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 最好的教育, 是“相信”孩子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0-02-07
手机版

  原标题:郝景芳: 最好的教育, 是“相信”孩子

  人与人资质哪有那么大差异,也没有哪条路是最大成功概率的路。当一个人能相信自己,也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相信,在那些需要专注勇气的时刻,就能如履平地。

  孩子的挫败感

  如果让我回忆过去一年印象最深的时刻,我会选择那一次陪晴晴跳绳。那一次是我面对孩子挫败感最强烈的时刻。

  公立幼儿园运动往往带有强迫性,每个小朋友,不管喜不喜欢,都必须满足最低要求。晴晴在幼儿园大班,一项达标要求就是学会跳绳。晴晴班上的小朋友逐渐全都会了,但是她还不会。

  晴晴是那种很容易感受到挫败感的小孩,越是不会跳,越不愿意跳。有时候家里人逼着她练,她一边哭一边跳,但还是不会。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为什么网络上最贵的跳绳班要两万块。

  我带着晴晴来到小区空场的时候,告诉她:之前别人教她的都是困难三级,但是她其实还没学会简单一级二级三级,直接学困难三级,所以学不会。我说我从简单一级开始教她,一定能学会。

  我让她先把绳甩到脚下,迈过去。然后练习把绳甩到脚下,跳过去。我给她的任务已经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希望用简单任务能激励她的成就感。

  可晴晴还是拒绝的。她简单跳了一下,又跳了一下,一旦她试图连跳,节奏就是错的,立刻断掉。她的挫败感蔓延而来,几乎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沮丧情绪。

  “我特别笨。”晴晴说,“我特别特别笨。我特别笨。我是大笨蛋。”

  无论我怎么跟她说她不笨,她都不相信,一直坚持自己就是笨。然后她就拒绝跳绳了,开始去小区滑梯上玩,拿跳绳当钓鱼的工具,跟其他小朋友追跑打斗。有一个小姐姐跳得好,想要教她,她也完全拒绝学,只说自己太笨了。

  “我真的特别特别笨。”晴晴一本正经地说。

  困境与求援

  

  当孩子遇到困境,走投无路的时候,该如何面对?父母应该对孩子的困难说什么?

  应该说“没事,不要跳绳了,不用理他们”,还是说“笨一点也挺好,我喜欢笨孩子”,还是说“你敢不跳?跳绳不达标老师要骂的!爬起来继续练!”?

  其实每一种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如果我只从“接纳”的角度考虑,也许就会放弃教晴晴跳绳,接纳她的笨,也教她接纳。而与此相反,如果我只接受过传统教育价值观的洗礼,也许会觉得就应该用打骂威慑的方式让她坚持练习,直到成功。

  但我一直记得在一本心理学的书里看到了温尼科特的一个例子。

  温尼科特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专门做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很多研究,对依恋和亲子关系有很深刻的论述。温尼科特曾经帮助过很多问题儿童,有的是孤儿,有的是家庭有暴力或犯罪史,有的是自己年少就开始误入歧途,偷窃或者抢劫。

  温尼科特的实践非常独特,有自己特殊的气质注入。有一个小故事,讲了一个很暴力的男孩,为非作歹,非常不服管教,温尼科特将他带到自己的房子里,约束他,给他全方位的指导。

  但这个男孩完全不愿意听取,不服管教,温尼科特在一个夜晚将他关在房子外面,不让他进来,男孩一直在汹涌砸门,两个人互相对喊,到最后温尼科特才把他放进来,男孩答应约束自己,温尼科特给予他温暖的怀抱。

  为什么温尼科特对问题儿童的教管给了我如此大的触动呢?

  可能是因为,在整个过程中,温尼科特用自己的方式向孩子传递着强烈的信号:你可以,你可以,我相信你可以,我不放弃你。

  很多时候,人在心理困境中,各种各样的行为都是在发出求援信号。

  这些信号有些是自觉的,也有些是不自觉的。我们常会看到人的情绪反应,无论是小孩发脾气、哇哇大哭、自暴自弃,还是成年人暴饮暴食、神情低落、焦虑躁狂,从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求助信号。

  面对困境中的人,外人常给的两种回复是:放弃吧,以及,做不好就不行。前者是撤退信号,后者是压力信号。

  撤退信号是让人“想开一点”“接纳现实”“退一步海阔天空”,而压力信号是“做不好后果很严重”“谁谁谁都做好了”“做不好现在就惩罚你”。

  可是这样两种回复,往往没法使困境中的人真的得到安慰,或者说,即使一时安慰了,转过头来还是情绪低落。

  我还记得本科时成绩不好,感觉迷茫无措,找人倾诉,得到的回复是“别要求太高,你看看谁谁,没上大学也很快乐”。这样的宽慰并不能让我感觉到舒心,反而是更深层的痛苦:我要承认自己真的不行。而这会加重我的自我贬低。

  自我贬低是一个人最深的心理困境。

  当孩子说出“我不行,我不好,我太笨”的时候,她是把自己深处怕的东西呈现出来,就好比一个怕失去爱的女人最容易说“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她下意识把担忧说出来,试图让自己接受现实。可她没说出口的是,她潜意识里期望的是否定的答案。

  很多时候,困境中的人想要的不是接纳现状,而是超越现状,想听到的是“你能做到”。

  她期望有人给她“相信的力量”。

  什么是“相信的力量”?

