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任教北大、领导新文化运动,被毛主席称为“思想界明星”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2-12-03
手机版

  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侵略日益严重,由军阀统治的中国人民民不聊生,社会资产阶级要求中国实行民主政治的呼吁声越来越大,1915年,国内正式爆发了由陈独秀、胡适等人主领的震惊中外的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大量关于反对封建主义,提倡自由、民主、科学等新时代价值观的文章,象征着运动的全面爆发。此后,一直到1923年这近10年的新文化运动持续期,陈独秀一直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领导作用。

  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思想界的明星,其不平凡的一生充满传奇的经历。

  陈独秀原名并非如此,这只是他的笔名,在这之前,认识的人对他称呼一般为“仲甫兄”。

  陈独秀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的一个小山庄,因家乡附近有一座孤峰矗然而立,旧记《怀宁县志》中描述这座孤峰,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不同的风景,在众小山中巍然矗立,没有任何依附,犹如花开一枝独秀。所以陈独秀也参考了这篇旧记给自己起了个“独秀”的笔名。

  在这之前,陈独秀的名字换过很多个。

  “庆同”是陈独秀的谱名,也是他第一个正式的名字,另外,陈乾生、程志孟、陈由己、陈三爱、以及陈仲居士等三十多个名字都是陈独秀的曾用名。

  陈独秀出生于1879年10月9日,父亲在他还年幼的时候就去世了,是母亲将他一手带大。

  1900年,八国联军正式对中国发起了侵略战争,社会也因此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众多百姓流离失所,在这种动荡的大环境下,陈独秀依然能不受外部环境干扰,静下心来,苦心求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896年,陈独秀考中了秀才,并作了《扬子江形势论略》等多篇文章。

  第二年,又进了杭州“中西求是书院”,继续深造,两年后,他因反清思想被书院开除。

  1901年,他第一次远渡东洋到日本留学,展开了他断断续续的历时15年的漂流学习生涯,在这15年期间,陈独秀接受了当时日本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教育,这为后来陈独秀归国带领民众发起一系列民主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陈独秀在日本留学期间仍心心念念着中国,1902年,他在日本与其他学者一起共同创立了“东京青年会”,并在之后的几年中,先后开展了三次关于爱国主义的演讲会,身在国外,却凭一己之力号召广大学者参与到爱国行动中来。

  1903年,陈独秀归国,在中国安庆地带准备建立“安徽爱国会”,遗憾的是被清政府发现,并被冠以反清名号,遭到了打压,陈独秀也被迫离开了安徽,转往了上海,并在上海继续他的爱国行动。

  来上海不久,陈独秀就协同当时较为有名的主编章士钊共同作《国民日日报》的主编。

  陈独秀在上海呆了一年,等到安徽形势好转些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回到安徽,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用白话文撰写宣传的报刊——《安徽俗话报》,为以后用白话文作报刊文章的大趋势开了个好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联手黄兴、黎元洪等人建立同盟会,成功将清政府在中国的统治地位推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官僚制度。

  陈独秀当时也毫不犹豫地参加到这次革命当中来了,在革命中做了巨大的贡献。

  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袁世凯统治下的军阀制度,但对于百姓来说,这并未比腐败的清政府好到哪里去,袁世凯独断专裁的做法让百姓饱受折磨,袁世凯甚至想重新建立以自己为皇帝的封建制度,这也是引发后来民众掀起反袁世凯革命的重要导火线。

  1913年,民众爆发了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陈独秀是其中的积极分子,但遗憾的是,这次反对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陈独秀也因此锒铛入狱。

  出狱后,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这也是他第一次用“独秀”的笔名发表文章,同时,这个《青年杂志》的创办也意味着新文化运动就此爆发。

  不久,陈独秀就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担任文科学长,他也干脆直接将安徽的《新青年》(由之前的《青年杂志》改名而成)的编辑部整个搬到了北京,成立编委会。

  而编委会成员经常聚会讨论的地点正是陈独秀在北京的家,他的家也间接担任起了新文化运动总指挥部的职责。

  从这时候开始,陈独秀就已经在思想造诣方面取得了常人远不可及的成就,成为了当时为数不多的思想界大师之一。

  1917年11月7日,一声炮响,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圆满胜利,由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成为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榜样,一时间,很多国家纷纷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也不例外。

  1918年,世界第一次大战宣告结束,战胜国和战败国展开了历时好几个月的谈话(史称巴黎和会),最终制定了《凡尔赛条约》,当时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队提出让外国撤走在中国的军队势力的要求遭到无视,反而却将中国的山东权益让给日本。

