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不够格,还是榜单不公正?为何仅2家中国餐厅登上“世界50佳餐厅”榜单?
6月25日晚,被誉为“美食界奥斯卡”的2019世界50佳餐厅榜单在新加坡隆重揭晓,上榜的中国餐厅仅有2家——来自香港的大班楼和来自上海的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
纵观近三年的世界50佳餐厅榜单,作为人口基数庞大的“美食大国”,中国餐厅的上榜次数却屈指可数,三家餐厅,上榜五次,无一冲进前二十。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从《人生一串》到《早餐中国》,说起对美食的热情与追求,没有哪里比得过中国。中餐不够格,还是榜单不公正?为何在“世界50佳餐厅”榜单中仅有2家中国餐厅,其中也只有一家是中餐?
对此,我们采访了7位中国的名厨、餐厅主理人和美食评论家,谈了谈他们的看法。
大董:榜单西式审美有局限性,存在小圈子效应,过度仰视是一种心理错位
凤凰网美食:你如何看待刚刚开出的“世界50佳餐厅榜单”?他足够权威,且吸引你的餐厅吗?
大董:10多年前,我的餐厅已进入过此榜单,应该是第12名。其实世界上榜单很多,如米其林、法国外交部“世界最佳1000家餐厅”等。建立一个榜单,都试图打造权威性,其背后都隐藏着商业目的。
我浏览了一下今年的榜单,很多餐厅我都去过,但是他们都是西式审美,唯一的一家中餐厅“大班楼”,也不能代表中餐的最高水平。我感觉,这里面除了文化差异,或许还有一些文化歧视在其中。
榜单本身也是针对精致餐厅,面对的人群并不是全世界所有的人,而是一些更加“国际化的人”,他们是居住和来往于北京、纽约、伦敦、巴黎这种超级都市的人。而事实上存在两个市场,一种是非常“国际化”的市场;还有一种是本地人在意、关心、日常光顾的的市场。这方面可以类比时装,每年都有各种发布会,但你走上街头看看,大家穿的和发布会关系不大。
回忆十年前,对于榜单权威我们还理解不深,这样就会有一个心理上的错位,容易仰视。今天,是否上榜,对于中国餐厅,至少对于“大董”来说不重要。很多餐厅昙花一现,比如那些年的第一名都哪里去了?而我们的餐厅依旧宾客满堂。
并且餐厅榜单,存在小圈子效应,当年阿德里亚(FerranAdria,他在西班牙北部加泰罗尼亚省的一个小镇上开设的EelBulli餐厅,连续数年获得全球最佳餐厅称号)邀请我去日本的峰会。当时他们特别推崇一家日本餐厅,后来一段时间,这个餐厅在国际上就很有名气。很多时候,餐厅的名气或许是因某个人的权威而起,并不公正、客观。现在榜单多如牛毛,我做个夸张的比喻,我抽空也做个榜单,我肯定把自己放第一位,当仁不让,我认为中国菜我最好,没有人比得过我。
大董:美食是中国文化舌尖上的基因
凤凰网美食:在电影、艺术、舞蹈、钢琴这些带有审美意味的行业,中国人都能获得世界范围内普遍认可,为何中餐却无法获得?
大董:你说的领域,都是西方确立好标准,只要通过勤奋努力,就会有收获。而美食非常特殊,美食、精致餐饮是一种艺术,可是美食同时是“中国文化舌尖上的基因”,是一种文化烙印,有自己的体系、认知标准和美学。比如红酒在中国销量再大也还是小众,普通百姓还是多喝白酒;同样,中国人对臭豆腐有认知,却不能对鲱鱼罐头有认知。
大董:中国餐饮应学习日餐不断精致化本民族餐饮,以国际化语言加以表达
凤凰网美食:你认为中国烹饪将来的理想状态是什么?中国美食要如何融入到世界?
大董:我们可以学习日本模式,日本烹饪取得成功在于他们对日餐不断精致化,日料既包含平民餐饮,如关东煮、拉面、居酒屋等;更高深的餐饮则是把这些东西精致化了。不断精致化的过程是民族文化价值取向的一种表达。比如他们提出“侘寂美学”和北欧的极简风格就一脉相承,这说明整个世界有大的趋势,我们要去掌握这种趋势。
比如我的餐厅,中国食客喜欢,很多来就餐的外国客人,包括政要也都觉得不错。这就是我们找到一种方式,坚守中餐的味觉体系,也用国际化的方式呈现和表达。最好的例子是我有一道菜,粽子火腿,西班牙火腿、中国粽子、日本寿司,这三种食材和烹饪手法结合一起,就是我希望呈现的。
大董:目前风气不利于精致餐饮发展
凤凰网美食:那你觉得中国精致餐饮欠缺的是匠人精神吗?
