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提出地铁口防滑建言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2-12-12
手机版

  □李东华报道  晨报5月5日《轨交站出入口成摔跤高发区》一文报道说,每逢雨天,地铁出入口处都会变得湿滑异常,成为摔跤高发区。昨天,又有乘客在4号线塘桥站2号口处由于积水地滑摔倒,随后笔者再次走访了世纪大道、人民广场、静安寺等地铁站口,发现这些入口处的地面及台阶上积水现象普遍,乘客在行走时都需小心翼翼。市民对雨天地铁口湿滑都有同感,并提出了防滑建议。

  现场观察:摔倒者不在少数

  昨天中午12时许,张先生来到地铁4号线塘桥站,从2号口准备进站的他一手撑伞,一手扶着楼梯扶手,两眼紧盯脚下小心地往下走,突然他听到前面有人发出“唉呀”一声,抬头一看,发现就在他前面几级台阶处,一位约50岁的男子摔倒在地上。“地面上的积水很多,男子爬起来时,半个身子都湿了,还好摔倒时他扶了一下扶手,没有受伤。”张先生说,最近一个月时间里,他就看到了至少3个人在同一出口处摔跤,都是在下雨天。

  下午3点,在人民广场站8号口处,笔者看到,一位73岁的王老伯准备沿楼梯向下走,他一手撑着雨伞,另一只手里还提着塑料袋,在下台阶的时候显得非常小心,每走3步都要停一会,再接着向下走,数十级台阶他走了近2分钟。王老伯说:“台阶上有雨水后很滑,在下雨天进站时总是战战兢兢的,生怕一不留神摔倒,年纪大了还是走慢点安全,这里积水这么多,应该派人及时清理才行。”

  调查显示:地铁口路面湿滑情况普遍

  笔者走访了人民广场、世纪大道、静安寺、南京东路、塘桥站等几个地铁站,每个出入口处都不同程度出现积水现象,出入口没有加盖顶篷,如塘桥站2号口、人民广场站8号口,积水情况更严重。

  笔者打伞来到地铁站口,在台阶上把伞收好,向外面甩了甩伞上留下的雨水。但在下楼梯时,还是有雨水顺着伞滴到台阶上。笔者注意到,更多的乘客则是带着刚收起的雨伞在走道中步行一段后,才甩伞面上的积水,水全甩在了地面上。乘客陈先生说:“在上下班高峰时段,来来往往的乘客手中雨伞淌下的水滴积聚起来令台阶湿滑,这就给乘客上下楼梯带来一定危险。一些地铁站在楼梯口处放置了一块防滑铺垫,让乘客从外面的雨水路面走进来时不至于滑倒,但在楼梯上以及站台上,类似的防护设施则显得不够。”

  人民广场地铁1号口与3号口相距约60多米,笔者在现场看到,两个进口处积水很多,相连的通道内也几乎全部变湿,只在3号口位置放有一个“小心地滑”标记,通道中没有防滑垫。

  市民建议:加涂防滑剂

  在走访过程中,许多乘客对雨天地铁口湿滑危险都有同感,并向笔者提供了许多建议。

  乘客陈先生说:“雨天路滑可以理解,但乘客经常在地铁入口处滑倒还是应该引起重视,香港地铁内用的是水磨地砖,因此表面摩擦系数比较大,即使在雨天,也不用担心会滑倒,另外地铁方也可以借鉴南京路步行街的做法,在路面上加涂‘防滑剂’,增加现在地板的摩擦系数。”

  一些乘客还建议,对一些没有顶篷的出入口,应该加盖顶篷,使雨水不能直接落在台阶及通道内。在地铁里应该多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并加强广播,不断提醒乘客防止滑倒外,还应当想办法通过增加一些简单的设备收集起伞上剩余的雨水,防止雨水滴落到台阶。比如在进站口位置,多放置些抹布、水桶,提示进站乘客在准备下楼梯前先用抹布在收好的伞上擦拭一遍,尽量让伞上的雨水能流到水桶里,而不是在地铁里一路走一路滴。地铁工作人员在雨天应随时擦拭台阶,排除积水。在下行楼梯与站台的交接处,也应铺设防滑垫,以防着急赶车的乘客从楼梯迈到站台时因湿滑而摔倒。同时,也希望乘客能照顾好自己的雨伞,比如随身带个塑料袋把湿伞装好。

  地铁服务热线:尽量采取各种防范措施

  笔者致电地铁公司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说,确实有许多乘客反映雨天地铁口湿滑情况,目前各个出入口都有清洁工人定时清扫积水、并放置安全警示标记,此外还会在一些出入口放置防滑垫。对于能否在出入口处安排工作人员发放雨伞袋以避免乘客甩伞时,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客流量巨大,加上站厅出入口众多,该方案没有可行性。但会向上级反映,在入口处加放一些塑料桶,便于收集乘客雨伞上的积水。

  律师观点:乘客和地铁公司相互配合

  上海新闵律师事务所贺强律师说,地铁出入口处属于地铁运营公司的日常维护管理范围,因一些地铁口没有设防雨篷,或其它一些因素造成入口及通道内湿滑。乘客在雨天进入地铁时要注意到自己的文明行为外,地铁运营公司也应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清扫楼梯过道积水或增加铺设防滑垫,并提供足够的警示标志提醒行人注意安全,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果乘客在入口处或通道中发生意外摔伤,地铁方可能会因在管理上的疏漏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上一篇:建党100周年作文200字左右(建党100周年作文200字)
下一篇:战疫征文|写给白衣天使的一封信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