  

  如果把人生大大小小的困境比喻成一个个土坑,人掉在坑里,爬不上去也跳不上去,这个时候,很多规劝的建议的声音都来自坑外,有很多人会站在坑边说:

  “坑也不是很深嘛,别矫情”

  “我当年也踩过坑,我就这么跳出来了”

  “加油吧,跳一万次就出来了”

  可所有这些坑外的话,都没法给一个人注入跳跃的能量。因为它们都在“彼岸”,而不是“此岸”,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和“何不食肉糜”。它们会让坑里的人越来越孤独,进而越来越觉得自己虚弱。

  一个在坑里摸爬滚打的人,需要的力量是有人陪ta一起呆在坑里,承担ta的恐慌,分担ta的压力,安抚ta的失败,和ta一起感受坑的困境,但这个人比ta更强大,能经得起压力,还能不断给ta支持和鼓励: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我们一定可以。

  困境中的人,需要的是有人陪ta在坑里,相信ta能出去。

  成年人经常找不到这样的陪伴和相信。因为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坑,谁都是一脑门子官司,谁都没有容易二字。谁有精力真的陪另一个人走过人生的困境呢,又有什么意愿这样做?就连夫妻,大难临头还会各自飞。没有很深的感情是很难的。

  但孩子不一样,孩子有父母,理应能获得这样的力量。

  成长的力量

  

  我曾经在另一本儿童精神分析书籍《光有爱还不够》中读过,一个孩子不仅需要有爱,还要感受到成长的力量。人本主义的罗杰斯和阿德勒也都说过,要相信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成长的力量。

  什么是成长的力量呢?就是一个人渴望自己的正向变化。

  不管是在哪一个方向上,能感觉到自己在变得更好,能发现自己身体中的能量,能做到从前做不到的事情,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在逐渐增强,都会让一个人感受到由衷的喜悦。这种自我成长的喜悦,很大程度上超过物质刺激、简单娱乐和虚无荣誉。

  当孩子遇到挫败感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逃跑:我不做了,我不玩了,我不学习了。而父母常常束手无策,不知道应该让他放弃,还是逼迫孩子。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矛盾丛生,孩子的逆反厌倦情绪席卷而来。

  这种情况下,其实问题不在这件具体的事情上,不在于这件事是数学、英语,还是跳绳,而在于父母需要发自内心相信:孩子内心深处是渴望做好的。

  孩子内心深处是渴望成长的,因此他们会去尝试,会被自己的成就所激励。父母要做的事情其实也很简单:调动出孩子内心深处这种渴望,让孩子找到自我成长的喜悦,自我推动把事情做好。

  回到跳绳的事情。

  

  在试图指导晴晴跳绳遭遇初步失败之后,我本打算放弃这一天的练习,带晴晴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还想再试一下,于是想了一个小游戏。

  “咱们现在用绳子玩抓小鱼的游戏吧。”我对晴晴说,“假设这条绳子是渔网,你的两个小脚丫是小鱼,你把绳子甩过去抓脚丫鱼,两个脚丫要是被绳子抓住了,那脚丫鱼就输了,如果两个小脚丫跳过绳子,就没被抓住,就赢了。咱们看看小鱼会不会被抓住,好不好?”

  晴晴被“脚丫鱼”的说法逗笑了,来了兴致,说“我看看脚丫鱼在哪里”,然后甩绳子过去,两个小脚真的像小鱼一样乱窜,有时候活泼泼迈过去,有时候就一下子被绳子逮住。脚丫被绳子拦住的时候,我就笑着叫一句“又被抓住了,今晚回家可以吃脚丫鱼了”。晴晴就笑着开始玩,想尽办法让脚丫每次跳过去,而不是被抓住。

  这么玩了一阵子,晴晴对跳绳不那么抗拒了,我鼓励她再练习三次,就上楼吃饭。晴晴答应了。我告诉她,不用跳很快,每次就慢慢的,只要手和脚数着一样的节奏就好。她跳了几次,有时候就能跳三四个。只要她的手和脚节奏一致,无论其他细节做得再差,我也给她拼命鼓掌。

  再后来,我们回家,我夸她有进步。我说让她相信我,我相信她一定没问题。

  第三天晚上,晴晴在家里,突然自己开始练习。她有一次跳了五个,把自己高兴坏了,一直在说“我能跳五个了”。被这个成就激励,她自己在家里地垫上练了好一会儿。她当时的喜悦是由内而外的,这是她自己取得的成就。

