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塞尔维亚家庭的三代中国情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2-12-11
手机版

  【特别关注】

  光明日报记者 杨艺明

  “塔姐,没想到能通过微信采访您。”记者向手机那头的塔尼亚打招呼。

  “哈哈,现在离开微信就没法生活。”塔尼亚感叹。

  塔尼亚现任山东高速集团塞尔维亚分公司的行政经理,因日程繁忙,微信视频促成了我们最近的这次“见面”。

  一个塞尔维亚家庭的三代中国情

  2010年,塔尼亚(右)在报道上海世博会。杨艺明供图

  1.“我妈是坐在中国产自行车上嫁给我爸的”

  塔尼亚一家的中国情缘要从她父母说起。在她父母年轻的时候,上海产的一种布鞋在塞尔维亚很流行,如果谁有一双,是非常了不起的。当时,她父亲就攒钱买了一双,成功吸引了她母亲的注意,开始了他们的恋爱。最后,她父亲还是骑着中国产的自行车把她母亲娶回了家。就这样,在充满中国元素的家庭氛围熏陶下,塔尼亚在还没上小学时,就知道世界上有个国家叫中国,中国的首都是北京。“上大学选择学汉语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塔尼亚说。

  1993年,在贝尔格莱德语言学院读大四的塔尼亚获得了到中国留学的机会。她没有选择留学生“扎堆”的北京或上海,而是选择了四川。在四川大学留学的一年里,她学习了涵盖汉语、文学、哲学、历史等在内的中国学专业。对于语言的学习,塔尼亚有自己的见解和目标。她认为,单单学习语言是不够的,更要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语言背后的“语言”。而且,“我们学习语言的就应该努力成为两国友好交往的桥梁”,这也是塔尼亚一直在践行的一份使命。

  一个塞尔维亚家庭的三代中国情

  2011年,塔尼亚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塞尔维亚语广播开播50周年庆祝会上。杨艺明供图

  在担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塞尔维亚语广播部主持人和记者期间,她把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分享给塞尔维亚听众,同时在《老外看点》栏目中给中国听众讲述塞尔维亚历史文化。慢慢地,塔尼亚发现中塞两国虽然相隔遥远,但有很多相同点。比如,和许多地方不同,塞尔维亚女性也有“坐月子”的传统,这一点和中国女性是一样的。后来,她结合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塞尔维亚出版了《用外国人的眼睛中国人的心看中国》一书,从生活小事说起,让更多的塞尔维亚朋友走进了“遥远却熟悉”的中国。

  2.“屠呦呦是我女儿的偶像”

  1994年从四川大学毕业后,塔尼亚开始从事中塞语的翻译工作。在这期间,她经常往返于中塞之间,目睹了中国巨大的发展变化。2004年春节后,她决定带着6岁的女儿苏俐娜一起到中国生活。“我女儿的胎教就是塞语和中文。”塔尼亚笑道,“等她长大后,问题不是会不会说中文,而是汉语水平有多高。”

  一个塞尔维亚家庭的三代中国情

  2018年11月6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图为参观者经过塞尔维亚展区。新华社发

  她们先到了深圳。塔尼亚把女儿安排在幼儿园大班。因为语言不通,刚到中国的苏俐娜还不太适应。“去幼儿园的路上孩子哭,送完孩子的路上我哭。”塔尼亚现在回忆起来,依然感慨。当时,塔尼亚还在想女儿是不是还需要再读一年大班。可没过几个月,幼儿园老师就告诉塔尼亚说,“苏俐娜可以直接上小学,没有任何问题”。

  接着,苏俐娜陆续在北京读完了小学和初中。塔尼亚说:“我的教育方式比较传统,对女儿比较严格,一直委托苏俐娜的老师们怎么对待其他中国同学,就怎么对待苏俐娜,不能因为她是外国人就特殊化。”在与女儿相处中,她要求苏俐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该做的事情不能做”,同时也是女儿的知心朋友,给女儿独立自由的空间。“苏俐娜很小就会给自己当家。”塔尼亚说起来就很自豪。

  说起“给自己当家”,苏俐娜在小学五年级时就立志学习中医,要做一名医生。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这让苏俐娜备受鼓舞。就在那一年,苏俐娜凭借过硬实力和出色表现,在第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她当时就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将中医和塞尔维亚传统医学结合起来,像屠呦呦一样,为社会作贡献。

  就在苏俐娜完全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时,塔尼亚再次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让女儿回塞尔维亚读高中。苏俐娜长期在中国生活学习,虽然也懂塞语,但是对塞尔维亚的情况还不够熟悉。塔尼亚说:“每个人都必须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这样才能经得住风雨。”塔尼亚让女儿重新回到塞尔维亚学习生活就是要让她增进对自己国家的了解。

