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从古代艺术到人工智能——常青藤计划2018学术论坛
出品方:常青藤计划
主办方:天津美术学院、天津美术馆
地点:天津美术学院南院报告厅
时间:2018年12月1日
学术主持:盛葳 美术史博士、《美术》副主编
从神话到现实,人类对永生的渴望层出不穷、交替上演,从丹药炼制到仿生器官、基因克隆,从木乃伊复活到星际旅行、思想数据,人们前仆后继、乐此不疲。永生不但显现为生理层面的理想,同时也表现为日常生活的现实,正是因此,“永生”的信念创造了“时间”与“历史”、“仪式”与“信仰”、“种族”与“记忆”、“艺术”与“博物馆”、“知识”与“图书馆”、“科技”与“乌托邦”……作为其表征的图文记录、物品收藏、思想创造,无不孕育于寻求永生的目的与进程中。
本论坛是与常青藤计划2018年度展览同期举办的学术项目,由常青藤计划出品,天津美术学院、天津美术馆主办。从古代艺术到人工智能,本次论坛聚焦艺术史、大众文化、当代科技等领域的经典遗存与视觉载体,邀请国内在艺术史论、哲学美学、科学技术等相关领域有所建树的13位专家学者参与,共计收到专题论文13篇,11位嘉宾将亲临论坛现场进行主题演讲,共同关注讨论人类意识、科技进步、视觉生产间的共生关系及未来发展前景。
嘉宾对话
学术架构与研究目标(9:00-9:30)
盛葳 美术史博士、《美术》杂志副主编
姜大方 常青藤计划发起人
范敏 天津美术学院科研与研究生处处长
车健全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
马驰 天津美术馆馆长
主题演讲
第一单元 墓葬与建筑(9:40-11:10)
郑曙斌/永生图式:马王堆T形帛画的视觉人类学观察
邹清泉/何处是仙乡:汉唐之际墓葬装饰的多重转变
吴端涛/此生即永生:金元时期的全真教艺术与精神世界
第二单元 宗教与绘画(11:10-14:30)
黄小峰/如何永生:中国绘画中的奇异图像
刘 平/中世纪的永生
嘉宾合影留念(12:10-12:20)
午餐、休息(12:40-14:00)
盛 葳/米勒《拾穗者》:从基督教到大革命
第三单元 文化与公众(14:30-16:00)
周文姬/皮肤·身体—从格子身体到非形身体的主体建构
杭春晓/永生:奢侈品的终极审判
于 帆/时间的异化:当代电影中的时间旅行、行尸与黑镜迷思
第四单元 科技与哲学(16:00-17:00)
李 丰/永生技术背后的心灵哲学
张予津/人之彼岸:人工智能、艺术与人性之爱
论坛总结(17:00)
演讲嘉宾及主题简介(按演讲顺序)
郑曙斌
湘潭大学历史学硕士,湖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文物陈列展览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汉代文物研究,以马王堆汉墓文物研究为重点,比较注重于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运用,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等方法研究文物问题都有涉猎,已发表专业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有《从解释说视角看马王堆帛画研究》《<山海经>视角下的T形帛画神怪图像研究》等帛画研究论文多篇。
永生图式:马王堆T形帛画的视觉人类学观察
长沙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因丧葬的特殊目的和需要,图像夸张、变形、抽象和怪诞化,呈现超出画面以外的难以捉摸的寓意、象征甚或是言外之意。隔着2100多年的岁月,许多内容艰涩隐晦难解,成了一幅引人遐思的画谜。如何借助于多种学科的知识、方法和视野,还原或解释这幅画谜,诠释其象征意义?运用读画、释画和类推画意的视觉人类学方法观察,以古文献与考古图像的比证为钥匙来解读画谜,以结构与符号学来阐释或破解帛画的特殊图式,认为帛画潜藏着两套符号表达系统:一是希望延续生命,通过不断繁衍获得生生不息,画面以始祖神、男女、阴阳、对偶等符号来表达;一是渴望生命的永恒,从自然死亡到复活重生再到成仙永生,画面以日月神话、天门、神龙仙凤、灵蛇寿龟等符号来表达。多种象征符号组合而成的帛画,成为一种实现生命转换的特殊媒介,亡者可以通过巫师“沟通天地”的魔法,到达不死仙境,获得永生。
邹清泉
文学博士、中国史博士后,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治美术史、敦煌学、琴学。2004年,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2008年,获“第三届王森然美术史优秀论文奖”;2015年,获“第六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著有《虎头金粟影:维摩诘变相研究》《行为世范:北魏孝子画像研究》《文殊堂:曹元忠时代佛教文化与视觉形象个案研究》等。
何处是仙乡:汉唐之际墓葬装饰的多重转变
