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刻·聚焦通法】参与诉源治理,这些人民法庭有妙招!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3-01-15
手机版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作出重大部署,强调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人民法庭是司法服务基层治理的最前沿。如果说人民法院打开的是一扇公正司法的门,那么人民法庭打开的则是司法为民的窗。

  今年以来,通州法院率先在各人民法庭设立常态化立案诉服站点,多元调解+速裁工作一并下沉,实行无差别立案,真正实现矛盾不出辖区。同时积极推动各派出法庭基建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各人民法庭物质装备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一个全新的副中心法院初见雏形。

  2022年是副中心“基层治理年”,创新探索基层治理副中心路径和模式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通州法院五个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创新,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精准对接司法需求,城乡居民司法获得感一体提升。

  01/

  宋庄人民法庭

  ★

  招牌:“网格化”诉源治理模式+“红色微e站”云端解纷机制

  

  宋庄人民法庭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政府路,主要管辖通州区宋庄镇、潞邑街道和永顺镇温榆河以东地区的传统民事案件及民间借贷纠纷、买卖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等部分商事案件。现有人员39名,其中员额法官8名,法官助理8名,聘用制法官助理及聘任制书记员12名,法警4名和人民调解员7名。

  

  2022年,通州法院积极推进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将诉前调解、立案、诉讼服务和速裁工作一并下沉至人民法庭。宋庄人民法庭响应院党组部署要求,率先完成辖区内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布设工作,积极构建“网格化”诉源治理工作模式,将管辖区域依据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和纠纷特点等因素划分不同网格,指定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和人民调解员进入网格,通过张贴解纷二维码和巡回调解等模式,有效对接网格内人民群众解纷需求,做到街乡吹哨、法庭报道。

  

  

  同时依托宋庄人民法庭党支部“红色微e站”党建创新项目,融合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机制,聚合云端解纷力量,打造“诉源治理微e站”“运河星空夜间法庭微e站”“云端普法微e站”,推出“一码解纷进社区”模式,人民群众通过扫描社区张贴的解纷二维码,便可以登陆微e站,申请在线解纷、夜间庭审和定制普法网络公开课,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和普法需要。

  

  

  宋庄人民法庭“网格化”诉源治理模式和“红色微e站”云端解纷机制先后被中国法院网、学习强国和北京支部生活等媒体刊物推广报道,取得了良好效果。

  02/

  漷县人民法庭

  ★

  招牌:诉源治理“一二三四N ”金字塔工作法+“星火”党建品牌

  

  漷县人民法庭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漷兴一街,地处北京东南边陲,主要管辖漷县镇、永乐店镇和西集镇民事案件及民间借贷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等部分商事案件。现有人员29名,其中员额法官5名,法官助理5名,聘用制法官助理及聘任制书记员10名,法警3名和人民调解员6名。

  

  近年来漷县法庭以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建设为着力点,创新打造“一二三四N ”金字塔工作法。一核即党建引领,二元即府院联动,三制赋能即搭建对接机制、分流机制和监督激励机制,四措并举即对接“12345接诉即办”、落实12368一号响应、做优“法律明白人”培训、助力“无讼村居”,N指的是做实做优解纷员吸纳和培训工作、聚合多元力量促进同心发展即多元聚力。

  

  

  目前漷县法庭内各乡镇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已铺设完毕,依托各乡镇的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定期开展村干部、网格员云法庭及司法送达协助培训,形成“线上送达为主,线下送达为辅,网格员送达协同”的新型送达模式。与各乡镇网格办协调12368一号响应机制和人民调解员参与12345热线矛盾化解机制,有效化解漷县镇、西集镇多次长期重复12345工单110人次,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动作片

  同时依托?“星火”党建品牌,与属地乡镇党委政府联合开展党建共建活动与诉源治理工作,盘活基层治理活力,积极融入地方党委领导下的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将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与漷县镇、永乐店镇和西集镇的基层治理品牌建设紧密结合,及时满足乡镇政府对高质量法律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府院共治”效能。

  今年7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成功推动“万人起诉率”纳入通州区平安建设考核指标体系。通州区成为全市首个将“万人起诉率”考核落地街乡镇的区县,推动通州区基层治理迈入新阶段。

  03/

  张家湾人民法庭

  ★

  招牌:“4×3”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体系+“E解纷”平台

  

  张家湾法庭地处北京市通州区腹地,案件管辖地域包括张家湾镇、潞城镇、通运街道和潞源街道两镇两街。现有人员31名,其中员额法官7名,法官助理9名,聘用制法官助理及聘任制书记员7名,法警2名和人民调解员6人。

  

  张家湾法庭立足辖区发展大局,精准对标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型建设示范区建设要求,对内优化职能,对外延伸服务,不断完善司法服务保障需求,构建“4×3”司法服务保障体系,即 “三优化”打造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三层级”铺设一站式解纷网络、“三助力”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三同步”稳妥化解城镇化衍生纠纷。

  

  

  通过在镇域设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为群众提供普法宣传、立案登记等一站式解纷服务。在村居社区设立解纷联络站,依托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下沉在线诉讼服务到村居社区。在互联网,配备“E解纷平台”,扫码即可获得多元解纷、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主动融入北京市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与属地政府建立双向联络机制,精准对接司法保障需求,今年以来,张家湾法庭以会商指导、联合协调等方式参与辖区12345重难点工单办理近900件,参与镇街协商20次,提供法律参考意见54项,发送司法建议7份。

