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论》:苏轼的职场宝典,本可以平步青云,遇到他谁也没戏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3-01-14
手机版

  贾谊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符号化的人物,历朝历代凡是郁郁不得志的人,总会想起来贾谊的人生际遇,尤其是司马迁把贾谊和屈原合在一起写成了《屈原贾生列传》之后,贾谊就彻底跟屈原一样,成了无数文人骚客凭吊的对象。

  文人心中有不平,大概总要发一些议论,历史上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对贾谊做出过评价,司马迁认为贾谊是生不逢时跟屈原一样,但王勃却说“屈贾谊与长沙,非无圣主”,认为贾谊的悲惨命运并不是没有明君造成的。

  议论归议论,很少人能真的从贾谊身上总结成败得失的经验,从而为自己的人生做规划的,但苏轼就不一样,因为从小就跟着父亲读了大量的考试不考的史书,所以非常年轻没入仕的时候,就写下了《贾谊论》,深入剖析了贾谊的成败得失,让自己不要重蹈贾谊的覆辙。

  那么总结了贾谊的成败之后,我们可爱的苏东坡先生成功了吗?

  贾谊的加强版

  贾谊和苏轼有诸多的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苏轼的起始阶段简直就是贾谊的翻版,甚至可以说是贾谊的加强版。

  苏轼在很多方面都和贾谊很像,他们都是毫无背景的外省青年,也都有盖世才华,远大志向,还同样少年得志,看上去前程似锦。

  范进中举的时候考了几十年科举,中举的时候都乐的发疯了,而苏轼远道从四川来东京汴梁,一举高中真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而且虽说都是少年天才,但苏轼还有个更大的优势,那就是他的亲弟弟也同样的考中了,他的父亲虽然止步于低级别的考试,但是因为一下子培养出了两位少年俊才,一时间也名动京城。

  可以说苏轼的春风得意比贾谊来的更多,因为他有家庭可以炫耀,当时在开封,三苏的名气非常大,加上文坛大佬欧阳修的大力称赞,一时间三苏的名声传遍了大宋,可以说苏轼一出道就达到了许多人遥不可及的地步,甚至说未来的宰相职位都向他招手。

  但熟读历史的苏轼知道,此时的春风得意并不能说明什么,要想在仕途上高歌猛进,就必须要避免贾谊犯过的错误,那么在苏轼眼里,贾谊犯得致命错误是什么呢?

  少年英才一般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容易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因为实在是没人比他更聪明更有才华,当年的贾谊二十几岁就位列副部级高官,真可谓是早早的就到了人生巅峰。

  越是这样的人,就越容易犯老同志的忌讳,在朝廷里混,才华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懂得尊敬老同志才是关键,但贾谊偏偏不懂这个道理,仗着汉文帝对他的喜爱,又认为自己才华盖世无双,不把那些老同志放在眼里。

  结果遭到了老同志们的排挤,按理说在封建时代只要皇帝喜欢你,大概率上讲就算有人排挤你,你也可以安然无恙,但是汉文帝朝堂上的元老们地位实在是太高了,他们不但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功臣,更是冒着生命危险,把天下从吕后手里夺过来还给刘氏家族的人,这样的元老人物,实在是连汉文帝也不敢得罪。

  可能汉文帝觉得贾谊还年轻,只要再过些年,元老们去世了,自然也就没事了,毕竟年轻才是最大的资本,于是便把贾谊远远的派到长沙去历练,没想到贾谊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命运怎会如此,结果没几年就郁郁而终病死了。

  贾谊的悲剧成了无数人缅怀的对象,但是务实从来都是苏轼的作风,他从不会只停留在哀叹的层面,他要做的是避免贾谊犯过的错误,于是年纪轻轻就写下了《贾谊论》,并用实践践行了自己的想法。

  深得老同志喜爱

  明白了贾谊的过错,年少成名的苏轼,一开始就非常注意和朝堂元老们搞好关系,他中举之后给阅卷老师梅尧臣写了一封感谢信,这封信现在课本上都有收录,叫《上梅直讲书》,足见苏轼写感谢信的用心程度。

  里面对阅卷老师的夸赞那也是句句都在点子上,深得梅尧臣的喜爱,因为以他的高位,太多人想拍他马屁,但只有苏轼说的最合他的心意。

  同样的对于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苏轼那更是过从甚密,而且写文章也都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唐宋八大家苏家父子三人都榜上有名,他们的实力固然重要,但是跟欧阳修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毕竟当时欧阳修是文坛领袖,也是他极力提倡古文运动。