大董:我有些不同看法。目前的整个风气,似乎也不利于精致餐厅发展。首先我们传统文化上倡导节俭,餐厅更多为普通大众服务,那么精致餐饮的市场就不会大。另外,我有时候也看社交网络,上面全是麻辣菜或卤煮一类的,这样的氛围精致餐饮成长不会快。比如海底捞,如果从商业运营上无可厚非,标准化、连锁化做的非常好。但是这是生意角度,如果说精致与否,健康与否,这种餐饮是我不支持的。
当然也有整个行业水平的问题。我是老餐饮人了,过去我们这个行当是不被人看起的,那么优秀的人不会进入这个行业,没有人才是很难发展的。不过现在趋势很好,我看到很多优秀的年轻人,90后,他们开始学习餐饮,除了中餐,也远赴海外,学习餐饮和酒类,这样的积累下来,我觉得中餐未来还会有大的崛起,世界性崛起。
大董:未来更好的榜单一定是带有大数据的
凤凰网美食:你心目中比较完善的美食榜单是什么?
大董:我们已走向5G,今后一定是数据要加入评选中来,当然美食家不可缺少,他们会在文化价值,人文体系上输出意见。目前可以看到像黑珍珠榜单是可以关注的,因为它本身有自己的数据。
蔡昊:榜单是西方视角,上榜中餐厅并不能代表最好的中餐
凤凰网美食:你对世界50佳餐厅榜单作何评价?
蔡昊:不管是世界50佳餐厅榜单,还是米其林,都是在用西方的审美跟文化看待美食,并用西方的语言讲述他们对于美食的理解。比如说我们在祝贺这次上榜的唯一一家中餐厅大班楼的同时,在我看来这种评选其实并不是能够真实反应现代中餐的水平。
凤凰网美食:你认为榜单对我们有何意义?中国餐厅有必要为了上榜去做出改变吗?
蔡昊:我觉得,做出有中国灵魂的菜,提高中国菜的审美高度,才是我们最该去奋斗的。至于能不能登上这类榜单,还要等我们拿到话语权再说。
大家都知道,榜单往往只代表着某一部分人的喜好。所以在米其林之外,又出现了世界50佳、亚洲50佳。当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有大数据作为背景,我们也可以掌握话语权,提高我们自己的榜单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蔡昊:西方的偏见让人无奈
凤凰网美食:作为著名的精致餐厅主理人,你追求得到西方评论家的肯定吗?
蔡昊:在跟外国评委交流的时候,我发现西方社会对中国菜其实是有偏见的。他们对中餐味道的理解还停留在很表面,比如“虾仁”吃起来爽不爽口?“点心”可不可口?对食材过度加工、过度调味等反而没有像对西餐那样的要求,这就是文化上的差异,让人很无奈。
至于“好酒好蔡”能否走向世界,会不会得到西方人的肯定,我觉得并不是很重要,毕竟从食客对我们的评价来看,已经证明了“好酒好蔡”存在的价值。
蔡昊:90%的中国高级餐厅都在山寨或模仿
凤凰网美食:你认为中国精致餐饮的现状如何?有哪些亟待改进的地方?
蔡昊:在中国的高级餐厅里,从摆盘到对食材的运用,90%都在模仿,模仿同行原创出品,模仿法餐、日料、北欧菜等等,没有把美食的创作当成一种灵魂的创作、文化的创作,只是把“好卖的”拿来用。这对于非常尊重创作、注重知识产权的西方社会来说,显然也无法认同。
此外,我觉得中国的高级餐厅对于酒的理解也有很大提升空间。毕竟如果一间高级餐厅的酒单或者配菜不到位的话,其实也没有办法走向国际舞台,但目前在国内,酒单让客人满意的餐厅还很少。
蔡昊:优秀餐饮人才太少,让中餐地位难提升
凤凰网美食:您认为中餐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让外国人更了解中餐?