  为稳妥化解城镇衍生矛盾纠纷,张家湾法庭对相关问题及时研讨,统一裁判尺度,依法保护农民房产权益,确立三定三限三结合安置房裁判规则,在解决市民合理诉求的同时形成示范效应。关注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权利,产业转型升级营商环境优化问题,部门联动,调判结合,分类施策,化解城镇化衍生纠纷。

  

  

  “E”码解纠纷是张家湾法庭探索智慧解纷新路径的具体体现。张家湾法庭在其辖区内每个解纷中心和重点村居社区,每个村都有不同的解纷二维码,法官在后台可以研判村居社区多发的矛盾纠纷类型。群众扫码就可获得多项法律服务,满足群众的基本法律需求。因其操作简单,在群众中颇受欢迎。自“E解纷”平台运行以来,群众提交需求97起,多元化解70余起。

  今年5月,张家湾法庭被最高法院确定为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法庭,工作模式获最高法院周强院长批示,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张家湾人民法庭被评为北京法院人民法庭建设优秀案例。

  04/

  马驹桥人民法庭

  ★

  招牌:“三位一体”多元解纷网络+“于府院”民族特色调解品牌

  

  马驹桥法庭位于位于通州区西南部,主要负责受理和审理通州区马驹桥镇、于家务回族乡两个辖区乡镇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现有人员32名,其中员额法官7名,法官助理7名,聘用制法官助理及聘任制书记员12名,法警2名和人民调解员4人。

  

  2022年以来,马驹桥法庭立足辖区实际,结合辖区乡镇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以“一心两轴多组团”为特点的诉调对接工作,以法庭为解纷中心、辖区两个乡镇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为“驱动轴”,着力构建“法庭、乡镇、村居”三位一体多元解纷网络,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针对辖区内回民聚居特点,坚持“多元共治、民族融合”的工作思路,联合属地党委政府打造北京市首家具有民族共同体特色的法治调解基层治理品牌“于府院”,选派回族法官和有当地工作经历的法官定期到于家务回族乡开展诉源治理工作,已通过诉前调解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解纷效果明显。

  

  

  对于家务回族乡距离法庭较远,群众参与诉讼较为不便的问题,创新“巡回审判”工作模式,积极响应辖区群众的司法需求,在于家务回族乡建立包含立案诉服、调解谈话、开庭办公等业务的全功能服务大厅,提供全流程便民司法服务,让诉讼群众“走进一个厅、事情全办清”。截至目前,于家务回族乡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已为群众提供便民司法服务200余人次。

  

  

  坚持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通过“骐骥课堂”自创学习品牌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党建学习,创新“一轴三点多融合”特色党支部工作法,打牢支部建设根基,以党建带队建,以合力促发展,激发队伍活力。《双法融合,党建引领,高质量推进人民法庭建设水平》案例入选最高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选编》。

  05/

  台湖人民法庭

  ★

  招牌:“法律+环保”复合型生态服务保障工作模式+ “鸿鹄”党建品牌

  

  台湖法庭坐落于通州西南部,主要负责审理通州区九棵树街道、文景街道、梨园镇、台湖镇的一审民事案件。现有人员33名,其中员额法官8名、法官助理8名、聘用制法官助理及书记员11名、法警2名和人民调解员4名。

  

  近年来,辖区内北京环球度假区、国家大剧院舞美中心、台湖演艺小镇等富有现代化气息的文旅项目在大运河生态文化带陆续铺开。

  台湖法庭主动融入副中心文旅生态产业发展新格局,构建“法律+环保”复合型生态服务保障工作模式。成立台湖、梨园、九棵树、北京环球度假区“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专业团队定点入驻,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诉讼服务,力争实现矛盾纠纷不出辖区。开通涉文旅产业纠纷绿色审理通道,针对调解未果的文旅类纠纷进行集中受理,发挥专项审理的集约化效应,推动涉文旅产业纠纷高效化解。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集中审理辖区涉环境资源类案件,深化环境资源审判理论研究和规则建构,打造“法律+环保”复合型生态服务保障工作模式。发布《企业环境污染风险防控提示书》、司法服务保障专刊,为辖区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以“鸿鹄”党建品牌为依托, 聚力打造“鸿鹄·头雁计划”,通过建立科学、动态、简便、实用的平时考核体系,鼓励干在平时,培养鸿鹄头雁,靶向激活队伍潜能和审判效能。聚力打造“鸿鹄·青年会客厅”。定期邀请属地党委政府、“两代表一委员”、先进榜样典型走进法庭,帮助干警知民情、熟区情,拓宽干警视野。聚力打造“鸿鹄·研学会”。坚持党建带团建,由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立研学会,开辟青年干警聚智、聚才、聚力新空间。针对新城镇化建设引发的矛盾纠纷,加强府院联动,探索“示范判决+集中调解”工作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源头治理。相关工作经验获评北京市政法系统首届优秀党支部工作法。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服务无尽头。下一步,通州法院各人民法庭将继续鼓足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一如既往,贴近基层司法需求,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继续擦亮基层社会治理新底色。

  编辑:岳兵

  

上一篇:【光明网专论】深入回答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重大时代课题
下一篇:2023年考研人数474万人,虽然很难,但“上岸”的机会也大!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