北魏时期,从战国一直沿用至魏晋的棺椁制度,出现了一个异常的变化,即房型椁和石棺床的出现,两者内涵并不相同,却都是对生人器用的模仿,显现了北朝早期文化、思想、信仰、丧葬等方面的一次转折性的变化。仅就石棺床而言,石阙的出现,标志着石床“建筑化”的完成,也是石床“礼仪化”的起点,两者的结合,最终使石床成为“礼仪化的建筑”,而不是单纯的葬具,从而使石床超越了葬具的属性。石床的“礼仪化”应该被视为一个过程,“建筑化”是它的起点,“图像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墓主的敛葬也不应被视为“礼仪化”的终点,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图像化”在石床“礼仪化”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汉唐之际墓葬的多重转变中,汉代神祇的逐渐消失、房型椁与石棺床的出现、墓葬格局的改变,等等,并不仅是魏晋薄葬之后的新选择,也不仅是宫廷政治影响下的必然结果,而以西晋葛洪《抱朴子》为代表的道教修仙方式的转变,是汉代文化断裂后,人们对生命归宿的重新思考,或者说是又一次的探索,这次探索,深刻地影响了北朝的灵魂信仰,也深层次地建构了中古时代的文化与思想。
吴端涛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在站博士后,《美术》杂志美术家栏目责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绘画史、道教美术史。个人获第6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论文多篇发表于《美术》《美术研究》《美术观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艺术探索》等学术期刊,专著《金元时期山西地区全真教艺术研究》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此生即永生:金元时期的全真教艺术与精神世界
对死的恐惧和生的渴望,作为一种终极关切贯穿人的一生,也贯穿整个历史。因此,“永生”这个词看似荒谬,不可实现,却又很沉重,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永生”多被等同于“活着”。在金元时期,伴随几轮权利交接,华北各地百姓苦不堪言。特别是蒙元军队的血腥屠城,人口锐减,幸存者也是不断被驱赶和放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所有兴起的宗教,除了能够提供精神上的慰藉之外,最实际的就是为这些被战争所惊扰、威胁的未亡人提供一个生存的避难所。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黄河南北兴起的新道教——全真教。在此,笔者借助永乐宫壁画中的视觉图像,让我们走进这个庞大的修道群体,探秘金元时期人们的思想生活和精神世界。本文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一个是聚焦传道者、全真教派宗主王重阳,通过其借助绘画来度化弟子的方式以展示宗教的力量,揭开全真教的神秘面纱,以此解释何为全真教眼中的“永生”;第二部分则从一个具体的修道者孙不二入手,看她如何一步步从一个凡人、家庭主妇、三个孩子的母亲,抛家弃子,步入道观,然后得道羽化登真,在此展示全真教如何达成其所谓的“永生”。
黄小峰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兼美术史系主任。主要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2006-2008年间三度赴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对馆藏中国书画进行整理与研究。2010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资助,作为哈佛燕京学社2010-2011年度“艺术史项目”访问学者赴美访问。2014年获得香港北山堂基金资助赴费城美术馆研究馆藏中国绘画。著有《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文物出版社,2009年12月)《西园雅集:两宋人物画》(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12月),于《故宫博物院院刊》《艺术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中华遗产》杂志“读画笔记”专栏作者。
如何永生:中国绘画中的奇异图像
永生、不死和成仙是中国古代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主题,有范围广阔的大量艺术品存世。发言内容思考的是:为什么人们对这类图像如此着迷?这些相关主题艺术品,究竟贡献的是什么?它们除了贡献了视觉化、形象化的仙人形象和仙境景观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层面的意涵?此篇发言认为,有关仙与仙境的图像,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讨论的是各种不同的永生、不死与成仙的方法。相关的论文写作将对大量的图像展开分析,试图整理出表现在古代绘画中的通往永生的途径:比如,食物与药材、服装与穿着、观看与观想、舞蹈与音乐等等。正是这些视觉图像使得一幅绘画充满了魔力。