蔡昊:我一直认为,中国菜是足以让我站在至高点上向全世界炫耀的,但为什么做不到?可能因为我们在餐饮人才的培养方面也比较欠缺。
很多法国餐厅的厨师,都是大学毕业后才进入厨房的,很多人头一两年都没有收入,达到了一定高度之后,才会开始创造一间有个人风格的餐厅。
中国虽然是美食大国,但从社会层面来看,用于推动餐饮从业人员进步的资源并不多,这就很难培养出有高素质、高水平、有独立创造思维能力的餐饮人。我们对自己餐饮队伍的建设都没有足够的投入,又怎么能够去很自豪的告诉别人我们中餐就是第一呢?
董克平:只有一家中餐厅上榜很正常,这个榜单的权威性与专业性毋庸置疑
凤凰网美食:世界50佳餐厅榜单这个榜单号称一年一度的“全球餐厅奥斯卡”,在你看来是否权威、公正和专业呢?
董克平:任何一个榜单的发布都会有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声音,公正性是跟看问题的角度有关系的。我认为这个榜单的权威性与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我觉得比米其林可能还要更高一些,因为它是厨师和餐厅老板圈子里对世界好餐厅的一种认可跟评价。虽然评委们都是在彼此熟知的情况下进行的评选,会有情面在里面,但更多的还是在于他们自己对专业技术的考量。
餐厅经营本身就属于商业范畴,这个榜单现在有各种各样的赞助也比较正常,但它明显不会被赞助单位所左右,相对来讲这个榜单还是比较公正的。
凤凰网美食:在榜单上只看到了一家中餐厅,你有什么看法?
董克平:只有一家中餐厅,我觉得这很正常,有四个原因:第一、不同的评价体系;第二、中餐确实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三、国际范围内餐厅评价,规则是别人制定的;第四、你还不够牛。
董克平:没有完美的美食榜单,榜单主要还是影响大厨和从业者
凤凰网美食:你心目中比较完善的美食榜单的评价体系是什么?
董克平:其实每一种榜单都有它自己的评价标准和规则,米其林也好,50佳也好,包括中国大陆现在流行的黑珍珠(黑珍珠餐厅指南)也好,分别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很难找到一个完美的评价体系。
一般来说,大家更愿意去的是那些熟悉的、做家常味道的餐厅。而像世界50佳这种榜单存在的意义,就是餐饮行业的一个风向标,给大家提供一个新趋势,多一些选择的可能性。它真正对消费者的影响,我觉得远远低于对餐厅经营者和大厨的影响。
不同规则的制定者,其价值取向也是不一样的。对于读者和消费者来讲,一个足够完美的榜单是不存在的。所以,黑珍珠那个榜单更适合中国人,因为它对中国味道更了解一些。
董克平:中188国家和地区,20万家中餐厅,精致餐饮凤毛麟角
凤凰网美食:目前中餐在世界美食圈中的地位如何?中国味道的国际化现状是怎么样的?
董克平: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文化差异甚至文化冲突。讲理论很复杂,我分享一个故事,早前,美国《GQ》杂志发布了餐饮品赏大师Brett Martin最新出炉的“美国2017餐饮排行榜”,休斯敦Pepper Twins双椒川菜馆的招牌凉菜“夫妻肺片”荣登榜首,被选为“年度开胃菜”。 这道菜的英文名被翻译成“史密斯夫妇”(Mr and Mrs Smith),源自好莱坞同名电影。美国人对夫妻肺片的翻译转了几层,写出来给中国人看,估计没人知道会是一道川菜的美国叫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88个国家和地区开设有中餐馆,餐厅数量高达20万家。但是好的、高级的中餐馆数量很少,能够进入米其林星级系列、Best50系列的中餐馆还属凤毛麟角,虽然偶尔有中餐某个菜品冒了个泡,但这还是零星的孤例。世界还不了解中国。
近几年开到国外的中餐厅已经不再满足在唐人街里混脸熟,大踏步的开到了富人区、豪华商业区、CBD区域内了,他们的服务对象也不再局限于华人华侨华裔,一些纯种的老外也成为这些中餐厅的常客,成为中国味道的爱好者。
新一代的中国餐饮人到国外开餐厅,一是要让中国味道走向世界,二是要用中国味道赚外国人的钱。这与早年间华人开餐厅只是落脚谋生的手段已是大不相同,目的明确,计划周密,资金充足,情怀洋溢,是这一代餐饮人走向海外的共同标识。
眉州东坡洛杉矶店、那家小馆温哥华店以及水井坊墨尔本店,从这几家餐厅的装修可以看出,当代中国餐饮人已经有意识的与前几代中国移民开设的餐厅拉开档次,中国元素或明或暗,巧妙的与大环境融合在一起,更符合现代人消费习惯,而不是过于用外国人的理解的中国元素强调自身的特点,而是努力营造一种在一家高档舒适的餐厅吃中国菜的感受。
大部分外国人是不了解中国的。因此,开到国外去的中餐厅如果努力迎合外国人对中国的不了解,只能在传统元素中寻找表达方式,当然这是介绍中国的一种方式;如果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家高档餐厅,在细节上、在菜品呈现上、在菜品味道上体现出地道的中国气质,营造出在一家好的餐厅里吃美味的菜品(在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厅里吃法餐、意餐)的效果,对中国味道的推广也许更为有效。
小宽:榜单都是主观的
凤凰网美食:你怎么看待世界50佳餐厅榜单发布结果?
