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最美港航人”100人入围人选事迹展示(第三部分)
有这样一群港航人,脚踏实地、深耕一线,作行业精神的传承者;严于律己、锐意创新,作行业标准的践行者;投身科技前沿、扎根海外企业,作行业开拓的领头人……他们用实际行动为中国港航担纲先行!为大力弘扬新时代港航精神,展现港航人新担当、新作为,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政策研究室主办,中国船东协会、中国引航协会、中国港口协会会同有关单位承办的第一届“最美港航人”推选宣传活动正式启动。经首轮初评,最终从候选人中推选出100名“最美港航人”初选入围人选。特开辟专题,报道活动开展情况及进展,集中展示港航人风采。(第一届“最美港航人”共计收到207份推荐材料。)
1
山东港口几内亚"赢联盟"港口项目团队王飞 南通通海港口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王霄 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六港务分公司技设部部长王晓华 厦门海润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维修主管徐莲红 江苏省港口集团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带班长于立强 山东港口海外发展集团烟台有限公司“赢联盟”港口项目部经理张磊 太仓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指挥长、党支部书记张连钢 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朱浩东 连云港新苏港码头有限公司装卸司机班长黄炳林 广州南沙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工程技术部经理夏天 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工程技术部桥吊维修班班长虞成安 宁波甬港拖轮有限公司技术设备部电气主管朱甬翔 宁波港信息通信有限公司集装箱研发中心主任兼技术中心主任陈海业 海南省船舶引航站引航调度科副科长、一级引航员方卫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港北海引航站安全技术科副科长龚旭 珠海港引航战一级引航员何舟军 舟山引航站高级引航员黄海曦 福州港引航站高级引航员贾炜 唐山港引航战曹妃甸港区分站站长
李磊 青岛港引航战高级引航员
山东港口几内亚"赢联盟"港口项目团队
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坚、特别能奉献”的先锋团队,在他们身上,握指成拳、合力致远的精神在凝聚;无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在迸发;超越自我、勇担重任的精神在传递;攻坚克难、干则必成的精神在激荡。他们就是山东港口海外发展集团几内亚赢联盟港口项目团队。
自建港投产运营以来,山东港口海外发展集团几内亚赢联盟港口项目部全体员工认真践行全产业物流链等“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建设目标,初涉红土之国的员工们边摸索边实践,深入现场,昼夜盯守,用不到100天的时间,顺利实现博凯一港简易化投产,创造出被几内亚总统称赞的“中国速度”。而后的时间里,项目部通过不断优化工艺、设备升级、设施改造等,三个月时间实现吞吐量破百万吨,年度吞吐量逐渐提升到1000万吨、3000万吨到最后的4500万吨,在不断巩固国内铝土矿行业龙头优势,夯实几内亚铝土矿非洲桥头堡地位。“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项目部在搞好发展的同时不忘与周边村庄、社区搭建交流平台,帮扶周边村庄和社区,积极营造良好和谐共生发展环境,加强与他们之间的交往交流,建立有效的联系沟通机制,并积极配合村庄社区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及时了解村落日常情况,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逢几方节日会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为当地居民传递更多的暖意,让当地村民感觉到我们的善意和为他们国家带来的变化。依托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大舞台,项目部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发展需求,创新管理模式,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在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上寻求创新和突破。经过1年的考察,晋升的5名几方人员加入到部门管理岗位队伍,加速推进本地化进程的同时,为项目注入更新鲜强劲的动力。项目部现有山东港口正式职工200余人,几内亚职工1000余人,年铝土矿驳船转运量可达4000万吨。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埃博拉疫情初期影响,生产工作情势严重受阻,项目部立即成立工作小组加大防疫力度。2020年3—7月份,实行“封港式”管理,暂断与外界的接触;而后实行“红绿分区”管理,将低感染率风险区域员工和高感染率风险区域的员工分开管理;8月份,核酸检测实验室建成使用,为职工核酸检测和及早治疗提供便利。截至目前,项目部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一切平稳。六年的付出与努力,项目部已经实现自主化、全程化、专业对接化的全程物流链体系,深耕细作“一带一路”发展要求的同时,依托中非班轮物资转运,精准对接西芒杜项目建设需求,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国门,实现重去重回,为西芒杜铁矿项目建设提供精准助力。
王飞 南通通海港口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
王飞,现任南通通海港口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从1994年参加工作至今,已在港口工作了26年。26年来,他凭着一股韧劲,扎根一线,刻苦钻研操作要点,修炼了一身过硬本领;26年来,他怀揣一颗劳模匠心,积极探索带队经验,敢为人先,不断超越自我;26年来,他用汗水浇灌理想,从桥吊司机成长为团队管理的行家里手。他被称为“明星司机”,先后荣获“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长航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业务迁移保稳定,融合发展求突破2018年10月,码头业务迁移到通海新港区,智能化指挥系统、新设备、新工艺带来新的考验。他利用生产空闲及就餐时段等碎片时间提前安排骨干司机梳理先进经验,在作业现场、候工室进行讲解传授,对细节问题做好现场指导。面对业务量激增但人手不足的人机矛盾,他在不同工种选拔主动性强、执行力强的年轻司机开展互学,既可前后沿互通,又可后场空重箱互用,较好的缓解了人手不足和空重箱任务不均衡的矛盾,通过全年80多次微培训,既提升了新上岗人员技术水平,同时骨干们通过思路梳理,达到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同时他注重丰富管理手段,稳定运行秩序,发挥好绩效考核的杠杆作用,在各班组启动轮值队长制,鼓励普通员工轮流当班组织工前会,参与现场管理;推行工班指导员制度,班组动态管理试行班长和指导员A/B角模式;启动经理值班制,努力提升现场管理水平。2019年度通海港区优质高效的完成113.6万标箱、2020年完成143万标箱,助力南通港实现集装箱运输发展史上百万标箱的里程碑式跨越。技术攻关强基础,创新创效出成果通海码头属长江内河港口,每月船舶作业达8百多艘次,其中60%以上是小驳船,驳船作业受潮汐、风浪影响大,港机设备的作业性能和海港相比有很大程度的效率折损。面对难题,他组织成立“技术攻关小组”,通过现场考察、跟机作业,不断搜集数据,组织骨干实操交流,经过反复摸索,归纳总结出一套适合港区的先进操作经验,并逐班进行推广,尤其是针对传统的门字形操作终于改良出“点到点弧线操作法”,港区船舶装卸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2019年通海港区船时效率在32箱/小时左右,通过技能培训和经验传承,2020年船时效率提高到45箱/小时左右,提升比达40%以上,按照全年140万标箱吞吐量测算节省电耗近百万度,按照原单箱成本48元来计算,节省综合成本近千万元。精神引领促共建,劳模团队传佳话作为支部书记、一名劳模,他积极打造劳模“领头雁”工程,开展“领头雁”工作法,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支部先锋团队的建设上,以劳模先进“领头雁”的积极作用撬动支部整体素质提升和能量增极,形成通海生产经营中源源不断的生产力,通过一带一推优入党,一对一提高技能,实现双向培养,确保优秀党员队伍不断壮大,通过推进“劳模团队指明灯”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工作新方法,探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新途径,引导全体党员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倾力打造凝聚力高、战斗力强、生命力旺盛的员工队伍,让“劳模团队”的培养成为支部的党建品牌,通过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着力培养业务精湛、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党员职工队伍。作为南通港口集团第二代桥吊司机,先后带出了6代司机,他的团队在多次包揽南通市职业技能竞赛前6名,先后获得江苏省港口技能竞赛冠亚军、江苏省物流行业竞赛第2名、全国技能竞赛第3名、第10名等优异成绩,他牵头的以提升质量管理为主旨的“QC小组”系列课题先后获得“全国交通行业质量信得过班组” “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等成果。他带领的团队近五年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 “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 “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等一系列集体荣誉。26年来,王飞用智慧和汗水赢得了众多货主和代理的肯定和赞许,但他始终以“生产的能手、技术的尖兵、服务的明星、管理上的好手”为奋进目标,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带领南通港新一代产业工人用行动铺就了一条从优秀到卓越的成功之路。
王霄 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六港务分公司技设部部长