刘平
北京大学美术史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美术史、西方中世纪美术史。出版有《巴黎圣热尔曼德普雷修道院专题研究: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西方美术史》《艺术与艺术家词典》等,《基督教艺术对罗马艺术元素的运用》等论文发表于专业期刊。
中世纪的永生
中世纪的欧洲人对“永生”这一概念并不陌生,只是这一概念具有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一边是竖琴鸣、诗琴唱,让人喜悦欢畅的天堂;另一边则是火里烧、水里冻,让人畏惧惊慌的地狱。在艺术作品的表现中,天堂的面貌都是相似的,秩序井然、灿烂荣耀;而对地狱的恐惧似乎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对地狱的描绘不仅阴森恐怖,而且细节入微,这其中无疑涵盖了对灵魂苦难和肉体消亡的双重忧惧。如何面对死亡带来的恐惧?可谨小慎微、遵从宗教的指引,亦可坦然甚至幽默地面对这一世人无可逃脱的必然归宿,或许,人文主义就在此处得以萌生。而更值得现代人思考的是,中世纪人眼中的“永生”,并非指向未来,而是回到起源。
盛葳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博士,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美术》杂志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AICA)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曾获“王森然美术史奖”、“Yishu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奖”、“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出版有《历史的错位:让-弗朗索瓦·米勒研究》《艺术史与社会学的双重视角:“博巴班”前后的夏培耀研究》等著作。发表《创新史:技术、媒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型》《中国当代艺术在美国的接受》《当代艺术的社会历史》《民族主义、本质主义与后殖民批评》等各类论文和评论近百篇。策划各类展览30余次。
米勒《拾穗者》:从基督教到大革命
19世纪法国艺术家让·弗朗索瓦·米勒,常常被看作一位田园牧歌的农民画家,但他的很多作品都来自于古典主题,譬如“拾穗”。旧约《路得记》中的“拾穗者”路得,从17世纪开始,就被艺术家反复描绘。作为米勒一生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长达30年的岁月中,他创作了包括《收割者的午餐》和《拾穗者》在内的上百件该主题油画、素描和手稿。作为一种宗教美德,“拾穗”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为乡村的慈善行为。然而,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资产阶级革命席卷而来,旧时代的宁静被扰乱,乡村的既有秩序被打破。“拾穗”也被人们重新从私有财产的角度予以解读,从而使得米勒的《拾穗者》不得不面对新的政治审判和辩论。
周文姬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比较文学博士,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学、电影学、艺术、媒介与批评。发表多篇论文于重要学术杂志《文艺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当代电影》《南京艺术学院(艺术与设计版)》《电影艺术》等。个人专著《中西电影的空间书写与空间话语阐述》将于2019年出版。
皮肤· 身体—从格子身体到非形身体的主体建构
电影在当下更多地被当作黑匣子电影院中的投射对象,如果把电影当作艺术的媒介,那么有必要使得黑匣子中的电影与白立方中的艺术之间进行对话,鉴于《吾栖之肤》中的叙事与表现手法,直接以艺术作为媒介来呈现某种话语建构,本论文及发言直接从影片中的皮肤与身体出发,以艺术史和艺术美学为视阈,去思考和建构后人类的身体话语。皮肤是身体的表皮,是身体的一部分,也表征着整个身体。电影《吾栖之肤》以皮肤为媒介,编织着身体与自我主体的现实与神话,从维纳斯卧姿的艺术史宗谱系去对接影片中以无头无菲勒斯为意象的性别混沌的后人类维纳斯,联系中西方与皮肤相关的电影文本,从《画皮》《吾栖之肤》到《影》,从皮肤到裸像到影子,文本的传统叙事和解读总是被捆在人类主体建构的城堡中,呈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中心学说,这是主体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在艺术学、哲学与现代技术的观照下,皮肤在对内外世界的建构过程中,最终使得拉康的镜像主体一方面走向碎片主体,一方面转向视觉性的景观主体。主体犹如身体自身,捆在皮肤之中成为人类的自我神话,显然后人类维纳斯一方面呈现了现代社会被囚禁被秩序的身体——格子身体,一方面又无不表现了后人类维纳斯的可能性身体——非形身体,拆解皮肤,外展皮肤,皮肤下身体的生成是巴塔耶式的非形身体,是去主体的主体世界。
