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在申城丨静安区:服务国家和上海发展大局,加快建设卓越的现代化国际城区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人民网上海9月19日电 (记者葛俊俊)9月19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国际静安 卓越城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区样本”静安区专场。静安区委书记于勇介绍静安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和工作举措,静安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华,静安区发展改革委主任赵剑峰,静安区商务委主任沈虹,静安区科委主任孙中峰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于勇介绍,静安区作为中心城区,长期以来走在上海发展的前列。近年来,静安区主动服务国家和上海发展大局,加快建设卓越的现代化国际城区,走稳走好具有静安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一是经济密度优势持续巩固。聚焦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统筹推进、深入实施“科创动能增强、招商引资增质、总部经济增能、重点产业增效、土地亩产增长、重大工程增速、服务效能增优”等“七增计划”,推动经济总量和密度不断迈上新台阶。去年,实现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9.42亿元,连续七年保持中心城区第一。始终把发展楼宇经济作为提升经济密度的路径选择,继诞生上海第一幢亿元楼、月亿楼、月双亿楼后,2021年恒隆广场成为全市首幢“百亿楼”。去年,静安区亿元楼达82幢,其中月亿楼10幢、百亿楼1幢。目前,正着力打造“区域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功能集成”的新型楼宇经济大格局,“十四五”内亿元楼总量将有望突破100幢。二是城区功能优势更加凸显。聚焦“总部辐射、服务赋能、消费引领”持续用力,推动城区功能不断迈上新台阶。抓好“总部”这个龙头,加快构建多功能、复合型、全域布局的总部经济体系。静安区现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20家、民营企业总部23家、贸易型总部14家、外资研发中心10家,“聚静安、在上海、为全国、链世界”功能进一步增强。用好“服务”这一资源,纵深推进全球服务商计划,加快集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服务机构和国际经济组织,助力本土企业跨境出海、向外辐射。静安区现有全球高端专业服务机构43家,占全市1/3。打好“消费”这张王牌,持续深化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目前,静安区已集聚了超7成的全球“百强”知名品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三年连续保持中心城区第一。特别是南京西路作为上海顶级商圈之一,集中了200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全市1/3高能级首店,去年商圈零售总额达800亿元。今年启动南京西路“千亿商圈”建设,聚焦“全球新品首发地、高端品牌首选地、中国品牌集聚地”功能再发力、再攀升,力争“十四五”内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地标性商圈。三是高端集聚优势不断放大。静安区服务经济比重达96%以上,把“高端集聚”作为主攻重点,聚焦商贸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和数据智能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命健康产业,全力以赴“升能级、优结构、增动力、提效率、强品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目前,静安区集聚了全球三大奢侈品集团、1/3全球制药50强巨头、1/3全市核心大数据企业。特别是聚焦数字经济新赛道,前瞻布局和持续推动“云、数、智、链”一体化发展,集聚数据智能相关企业1700余家,涌现出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当前,静安区正以建设上海唯一的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地区为契机,在市北园区建设“可信数据经济试验区”,聚焦数据集成、数据流通、数据信托等领域开展先行探索,努力打造全国数据要素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节点。四是品质生活优势令人向往。以实施“五大工程”为载体,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尽最大的努力改善民生,努力建设人人向往的美好城区。实施聚力工程,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方方面面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高质量发展集聚力量。实施民心工程,聚焦旧区改造、“一老一小”及民生难题,每年滚动推进。“十三五”剩余47个零星二级以下旧里地块,目前已启动改造31块,一半以上“小梁薄板”旧住房改造已全面拉开,首创医养结合“五床联动”、社区托育“宝宝屋”等民生举措,带动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实施数字工程,先行探索“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智慧城市管理新模式,率先建成“数据共享、数字赋能”的全要素社区治理智能平台,以治理数字化牵引治理现代化。实施品牌工程,尤其是静安作为上海最早创建成功并一直保持至今的全国文明城区,持续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区建设,在今年上半年的市容环境质量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中继续保持第一,静安寺街道、南京西路街道和石门二路街道再次位居全市各街镇前三。实施基石工程,以开展系统化、小班化、实战化的基层治理大培训为抓手,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让美好生活落地生根。党的二十大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于勇表示,新征程上,静安区将坚持“四个放在”、牢记使命担当,切实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在静安细化为“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成为典范”。一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关键一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深入实施全球服务商计划和总部增能行动,增强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要素的能力。持续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主动对接上海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以静安全域为范围,创建“优质产品进口示范区”,努力打造“具有高能级、强辐射、国际竞争力强的进口贸易枢纽、优质进口产品集散地”和“进口贸易制度创新高地”,更好体现静安在开放大局中的地位和担当。二是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深耕大数据、区块链、芯片设计、数据安全等重点领域,构建开放型数字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企业主力军作用,努力在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同时,瞄准XR终端研发、数字健康技术创新、合成生物和基因治疗、绿色低碳技术等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聚焦硬科技、新赛道,大力实施“百企成长”计划,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培育机制,“一企一策”加大扶持力度,让更多本土优秀企业脱颖而出,成长为“参天大树”。三是把城市更新作为重要引擎。聚焦南京西路、苏河湾、大宁、市北等四个核心功能区,打造总量超过450万平方米的顶级中央商务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创新产业用地盘活路径,落实低效产业园区“一园一策”,加大存量楼宇转型升级力度,更好释放发展潜力。比如,作为上海城市更新标志性项目的张园,西区已于去年底率先建成开放,引发积极反响。静安区将坚持“保护为先,文化为魂,以人为本”,以世纪精品标准全力打造这一项目,在高水平的保护利用中打造高品质空间、注入发展新动能、成为城市新地标。四是把环境建设作为基础支撑。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围绕当好“金牌店小二”,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让各类市场主体在静安敢于投资、安心经营、做大做强。深入实施“静英”人才行动计划,为各类人才提供最好最优最便捷的发展环境,加快建设国际化人才高地。坚持硬件改善与软件提升“两手抓”,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购宜游的城区环境,真正使在静安的人引以为豪、来过的人为之倾心、没来过的人充满向往,以静安的生动实践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区样本。举报/反馈

上一篇:淮北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抓实廉政教育 筑牢拒腐防线
下一篇:教育部2023“国培计划”示范项目——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培训正式开班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