王霄,中共党员,博士在读,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六港务分公司技设部部长,正高级工程师,先后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河北工匠”、河北省“十佳职工发明家”、秦皇岛市“建功立业职工标兵”、河北港口集团十佳标兵等荣誉称号,被聘任为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秦皇岛市标准化专家,所管理过的除尘班被评为河北省五星级管理现场、秦皇岛市职工小家,在煤三期获评首批中国四星级绿色港口及亚太绿色港口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扎根一线、甘于奉献、勇挑重担,在2008年抢运电煤和2012年特大暴雨中身先士卒、勇为先锋、不分昼夜、吃住在现场,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放下出生三天的女儿,组织处理现场故障;连续11年春节值守在生产现场,保障着国家能源大动脉的可靠运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完善公司视频会议系统,采用微信、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互联网+管理的模式优化设备管理和派工流程,加强检查、保养,精准安排维修,通过备案筛查、排查合格证、测温等形式,既有效防范了疫情风险,又保障了抢运电煤生产的可靠运行。他勤于学习、精于钻研、注重创新,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作为指导,不断开拓创新之路,已经获得“一种皮带机控制回路拉线闪断检测系统”“用于电气化铁路车厢横梁防碰触高压接触网的检测装置”“翻车机液压站驱动工艺优化节能装置”等18项国家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解决了一批生产中涉及安全、节能、提效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公司安全、绿色、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保证。完成了秦皇岛港煤三期翻车机、堆料机、取料机、装船机、中央控制系统、变电所、轨道衡、能源管理系统等多项大型设备和系统的技术规格书编写、工程监造和整体更新,主持完成了“基于能效流程图的驱动系统能效转换建模及节能技术”“翻车机系统驱动故障综合监测系统”“车皮故障检测系统改造”等科学技术项目60余项,荣获中国港口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完成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9项(其中国际先进成果7项),秦皇岛市科技进步奖3项,河北港口集团科技进步奖25项,以上科技成果每年创造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解决了煤三期装卸作业瓶颈,提高了设备完好率,为港口煤炭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他善于总结、勤于实践、精于管理,以零运行故障为目标,完善了设备管理制度,实施6S精细化管理,制定了突发故障应急处理方案及简易故障处理措施,大大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注重职工技能培养,通过周会、实战练兵、技术培训、实验、攻关等方式,迅速提高了相关人员的设备维护管理能力。创新性地提出了三垛位两煤种推拉式卸车法,该先进操作法利用原有场地扩展了堆存能力,有效地解决了公司场存能力小的短板,运用室内推演法加强煤炭港口生产管理精细化,实现了生产设备一体化,将服务向上下游供应链延伸,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着想,提升公司服务质量,打造公司服务品牌,为公司创造生产记录做出了突出贡献。编写六公司卸车系统培训资料3万余字,总结了卸车系统的电气原理、故障汇编、调试经验以及参数配置,提高了技术人员的设备管理水平。先后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中国机械工程》《煤矿机械》等发表科技论文23篇,其中EI收录3篇,1篇获河北省节能协会论文二等奖。“创新驱动型绿色港口管理模式”等4项管理成果荣获河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以及全国交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致力于公司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按照质量、安全、环保、能源、信息安全体系融合,防控风险为重点,修订公司设备管理制度,以及各项检查、保养标准,参与皮带机“锤式采样器防堵漏”等河北省地方标准编写6项,中国港口协会团体标准1项。他团结协作、无私帮带、不懈追求,营造了学技术、求创新、强素质的良好氛围,在这个团结协作、和谐发展的时代,他深知团队创新的重要性,深感时代所赋予的责任重大。作为秦皇岛港口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在进行技能鉴定的同时,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将大家的技能、经验标准化、知识化、数字化,更加广泛地推广下去。他努力探索,通过编写培训材料、组织技术比武、进行经验交流、落实小改小革等多种形式,传授业务知识和创新意识,将自己所学所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职工,带领职工参与技术创新,带领出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创新型队伍。他谦和友善、乐于助人、热心公益,资助青龙县木头凳镇响水村的贫困儿童,积极为南方冰冻灾害、汶川地震以及贫困山区捐款、捐物,奉献自己的爱心,积极向河北省生活困难的劳模捐款,帮助困难劳模走出困境,作为张北县盘城房村精准扶贫脱贫帮扶责任人,深入贫困户走访慰问,了解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结对的5户贫困户均已脱贫。王霄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一流港口”建设要求,作为港口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利用超强的技术本领,投身光荣的港口事业,为港口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王晓华 厦门海润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维修主管
王晓华,现任厦门海润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维修主管,冯鸿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技术骨干,主要负责海润码头价值5亿多元的8台桥吊、22台龙门吊、4台堆高机等大型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1998年9月,从武平职校进入公司实习工作以来,立足本职、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把学习作为立身之本,在设备技术创新、保障装卸效率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成果。从“学徒工”成长为独挡一面的设备维修“技术能手”。先后被评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福建省十佳“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交通运输产业“优秀班组长”、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厦门市“第九批拔尖人才”、厦门市第二批海纳百川“有突出贡献的技师” 、厦门市“优秀班组长”、厦门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勤奋钻研,标杆团队的技术领跑者海润码头港口设备科技含量和自动化程度高,机械原理复杂,维修保养质量的好坏对生产保障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在王晓华团队的努力下,码头桥吊、龙门吊完好率达到97%以上、保障率超过99.8%,创造了桥吊千箱故障次数低于0.06次的全港最好纪录。2016年他在保障"马士基艾佛拉"轮的作业中,船舶作业效率创厦门港新高,达360自然箱/小时的全港最高水平,该纪录为当年马士基船舶全球港口最高船时纪录,为“海润高效率”行业服务标杆做出突出贡献。2020年疫情至今,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坚持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带领工程部的维保人员每天高强度地工作着,细致精确的处理故障和进行日常检修,确保作业设备正常,保障码头生产高效。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做出了许多贡献。勇于创新,绿色港口的直接实践者在打造绿色智慧的厦门港过程中,他带领团队对设备进行技术创新和改造工作先后完成了60多项的技术革新改造工作,为公司节约维修费用423.7万元。其中两个技改项目获得厦门总工会优秀技术改进革新二等奖;四个技改项目获得厦门总工会优秀技术改进革新三等奖,“RTG大车转场拔销程序优化”2016年荣获福建省总工会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三等奖,“海润龙门吊远程胎压管理系统” 2018年荣获福建省总工会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三等奖,“集装箱扭锁工作站及其新能源改造应用”荣获2019年福建省总工会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二等奖。为“绿色港口,节能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前他正积极投身海润码头全智能化改造项目,他利用自身丰富的维修技术,牵头负责岸桥、龙门吊智能化改造项目的招标、调试、对接施工单位、协调内部资源等工作,攻克龙门吊堆叠的行业难题,确保海润码头全智能化改造项目顺利推进。言传身教,技术传承的开拓实践者常言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港务控股集团首批“员工导师”,他注重技能培训,做好“传、帮、带”工作,结合自身维修管理经验,整理和总结多份通俗易懂的学习文档资料,在班组开展设备维修培训和交流,培养出10多名高级工、助理工程师等技术骨干,为部门的多个重要岗位输送技术骨干,被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评为“优秀员工导师”。作为市职鉴中心本工种的考评员,主动投入到首届“厦漳泉”桥吊司机、首届全国港口青年职业技能竞赛、首届全国港口技能大赛厦门赛区的选拔等港口行业技能竞赛培训指导和考评工作。指导培训了近200名龙门吊和桥吊司机,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2019年福建省交通职工(港口)职业技能竞赛中担任副总裁判长,负责全省集装箱龙门吊操作工考评工作,出色的完成各项裁判工作,为全省港口选拔出一批优秀的技术能手,得到了组委会的一致好评。为港口企业的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在平凡中坚守,在实战中锤炼,王晓华用“敬业乐业、专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唱响了“劳动最光荣”的新时代劳动者之歌。
徐莲红 江苏省港口集团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带班长