杭春晓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于《文艺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等期刊发表《绘画资源的开放——古物陈列所与民初中国画》《文人理想的幻灭与重建——文徵明的出仕、致仕及其心理辨析》《以“仁”代“义”——忆陈侍郎书画合卷与溥心畬的“遗民想象”》等论文;出版《渐进式文化改良——以民初北京地区传统派画家为中心的考察》(获第二届国家美术理论奖)《方法论与美术史个案叙事》等专著。
永生:奢侈品的终极审判
科技的功利主义得以广泛流行,也得益于近百年教育中的常见话语——以科技的直观实用证明科学精神的价值。从“认知世界的方式”转变为“改造世界的手段”,近代科学逐渐告别亚里斯多德、笛卡尔式“综合人文”的学科身份。科技的实际可检测越来越成为主流,并不断以“功用的突破”强化世俗认知中的功利主义。相对二十世纪革命思想对“不平等”猛烈攻击带来颠覆性的社会不安,科技推动发展的务实更像历史的麻醉剂,抚平曾经的“动荡”。表面看,这是人类最高效、最现实的发展手段,它将“欲望”转变为“希望”——不同于宗教的虚幻,而是实实在在的“未来承诺”……
于帆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视觉文化研究、新中国美术史研究、媒介理论研究以及电影文化研究及相关教学工作。主要学术论文有《数字媒体时代的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肖像与秩序——孙滋溪<天安门前>中的领袖像与国家意象》《毛主席畅游长江——从事件、话语到图像》等;主要译文有《金黄色的芒果——一个文化大革命符号的兴衰》。获2018年美国艺术史研究机构协会(ARIAH)“东亚学者奖”,美国迈阿密沃尔弗森尼尔现代艺术及设计博物馆访问学者,2011年韩国国际交流财团电影学访问学者。作为策展人,多次在中韩两地策划当代艺术展览;作为电影编剧,创作《记忆碎片》等院线电影作品。
时间的异化:当代电影中的时间旅行、行尸与黑镜迷思
时间既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维度,同时也是人们衡量和评价世界的基本维度。人终将一死,在人类与时间的竞争中,时间终将获得胜利。从古至今,人们寻求各种方式以对抗时间,超越死亡,而电影便是当代集中体现这种愿望的重要媒介。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认为,“给时间涂上香料,使时间免于自身的腐朽”的“木乃伊情结”正是电影吸引当代观众的魅力所在。电影与生俱来的客观再现性和时空统一连贯性使人类抗衡时间的潜意识冲动获得了一种心理满足。与此相对应,“弗兰肯斯坦情结”则代表了以电影对抗时间的另一种冲动,即人类创造出另一个银幕相隔的“我”来代替自己获得永生。这两种以“抗衡时间,超越死亡”为目的的欲望冲动编织在电影媒介中,并在电影形态的发展中呈现为更为多样且更为复杂的面貌。既有时间旅行“穿越”故事中对于时间空间的想象性超越,也有行尸横行的末世文明中不死人类的自我面对,更有穿越星际,进入VR游戏世界,漫游梦境,寄生Matrix母体等对于人类形态自我保存的重新定义。在这个意义上,电影成为当代文化中一个特殊的存在:那些关乎人类命运的严肃命题以一种娱乐的方式被消费着,生与死排演于黑镜之上,而我们每个人都愉快地置身之外,隔岸观火。
李丰
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艺术与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毕业论文为国内首篇对虚拟现实(VR)展开系统研究的人文学科博士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VR哲学、科技哲学、现象学和艺术哲学。现从事艺术与科学跨学科方向研究与创作,参与组建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实验室,参与和承担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各一项,发表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论文多篇。
永生技术背后的心灵哲学
