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模型拼出的赚钱大模式(图)
经营时间:2006年5月至今
经营店面:4000平方米
投资规模:80万元
年均收入:近百万元
赢利模式:依靠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模型制作
摆在桌子上的宣传册,六七十页,设计、印刷、装帧,每一页都厚重精致。作为奥林公司的艺术总监,这宣传册自然是邓建平监制的。在很多与邓建平合作过的人眼里,这宣传册的水准就是他一贯风格的写照。
1992年,邓建平离开江西赣州老家随着同乡南下广州打工。因为喜欢模型在自己手里诞生的那份成就感,他从做船模到做建筑模型,从广州到深圳再到天津。那些年,邓建平都在一线上操作。纯手工时代,要求很高,讲究的是耐心细致。而邓建平也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
邓建平的很多老客户还习惯叫他邓主任,以他七八年前给别人做车间主任时的职务称呼他。邓建平说,在这个行业里做过几年的人,都知道他,但是大多不知道他的名字,大家都叫他邓主任。虽然从没做过业务,但是邓建平和客户的关系总是很好。他说:“在做模型的过程中要不断和客户沟通,要理解他们的意思,更要用模型表达出来,这得反复沟通,时间长了,自然成了朋友。”
“这行门槛低,但做好可不容易。”天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愿景城市开发与设计策划有限公司的总规划师刘洋这样评价模型制作这一行。
刘洋坦言,规划院的项目,要求总是特别高。而且,每个项目要表现的都不同,模型又必须体现出他们的规划设计意图。虽然合作过几家模型制作公司,但所有项目紧任务重的工作,他从来都是交给邓建平。“因为,他会认真了解你想要表达的东西,提建议,出方案,甚至设计多种方案来实现这种表达……”
在邓建平的制作车间里,有个小房间,六七位女工放着音乐,麻利地制作着景观树。这种模型上需要的装饰树,其实是可以采购的,而且比自己生产制作更便宜。但是,邓建平说,买的效果不好。
成就感 深钻一行16年
记者: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事这个行业的?谈谈这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吧?
邓建平:我老家离广州很近,高中毕业后就跟同乡去广州打工。最开始是做船模,1994年,广州最早的模型工作室成立,我就跳槽过去,开始做建筑模型了。最初主要是手工制作,工艺没那么精细,但对数据要求比较严格。1996年,我跳槽到深圳,1997年就赶上了经济危机,但这也带来了这个行业的突破。1998年电脑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我第一批参加了专业培训,算是转型比较成功的。之后,地产行业兴起,电脑雕刻、激光切割技术越来越成熟,我们这行也算迎来个发展期。应该说,我经历了这个行业从开始到转型,再到现在发展的各个时期。
记者:如何在模型制造这个行业坚持了16年?
邓建平:最早,手工制作模型是挺有意思的工作,尤其是那东西做成之后,非常有成就感。工作,如果除了能挣到工资,还能有点兴趣,我觉得就挺好的。当然,电脑进入这个行业后,成就感其实降低了。尤其是1999年我们被深圳的公司派来天津后。刚到天津时,从南到北,其实挺不适应的,而且我们在深圳时每个月工资差不多5000元,到天津后才3000多元。一起来的另外两个人,很快就离开了。但我觉得,当时老板给的发展平台非常好。在深圳,我们就是班组长,到天津后,因为我们技术比较成熟,就担任了管理车间的工作。我觉得,工作得从长远看,不能计较一时的得失。所以,我也就留在天津,一直干了下去。
办公司为理想拼杀一线
记者:是怎么决定开始创业的?公司目前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目标是什么?
邓建平:2006年3月,原来的公司进行调整,对我的影响比较大,当时就考虑辞职自己干,正好另外两个同事也遇到这个情况,我们三个算是一拍即合吧。2006年5月,公司就成立了。从那时我们先后成立了4家公司。厂房面积也从最初的1100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4000多平方米,员工从三四十人发展到200多人。今年7月,我们和当时的车间主任合作,在郑州又入股了一家新公司。由公司出资,车间主任在郑州负责公司运营,占20%股份。这也算是我们的一种尝试吧。如果顺利,我们希望可以在全国复制这种模式。当初我们创立这个公司时,就有个共同的目标——10年,将我们的公司做成全国知名品牌。
记者:公司的发展一直比较顺利,对此有什么心得?