徐莲红同志是镇江港务集团大港分公司装卸保障部的一名带班长。这位曾经的派遣工、叉车吊车司机,经过多年的奋斗拼搏,如今已经成长为公司的一名优秀的基层管理者,先后荣获“镇江市劳动模范”“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在平凡的岗位留下熠熠生辉的闪光足迹。
2009年10月,徐莲红同志一名派遣学徒工的身份进入港口,从事叉车/轮胎吊操作。初到港口,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徐莲红同志专心学艺,在“苦,脏,累,险”的港口一线,在最艰苦的内燃司机的前沿岗位上,没有因为自己是派遣工而放弃对专业技术的追求,那时的他,有着最朴素的想法: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技术是人的立业之本。他坚信,一技之长是立足岗位的根本,只要拥有过硬的技术,就一定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学徒期一结束就给这个新人来了一个下马威,第一次上岗作业时,徐莲红作业的货种是木薯干货物,木薯干船舶作业是公司的重点船舶,必须快装快卸,在木薯干灌包作业时,叉车作业节奏快,驾驶员手脚并用,前进倒车灵活切换,一个工班下来,整个人累的腰酸背痛。面对这样的工作强度,徐莲红同志没有怕苦怕累,面对工班效率的管理要求,他常常思考“如何提高操作水平,提高叉车作业效率”。他把大部分休息时间都用来自学,不懂的请教老师傅,师傅也不明确的,就自己翻资料,刨根问底,寻找答案,直到学懂弄通,实际操作中他用心领悟,反复琢磨,不断调整,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凭着吃苦耐劳、坚持专注的那股子劲苦练技艺,他与强的比,跟快的赛,向高的攀,在比学赶超中不断超越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进港不到两年的徐莲红,参加了第七届镇江市港口职业工种技能比赛,首次参赛他就荣获叉车比赛项目的第一名,一鸣惊人。在荣誉面前,他坦言:“我坚信天道酬勤,在操作技术的钻研上,只有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研究、去揣摩,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感悟,才能技高一筹。”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徐莲红苦练技术的劲头更足了。他主动报名参加公司组织的“一专多能”培训,兼开轮胎吊,凡是老司机都成了他学艺的师傅,见谁上机他就跟谁学。在多位师傅的耐心指导下,他细看、多问、勤思考、常实践,技能水平再次提升。2013年,在镇江市港口内燃、电动装卸机械司机等工种职业技能竞赛中,徐莲红以理论、实践考试“双百分”的最好成绩再次荣获第一名,2014-2016年间,徐莲红同志多次参加市级以上平台的技能大赛,均获得较好成绩,为镇江港争得了荣誉。徐莲红同志说“成功没有捷径,实现梦想,我们要做到坚持、专注、用心,做到苦练勤思、精益求精,要与强的比,不退缩,不放弃。”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疫情防控的初期,防疫物资非常紧缺,公司防疫压力日益倍增,作名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徐莲红同志硬核出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个人名义向公司无偿捐赠900只医用口罩和25KG 84消毒液,彰显出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缓解了疫情防控一线的燃眉之急。疫情面前,徐莲红同志始终坚持在抗疫的最前沿,以身作则,坚守岗位,科学防疫,及时将集团疫情联防联控会议工作要求传递到每一位员工,督促班组人员严格遵守公司疫情防控各项规章制度,做好个人防护,组织大家学习疫情防控知识,检查督促身边的同志戴好口罩、护目镜、测体温,如实记录部门人员每天的工余信息,带头做好班组成员的思想工作,有效缓解员工的焦虑,充分发挥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徐莲红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坚守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踏实敬业、扎根一线,用智慧和汗水实现自己的梦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激励着身边的同事,在班组中营造出爱岗乐业、勤学苦练,人人争当技术能手、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于立强 山东港口海外发展集团烟台有限公司“赢联盟”港口项目部经理
于立强,男,1973年生人,中共党员。1992年7月进入烟台港工作,现任山东港口海外发展集团几内亚“赢联盟”港口项目部经理。
他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典型2016年6月份,他积极响应烟台港集团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来到几内亚参与到博凯港生产运营管理工作。在没有海外工作经验、埃博拉病毒肆虐的情况下,他不怕脏、不怕累,扎根基层,提质增效谋求新突破。2018年8月,二港区建港工作进入最后冲击阶段,他带领50多名职工吃、住在码头,只为加快建港物资的接卸进度,早日兑现二港投产计划。10月4日,二港区正式投产后,他又立马致力于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中。码头建在努涅兹河畔,每天受潮水影响,四个泊位在高潮时可装载8驳铝矾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铝土矿出货量。通过对码头建设数据的研究分析,1号泊位水深要超过其他泊位,可利用这个条件增加每潮驳船的装载数量。他蹲守现场,时刻观察潮水变化,每一项记录都精确了分秒。经过两个昼夜的现场考察论证,他大胆提出,1号泊位增加供货量,提高机械效率,在每个高潮装载2条驳船。通过实际论证,果真是行得通,昼夜铝矾土装船量由原来的6万吨提高到7.5万吨,生产效率提高了25%。他是新冠疫情防控的斗士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肆虐,为保证每一位职工“零感染”,他向国内专业人士请教并担当起项目部的防疫大管家,在4—7月份实行“封港式”管理,而后实行“红、绿分区”管理,切实提高了疫情防控水平,满足了现场生产需要。期间,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为稳定职工队伍更好的做出领导决策,他选择坚守岗位、向难而进,将母亲去世的悲伤压在心底,转化为工作的力量,这份舍小家顾大家的情节感染了每一位员工。他是创新管理模式的先锋依托山东港口一体化建设发展大舞台,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发展需求,创新管理模式,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在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上寻求创新和突破。经过1年的考察,晋升的5名几方人员加入到部门管理岗位队伍,加速推进本地化进程的同时,为公司注入更新鲜强劲的动力。加强成本管控。一是细化分工,建立完善的成本目标责任制,调动成本节约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强化数字意识,成本分析、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贴合实际,对成本指标再分解、再细化;三是规范计划的执行力度,通过合理计划、流程再造,严抓落实,定期总结的强化管理方式,用规范的管理方式降成本,向管理要效益。四是提高班次产量和直取比重,衔接好各操作流程。
张磊 太仓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指挥长、党支部书记
张磊,男,汉族,1965年6月出生,大学学历。从张家港到太仓港,从基层一线到建设指挥,张磊同志以36年工作经历,25年党龄,见证苏州港发展历程。不忘初心,务实精进,是他的工作信念;“技术管理与企业经营结合、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结合”是他的工作原则。一座座码头的建设过程就是一座座基石,展现张磊同志最美港航人的风采。
自2006年10月调入太仓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以来,张磊同志先后负责完成了太仓三期、美锦码头工程、公用集装箱堆场、查验中心的建设工作。2017年11月起,兼任太仓四期项目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带领指挥部及工程部人员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报批审核助开工。张磊同志潜心研究各类工程管理法律法规、条款条例、新形势下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文件,数几十次赴北京、武汉等部门进行四期项目报批,为工程顺利取得开工资格做出贡献。建立制度树规范。张磊同志本着“完善手段、加强过程控制”的工作原则,一是规范各类表式及各类台账,二是规范四期工程建设行为,三是及时组织整改并完善相关流程,四是完善并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操作流程,规范审批过程,加强分包管理,落实农民工工资发放,为四期工程规范化建设保驾护航。抓实管控稳推进。张磊同志主持推行“四化”管理及首件工作认可制、工地例会制度,在品质工程和平安工地创建上全面实行清单化管理、班组交底制等制度,确保项目稳步向前推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强化创新促提升。张磊同志积极推进四期工程的科技创新,通过提炼形成了四期项目的八个“经验成果”,自己分管范围内的BIM建模于2020年8月获评全国“龙图杯”BIM大赛优秀奖,12月份获评江苏省建设工程BIM应用大赛一类成果奖。夯实党建强引领。张磊同志自担任四期指挥部党支部书记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上级党委各项工作部署,按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要求,持续深化“共建联控”,落实“嵌入式”立体监督办法,不断拓展“合聚变”党建品牌范围,与多家单位进行党建共建,在相互学习中夯实党建成效。张磊同志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表现,精进的专业技能,列为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专家库入库专家,江苏省港口集团集装箱码头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作为一名老党员张磊同志能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自我加压,常抓不懈。系统学习党史理论知识,学党章党规,坚持用最新的理论武装头脑、拓展思路、推进工作。张磊同志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能够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把认真履职作为工作底限,不讲享受,不贪图个人名利,有矛盾不回避。在社会交往中注重传播正能量,抵制负能量,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能正确对待权力,认真履行好职责,处处起到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张磊作为四期工程首席质量官,带领团队落实品质工程创建,四期工程获得2018年苏州市品质工程创建考评第一名,并列入2019年省级品质工程示范项目清单。四期工程于2018年11月通过省级“平安工地”省级示范工程的考评;2018年11月29日,作为全国水运工程施工标准化建设总结会观摩现场,项目标准化施工建设得到了交通部及全国各个省市交通行业领导和专家的认可。四期指挥部党支部于2020年7月被省港口集团党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20年8月被省国资委表彰为省属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2020年11月获评江苏省廉洁文化实践探索活动优秀成果奖。张磊同志先后在“十二五”江苏交通建设过程中荣获十大“品牌工程”现场建管机构负责人荣誉称号;获得苏州市2012年劳动模范及2013年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2018年度江苏苏州港集团优秀党员,2019年太仓港区首批“港湾红匠”,2021年荣获江苏省交通厅“建设功臣”。