发言首先分析永生概念在日常语境中的各种含义和相关观念,包括生物体生命的延续、灵魂不死及个人意义的持存等多种理解方式,然后将讨论主题聚焦在“自我同一的心灵的永久延续”这样一种现代的和最为常识的“永生”观念上,现有的各种永生技术尝试所致力于的也正是这个意义上的目标。但对于“心灵”和“自我同一”我们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和标准,科技工作者关于“心灵”的理解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永生技术努力方向。随后,对主流心灵哲学观点进行梳理,包括身心二元论、行为主义、心脑同一理论、计算主义、消除主义等;并对不同心灵哲学理论与其分别引向的永生技术之间的联系机制进行了阐释,所涉及的技术手段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化身、基因编辑、虚拟现实等。
张予津
天津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硕士,青年艺术 NPO 项目常青藤计划展览总监。曾任《北方美术》杂志编辑。关注当代青年艺术家生态及语言逻辑的发展,并致力于青年艺术展览及学术活动的策划统筹。组织执行和参与策划的展览及项目包括2015-2018四届常青藤计划年展项目、2016-2017两届常青藤计划青年策展人项目、2017常青藤计划行走项目、2016-2018两届天津青年艺术周等。《艺术的幻象还是社会的微缩?》《青年艺术“创客”背后的文化逻辑思考》《成为青年策展人,你准备好了吗?》《重建一场展览的实践》等论文和评论发表于专业期刊及艺术新媒体平台。
人之彼岸:人工智能、艺术与人性之爱
科学与新技术的迭代对人类生态始终是把双刃剑,如果说前三次工业革命诱发的生存危机尚属人类所控范畴,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在信息时代的并行发展则打破了人类的安全边界,人的价值、意义、自由意志等终极问题面临重创与挑战。郝景芳在《人之彼岸》中用6个力透纸背的故事探讨了人与AI从隔岸相望到彼此映照的矛盾和困惑。当人与AI共处成为既定事实,“人类中心主义”将不再是解决问题、洞见未来的正确视角。重要的从来都不是AI如何强大,人类最大的威胁是自身不自知的转变。AI的强大正是重新审视人类命运的契机,机器的缺位也将是人性延续的希望。目前,AI是否会超越人类反客为主仍是人们共同关注的核心命题,当机器代替更多脑力工作,也为人类集中从事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工作缔造了条件。然而,当我们将文学、艺术等职业看作人性智能的最后堡垒时,AI在图像、文本生产与制造上又涌现出惊人的算法突破,这是否意味着人性最玄妙难测的部分也将被机器所掌握?科学的理性实践因欲望膨胀而走向失控无序,人文从业者关于人性自处及未来图景的思考理路和主观想象或许能够帮助人类与必将发生遽变的社会结构、伦理秩序、生活方式自对抗走向共生。
段君
清华大学博士,批评家、策展人、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副秘书长。目前主要从事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展览策划,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史专题研究。曾任白盒子艺术馆(北京)副馆长,曾任教于北京理工大学(艺术理论研究部),兼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著有《20世纪90年代北京东村行为艺术》(香港四季出版社,2016年)。曾(联合)策划“贩夫走卒——当代艺术的市井现象”、“你躲不掉的——当代艺术与宿命”、“陌生的亚洲——第二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三界外——观念的绝对化”、“依于仁,游于艺——21位中国艺术家非代表作品展”等群展。
安迪·沃霍尔眼中的毛泽东—以及毛泽东对毛泽东像的态度(仅提交论文)
20世纪70年代,安迪·沃霍尔创作了一批毛泽东像,他以印在《毛泽东选集》上的毛泽东标准像为基础,采用丝网印刷的技法,将毛泽东像印制于画面,再施以笔触。本文以安迪·沃霍尔创作的毛泽东像为由头,回溯毛泽东本人对毛泽东像的态度,最终讨论图像的意义和本质,认为图像是一种观念的方式,是把艺术、语言和精神,与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政治价值连接起来的一处驿站;同时,图像也不仅仅只是形象的载体,它与其原型具有相似的特征,但又具有一定的差异,它并非在各个方面都酷肖其原型。
卢文超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译林出版社“艺术与社会译丛”主编助理。研究领域是艺术社会学、艺术理论与美学理论。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英美文艺社会学思想研究”等课题。译著有霍华德·贝克尔的《艺术界》(2014)、理查德·彼得森的《创造乡村音乐——本真性之制造》(2017)等,相关研究成果已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民族艺术》《社会》等刊物刊出,并多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和《社会学文摘》等全文转载。