小宽:榜单一出,有弹有赞。这是正常声音,人们评价,说明人们关注。相比“榜单”,我更愿意用List。“榜单”的“榜”总叫人联想到“金榜题名”。事实上,一个美食榜单,更应该是一份清单,一份口感的说明书。榜单不标榜客观,恰恰相反,许多榜单都是主观的榜单。即便声望最高的米其林榜单,也是少数人最终评定。各说各话,各有各天。每一份榜单都是有效的,效力有大小之分,并无有无之别。每一份榜单的本质都是一种倾向。
小宽:榜单本身可以产生价值,但不能产生利润
凤凰网美食:你觉得什么样的榜单才能算作一个合格的榜单?
小宽:榜单是公心,不能做私器。做私器则亡。榜单本身可以产生价值,但不能产生利润,一切指望榜单赚钱都是耍流氓。我们也做榜单,是希望长年累月,积累声望,做榜单从来不是风口,别指望风口浪尖,别指望抛头露脸,一份榜单出炉,你得到最多评价其实是鄙夷和不屑。
小宽:不强调“中国式的视角与切入点”
凤凰网美食:你们的榜单的标准或者说视角是什么样?
小宽:一份榜单,提供一种视角。我们无意“重建中国餐饮的评价体系”,也不强调“中国式的视角与切入点”,我们只是提供一份时代的口感,展现一种在场感的温度。一些好餐厅在此集结,犹如沙场秋点兵。他们罗列,不是压迫式的,而是伴随式的。其中的美妙之处在于,你看到自己喜欢的餐厅在榜单之中,那种心有戚戚焉。
范庭略:榜单有存在的意义
凤凰网美食:你觉得这个榜单它是否是权威的呢? 这个榜单有商业性吗?
范庭略:这个评选某种意义上属于米其林帮着评的。最早是英国的餐厅杂志做了一个评选榜单,然后米其林餐厅的厨师是最早入围一批,他们组成了一个“朋友圈”。现在这些评选,几乎所有的厨师都是米其林得上过榜的。
这个榜单它是业内厨师之间的认可,不一定是食客认可。实际上,大家爱吃的餐厅可能是没有什么创意的餐厅,是入不了榜单的。但总是以量来取胜的话,最后就是麦当劳这种连锁餐厅大家也会觉得是最好吃的,人类整个未来的水平就下降了。
至于商业性,大家不要忘记整个餐饮行业,它就是门生意。餐厅就是一个商业公司的概念,它除了口味之外,还涉及到客源、供应商,甚至灯光,还涉及到音乐、装修。这些条件是不是商业?肯定是商业。如果大家都讲我是艺术家,个个都要做梵高的话,这事就玩不下去了。
范庭略:榜单投票是个圈子,融入圈子才能获奖
凤凰网美食:中国许多顶级餐厅也开到了海外,但为何依旧与榜单无缘?
范庭略:高级中餐厅开到海外,实际上也是近1、2年的事情,这一段时间中国的消费者慢慢从吃便宜的唐人街餐馆变成了要去一些好的餐厅。出境消费能力越来越提高,造成了很多中餐厅发现(把餐厅)开到海外是有一定的市场的。但是目前还没有(中国餐厅)跟当地的主流文化结合的比较好,基本上当地的受众不太接受这一套,而中国的消费者又没有跟上。
中国的厨师一直抱着一种感觉,中餐和西餐截然不同,但实际上对于全世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中餐这种片面的理解,把自己给抽离出来了,觉得中餐比别人高一等,它跟世界的文化是不兼容的。过分强调差异化是不对的,中餐始终还没有抱着一种全部开放的心态去拥抱这个世界。
这个榜单或许说明,中国厨师是跟西方的厨师是脱轨的。国外的厨师是有自己的圈子,在那个圈子里面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选票,大家就会变得很熟,会知道你的餐厅什么风格,下次我投票给你。
中国厨师实际上还是比较固步自封,香港那么多餐厅,最后大班楼出来了,这就是一个社交的概念,跟那些厨师大家互相熟了以后,他们才有兴趣来店里观摩。和你都不熟,我为何给你投票?