张连钢 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
张连钢,男,汉族,196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时代楷模”、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2013年以来,张连钢同志坚持自主创新、科技报国,带领团队锐意进取、集智攻关,破解一系列技术难题,构建一整套技术标准,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5G智慧码头,成为工业互联网在港口场景中应用的成功案例,被誉为中国智慧港口的“推门人”。
他坚守初心,主动担当,充分体现了矢志报国、勇于创新的家国情怀张连钢同志大学毕业38年来,一直从事集装箱码头管理工作。他扎根港口一线,刻苦钻研技术,但作为全球港口大国的中国在全自动甚至半自动化码头领域却是一片空白,让他难以释怀。为了学习先进技术,他曾到国外港口学习考察,但对方不准下车、拍照,也不透露任何技术数据和相关信息,取不到任何“真经”,这样的经历,让他立志要改变中国港口技术落后的状况。2013年,青岛港开始建设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53岁的张连钢全然不顾刚刚做过肺癌手术的身体,全然不顾医生“只有30%的患者有5年以上生存率”的提示,抱着“为中国人争口气”的初心,拉起20多名技术骨干组建团队,并担任带头人,在无资料、无经验、无外援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扛起振兴中国港口的历史重担。他在动员会上庄重承诺:依靠自主创新,建设中国人自己的自动化码头!他刻苦攻关,永不言弃,充分体现了勇挑重担、敢于争先的责任担当为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张连钢带领团队不分昼夜,星期六、星期天和节假日都变成了工作日,项目组临时搭建的集装箱简易房的灯光常常亮到下半夜,讨论分析、研究推进……历经1300多个日日夜夜的拼搏奋斗,召开大大小小3000多场分析论证会,形成了几十万字的分析报告。他们成功攻克了自动化码头的核心技术,还研发了能够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的机器人、自动充电无限续航自动导引车、恶劣天气“一键锚定”轨道吊等世界领先的技术成果,用3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国外常规8到10年的码头规划、建设和运营任务。2017年5月11日,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正式投产,建设成本及建设周期远远低于国外同类码头,作业效率超越了传统人工码头。在首船“中远法国”轮作业中,平均装卸效率达到26.1自然箱/小时,创下世界最高纪录,全球首次做到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他精益求精,以身作则,充分体现了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尽管一期码头取得巨大成功,但在自动化码头二期建设时,张连钢没有简单复制一期的方案,而是坚持追求新的超越和突破。他带领团队梳理出1329项攻关课题,组建了信息技术、设备、土建、业务流程等9个突击队,团队人人“5+2”“白加黑”,夜以继日“玩命”工作,对码头的每个单元、每个细节、每个数据都反复论证、反复优化,每项设计和每个数据都做到“问不倒、说得清”。累计升级核心系统202次,优化功能2200多项。2019年11月,仅用一年半的时间,二期工程就投产运营,又推出了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氢+5G”“全球首创机器视觉+自动化技术”“全球首创智慧监管系统”等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再次以“中国智造”为全球港航业奉献了“中国样本”。张连钢带领团队连续6次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创造出平均作业效率36.2自然箱/小时、最高作业效率47.6自然箱/小时的世界纪录。这名有着27年党龄的老党员,在科研领域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主持完成港口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授权专利40项,发表论文20篇,参与制定行业、团体标准3项。在他的带领下,“连钢创新团队”先后被授予“时代楷模”“全国工人先锋号”“感动交通年度特别致敬人物”等称号,所在的党组织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成为全国港航界的一面新时代旗帜。
朱浩东 连云港新苏港码头有限公司装卸司机班长
一支操纵手柄,一颗赤子之心,十余载严寒酷暑,秉初心坚韧执着,他用朴实无华的坚守诠释港口人一脉相承的奋斗品格。他用他的“浩东操作法”和“扬尘控制法”骄傲的告诉每一位客户,朱浩东,是连云港港矿石接卸品牌的代言者!
朱浩东,男,1985年11月出生,2004年12月入伍,2006年11月退伍,现任连云港新苏港矿石码头有限公司船舶队班长。该同志退伍后来到连云港港口,从事卸船机司机工作。工匠精神是朱浩东工作十多年至始至终追寻的目标,2018年11月,朱浩东被提拔为班长,完成了从执行者到管理者的转变。在新的岗位上,感到肩上多了一份责任,不仅要做好上级交办的任务,更要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在“人才为本,奋斗不止”的理念引领下,不断汲取班组建设知识,牵头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QC课题攻关等一系列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带动班组成员努力提高卸船机操作水平,提高班组作业效率。2020年,在班组全员的共同努力下,船舶作业队司机三班共完成计费吨1175万,占全队比重36.7%,位居第一,超额完成了年度生产作业任务,获得了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他在码头最前沿辛勤耕耘着,“浩东操作法”便是在他的追求极致,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中生根发芽,2015年,朱浩东获得“江苏省交通技术能手”称号;2017年,“浩东操作法”被评为江苏省“十大先进操作法”,他本人也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在港口控股集团职工职业技能精英赛中,获得“精英赛状元”称号,被授予“连云港市技术能手”称号,并获得连云港市“五一劳动奖章”,这是对他用心与坚持的肯定和认可。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中最典型的表现,对操作技能有着不懈追求,永不停止前进的步伐攀登更高峰,朱浩东沿着这条路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探索着。如通过对不同物料的初始化设置,一个循环比平常设置快一秒,一工班节约五百五十秒,比普通设置提高了十个循环,细节决定胜败,注意细节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朱浩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卸船单个循环过程的时间由原先的1分03秒缩减至53秒左右,一个循环少用10秒,按照一个完整工班计算,每个工班大约可以多作业80多个循环,以每个循环抓取40吨来算计,一个工班此别人多干3200吨,作业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安全风险直线下降。朱浩东在师带徒活动中采用“心传身授”的教学方式,使徒弟们养成了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职业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亲师合一”关系,注重“手把手”“一对一”的言传身教,有利于操作技能的传授和“工匠精神”的养成。他所带的三个徒弟,现已均是班组中操作骨干,有两个徒弟被评为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十大高徒”,其中一个在连云港市第六届职工技能操作大赛中获得连云港市操作能手称号,被评为技师。在朱浩东师徒的带动下,全班乃至全队在作业操作技能上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向上竞争精神,有力的推动了全队操作司机的技能提升。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全队人员爆发出强烈的拼搏干劲,全队的卸船作业效率有了十分明显的提高,作业安全性也大为改善。朱浩东勇于创新、不断研究探索,经过反复的摸索和总结,最终创造了属于自己也属于大家的“抛物线抓斗行进法”——“浩东操作法”,该操作法也被评为2016年江苏省“十大先进操作法”。公司装卸船吞吐量在“浩东操作法”的推广下一年一个新台阶,由2011年2137.9万吨至2020年3200万吨。工班记录由12.5万吨刷新至13.5万吨,昼夜记录由24.3万吨刷新至26.5万吨,船时量8288吨,刷新了当时的世界单船船时量记录。“浩东操作法”在大幅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为港口上量增效、安全控制、节能降耗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港口安全环保压力不断加大,新冠肺炎疫情也带来了严重影响,班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繁重。为加强班组职工安全意识,确保班组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朱浩东带领班组积极投身于“安全合格班组”创建活动。班组全年共开展事故案例反思12次、应急演练4次,在隐患排查活动中,共发现隐患103项,现场整改81项,后期整改22项。随着环保生产常态化,如何抑制卸船作业扬尘,成了他们班组工作的重点。2020年3月,班组提出的 “卸船作业中扬尘控制的操作方法” 得到集团工会认可,并且被选为班组横向交流课题。在随后的几个月中,朱浩东带领班组成员在作业现场跟踪调查,查找出造成扬尘问题的主要原因,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研究,经实践检验从而形成了一套可行的操作方法,减少了卸船作业扬尘,为港口环保清洁生产贡献力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班组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确保人员出勤率,按要求落实好测温、消杀等防疫工作,在圆满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实现了班组“零感染”,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应有贡献。朱浩东的“工匠精神”作为公司一种优秀职业道德文化,让更多的人主动向先进看齐、向典型学习,弘扬工匠精神,用实际行动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最大化提高作业效率,为公司、为港口提升能级、提质增率而努力奋斗。