  懦弱的北洋军阀政府竟因迫于帝国压力准备在这个不平等的《凡尔赛条约》上签字,这个消息传到国内,直接引发人民众怒。

  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称——五四运动。

  一时间,北京街头无数学生示威游行,无数工人罢工。北洋政府迫于国内压力,不得不做出妥协,罢免了准备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的一众人等,并且最终拒绝了在条约上签字。

  其实早在之前俄国十月革命刚成功的时候,陈独秀就和李大钊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活动,其中,他们创办的周刊《每周评论》,就联合《新青年》成为了宣扬中国社会主义,抨击日本无耻的侵略行为以及呼吁人民起来反抗的重要阵地。

  在“五四运动”中,陈独秀就指出军阀存在的不合理性,同时也呼吁民众团结一心,不要被军阀政府不合理要求左右。这针针见血的话中,足见陈独秀的思想境界的高深。

  五四运动最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其中陈独秀功不可没。

  这无疑是陈独秀一生事迹中最耀眼的一笔了。

  1920年,反动军阀以莫须有的罪名对陈独秀实施抓捕计划。此时陈独秀不得不在李大钊的护送下秘密离开北京,前往上海。在转移途中,陈独秀第一次和李大钊讨论了未来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

  陈独秀到达上海后,立马就着手创办了《劳动界》《伙友》等刊物,准备从报刊方面向中国民众宣传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与此同时,陈独秀还经常亲自到工人群体中作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演讲,从而提高工人们的思想觉悟,在此期间,陈独秀也与当地的工人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也为以后携手李大钊等人组织成立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很多工人阶级力量。

  陈独秀在上海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不久后,陈独秀便开始联合李大钊一起把马克思主义推广到全国,他们与广东、山东、湖南、湖北省等地有着相同志向共同思想的知识分子取得联系,建立了一个由北京、上海为中心向全国各省市推广的宣传体系。

  事实证明,陈独秀的这些建党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中国各地都涌现出大量支持陈独秀等人的群众。

  1920年6月,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等人经过严密讨论,决定成立党组织。并在之后接受李大钊的建议,命名共产党。同年8月,陈独秀带领众人在上海法租界建立了上海共产党组织,以陈独秀为党书记,并更名中国共产党。

  不久,陈独秀和党组织内众人共同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宣言中详细地阐述了党组织成立的缘由以及目标等。

  但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党组织的成立并未向中国全人民宣布,所以说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共产党,只能说是共产党的前身。

  1921年7月23日,这是个伟大的日子,当时的社会条件成熟,阶级力量也已经足够雄厚,党组织的骨干成员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向全中国人民,乃至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而陈独秀也辞去了在广州的工作,转移到党中央作主持工作(注:陈独秀当时在广州办事,所以未能出席中共一大),至此,7月23日,便成为了以后的正式建党纪念日,此后一直到中共五大,陈独秀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

  1924年,由于陈独秀的思想开始偏离马克思主义,犯了右倾主义错误,直接导致了当时的一次国内大革命遭到失败,损失惨重。

  之后就这次失败,陈独秀发表多篇文章,认为虽说自己也有责任,但更多的是被迫遵守国际共产党的指令才导致的,他认为国际共产党很多方针有一定的错误,也有很多政策已经不再适合中国目前的形势了。

  随后共产国际组织在苏联召开会议商议问题,不久后又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这两次会议陈独秀作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却都拒绝参加。

  1929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关于中国党内反对派问题》,同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下发同志,移除陈独秀、彭述之等人的党籍,陈独秀最终离开了曾亲手自己创办的中国共产党。

  1931年,中国爆发九一八事变,陈独秀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反对蒋介石,抵抗日本侵略的文章,却最终被国民党以“危害民国罪”抓捕,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独秀被提前释放,但当时的陈独秀疾病加身,年过半百,也无力再在抗日前线战斗,只能告老回乡,回到自己的故乡安徽养病。

  晚年陈独秀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前来看望陈独秀,卧病在床的陈独秀看到中共的人前来看望他时泪如雨下,他说李大钊死了,延年也死了,自己除了毛泽东、周恩来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了。

  最终,陈独秀在1942年5月27日,与世长辞,享年63岁。

  英雄迟暮,陈独秀一生功勋无数,晚年虽说已无法再为党奉献,却也时刻挂念着中国革命的局势。毛泽东也对他有着很高的评价,认为他创造了共产党是件很大的功劳,并且早期他的思想很前沿,是思想界不可多得的明星。

  从这些评价以及他的一生事迹来看,陈独秀是个非常伟大又具有智慧的人,一生功劳数不胜数,是中国共产党的先祖,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人。

  举报/反馈

上一篇:“国培计划” 拓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创新培养路径
下一篇:一位校长的20条读书经,超实用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