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名先进个人2个先进集体获授“云岭楷模”称号

栏目:继续教育  时间:2022-12-05
手机版

  本报讯 (记者 唐薇) 6月13日,省委宣传部在昆明举行“云岭楷模”发布会,授予杨洪琼、公式2名先进个人和西双版纳州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2个先进集体“云岭楷模”称号。

  省委副书记石玉钢,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艳,副省长和良辉、杨斌会见了“云岭楷模”代表并为他们颁奖。石玉钢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获得“云岭楷模”称号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表示热烈祝贺、致以崇高敬意。

  为宣传褒扬先进典型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省委宣传部授予身残志坚、拼搏赛场、勇夺三金、为国争光的云南籍冬残奥运动员杨洪琼“云岭楷模”称号;追授执着科研、勇攀高峰,为民族药物采集研究工作付出生命的云南药检事业奠基人、著名民族医药专家、药学科学家公式“云岭楷模”称号。授予坚守热带雨林,筑建“象”往家园,为亚洲象救护、繁育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西双版纳州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与火魔殊死搏斗,守护云南绿水青山,架起空中之眼全程保护大象北上南归的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2个集体“云岭楷模”称号。

  “云岭楷模”风采

  杨洪琼 中国冬残奥会首位“三冠王”

  1989年9月,杨洪琼出生在曲靖市罗平县钟山乡安居村。她13岁的时候,为了帮家里砍柴,不小心从山坡上摔落,伤及脊髓,导致腰腹以下瘫痪。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和痛苦后,在她的坚持下,父母2012年将她送到了昆明华夏中专读书。

  在一次学校运动会上,杨洪琼的运动天赋被省残联专门负责运动员选拔的老师发现了。没过多久,她成为了省轮椅篮球队的一员,并随队获得全国残运会铜牌。“小时候我很要强,运动让我找回了以前的自己。”杨洪琼说,成为运动员后,自己更有目标了。2018年,需要跨界跨项选拔冰雪后备人才参加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杨洪琼成为了其中之一。

  从轮椅篮球跨界到滑雪,对从小在南方长大的杨洪琼来说充满挑战,而且彼时的她已经29岁,不再是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别人训练两三个小时,杨洪琼就训练四五个小时。“只要国家队还留我一天,我就好好练一天。”带着这样不服输的劲头,杨洪琼终于代表中国站上了北京冬残奥会的赛场,并一举夺得三枚金牌,成为了中国参加冬残奥会历史上的首位“三冠王”。

  杨竞生 用脚步、生命丈量雪域高原

  1987年出版的《迪庆藏药》一书,填补了我国藏药考订鉴别的空白。其中收录的近600条藏药名录,背后凝聚着的是民族药学专家、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已故科学家杨竞生的上万里采药之路。

  1950年,杨竞生到云南工作。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每年3月至9月,都是杨竞生在野外考察的固定时间。在他看来,越是危险的地方,才越有可能采集到新的物种标本。1979年,杨竞生只身到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进行野外考察时,不慎失足,从流石滩上滚下去50多米,幸好背上的植物标本夹卡在一棵小树上,他才未掉进脚下波涛翻滚的澜沧江。然而,他因为这次意外从此驼背。

  采集标本的路上,杨竞生遇到了各种艰险,但这些都不能阻挡他的脚步。退休后的杨竞生带着心愿——写一部汉语中国藏药志,继续用脚步丈量雪域高原的每一寸土地。多次进出雪域高原后,2002年,81岁高龄的杨竞生终于完成了《中国藏药植物资源考订》的初稿。在北京联系完出版事宜后,他决定再进一次雪域高原,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最后查证。没想到,在收集藏药资料途中,他失踪了,后经多次查找,始终未觅踪迹。直到去年6月,杨竞生的遗骸才在香格里拉大雪山垭口被发现,确认其在19年前殉职于药物采集现场。

  2020年,杨竞生作为云南省唯一人选,入选“中国近现代药学科学家”名单。作为一名科学家,他主编、参修了《中国民族药志》《新华本草》《迪庆藏药》《六省区藏药标准》《中国藏药》等数十种在药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作文献,为民族医药资源保护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在他采集、鉴定的大量药用植物标本中,发现了多个新种。他的遗作《中国藏药植物资源考订(上、下卷)》约200万字,收载植物3100多种、藏药植物彩照1100多幅,为深入研究我国藏药及民族药物的开发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最全面、最权威的藏药植物资源考订专著。

  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 “象爸爸”温情守护亚洲象

  去年,从西双版纳一路北上的亚洲象“短鼻家族”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作为亚洲最大的陆生动物,亚洲象几乎没有天敌,但意外受伤、感染疾病,都可能危及亚洲象的生命。多年来,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的“象爸爸”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热爱之心,守护着被救助的一头头亚洲象。

  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成立以来,共参与救护野生亚洲象20余次。捕兽夹夹伤的小象“然然”、被公象用牙戳伤臀部和生殖器的成年母象“平平”、因争夺配偶被同伴打伤的成年公象“昆六”、孤儿象“小强”、因患新生儿脐带感染被象群遗弃的“羊妞”、3头不慎掉入蓄水池里的野象……这些因为各种原因被迫与象群分开的亚洲象,在“象爸爸”们的耐心呵护下,健康成长。同时,为提高亚洲象救护力度,保证人象安全,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研发出了国内首创的自制吹管麻醉亚洲象的核心技术。

  在参与亚洲象救护的同时,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着力于在亚洲象种群繁育研究上下功夫,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在亚洲象繁育技术方面有了突破并获得极大成效,亚洲象种群不断壮大。截至去年12月,已成功繁育出了9头小象。其中,通过人工干预成功繁育小象3头,填补了我国在亚洲象繁育技术领域中的空白,为中国亚洲象的种源繁育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撑和实践经验。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 急难险重救援中他们冲锋在前

  作为拱卫省会昆明、辐射周边15个州市的综合应急救援拳头力量,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承担的都是最急难险重的救援任务。组建以来,大队高效圆满完成330起森林火灾扑救任务,最多一周灭火6起,最多一天灭火3起,最长连续鏖战66个昼夜,最远增援黑龙江。

  2021年5月21日,大理漾濞发生地震,在医院陪护父亲手术的杨检强烈要求归队参加救援,他在请战书上写道:“灾区人民需要我。”2022年2月22日,昆明长水机场高速道路积雪结冰,指战员们迎着寒风,顶着暴雪,连续奋战12小时,以最快速度抢通道路,为被困人员发放食物。在今年大理“3·15”苍山灭火的攻坚阶段,一处断崖烟点很难接近,如不及时扑灭很可能形成新的火线,关键时刻,一中队指导员李晓明主动请缨,带着4名党员,背着20多公斤的水枪,在100多米高的悬崖上,利用绳索艰难接近火点,反复下降3次才将烟点扑灭。

  2021年,亚洲象“短鼻家族”北移的过程中,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担负监测任务的大队指战员,星夜兼程守护116天,先后转场玉溪、昆明、红河、普洱4州市10县区,监测象群活动1266公里,空地跟踪2390小时,标绘要图377份,为全程保护大象北上南归架起了空中之眼。他们不分昼夜,饿了嚼一口干粮,渴了喝一口凉水,累了席地而卧,困了就用辣椒提神,在116个日夜里,克服重重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一路护象。本报记者 孙琴霞

上一篇:看看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哪家强扫码阅读手机版
下一篇:蔡国庆:儿子品学兼优,不仅3门科目免考还佩戴少先队“三道杠”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