范庭略:海外中餐厅很多,标志性中餐厅很少
凤凰网美食:目前中餐在世界美食圈中的地位如何?
范庭略:上海应该是90年代才取消了粮票和油票,不过30年的时间,才完全变成了一个物质随极大丰富的一个状态。文化向外走的问题实际上是需要时间的沉淀的。有的城市里面都有法餐都有意餐,这其实是大家接受你的文化的一个表现,中餐始终还是依靠唐人街的发展的脉络走,中餐在当地最地标性的地方有一个很昂贵的餐厅,屈指可数。
随便把国内一些好餐厅翻过去,想当然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但是真正过去的时候会发现,跟当地的比如说法律、就业、卫生条件,还有包括雇佣员工,甚至待客之道都跟国内完全不一样。
闫涛:榜单只要忠于自己的原则,中国很多榜单是“买奖”
凤凰网美食:你对世界50佳餐厅榜单作何评价?
闫涛:榜单餐厅绝大部分没有吃过。我认真看了一下,基本上是按照西方人的主流审美来确定的。所谓的公正只是忠实于自己的原则就好,那么在这方面我觉得他们比我们中国的很多榜单评选做的要好的多的多,至少不会像我们某些评选,花个千把块钱就能拿世界金牌一样,显得非常可笑。
我倒觉得,不用去怀疑别人的商业属性,任何一个评选,它本身就具备了商业的特质。首先他要符合自己的媒体属性,第二要符合自己受众的审美口味,第三,自然也有他对整个意识形态的一些判断。我觉得这些是一些客观事实,不必大惊小怪。
闫涛:现代中餐历史并不悠久,也并不领先
凤凰网美食:今年公布的榜单中,中餐厅只有一家上榜,中餐该如何去影响世界呢?
闫涛:只有一家中餐厅上榜,我觉得无可厚非。且不说,这是西方人按照他们的视角打造的榜单,就是按照中餐的现行情况来讲,我们所有的人把中餐当成了武侠,只在电视剧里面幻想。实际上,中餐落后于世界是不争的现实。事实上,在今天来看,日本料理、泰国菜,甚至越南菜都比中餐在国际上更加享有盛誉。
我们的传统文明跟我们的现实生活方式并没有直接的关联。而且现代中餐的出现其实也非常的晚,在用餐礼仪,科学结构以及烹饪的一些思维方式上面,中餐其实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对于这个世界50佳餐厅榜单的评选来讲,我觉得中国人可能还非常陌生,这些年米其林进入中国,也引发了很多强烈的抵触跟反抗,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我们关起门来玩儿的时间太久了。有时候听听别人的声音,看看别人的角度,可能更加有利于我们自己的成熟。
闫涛:应该拿出来一个有说服力,能公示天下的中餐标准
凤凰网美食:你认为该如何去打造一个餐厅榜单?
闫涛:不可能打造一个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榜单。打造一个有公信力的榜单,核心是要有个标准。中国餐饮评要拿出一个能够有说服力的,能够公示于天下的标准出来。只要有了这个标准,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中国人也能够建立自己的标准体系。现阶段,中国看不到这样的体系存在。
凤凰网美食:你觉得这些标准可以包括哪些方面呢?
闫涛:我比较看重新菜研发的影响力,要有一个鼓励创新(的机制),而不是一味地给老字号免费派奖牌。西方的这些评选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淘汰机制,我们恰好就是缺少这样一种淘汰机制,一旦上榜就终身受益。
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是,餐厅的厨师至少要在这个餐厅工作超过五年以上。否则的话,基本上你不能确保这个餐厅到底想做什么菜。其次,这个餐厅的菜单更新的频率,以及它的招牌菜,到底有没有经受过市场的检验,这些是很重要的,不能仅仅是靠连锁店的数量来进行考核。
喜北:榜单具有一定权威性和广泛代表性
凤凰网美食:你不是第一次参加世界50佳餐厅榜单的颁奖了,对今年的榜单作何评价?你觉得这个榜单是否权威?
