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快乐的生活”:贵州留守儿童的日常和内心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2-12-05
手机版

  【摘要】 记者第一次见到李方霞,是在上海。”  陈默强调,“在空间距离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正确的沟通也能让父母与孩子的心理联结变得更加紧密。

  新华社上海7月18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郭敬丹)记者第一次见到李方霞,是在上海。那时,她作为留守儿童的代表来上海过“六一”儿童节。暑期伊始,记者前往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找到了李方霞,在她生活的地方,体会了不同于“上海儿童”的日常和内心。在空间距离被“拉长”许多的家,留守儿童和父母的心理联结怎样紧密,孩子的成长如何更有力量,还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努力。山坡上的家:留守儿童照看“留守宝宝”李方霞今年10岁,是正安县和溪镇双龙村的一名留守儿童。家里人不少,用李方霞的话说,“全部坐起来的话有一桌子。”但平日里,桌上只见得到孩子和老人。李方霞的爸爸、哥哥、嫂子都在外打工,妈妈也曾一同在外多年,现在回到了老家,照顾家中年迈的婆婆、年幼的女儿和孙子孙女。今年六一,中国福利会邀请正安县的几名留守儿童到上海过儿童节,在中福会少年宫的舞台上,孩子们收获了在舞台上和父母相见的“惊喜礼物”。看到突然出现在自己身后的爸爸,李方霞几乎是瞬间就拽起袖口去抹眼泪。记者又一次见到李方霞时,她正在学校参加正安县统一的期末考试,科目是语文。教室窗边的位子上,李芳霞头戴粉色发卡,身上是那件她去上海时穿的粉白格子衬衫。上午10点半,老师到学校院子里摇响了交卷铃,教室里的孩子们飞奔而出。李方霞告诉记者,考试的作文题目是“妈妈,我想对您说”。“我写的是,‘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不用您为我操心了。’”李方霞讲得抑扬顿挫,像在条件反射一般地“背课文”。不过在日常生活里,她则是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长大”和让人“省心”。李方霞的家距离学校步行约半小时,相比于要走一小时山路去学校的同学,自己的上学距离在她看来是“挺近的”。李方霞说着,一步一跳,轻快地踏着红色土路上山,向家门走去。家是依山而建一处水泥砖房,“院子”就是高高低低的山坡。家门内是水泥色的墙壁和地面,没什么家具。房子有一个夹层,一大片土豆摊开晾着,大袋大袋的玉米堆放在昏暗的空房间里。厨房内,妈妈会教李方霞做饭,“放多少水、多少盐、多少油。”李方霞说,“我还会洗碗。”灶台旁放着一个背篓,李方霞说,那是她用来“背着弟弟玩儿的”。李方霞口中的“弟弟”其实是她的小侄子,还不满半岁,“妹妹”小侄女3岁多。照看这两个“留守宝宝”,是李方霞在家中的“主要任务”之一。“我很喜欢他们,不过有时候也会烦恼,他们不听话,不好管。”李芳霞说。提起爸爸,李方霞话不太多。电话里,李方霞和爸爸“就随便聊聊,也不知道说什么。”对于爸爸的“缺席”,李方霞表现出更多的是接受,她说,“爸爸是为了让我们有更好的生活。”在李方霞心里,家乡特别美。她特别说道,“山上有很多小动物,有松鼠、青蛙,还有蛇。我可以把它们画下来。还有很多树,我可以带弟弟妹妹采蘑菇。”“现在的生活还算开心。”李方霞说。记者问她,“怎么才能很开心?”“爸爸在家。”山下的学校:快乐和失落李方霞就读的是杉木坪完全小学。“完全”指的是一至六年级都有。“村里有些教学点只有部分年级,比如一至三年级,学生如果还想继续读,就要到‘完全小学’去。”杉木坪完全小学校长李梦怡解释道。李梦怡告诉记者,杉木坪完小在职教师15人,在校生171人,每年级1个班。其中有一半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家长大多在浙江、广东、上海打工。学校里的日子简单而有乐趣。中午在学校有营养午餐,4元钱,三菜一汤一份水果。“说实话,有的孩子在学校比在家里吃得更饱。”李梦怡说。李方霞最喜欢音乐课,这堂由语文老师“兼职”的课上,李方霞学会了唱《捉泥鳅》《让我们荡起双桨》《送别》等等。她还喜欢画画,希望将来当个画家。但李方霞从未对父母说起过自己的梦想,记者问她原因,李方霞不做声。“孩子们年龄还小,只要玩在一起会开心,不过开家长会的时候,留守儿童的爸妈不能来,留守孩子还是会失落。”李梦怡说道。孩子的“失落”,正安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屠小树认为值得关注和思考。在他看来,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孩子全面素质的培养,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干预尚有缺失。“留守儿童在心理上更容易孤独、不够自信,应该有专业的课程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屠小树坦言,现在整个正安县专业的心理教师不超过5个,并且心理课程还得不到重视,有的学校甚至派学心理专业的老师去做考勤工作。“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应该得到正确的引导,学会表达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屠小树举例说,有的孩子很长一段时间后和父母团聚,反而会表现地非常顽皮、不配合,他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家长对他关爱上的弥补。屠小树说,家长在远距离怎么和孩子沟通也需要学习,和孩子拉近距离并不是一通电话里两三句话就能解决的。心里的爸妈:如何拥有亲密距离?李方霞的爸爸李维明在上海市金山区的一处建筑工地做打桩工人,暂时还没考虑过回老家。“不打工没钞票啊,一大家子要养呢。”谈到孩子,李维明颇有些无奈,“我一个礼拜至少会打一次电话的,不过小孩子不听话嘛,有时候她看电视就不过来接电话了。”李维明和女儿说得最多的就是要多读书,把书读好,将来要考大学。他心里的念头是,“我们这辈人打工,不希望孩子以后再打工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指出,留守儿童心理的失落表面上是家庭的悲欢,背后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缩影。“当大的社会环境和小的家庭之间存在张力的时候,家长对于眼前的经济难题和长远的孩子成长问题,没有办法平衡。父母不得不选择以牺牲家庭完整性为代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欧阳菊娟分析道,对孩子来说,0-3岁是和父母形成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留守儿童和父母分开,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稳定的爱的客体,可能使得孩子自我价值感可能比较低,会变得比较自卑。专家建议,在这样一种现状下,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层面的健康成长,全社会也要尽可能地去关注和弥补。记者了解到,中国福利会信息研究中心在今年启动了“春兰计划——上海外来建设者家庭教育支持项目”,旨在改善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沟通现状,促进亲子的情感互动。如何与孩子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互动游戏、如何拓展日常亲子沟通内容、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都成为专业的心理教师为打工父母讲授的课程内容。“对家长的指导和培训非常必要。”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聘高级咨询师、上海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总督导陈默说,“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还不太懂怎么和孩子沟通,回到家后可能会指责孩子哪里做得不好、哪里不如别人,这会让孩子的心里受挫,觉得你们的工作重要,我是累赘,这会让孩子没有动力。”陈默强调,“在空间距离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正确的沟通也能让父母与孩子的心理联结变得更加紧密。”同时,学校的班主任也需要准确把握孩子的心理。陈默呼吁,对留守儿童父母和老师的培训和指导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目前已经有一些机构、志愿者在努力,这是好现象,应该推广开来。

上一篇:刘慈欣: 为什么《三体》之后七八年没写一个字水煮娱
下一篇:软服务做得好 房企卖楼更容易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