黄炳林 广州南沙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工程技术部经理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党员干部:他遇事从不避难、不退缩,当责任落到自己肩上的时候,他总是勇于担当、勇往直前,以行动永葆共产党人的先锋本色,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榜样;他善作善成,甘于奉献,赢得广泛的赞誉,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就是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副总工程师兼工程技术部经理黄炳林。
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黄炳林同志就一直从事港口事业,曾在工程技术、人力资源、综合管理等多个岗位历练过,是一名优秀的以技术管理为特长的复合型人才。无论在哪个岗位,他始终兢兢业业、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诠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用心做好港口建设的先行者和推动者。继获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程劳动竞赛海员赛区第一阶段优胜个人奖项后,日前,黄炳林同志获评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服从安排重大局,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共产党员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黄炳林同志坚决服从组织的一切安排,听党话,跟党走,到组织认为合适和需要的岗位去历练。2004年,正值广州港大力开发建设南沙港区,在黄埔老港工作了2年的他毅然投身到新港区拓荒事业当中,并义无反顾地到条件艰苦的设备制造基地进行监造。2010年,他积极响应绿色港口建设的号召,参与了广州港首批场桥“油改电”改造项目,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8年1月,他又勇担使命投身到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当中。咬定青山不放松,攻坚克难豁得出去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重要指示精神,广州港打造全球首创的全自动化码头“广州方案”,工程采用北斗导航、5G、人工智能等国产自主技术,与现有的“青岛方案”、“上海方案”自动化码头差别较大,没有可借鉴的案例。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面对这块备受瞩目的“硬骨头”,黄炳林同志迎难而上、主动出击,多次到国内自动化码头学习交流,经过充分调研后对南沙四期自动化装卸系统技术方案进行了细致规划,参与实施了系统的前期总体规划,组织编写了近57万字技术规格书,为打造全自动化码头“广州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工作中,黄炳林同志善于思考问题和总结经验,并结合实际,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优化自动化码头设计。为保证码头前沿作业地带宽度既要满足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IGV)转进转出的正常行驶工况要求,又要考虑拆装锁销作业、特种箱作业、设备检修等工况的需求,还要考虑车道数量、高杆灯布置、通讯塔布置等因素,黄炳林同志组织设计团队和IGV团队先后提出了近十种布置方案,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对比论证,取消了原IGV候车专用区域,用最少的土地,满足生产作业需要。在他的带领下,工程技术团队围绕中心任务,加强计划管理,倒排各项工作计划,对工期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推进各标段合力安排标段衔接,抢抓进度,推动南沙四期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4月1日“永久用电”顺利通电,4月26日自动化调试区域完成准备,6月2日成功实现了多系统实船联合调试,至今已有5台岸桥、6台轨道吊和24台IGV并入自动化调试系统。立场坚定讲奉献,勇于担当站得出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是黄炳林同志一直秉持的信念。入党二十年来,他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始终践行一个创业者的责任担当,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胆诚忠,在港口建设事业中倾尽所有、奉献所有。他能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和党纪党规,每天坚持登陆“学习强国”平台完成当天更新的所有积分内容,学习积分稳居公司第一;认真执行工程“廉洁合同”,保持洁身自好,做到廉洁从业,在打造南沙四期廉洁阳光工程中发挥了表率作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黄炳林同志始终恪守的理念。截止目前,他带领技术团队经过顽强拼搏,已成功取得专利7项,另外还有14项正在申报。“心中有信仰,奋进再担当”是黄炳林同志对未来作出的承诺,今后的工作中,他将继续以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以建设者的奋斗姿态、以港口主人的深厚情怀,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竭力为港口建设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夏天 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工程技术部桥吊维修班班长
夏天,男,197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下属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工程技术部桥吊维修班班长,高级技师。
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他扎根港口生产设备保障一线20多年,吃苦在前、扎实肯干、乐于奉献,从一名“门外汉”成长为技术精湛的金牌蓝领。发挥技术特长,他带领班组技术骨干开展技改创新,以他名字命名的“夏天工作室”更成为港口技术工人的创新平台,“龙门吊油改电”“集卡油改气”等绿色创新项目获得国家、省、市级大奖。截至2019年,“夏天工作室”已完成创新项目100个,累计为公司节约开支19094万元、节能31015吨标煤、减排污染物15990吨,21项研究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为企业发展催生了强大动力。“夏天工作室”获得2017年“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2019年被评为“中国长三角地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入选首届中国长三角地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夏天个人先后荣获“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道德模范”“浙江省首席技师”“浙江工匠”、省属企业“五个一”人才工程杰出创新创业人才、“宁波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是中国工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浙江省代表团代表。扎根一线“匠心人”夏天维修技术精湛,是大型港口装卸设备维修行业的“金牌蓝领”,20多年年来主动放弃大量休息时间一心扑在工作上,创新工作理念,改被动维修为主动维护,推广“精细化维修”理念降设备故障,岸桥设备指标连续多年居本港同类码头前列。总结出以“快速、精确、安全、技术”为主旨的“夏天桥吊F.A.S.T维修法”,减少以往耗时较长的故障处理时间50%以上,设备故障发生次数下降7%,提升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该维修法运行成本低、综合收益高、操作便捷易行,在集装箱码头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2016年《夏天F.A.S.T维修法》获宁波舟山港集团科技创新奖三等奖,2017年该维修法荣获集团职工先进操作法。人才培养“领路人”为提升设备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夏天创新培训理念和方法,在团队内组织开展“夏天小讲堂”活动,将宣讲、看短片、成员点评形式融入其中,授课内容灵活实用,深受维修人员欢迎。2018年和2019年共有340人次参与培训。疫情期间,夏天转变培训方式,面向部门所有维修团队及时推出线上培训活动,单次在线人数达到103人规模。在提高班员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夏天也注重人员实操维修技能,在他的指导培训下,团队内先后9人获得技师技术等级,12人获得高级工技术等级。两名班员还通过省市技术比武先后荣获“浙江省首席工人”和“宁波市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2020年在浙江省技能大赛机修钳工技术比武中,桥吊维修团队有两名选手分别获得第三名和第五名的好成绩。所在班组也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质量信得过班组”“宁波市工人先锋号”“宁波市总工会‘奋战5个月突破2000万’立功竞赛优胜班组,2017 获宁波市总工会、浙江省海港“共荣共促谋新篇,合心合力建新功”立功竞赛优胜班组,2018年班组被宁波市总工会、温州市总工会、浙江省部属企事业工会等7个部门评为“合力打好攻坚战、同心共筑强港梦”立功竞赛优胜班组。