喜北:我觉得还是有一定权威性的,他们找了1000多个业内的评委,其中很多都是美食家、餐饮业主,或是经常到处旅游的人,他们的意见还是有着广泛代表性的。
在前几年,这个榜单由于前几名的变动很少,让不少食客觉得缺乏新意。所以今年起,榜单把往年的第一名请进名人堂,不再参与Top50的竞争,给了“年轻”餐厅更多机会。
喜北:今年上榜的2家中国餐厅有口皆碑
凤凰网美食:对于今年上榜的2家中国餐厅,你如何评价?
喜北:我觉得大班楼是一家在创新、对传统技法的认知和食材选用等方面,都做得很出色的餐厅,也不会为了吸引外国食客而去改变菜品的做法,不仅仅在香港,它在大陆食客的圈子里同样有口皆碑。
可能很多人觉得Ultraviolet是一家形式大于内容的餐厅,重在高科技的展示方式,菜品没那么好吃。但在我看来,UV是一家让人自豪的“目的地餐厅”,即便抛开那些声光电的元素,UV的菜本身也足够打动人了。
喜北:中国餐厅没必要为了迎合西方口味改变初衷
凤凰网美食:中国许多餐厅也开到了海外,但为何依旧与榜单无缘?是否与榜单的评价体系有关?
喜北:我觉得在评价体系这方面,可能是有一点影响,毕竟大部分评委都是来自西方国家,他们去选择中国餐厅试吃、考察的可能性就会小一点。
虽然上榜的中国餐厅很少,但我觉得没必要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口味改变初衷。大家尊重每种文化本来的面貌,饮食上也一样,大家可能更想尝到正宗的味道,而不是经过包装、去迎合部分食客的产物。
喜北:想让西方味蕾接受中餐,需要更多的推广
凤凰网美食:你觉得目前中餐在世界美食圈中的地位如何?前景如何?
喜北:国外的中餐看起来很多,但大多都是改良过的,真正意义上的中餐还没有走出去。
你看为什么很多巴西、墨西哥的餐厅都能上榜?可能跟他们国家旅游局等机构的支持也有关系,比如他们会邀请媒体、美食家来体验。除了饮食文化上的差异,我觉得到底有多少人吃了我们最好的中餐、有多少人体验过最顶级的中餐,和中餐被人理解、认知的程度直接相关。
我非常赞同“大班楼”老板叶一南所说的,想让西方味蕾接受中餐需要时间和引导,但中餐首先要坚持做好自己,不去盲目跟风,才有机会真正得到世界的认可。
上一篇:大东关小学?三给片区补偿?耿市长为你一一解答
下一篇:全面消除大班额,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0%!开福教育放大招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
- 丰林县:打好“组合拳” 稳岗促就业
-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在北京参加高职招考!今天17时截止——
- 政策|促进负责任创新与隐私保护:《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解读
- 湖北教育行业微信9月TOP30榜:“湖北民族大学”等8个账号新晋榜单
- 晒课堂常规 看星湖学校促师生习惯养成
- “乡”味浓浓,侨后代千里返乡学潮菜
- 房车资讯:房车买个什么车好?正犹豫的你,请收下本篇测评!
- 张家界市总工会女职工芙蓉公益讲堂送课到永定区教师进修学校
- 广东2024年普通高考报名百问百答(一)
- “首批二孩”集中入学 看银川如何从容应对
- 【理通三迤】好品德造就干部好风尚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职教援外新路径
- 排名公开:贵阳精神病医院2023排名10月详情榜单
- 亳州教师勇救落水青年 彰显师者大爱
- 贵州省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前提示
- 10月17日起,贵州省2023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纸质)可以领取啦!
- 四川北川:“羌山领头羊”计划让中学生成为科学实验的“研究者”
- 山东代表寄语妇女十三大丨刘莉:让巾帼之力在乡村振兴路上更加出彩
- “只要有孩子来读书,我就不会放弃”
- 原创国乒世界排名洗牌!王楚钦3项第1,张本智和暴跌,马龙第3难保
- 68125亿元!同比增长6%!山东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
- 文教融合共创未来
- 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 约老师轰22+12+7,掘金险胜灰熊!罗斯梦回巅峰,穆雷只打关键球
- 定档12月31日!2023深圳宝安马拉松报名今日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