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以下免进博物馆”?别急着拒绝孩子
原标题:“14岁以下免进博物馆”?别急着拒绝孩子
“我想仔细观看一件文物细节,旁边钻过来好几个小孩,一个大人在旁边解说。大人一说话,几个小孩就跳着搭腔,脑子都要炸了。”一位前往上海博物馆看展的市民何先生,将这段经历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网友对于“建议博物馆14岁以下免进”的争议。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被“熊孩子”吵扰的经历:不单单是在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就算是在高铁、公交、商场等这样开放性场所,一些孩子的嬉闹追逐也经常让人不胜其烦却无可奈何。因此,当类似关于“熊孩子”的话题出现时,总能引发不少人的共鸣,冲上热搜。
争论中,有人认为“低龄孩子并不适合需要观看门槛的博物馆展览”。要知道,博物馆是一个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的场所,而人们选择到博物馆、展览馆去,大多也是为了陶冶情操、拓宽视野,这不恰恰是孩子需要的吗?
当然也要看到,孩子们叽叽喳喳,确实可能影响到其他人的沉浸体验,“熊孩子”在博物馆内追逐打闹破坏秩序,造成展品破坏的案例也并不鲜见。但是,单纯因为低龄儿童会吵闹、自制力稍差就剥夺他们进入博物馆的权利,并不是平衡两者关系的最佳方案。
这样的“一刀切”不仅明显缺乏政策和法规依据,并且有违博物馆的社会公益性质,也让孩子失去了受教育长见识的机会,更有悖孩子们身心成长和认知事物的发展规律。
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而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样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性。或许他们没有太多的知识储备,看不懂历史远久的展品也听不懂讲解员的讲解,但就算是“不看门道看热闹”也能够丰富他们的感性认知,激发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这些成长进步的价值不应被低估。
以“孩子看不懂”或“可能损伤文物”为由,武断地将小朋友们拒之门外,是惰性思维的表现。现如今,成年人观展人次的大幅提升得益于越来越多策划精良的展出,而面对好奇、好动又好问的孩子时,是否应该多一些“我们策展时是否从他们的需求考虑过”的自问。
上海博物馆设计的寻找“博物馆里的动物园”活动,孩子可以按图索骥在博物馆中打卡动物细节;成都博物馆按大人和孩子的身高设计了不同高度的显微镜,参观时高低有序,互不干扰……这些来自各大博物馆的有益探索,带给了孩子们更多元化的体验。
与其让孩子和博物馆对立起来,不如让孩子爱上去博物馆,而真正引导孩子融入博物馆的,是家长本身。相比于“熊孩子”,那些身后不作为的“熊大人”似乎更让人唏嘘,要知道,不论是知识还是礼仪,博物馆都应该成为大人和孩子共同学习的场所,而不是遛娃打发时间的消遣之地。
让博物馆与孩子对话而不是对立。我们期待着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博物馆的魅力,而这中间的微妙平衡,也需要社会、家庭和博物馆等机构共同的探索。(朱晓帆)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
- 丰林县:打好“组合拳” 稳岗促就业
-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在北京参加高职招考!今天17时截止——
- 政策|促进负责任创新与隐私保护:《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解读
- 湖北教育行业微信9月TOP30榜:“湖北民族大学”等8个账号新晋榜单
- 晒课堂常规 看星湖学校促师生习惯养成
- “乡”味浓浓,侨后代千里返乡学潮菜
- 房车资讯:房车买个什么车好?正犹豫的你,请收下本篇测评!
- 张家界市总工会女职工芙蓉公益讲堂送课到永定区教师进修学校
- 广东2024年普通高考报名百问百答(一)
- “首批二孩”集中入学 看银川如何从容应对
- 【理通三迤】好品德造就干部好风尚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职教援外新路径
- 排名公开:贵阳精神病医院2023排名10月详情榜单
- 亳州教师勇救落水青年 彰显师者大爱
- 贵州省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前提示
- 10月17日起,贵州省2023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纸质)可以领取啦!
- 四川北川:“羌山领头羊”计划让中学生成为科学实验的“研究者”
- 山东代表寄语妇女十三大丨刘莉:让巾帼之力在乡村振兴路上更加出彩
- “只要有孩子来读书,我就不会放弃”
- 原创国乒世界排名洗牌!王楚钦3项第1,张本智和暴跌,马龙第3难保
- 68125亿元!同比增长6%!山东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
- 文教融合共创未来
- 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 约老师轰22+12+7,掘金险胜灰熊!罗斯梦回巅峰,穆雷只打关键球
- 定档12月31日!2023深圳宝安马拉松报名今日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