创新创效“先行者”夏天积极主持、参与公司的技改创新工作,持续推进设备技术攻关,破解技术难题,先后主持完成公司技改创新项目37项。2011年以夏天名字命名的“夏天工作室”成立,围绕设备节支降耗、生产安全、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设备技改工作。工作室于2012年和2018年先后完成码头泊位的低压、高压船舶岸电供应项目,使公司成为全国首家高低压岸电全覆盖的集装箱码头,实现了到港船舶的“零油耗、零排放、零噪音”;开展的《液化天然气(LNG)集装箱专用牵引车在宁波港的应用研究》项目荣获中国港口科技进步二等奖;《龙门吊“油改电”》项目获中国港口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宁波港科技创新项目评选中,《龙门吊能量回馈改造》《集装箱码头冷藏箱远程监控管理系统》项目获宁波港科技创新二等奖;《桥吊黑匣子系统》《LED照明节能技术在集装箱码头的应用》《集装箱简易空箱吊具》等十个项目获得三等奖。截至2019年,“夏天工作室”已完成创新项目100个,累计为公司节约开支19094万元、节能为31015吨标煤、减排污染物15990吨,21项研究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为公司高质量打造绿色精品码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作室荣获2017年“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称号,2019年被评为“中国长三角地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入选首届中国长三角地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助力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无私奉献“爱心人”夏天在工作上出色,公益上也不逊色。作为宁波市总工会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成员和浙江海港集团技术攻关队机械组组长,他积极参加各级志愿者送温暖关爱服务活动,先后参与“马力大队志愿者关爱宁波自闭症儿童”“郭巨敬老院送温暖”、公益拍摄等活动,夏天还与班组成员共同结对宁波残障女孩邱某,十余年来坚持关心关爱,以实际行动添爱社会。
虞成安 宁波甬港拖轮有限公司技术设备部电气主管
虞成安,男,196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下属宁波甬港拖轮有限公司技术设备部电气主管,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首席技师、首批浙江省“万人计划”高技能领军人才、宁波好人等荣誉称号。进入港口以来,他三十年如一日,把青春化作爱心与责任心,奉献给了港口船舶电气维修事业。
永不知倦,动力源于执着的心1988年,虞成安进入单位成为一名船舶电气维修工,从上岗之日起,他就一心扑在工作上,扎根船舶一线,埋头钻研技术,为保障公司拖轮设备的平稳运行尽心竭力。在一项项技术创新、一场场项目攻关中,虞成安随时待岗,从来没有歇一歇、停一停的念头。当船舶电气设备出现一些疑难、异常问题时,他总是第一个赶赴现场了解相关情况,查找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凭着自己对技能业务的执着不懈和对高标准、高水平的追求,虞成安先后取得了全国通用进网作业许可证书、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资格证书、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证书。现已负责完成了船舶电气自修项目1300多项、攻克船舶电器“顽症”400 余起,从“土电工”蜕变为一名船舶电气专家。勇挑重担,把洋设备换上“中国心”虞成安始终认为要将先进技术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真正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洋设备”国产化,使船舶维修不再受限于人,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面对日本专家的质疑,虞成安既不照搬国外、又不照抄书本,坚持结合实际自主创新,他用不到5元钱的国产元件使价值5万元的拖轮主机监控系统模块恢复了正常功能,用2元钱的国产器件替代了5万元的进口部件,用5000元的成本实现了50万元设备的功效。至今,虞成安已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逾千万元,由他自行设计、改装的船舶电气设备项目超过100项,其中《全回转舵桨转舵信号控制装置》、《码头智能配电箱》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码头智能插卡取水节水法》获宁波市“五水共治”职工合理化建议优秀金点子。 技术引领,创新路上的“领航人”虞成安充分运用船舶机械、电气模拟操作室及船舶现场,开展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建立“菜单式”课程,开展“技能月月课”培训,落实“传、帮、带”,他将经验、知识、技能倾囊相授,先后被聘为宁波海事局船艇管理技术团队专家、宁波电大客座教授,至今已累计为轮机人员、高级工技师等授课400多课时,培训人数达800多人次。自主编写的《船舶电气常见故障分析和排除》还制作成光盘资料免费发放。此外,虞成安依托“虞成安创新工作室”不断培育技术骨干,助力公司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成为公司拖轮设备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一张“金名片”,并先后被授予“宁波市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浙江省职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2020年疫情期间,虞成安与工作室成员们解决各类船舶电气“顽症”43起,完成临时抢修任务76次,设计改装船舶电气设备54项,极大地保障了港口生产的正常运转。坚守初心,全心全意回馈社会作为宁波市总工会劳模技师攻关服务队的一员,虞成安充分发挥电气维修专长,进社区、下农村、跑工厂,尽自己所能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2013年,他在北仑芝兰社区开设了一个定点定时的免费家电维修站,提供每周免费家电维修服务,从驻点维修到上门服务,他牺牲个人休息时间、风雨无阻,记录在案的维修电器达500余件。他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事迹受到了宁波电视台“讲大道”栏目和北仑电视台的报道,还在2017年被评为“最美宁波人”、2018年度被评为宁波市“最美志愿者”。奉献,源自热爱;超越,源自执着。凭着精湛的技艺和追求卓越的匠心,虞成安一路走来不断超越自我,始终守在港口一线,在“电气人生”中绽放出别样美丽。
朱甬翔 宁波港信息通信有限公司集装箱研发中心主任兼技术中心主任
朱甬翔,现任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下属宁波港信息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通公司)集装箱研发中心主任,技术中心主任,n-TOS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承担着浙江海洋港口集装箱码头核心生产操作系统(以下简称n-TOS系统)的研发保障工作。作为一名港口IT人,他坚持在港口信息化创新工作中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由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集装箱码头生产操作系统打破了超大型(年吞吐量超千万级)集装箱码头生产操作系统依赖国外系统的历史,展现了新时代智慧港口建设者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
“这是初心,是一个梦想,更是一种责任!”2008年,宁波舟山港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标准箱,但与蒸蒸日上的港口运输生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主科技研发能力的不足。当时宁波舟山港几乎所有集装箱码头公司的生产操作系统均采购自国外,核心技术和数据标准完全掌握在他人的手里,高达200万美金的系统实施费以及每年15万美金的系统维护费更是一份沉重的负担。时任信通公司软件开发部工程师的朱甬翔主动请缨担负起自主研发集装箱码头核心生产操作系统的重任。与此同时,公司迅速成立了攻关项目组,由朱甬翔担任项目经理。他带领着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7周岁的青工团队,白天深入一线调研码头公司生产状况,跟随行业专家进行技术开发的学习,晚上仔细查阅国内外先进集装箱系统资料,不断开拓新系统的研发思路。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他主动放弃了与家庭团聚的时间进行闭关研发,由于长期通宵,用脑过度,他的头发越掉越多,但技术水平越来越精湛。经过三百多个日夜的连续奋战,n-TOS系统1.0版本顺利上线!宁波舟山港终于拥有了第一套属于自己的集装箱码头生产操作系统。“别人能行,我们也能行!”2016年,宁波舟山港拥有了第一个“千万级”的超大型集装箱码头,而当时在国内没有一款系统能够支撑起如此庞大的生产作业,相关核心技术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不解决这个“卡脖子”问题,就只能被迫使用国外的生产操作系统,一旦与国外系统的蜜月期过去,连“备胎”都没有的码头只能受制于人。“别人能行,我们也能行,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n-TOS系统的千万级跨越成为了朱甬翔和他团队的新目标。一千多个日夜,朱甬翔带领着团队将系统彻底重构,不断重复地压测、修改、优化,最终结果显示系统性能提升了10倍以上,600多个功能点得到了加强,支撑起千万级箱量作业的目标已近在咫尺。然而,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打乱了原本的上线计划。为了保证系统准时上线,朱甬翔坚持远程办公,和团队成员居家作战,累计完成功能开发100余项,填补了系统在支持铁路箱作业的空白。复工后,他第一时间赶赴码头现场驻点测试演练,项目进度丝毫未受疫情影响。经过数百次的测试和9轮上线演练后,n-TOS系统于2020年5月27日凌晨在北三集司顺利上线。180分钟,创造了超大型集装箱码头核心系统切换时间的最短记录,也是国产系统首次登陆超大型集装箱码头,成功打破了国外系统在该领域长期以来的垄断。系统上线后,码头最高单日并靠五艘超20万吨集装箱船,45路桥吊同时作业,超过600台终端同时登录,最高单日作业量超过4万标准箱,整体运行流畅。截止目前,n-TOS系统已覆盖至甬舟公司、梅山公司、北二集司、北三集司等8家集装箱码头公司,支撑超2500万标准箱集装箱作业,系统用户数近7000人,累计节约系统外购及维护成本超亿元。“我们的目标是遇到更好的自己!”朱甬翔带领团队成员以n-TOS系统作为码头的“核心大脑”,发挥自主可控优势,加强核心技术与前沿科技的融入,衍生出智能理货、专家给位、集卡多路共享、自动化配载等智能化应用,共同构造智慧港口新生态。他们自主研发的智能理货系统助推内外理一体化高效运行,集装箱号识别率、集卡车号识别率、积载位准确率均达到95%以上,彻底解放人力,提高作业效率,目前已覆盖宁波舟山全港域,每年可节省人力成本6000多万,并不断向兄弟港口输出经验。朱甬翔带领团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助推港口智慧化、绿色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海港特色的港口集成创新之路。从支撑“万级”码头到支撑“千万级”超大型集装箱码头,这条无硝烟的“国产化”战役之路,朱甬翔带领n-TOS团队筚路蓝缕、砥砺前行,整整走了10年。这当下,朱甬翔仍持续奋战在创新一线,深入研究集装箱码头整体智慧解决方案,积极打造支持集装箱自动化码头操作的n-TOS4.0产品,积极推动传统码头向智慧码头的转型升级,为宁波舟山港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提供强大动力。