机器人的诗:论人工智能作品与人类作品之别(仅提交论文)
随着机器人小冰出版第一本诗集,人工智能进入人类艺术创作领域的步伐正在加快。本文认为,人工智能的作品与人类作品之间的差别,不是艺术品与自然物之别,也不是艺术品与产品之别,但在与它们比较的过程中,人工智能作品的特性得以凸显。它与人类作品的区别不是杰作与劣作之别。即便人工智能创作出与人类一样的作品,两者依然具有很大的差别:两者之间的根本差别是艺术事件的差别。机器人的作品与人类的作品可能一模一样,但两者却是不一样的事件。由此,我们永远不必担心人工智能可以在艺术领域取代我们,因为它创作的作品只能给我们简单的形式冲动,但却无法给予我们丰富、深厚的事件关联。而正是后者,才给予了艺术真正的深度和厚度,真正让艺术有血有肉,深挚感人。
常青藤计划学术论坛
常青藤计划作为国内非盈利青年艺术项目之一,长期关注青年艺术家群体的成长与发展,注重青年艺术展览项目策划执行与逻辑研究相结合,以“发现、成长、对话”为口号,致力于打造青年艺术家稳定健康的生态链,并不断拓展青年艺术的发声边界与话语空间,为青年艺术立足本土、面向全球的多元创作提供理论支持与展示平台。2014-2018年间推出的一系列展览项目诸如“青年艺术家年展项目”“青年策展人项目”“行走项目”“青年创客广场”“芭莎艺术校园行”及富含多个子项目为一体的“天津青年艺术周”品牌活动均是基于青年艺术土壤的积极实践。常青藤计划期望与更多热爱及从事艺术行业的个人、机构达成合作,共同倡导以艺术之美对话大众、丰富生活的审美方式,也对青年艺术创作突破固有范式,抒写时代精神报以信心与有效助推。
“常青藤计划学术论坛”正是以“常青藤计划”进入运行的第五个年头为契机,基于品牌定位的又一次革新与推进。项目旨在集结国内高等艺术院校及知名艺术机构的资源优势、整合共同的学术建构诉求,邀请人文学科各前沿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围绕泛文化公共命题展开主题式演讲,并缔结集专业写作、讨论、出版为一体的高品质学术成果。该项目将作为常青藤计划年度展览项目主题的深化解读逐年推进更新,并不断挖掘新鲜的话题与关键词,以关键词为出发点从历史学、哲学、美学、社会学、建筑学、艺术史等层面,跨学科地展开言说评议,实现系列专著的学术出版计划,为青年艺术项目的未来走向创造一个更具建设性的目标高度。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
- 黄山屯溪区:秋风迎诗意 教研唤灵思
- 给您提个醒!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别忘了办,认证时间可以自己挑个好记的日子
- 雄安新区城市鸿蒙生态正式启动!
- 打破规模天花板:复杂科学怎样框定企业幂律增长路线图?
- 根植文化自信 福建师大少数民族学生与艺术名家面对面
- 兰大师生参加第18届锕系及裂片核素在地圈中的化学与迁移行为国际会议
- 祝贺!兰大校友吴照华夺得2023年世界武搏运动会男子刀棍全能金牌
- 以更强信心冲刺决战目标
- 原创突发!记者曝出争议猛料,球迷吐槽:中超联赛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 观烟台·观商务丨刚刚,烟台在这里温情亮相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校友已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和一笔宝贵财富
- 66年血脉情缘历久弥深,“交大”回来了丨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园区正式启用
- 朱钰峰出席第十三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
- 新西兰留学申请
- 自主与合资企业频出招,海外出口成弱势车企“救心丸”
- 托福写作如何得高分
-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沈义俊: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助力海南海洋强省建设
- 综测推免双第一,保研上财,她用行动创造不凡
- @毕业生:收藏好这份秋招指南 让你“遥遥领先”
- 托福雅思哪个难考
- moto razr 斩获双 11 小折叠多项销量第一,还公布全新智变柔性屏新机
-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 促进贸易畅通 推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 双峰县教育系统:厚德仁爱尊老爱贤 凝心聚智共谋振兴
- 郝明金出席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七次代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