邓建平:我现在主要担任公司的艺术总监,需要考虑整个生产流程上的问题。在车间管理上,我们从去年开始试行小组承包制,多劳多得。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效果是好的。毕竟,现在的员工多是80后90后,对他们的管理更要多动点脑子。另外,学习是挺重要的。业务上,去年大半年,我都在外面跑,上海、深圳、北京、重庆……几乎各地的城市展览馆我都去了。最新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都会在这些模型上有所体现,参观就是个学习的过程,而且,也能联系到更多的同行。我们经常和深圳、上海、北京的同行交流,有任何新技术新材质,都会互相讨论学习。此外,我们几个都觉得,公司发展得太快了一点儿。管理这样的一个公司,更是要不断学习。今年,我们都开始上实战管理课程。希望能有更大的提高吧。
搞创新
模型电梯能开动
记者:在天津这个平台是如何更好发展的?
邓建平:我们1999年到天津,公司一共二三十个人;到2005年,我离开这家公司时,我所管理的人员超过190名。公司的这种发展,也让我从一线的操作人员慢慢成为管理者。当时的公司提供了很多培训,帮助我们成长。而且,在业务上,我挺喜欢和天津人合作。客户每天都会提出新的要求,在项目具体的选料和表现手法上,也会尊重我们的意见,考虑我们的建议,这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被动创新”。
记者:“被动创新”指的是什么?
邓建平:客户有时会提出,要求模型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偶尔,我们的技术达不到或者我们没做过类似的东西,就得积极想办法达到客户的要求。六七年前,有个地产商,要求模型里面的电梯是可以开启的。当时,我们还不具备这样的技术,只能一边查资料,一边四处找人问。最后,这个项目是我们和天津科技馆的技师合作完成的。
还有一次,有个开发商觉得模型大部分都是绿色的,没新意,想营造个雪景的氛围,白色用什么材料表现?我记得,当时我们试过碎纸、白糖、食盐……最后发现装饰材料里有一种白沙非常合适。这种学习和创新都是被动的,但对我们挺有帮助。
记者金观察
每天一小步回头一大步
邓建平觉得,自己一直都挺顺利,只是按部就班地生活和工作。当年决定留在天津,算是个正确的决定。而关于这个决定,邓建平说天津人重情义,他很欣赏……种种之中,邓建平承认,良好的成长平台是让他当年留下的最关键原因。用他的话说,成长平台,比钱更重要。
从打工到创业,邓建平几乎押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虽然有能力、有经验、有良好的合作伙伴、有朋友般的客户资源,但回头看,邓建平坦言当年其实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过,他笑称,自己本来就是打工的,不行就回去打工。再说,当初没想那么多……
4年,4家公司。一些重大项目,邓建平必定严盯死守;学习创新,他也丝毫不敢落后。但是,他每天早上会亲自送孩子上学,也会尽量不加班,去接孩子放学。他说,在岗位和生活上,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一天比一天进步就行。
这些,在邓建平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算不得道理。然而,冷静努力不浮躁,已经日益成为可贵的品质。每天一小步,回头就是一大步。邓建平用18年来每天似乎看不到的点点进步,完成了从打工者到数百人企业老板的成长。
本版撰文/摄影 见习记者吴彦
上一篇:第五届希望数学等级考试开始啦
下一篇:济钢高中开展领导干部进课堂活动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
- 黄山屯溪区:秋风迎诗意 教研唤灵思
- 给您提个醒!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别忘了办,认证时间可以自己挑个好记的日子
- 雄安新区城市鸿蒙生态正式启动!
- 打破规模天花板:复杂科学怎样框定企业幂律增长路线图?
- 根植文化自信 福建师大少数民族学生与艺术名家面对面
- 兰大师生参加第18届锕系及裂片核素在地圈中的化学与迁移行为国际会议
- 祝贺!兰大校友吴照华夺得2023年世界武搏运动会男子刀棍全能金牌
- 以更强信心冲刺决战目标
- 原创突发!记者曝出争议猛料,球迷吐槽:中超联赛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 观烟台·观商务丨刚刚,烟台在这里温情亮相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校友已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和一笔宝贵财富
- 66年血脉情缘历久弥深,“交大”回来了丨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园区正式启用
- 朱钰峰出席第十三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
- 新西兰留学申请
- 自主与合资企业频出招,海外出口成弱势车企“救心丸”
- 托福写作如何得高分
-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沈义俊: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助力海南海洋强省建设
- 综测推免双第一,保研上财,她用行动创造不凡
- @毕业生:收藏好这份秋招指南 让你“遥遥领先”
- 托福雅思哪个难考
- moto razr 斩获双 11 小折叠多项销量第一,还公布全新智变柔性屏新机
-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 促进贸易畅通 推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 双峰县教育系统:厚德仁爱尊老爱贤 凝心聚智共谋振兴
- 郝明金出席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七次代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