陈海业 海南省船舶引航站引航调度科副科长、一级引航员
陈海业,中共党员,一级引航员,现任海南省船舶引航站引航调度科副科长、一级引航员。从业16年来,对党、对群众、对事业无限忠诚,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引航中外船舶无任何安全责任事故,在“丰盛油8”轮闪爆危险品船救援中舍身忘我的成功引航,极大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当之无愧的“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海南战“疫”打响以来,从春节伊始一直坚守在引航工作一线,始终冲在抗“疫”最前沿,时刻践行“零等待”服务承诺,全力缩短运营周期,保障民生物资运输安全、畅通。因抗疫工作成绩突出,2020年被评为站先进工作者,被省直机关工委表彰为省优秀共产党员。
临危不惧,彰显引航员本色2016年10月20日,“丰盛油8”在八所港危险化学品码头装载石脑油(化工轻油)过程中机舱发生爆炸,船上共17名船员,16名船员被救离船舶。10月23日17时许,该船舶再次发生闪爆,由于事故船舶装有3400吨石脑油,且位于工业园区内。如不能有效控制火势的蔓延,引起货舱内3000吨石脑油爆炸,殃及码头周围的化工生产装置,后果不堪设想。为确保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东方市政府立即组织事故现场3公里范围内的人员进行撤离。火势控制后,专家和救援人员按照现场指挥部制定的方案,决定对“丰盛油8”号船舶进行引航使其拖离码头。专家论证要把该船舶远离八所三公里才安全,在八所港的锚地中,5号和6号锚地是停泊危险品船舶的锚地,而且也是距离八所港有三公里远,于是,决定把“丰盛油8”拖到6号锚地。面对随时都会有爆炸可能的船舶,陈海业毫不畏惧,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无畏地走向危险,在他及另外两名引航员的精心引领下,“丰盛油8”缓缓向前拖动。船每向前移动一步,危险就远离东方市一步。半个小时后,闪爆船被成功拖至安全位置6号锚地。抗疫保供,保障电煤运输的正常秩序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打破了电煤运输的正常秩序。八所港的燃“煤”之急让一级引航员陈海业也急上眉梢。一旦有引航任务,就意味着能够为国家做好后期保障,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力量。 坚守一线保生产,越是艰难越向前。1月29日大年初三,载满65000吨煤炭“正豪”轮申请进靠电厂码头,而当天预报风力达到7级阵风8级。陈海业凌晨1点到达码头现场观察水文气象,并与海事部门协商,得出的结论是风力太大超出安全可控范围,计划只能推迟到第二天,然而风力依旧没有减弱的趋势。“特殊时期,有困难也要上!”初五凌晨陈海业又一次早早到达码头现场查看气象。此时风力减弱,在评估安全可行后,他立即展开引领准备工作。做好防疫措施后陈海业登轮上船,并于5时30分将船舶安全靠妥,保障了八所港电煤等各类物资的及时运输抵港。保安全保船期,日夜兼程全天候引航。春节合家团聚之时,陈海业总是主动承担值班任务,也已记不清多少个年头了。每每春节来临,船舶都在夜间趁潮进港,而引航员只能是昼伏夜出,白天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3月初,一艘近期挂靠过韩国的“海吉”电煤船申请进港,鉴于该轮近期挂靠过韩国,八所分站也格外重视,陈海业主动申请引领该任务,勇挑重担。“宁让人等船、不让船等人”。在了解电煤库存情况及该船船员的身体健康情况后,他配带好护目镜、口罩和手套提前登轮。及时与船长交流引航方案,努力克服航道条件差、风大浪急等不利影响,他于3月8日凌晨1时顺利将该轮安全靠泊,在确保杜绝境外病毒输入可能性情况下保证了电煤运输,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鏖战台风,服务港航企业2020年10月13日,由于台风逐步靠近,风力达到8级。本应上午8时离泊乐东国电码头的“安茂山”轮(船长199.99米,宽32.26米),因拢风太大,安茅山轮又受风面积太大,被强大的东北风紧紧压在码头上,造成引航员两次离泊不成功。该船若不能及时离港抛锚避风,将给港口船舶和水域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三亚海事局、乐东县交通局、乐东国电与八所引航分站在乐东电厂码头立即召开应急防台会,并给出了应急防台措施:该船舶做好在港区防台的准备,但若如出现短暂性风力减弱,引航员应抓住时机及时引领船舶离港。陈海业抢抓时机,在大风大雨中登上“安茂山”轮。为防止因涌浪太大拖轮拖力不够导致大船船尾扫向码头,他凭借优良的引航技术,采取与以往不同的离泊方式,防止拖轮拖力不足导致大船船尾受风过大扫向码头,使用船头紧贴码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向左顶风调头,当船艏迎到风向后,加车,同时合理的使用拖轮配合将该船安全引领离港,为保障船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困难,他永不退缩;面对工作,他永不放松。为确保船舶准时开航和优先靠泊,作为党员的他率先垂范、科学应对。
方卫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港北海引航站安全技术科副科长
方卫平同志为北海引航站安全技术科副科长、一级引航员。从事引航工作近十年,他怀揣着对引航工作的赤诚和热爱,始终践行“把世界引进北海,把北海引向世界”的誓言,充分发挥“海上特种兵”专业特长,用精湛的专业技能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引航服务。从业期间,共计引领中外籍船舶两千三百余艘,安全率100%,投诉率为零,为广西港航事业不断前进贡献力量。
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服务港航。“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随着船舶越来越大型化、智能化,引航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方卫平同志始终秉承“阳光引航”服务宗旨,将安全、服务和责任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紧跟时代发展需求,积极走出去参加业务培训,通过实操考核,练就过硬本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方卫平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每次引航他都要全面掌握船舶性能、潮汐潮流、富余水深等情况,并根据海况、水文条件等事先预判可能潜在的风险,做好应急预案,一次次成功将船舶引领进出港口。在安全技术科副科长的岗位上,他积极参与建立健全北海引航站内部安全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监督检查引航操纵规程的执行情况,制度化排查治理引航安全隐患,并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制作了超五万字的《北海港概况及主要引航作业风险点》,切实为北海引航站引航安全保驾护航。“疫”往无前,奋勇当先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作为共产党员的方卫平同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担当作为,主动请缨加入引航突击队,专门引领中高风险船舶。随着境外疫情日趋严重,引航员又直接接触外籍船员,“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压力巨大。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等装备成为方卫平每次引航任务时的标配穿着,给本就危险的舷梯攀爬增加更多难度,并且引航过程中长时间身体禁止摄入和输出也带来巨大身心压力,每次脱防护服时全身湿透、口罩在脸上勒出深深的印痕、核酸检测等已成为日常,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方卫平同志始终坚守岗位,发扬共产党员“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用实际行动扛起抗疫的使命与担当。6月7日,巴拿马籍散货船“汉拿山”轮靠泊北海石步岭港区后检出2名船员核酸检测呈阳性,应防控要求,“汉拿山”轮计划于12日离港返航。时任北海引航站当月“引航防疫突击队”队长的方卫平同志听到消息后主动请缨,要求引领“汉拿山”轮离港,北海引航站经过周密筹划、协调好各部门后,同意指派其执行引航任务。当天1530,方卫平登轮作业,受南海低压影响海上风浪较大(中央气象台信息,南海热带低压已于6月12日16时加强为今年第4号台风“小熊”(热带风暴级),中心位于海南省东方市西部近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方卫平顶着大风,克服恶劣海况困难,成功完成该轮离泊引航作业。离轮后在接送的拖轮室外甲板上返航,出于疫情防控方面的考虑,接送方无法提供引航员下船协助,且要求引航员不进入拖轮舱室。拖轮在大风浪中剧烈的摇晃,室外甲板严重上浪,经受了近两个小时的风浪洗礼后,方卫平返回码头,按北海联防联控要求,接受专业人员消杀并立即闭环转运到定点隔离酒店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由于防护得当,本次引航未发生感染事故,保障了引航和防疫双安全。无私奉献、舍小家顾大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引航突击队队员,需要24小时待命,每一次引领来自重点高风险疫区的船舶,都需要进行单调乏味的隔离生活,长期的“三点一线”的工作和经常性的隔离生活给他的家庭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方卫平同志爱人是一名医生,经常需要上夜班,家中尚有两名年幼的子女需要人照料,在方卫平隔离期间,抚养年幼子女的重担全部压到他爱人一个人身上,即使面对这样的困境,在组织需要的时候,他仍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投身引航生产疫情防控第一线,舍小家为大家,充分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龚旭 珠海港引航战一级引航员
龚旭,中共党员,2007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珠海港引航站一级引航员,引航员的工作比较特殊,他们经常风里来雨里去,以港口为家,同海浪做伴,但是港口里的每一条外轮都少不了他们的引领,港口里的安全生产也少不了他们的保障,港口里的交通次序更少不了他们的维护。龚旭同志从事引航工作十四载,工作期间,踏实肯干,思维活跃,上进心强,追求卓越,工作、学习积极主动,人际沟通顺畅,服从单位安排,爱岗敬业。
