出调整,至少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仍然在职的人受益。

  情况介绍:

  事件:做事失去动力。

  模式:你是一位自由撰稿人,给全球各地的不知名公司提供原创文章。但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你开始逐渐对工作失去热情。

  结构:独自居家工作,没有可以说话的人。同时你还经常读到一些成功作家的故事,由于他们做着有意义的工作,你感到更加沮丧。

  心智模式:你已经拥有了高水平的写作技巧,但你希望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内心深处,你希望能够创作出更有意义的内容,并且所创作的内容能够令人深思。此外,你认为自己不具备自主工作或创业的条件。

  解决方案:

  转变心智模式:意识到给别人打工的同时创作有意义的内容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事情,两者可以共存。与其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开创自己的事业,不如认识到你已经在经营自己的事业了。自由职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它需要严格的自律。

  设计更好的结构:多出去走走;尝试在联合办公空间工作;加入可以互相扶持的在线写作群组;甚至还可以尝试抽空去设立自己的写作工作室。

  预见模式:弄清楚让你感到沮丧的工作类型,然后避开这样的工作。接着再去弄清楚什么样的工作能给你带来快乐,下一步就是专注于这些工作。

  对事件做出反应:创建一个新的日常工作系统,让你有时间在为别人工作的同时也能为自己的事业努力。

  结束本文之前,我想简单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思维概念如此重要。

  如果我们的行动仅仅基于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事件层面,那我们就只会做出反应。我们可以通过少吃一顿饭而做出一些改变;或者看一段励志视频来完成无聊的项目。但底层的食欲或逃避工作的欲望仍然存在,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它们就会出现,为你带来困扰。

  你可以把冰山模型事件层次的所有层面想象成一个独立的系统。转变在于思考如何去创造结构,驱动模式,并引发事件。

  

  心智模型可以创造结构。结构就可以导致事件与模式的存在。改变信念,你就可以改变模式

  一旦你能把所有这些看作是不同的系统,你就能够改变你的观点并且努力消除干扰。深入挖掘问题的真正原因。所有这些都会帮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

  最后,还值得思考的是,“哪些困扰我的问题值得用冰山模型来分析呢?”

  不要只浏览内容而不做实际工作,相反,应该将框架付诸实践。即使你认为局面已经在你的掌控之下,这些问题和对不同情况的思考过程都将使你对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当我们引导自己看得更远时,我们就会学会识别所面对问题的根本原因,或者是导致行为的系统。因此,我们应该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更重要的是,根据我们的核心愿景创造解决方案,或者尽力采用鼓励性的心智模式。

  《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一书作者、被誉为“十大管理大师”之一的彼得·圣吉(Peter Senge)曾写道:

  系统思考的艺术在于能够看清复杂而微妙的结构。事实上,以熟习系统思考作为管理修炼,其精义在于,当其他人只能看到片片段段的事件而被迫不断做出反应之际,自己已经能够看清全貌,并掌握其中的关键。

  译者:俊一

  举报/反馈

上一篇:军魂永铸 再建新功 省教育厅组织机关军转干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下一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