  而且苏轼很懂得人情知道,知道麻烦别人才能建立起来关系,经常会用一些小事来麻烦别人,以此来建立起联系。

  谁会愿意拒绝这样一个既可亲可爱,又才华横溢的明日之星呢?苏轼请过司马光为母亲写墓志铭,还向司马光提过亲,想把表侄女嫁给司马光的儿子。

  这样的人际关系高手,基本上把朝堂上的大佬全部搞定,那就就算是不喜欢他的,至少也不讨厌他,因为苏轼从来都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跟王安石司马光这种执拗的人完全不一样,苏轼的变通和豁达非常适合为官走仕途,并且眼前的景象,也印证了苏轼对贾谊的判断,一片大好前程在向苏轼招手。

  一船人全翻了

  我们经常说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苏轼做到了,他结交的大佬就算是有一两个下台了,也完全能够保证剩下的能帮他达到仕途的顶峰,但有件事的突然发生,是谁也无法帮忙的,这件事就是丁忧。

  丁忧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就是无论你做到什么官位,无论官职大小现在负责什么工作,只要你父亲或者母亲去世了,你就必须要回家守丧三年,这项制度在古代社会一直被严格执行着,违反的人不但会受到律法的严惩,而且会被所有同僚都看不起。

  苏轼也确实是命不好,苏家兄弟中举之后,正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苏轼的母亲去世了,这样他们就必须回到四川服丧三年,等到丧期过了没多久,苏轼的父亲也病故了,对于他们来说父母病逝不但是情感上的打击,而且也给仕途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等到苏轼安心的回到朝堂,却发现此时早已从仁宗朝变到了神宗朝,中间短暂的英宗并没有留下太多印记,而锐意进取的神宗和仁宗比起来,一改往日的温和,整个朝堂的氛围完全不一样了。

  按照苏轼的人生规划,他交好的那些大佬,就算有一两个下台了,依然还有很多在位,对他基本上也没什么影响,但是偏偏此时当政的是王安石,一个常年在地方任职的官员,神宗继位后立马调任中央,并且深得神宗信任,主持变法。

  变法这种事宋仁宗也搞过,就是范仲淹欧阳修他们弄的,虽然没搞成,但结果也不算太差,人员虽有升有降,但大体上还是保持了一个平衡。

  但神宗完全不同于仁宗的宽厚,他吸取了仁宗朝变法的教训,完全信任王安石,同时对于反对王安石的人,坚决予以罢黜。

  庆历变法就是在众多大臣的反对声中偃旗息鼓的,这次宋神宗和王安石彻底铁了心,不管多少人反对,他们彻底发扬了孟子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态度,不管多少人反对,一定坚持到底。

  于是北宋自开国以来朝堂上温和的风气彻底被打破了,一个大臣上书反对就罢免一个,两个就罢免一双,一百个反对就罢免一百个,这不是说笑,也不是神宗对王安石画的大饼,而是实实在在就是这么做的。

  最后的结果就是只要是反对变法的,全部都被赶出了朝廷,而老臣们全部都反对变法,于是原来苏轼结交的朝廷老臣,清一色的全部都被赶出了朝廷,朝廷里只剩下了新提拔上来的人和王安石这个孤家寡人。

  对变法的评价比较复杂,就具体情况而言,当时的额“君子”全部反对变法,支持变法的都是投机分子和小人,结果可想而知,苏轼再怎么随和,也不可能和小人为伍,这是当时做人的底线,于是当年的“明日宰相”如今却是被一贬再贬。

  在水火不容的君子与小人的变法之争中,北宋异常激烈的党争就此开始,而且是愈演愈烈,直到北宋灭亡,余波还要到南宋才平息下去。

  苏轼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完全吸取了贾谊的教训,但是万万没想到的事,自己交好的那些大佬们,全部都被打翻在地,无一幸免,最终苏轼的仕途依然还是如同贾谊一样暗淡,但是苏轼却活出了自我,完全没有贾谊的自怨自艾,活出了一个潇洒豁达的东坡先生。

  这或许就是苏轼的命运,如果没有仕途的不顺,可能也无法造就文学上的苏东坡,正是在不顺的仕途中,苏轼不断感悟人生,不断锤炼自己的内心,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更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苏东坡。

  禅定时刻:命运总是有很多不确定,苏轼尽管早早就做好了人生规划,但是依然被命运无情打击,但最终苏轼还是活出了自己,活出了自己生命的态度,这一点比郁郁寡欢英年早逝的贾谊实在强太多了。对于人生我们应当做出适当的规划,但面对变化,也应当适时做出调整,活出自己才是最好的人生。

  举报/反馈

上一篇:AMC10/12分数线公布 除了AMC还有这项数学竞赛可以参加!
下一篇:2022年12月29日上海市西软件信息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底价竞得上海市1宗其它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