战疫一线有担当2020年全球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引航站成为港口的一线防疫部门,面对疫区来船,龚旭同志一直都是从容不迫,他经常在炎炎烈日下,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登轮引航,连续几个小时持续作战,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直到完成引航任务才敢松一口气,但是,休息片刻之后,他再次穿上防护服去迎接下一个引航任务,从早忙到晚,连续执行五六条外轮这样的高强度任务,对于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今年5月,因周边港口国际码头多名工人被检出核酸阳性,广东省出台港口专班封闭管理办法,须专人专岗连续工作15天方可换岗,换岗后又要隔离14天,龚旭同志挺身而出,整整一个月,他就在工作点、隔离点两点一线中来回,一直没有回家,虽然很想念家人,但是他没有任何怨言,因为在他心里,他很清楚在这个时候他必须冲在前面,他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好珠海的港口,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恶劣天气不退缩2018年两个台风连续袭击珠海市,海面涌浪超过5米。由于台风持续时间很长,珠海市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已到达了临界警戒线,如果港口不尽快恢复生产,珠海市将面临断气断电的风险,后果不堪设想。龚旭同志不畏艰险,顶着狂风巨浪乘坐拖轮抵达高栏港外10海里的位置尝试登轮,由于高栏港位于我市西南角,港外无任何遮挡,直面南海,拖轮在大风浪中始终无法并靠大船,一下被海浪抛上去3米,一下又被海浪砸下来2米,拖轮船头的碰垫由于与大船剧烈摩擦,冒出阵阵刺鼻的青烟,此时此刻,龚旭同志没有任何怯意,指导大船调整航向、航速,同时指挥拖轮配合大船,终于等到两船匹配的一瞬间,他飞身跃起,直接跳到了引航绳梯上,以许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攀爬绳梯顺利登轮。接着,他把一艘装载着15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的重载船安全引进港口、平稳靠上码头。确保了珠海港的物资原料补给,保障了我市的能源电力供应,体现了我站引航员的责任与担当。工伤康复不松懈2019年12月29日2200时,龚旭同志接到临时增加的珠海电厂离港船计划后,立即赶赴码头登轮引航。由于当时雨大湿滑,天寒风急,在引航完毕从大船下到拖轮的过程中他不幸滑倒,摔伤右脚踝,造成右侧距骨、前韧带、内侧三角韧带损伤。可是他没喊过一声疼痛,在休息不到十日,行动刚刚恢复好之后就投入到一线引航工作来。他对工作不敢有任何松懈,他把爱岗敬业体现的淋漓尽致,深受同事们的好评和赞扬。技术过硬急抢险2020年8月3日一艘船长263米的集装箱船在靠泊码头的过程中主机失控,无法倒车,失去动力,在船舶要冲上码头的最后一刻,龚旭同志处乱不惊,运用精湛的引航技术及时采取措施,通过一系列的专业技术手段和应急操作,及时把船控制住,避免了该轮碰撞码头和前方其它船舶,紧接着,他果断指挥拖轮把大船拖带到安全水域抛锚,让船上的外籍船员有足够时间修理主机,在主机修理完毕,船舶恢复动力之后,他又将大船安全的靠上码头,为船方、港方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船方也为此事向引航站送来感谢信。演讲比赛有亮点2021年6月,珠海市总工会举办全市职工“建党一百周年”演讲比赛,经过层层筛选,全市一共选出十五只代表队进入决赛,龚旭同志代表我市交通运输局参加此次比赛,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根据我站近两年抗击疫情、抵抗台风、应急抢险的真人真事,精心编写演讲稿,经过多次修改,终于写出一份朴实、感人、形象、生动的文稿,经过他声情并茂、栩栩如生、慷慨激昂的演讲,向在场所有人展示了引航工作的艰辛不易和不为人知的一面,让市里很多单位都对引航站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他获得了三等奖的优异成绩,也为局里和站里都赢得了荣誉。龚旭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一心想着工作,一心为了工作,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一直坚守在引航员这个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不忘保家卫国的初心,牢记守护港口的使命。
何舟军 舟山引航站高级引航员
何舟军,男,汉族,中共党员,1976年12月出生,1999年7月毕业于集美大学海洋船舶驾驶专业,2005年5月进入舟山引航站,现任舟山引航站引航三科副科长、高级引航员。从事引航工作16年来,他爱岗敬业,认真履职,在实践中积极进取,刻苦钻研。近三年来,共引领中外船舶1000余艘次,实现了引航安全零事故,引航服务零投诉。
真学真知 奋发成才从事引航工作以来,何舟军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掌握新本领,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基础扎实、专业过硬、素质全面的引航人才。引航是一门复杂的船舶操纵技术,既需要引航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紧密结合所服务港口的实际情况,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特别是舟山港口岛礁众多,潮汐潮流变化多端,不同码头存在不同的潮流方向,砂船、渔船、渡船、船厂修理船、外籍货轮等共同或交叉使用同一航道,船型五花八门,船况参差不齐。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情况,没有过硬的本领,根本无法驾驭。何舟军刻苦钻研引航技术,多次反复学习和梳理专业理论知识,巩固和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把专业知识应用于引航实践中。他虚心向老师傅、老前辈们讨教,学习他们的操作方法、避让技巧,学习港内各码头的潮流规律。不管船大船小,任务简单或复杂,他都认真对待每一次引航任务,培养自己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每次引航结束后,他及时总结,理性思考,以提高自己的预见能力、应变能力和排险能力。在不断引航实践中探索,他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引航风格,对每一个引航任务,在宏观上统筹安排,在微观上每一个口令动作都连贯细腻,得到被引船船长的充分信任,同时也愉快地享受自己的引航全过程。居安思危 临危不乱舟山港有较多的修理类船舶,船舶进出港时时有发生机械故障,引航员在故障发生时必须保持镇静,及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这样才能力挽狂澜、化险为夷。2016年5月16日,何舟军被指派为“骑士”轮实施引航作业。该轮全长225米,载重吨75123吨。在到达目的地老塘山三期1#泊码头前沿水域准备入泊时,突发主机失控,机舱报告主机故障。此时是入泊过程中,前面的老塘山三期2#泊还有他船在泊位中,如果船不能及时停下来,就有与前船碰撞的危险,形势非常紧急。何舟军沉着应对,下令船首值守人员将右锚松至水面随时准备抛锚并加备另一侧锚;船首拖轮迅速快拉,让船舶里舷受流,不让船舶压入码头方向,使船舶可以错开前面泊位的船舶。同时,他让后面的拖轮后八字快拉,这样既可以减速,又不至于让船尾甩入泊位。在他的精湛指挥下,失控船舶被成功控制住,当事船长对于他临危不乱,处置突发事件成熟老练,成功化解船舶机械故障困局的完美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敢挑重担,开拓进取2017年1月9日,何舟军被指派引领半潜船“阳光”轮。该轮船长为174米,船宽40米。当时“阳光“轮上面还有一条驳船“宇航起重28”。何舟军需要在五虎礁锚地在缓流的时候将驳船从半潜船中拉出来并抛锚。但由于船舶压载系统有点问题,压载到预计的吃水时比计划晚了整整三个小时。此时已经是急落水,天色也已经黑下来。如果当时计划取消,第二天无法安排拖轮,那么该船要在舟山多留2天,船东非常着急。何舟军在于协助离泊的拖轮船长分析海况后,当机立断决定在急流时将驳船从半潜船中拉出来,最终圆满完成引航任务,受到了船东的高度赞扬。2016年2月16日,何舟军引领“中海韶华”轮靠泊马迹山1#泊。本船船长330米,夏季重载吨315228,进港吃水达到22.02米。当天高潮时间为15:47,计划18:00靠泊马迹山1#泊。考虑到安全问题,这种30万吨的大船在天黑时一般是不靠泊的。然而当天如果不靠,码头泊位就将闲置一晚,船舶也要多待泊一日。何舟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计划,最终顺利在天黑前将船舶稳稳地靠上码头,帮助企业和船方节约了成本,受到了一致好评。2019年,他主动要求
最近更新继续教育
- 黄山屯溪区:秋风迎诗意 教研唤灵思
- 给您提个醒!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别忘了办,认证时间可以自己挑个好记的日子
- 雄安新区城市鸿蒙生态正式启动!
- 打破规模天花板:复杂科学怎样框定企业幂律增长路线图?
- 根植文化自信 福建师大少数民族学生与艺术名家面对面
- 兰大师生参加第18届锕系及裂片核素在地圈中的化学与迁移行为国际会议
- 祝贺!兰大校友吴照华夺得2023年世界武搏运动会男子刀棍全能金牌
- 以更强信心冲刺决战目标
- 原创突发!记者曝出争议猛料,球迷吐槽:中超联赛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 观烟台·观商务丨刚刚,烟台在这里温情亮相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校友已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和一笔宝贵财富
- 66年血脉情缘历久弥深,“交大”回来了丨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园区正式启用
- 朱钰峰出席第十三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
- 新西兰留学申请
- 自主与合资企业频出招,海外出口成弱势车企“救心丸”
- 托福写作如何得高分
-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沈义俊: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助力海南海洋强省建设
- 综测推免双第一,保研上财,她用行动创造不凡
- @毕业生:收藏好这份秋招指南 让你“遥遥领先”
- 托福雅思哪个难考
- moto razr 斩获双 11 小折叠多项销量第一,还公布全新智变柔性屏新机
-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 促进贸易畅通 推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 双峰县教育系统:厚德仁爱尊老爱贤 凝心聚智共谋振兴
- 郝明金出席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七次代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