  第四天晚上,晴晴又在家里练习,这次跳了七个,我们欢呼着给她庆祝。再后来她去了姥姥家,在姥姥家能跳到20个了,上学路上都要跳着绳走。

  从这个时候开始,跳绳不再是一个心理问题,而成了技巧问题。技巧问题总比心理问题容易解决100倍。

  整个过程中,我并没有明确的策略,想好每一步要怎样做,我都是在与晴晴的互动中,临时调整方式。总结下来,这个过程的几个有用的步骤大概是:

  1、相信孩子愿意做好:因此在孩子的挫败感中,没有责骂或焦虑,没有催,但也不放弃,而是等待着,帮她去寻找能启动她的那个点。

  2、用游戏来陪伴:游戏永远是拉近与孩子心理距离的方式,如果一个游戏不行,就两个。用游戏交流是一种姿态,一种愿意与孩子站在一起、陪伴她的姿态。

  3、搭建最简单的脚手架:一上来并不要求各个细节到位、执行完美,而只要简单的一步。只要学会数节奏,就为这一个小小的成就发自内心喝彩。

  4、看见真正的努力:任何一个人真正的努力,都不是在指令之下要求的努力,而是没有指令时候自发的努力,一旦自发努力被认可,就能走上自我推动的道路。

  这样的过程对跳绳适用,对其他学习也是适用的,只是流程可能更长,过程更为曲折,也许要两三年才能启动孩子对一个学科领域的自驱力学习。但是原理都是一致的,要无条件相信孩子自己愿意学好、能学好,相信她早晚会看见自己、靠自我驱动成长,而在此之前,陪伴她度过所有困难的时光,帮她找到自我确信的力量。

  相信相信的力量,这本身是一种信念。

  摘彩虹的人

  跳绳的事情之后,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晚上,我和晴晴在路上散步聊天,我习惯性地开着手机记录聊天过程,中间有一段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摘彩虹”的故事。

  在随口编的故事里,小晴晴讲了她摘彩虹做成棉花糖的故事,她说她在暴风雨之后飞到大海上,摘来彩虹做成棉花糖,发给所有小朋友吃。我随口问她:你的棉花糖要发给谁呀?她说:谁相信我能摘彩虹,我就发给谁。

  我当时心头一热,差点热泪盈眶。我告诉晴晴:妈妈就是那个相信你能摘彩虹的人。

  再后来,又过了两个月,我们和几家朋友一起去古北水镇爬长城,当时一起去的小朋友在路上都开始让爸爸妈妈抱着,但晴晴一直自己爬、自己走。走到中途很累的时候,晴晴说:“妈妈,当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的时候,你再说一些‘你相信我一定能做到’那样的话,行吗?”我说行。后来晴晴一个人爬到山顶,上了长城,又一个人走下来,全程独立。

  

  连五岁的孩子都知道,她需要的是相信。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需要的又是什么呢?

  至少我在很多时候,需要的也是相信的力量,也需要有人能相信,我是能摘彩虹的人。但很多时候,这样的相信是没办法证明的。

  当有人问我:你如何证明你能摘彩虹呢?我没法证明。正如我没办法对晴晴说:请你证明你能摘彩虹。她能证明什么呢?她只能充满想象。相信不是证明。全世界都看得到的是证明,看不到证明的时候,才是相信。

  相信只是一种情感性力量,心理力量。你相信一个人,只是你选择无条件支持她,相信她可以找到自己内在的方向,内在的力量,相信她可以选择对的方向,自我提升,完成自我超越。你相信的只是她这个人。这是选择,不是计算。

  ▲ Photo by alex bracke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7px; font-weight: normal; letter-spacing: 0.621714px; text-align: justify;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相信也不等于一定成功。如果相信一个人,她就一定要成功,那么只有全校第一名值得相信了。相信一个人,是成功失败都能接受,即使失败了再多次,也相信她还能重新开始,找寻到力量。相信,说到底,就是一直陪伴,即使失败也不放弃的心。

  为什么相信的力量这么重要?

  因为人世间的所有征途,都是差不多的,都是河流中间的一块一块石头。石头中间并不遥远,但凡是在安全的平地上,正常人都可以跳过去。每一步如果能有专注和沉静的勇气,就能一步一步跳到彼岸,但凡中间感觉到慌乱、自我否定、怀疑和胆怯,那就会掉到河里,被河水淹没。

  人与人资质哪有那么大差异,也没有哪条路是最大成功概率的路。当一个人能相信自己,也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相信,在那些需要专注勇气的时刻,就能如履平地。

  相信,就是让河流,如履平地。

  如果你对留学申请有疑问,欢迎联系海聚留学的老师哦。海聚酱,微信:hedgexch7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一建再教育:你是有呢?还是没有呢?
下一篇:无社保、无继续教育记录、未进行信息采集,将不能报名会计考试!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