  塔尼亚说:“苏俐娜在中国长大,已经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连笑点都是中国人的笑点。当塞尔维亚同学们讲笑话时,虽然每一个单词她都能听懂,但完全不知道笑点在哪里。”尽管面临各方面新的困难和挑战,但苏俐娜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这三年时光也让苏俐娜的羽翼更加丰满,更让她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2017年,苏俐娜被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录取,塔尼亚说:“我全力支持女儿的决定,而且中国是最安全的国家,我很放心。”

  3.“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

  随着女儿走进大学校园,塔尼亚也时常回想自己在四川大学、在深圳、在北京,在中国生活的点点滴滴。

  “那时候还没有高铁,从北京到成都坐火车要20多个小时。”塔尼亚回忆道,“但我当时一点也不觉得辛苦和疲惫。当时火车上基本没有外国人,大家一听说有外国人,而且会说汉语,都跑来和我聊天,旁边的车厢的人们也会过来。他们说‘南斯拉夫是我们的好朋友’,我特别开心。”

  塔尼亚说:“来到中国之后发现,中国比想象当中的要好。当时川大总共有七八十位留学生,校园很大,生活条件很好,老师和同学们也都非常好。”她还记得学校旁边有个小菜市场,那里的叔叔阿姨们经常和她聊天。真诚、热情、善良——这是塔尼亚对中国人最初也是最深的印象。在校期间,她还见证了学校附近第一家迪厅、第一家欧式面包店、第一家咖啡厅的开业。“当时我们都觉得很新鲜,跑去体验、品尝”。不幸的是,塔尼亚在中国留学的一年,正值南斯拉夫内战。远在中国的塔尼亚为祖国心痛,而且深深担忧家乡亲人们的安危。塔尼亚感动地说:“要特别感谢那个时候中国朋友们对我的关心和包容。”

  塔尼亚和女儿刚到深圳时,正好赶上端午节,街坊邻居们看到塔尼亚不会包粽子,就纷纷给她送。“我和女儿根本吃不完。”塔尼亚笑道,“后来到北京也一样,街坊邻里都走得很近,谁家有什么事儿都会互相帮忙。”有一天,塔尼亚去幼儿园接女儿放学,走到门口,她看到一个其他班的小男孩冲着苏俐娜大喊:“老外!老外!”这时,另一个同班的小男孩挺身而出,大声说:“她不是老外,她是我们深圳人!”这一幕,让塔尼亚难以忘怀。“从一个小朋友的举动就可以看出来,中国人没把我们当外人。”“当然,我也从来没把自己当外人,我一直把中国当作我的第二故乡。”塔尼亚微笑着说。

  在中国的十几年里,除了在成都、深圳、北京长期居住,塔尼亚还去过上海、广州、哈尔滨、喀什等地方。她说:“不管到哪里,都觉得中国很好,中国朋友都非常热情好客,这一点和塞尔维亚人一模一样,而且20多年来没有丝毫改变。”

  4.“中国越来越好,希望塞中关系越来越好”

  2015年,回到塞尔维亚的塔尼亚开始在山东高速集团塞尔维亚分公司工作。

  山东高速的老同事告诉塔尼亚,20世纪90年代初,来自南斯拉夫的专家们曾帮助中国修建济青高速公路,他们为这条“山东第一路”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和管理经验。20多年后的今天,活跃在塞尔维亚基础设施建设现场的,正好有来自中国山东的企业和工程技术人员。这种“你来我往”,既像是历史的巧合,又正是中塞几十年来友谊接力的体现。塔尼亚说:“这种朋友间的相互帮助,让人感觉很温暖,朋友之间就应该这样。”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曾派访问团去南斯拉夫“取经”,学习南斯拉夫的成功发展经验。今天,塞尔维亚是中东欧地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是欧洲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对中国公民免签的国家,也是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东欧“16+1”合作最积极的国家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塞尔维亚投资兴业,助力塞尔维亚经济发展。”塔尼亚说,“中国企业来了之后,大量使用当地劳动力,让普通塞尔维亚民众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一带一路’倡议切切实实给中东欧国家特别是塞尔维亚带来了很多好处。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一个朋友支持你,愿意拉你一把,这是需要珍惜的。”

  谈到对未来有什么期待时,塔尼亚说:“我会努力做塞中友谊的桥梁,希望女儿能早日学成归来,希望女儿未来的孩子也会喜欢中国。”

  (光明日报北京1月3日电)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04日?12版)

上一篇:2022年沈河区小学新一年级(第一批次)招生普查通知
下一篇:四川省最高龄的小学生:33岁读小学一年级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