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背景下提升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的路径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3-03-29
手机版

  提升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的核心要义是依据产教深度融合的根本原则,找准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对接的关键要素,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基于专业群改革创新的经验,笔者简单阐述数智化背景下提升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职业院校在培养不同层级技术技能人才时,要统筹规划各层级各类别职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对接企业不同层级岗位标准,开发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校企融通轨道交通高端装备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系统设计中高本职业能力等级以及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调研与对比分析,团队发现我国制造类企业85%以上的生产技术人员是从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毕业的,其中从本科院校毕业的制造类人才主要承担系统研发、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工艺管理等工作及一线的综合技术处理工作;高职和中职的毕业生通常从事生产技能方面的工作,高职毕业人员主要承担系统安装与调试、主机总成、安装与调试、售后服务等工作,中职与其他学历人员多为体力劳动,如承担加工、安装等工作。虽然不同企业有一定差异,但技术技能人才的岗位工作任务与岗位工作能力基本相当,而且企业各级各类岗位入职能力要求、职级晋升能力标准已相当完备。因此,提升数智化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首先要构建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做好顶层设计。

  二、推进岗课赛证融通的专业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加拿大OBE课程开发理论,团队研究并实践了对接X证书的模块化课程开发,在人才需求与职业岗位调研的基础上,对岗位、竞赛、证书中包含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分析,“明确某一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工作岗位、工作对象、使用的工具或器材、工作方法、劳动组织方式及对工作和工作对象的要求”,归总各任务的典型特征与工作要素;依据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对象等要素,将相近或相似的典型工作任务归并成一定的任务集合,并对典型工作任务的集合开展工作内容分析和所需的能力分析,在能力相当、培养内容相符的原则下,将各典型工作任务转变成工学结合的课程,构建岗位课赛证融通体系,助力推进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高质量发展;团队与企业共同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开发设计了学习型课程教学任务,将不同层级核心岗位标准融入中高本三个层次,将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成课程的具体教学模块,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任务,增强培训的适应性;对课程的每个模块赋予学分,从而实施专业群内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学分互认,并将其扩大至专业群外,甚至不同院校,真正实现岗课赛证融通。从具体实施方面,可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要整体设计开发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块。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模块可根据不同课程给予不同的工作任务。对软件开发或项目设计类课程,可设计完成真实作品或实际软件的研发任务模块;对具体的实际设备运用或具体操作性课程,可设计使用现场真实设备完成实际操作的任务模块;对流程规范化但内容并不复杂的工艺类课程,可以设计工艺改造或工艺设计等任务模块;对与生活常识或工作常识紧密相关的基础课程,可设计案例分析、任务再现或现场参观等任务模块。将不同类型的任务与不同类型课程匹配,与现场实际操作情况更接近,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是要分专业和课程模块组建新型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团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必须成立以学校骨干教师牵头、校企“双师”共同组建创新团队。团队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现场实践经验,从而能够将职业岗位的要求与教学需要紧密对接,更有效引导教师站在学习者的立场,从教学主体向教学主导的定位转变,不断提升职教理念、教学观念,提升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能力,开发特色教材等,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

  三是要实施以行动导向为原则的教学。创新团队可依据学校学生培养及企业员工培训等各类需求,分不同难度、不同类型,采用前述的课程模块,按需组合搭配,构建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对象、不同学制、不同学时及企业培训项目的模块课程;对不同类型的模块,可采用各种有效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如项目任务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研讨式教学、远程虚拟教学等教学模式,将AR、VR等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技术融入教学,同步开展基于智慧管理的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还可试行长短学制、弹性学制、学分制、走专业制和走课制。

  四是要及时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块。创新团队应主动与企业技术人员沟通,对接岗位最新技术要求,同步开展操作工艺改造、现场产品设计、新型设备维护、复杂型设备流程改造等研发创新。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创新协会、专业协会,共同探究并参与高端技术改造;到企业挖掘最新项目任务,及时将最新的生产项目和任务及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如将“城轨车辆轮对检测技术、车辆远程维护检修技术”等项目开发成果转化为轨道车装配与调试的课程教学任务和案例,同步开发“无人驾驶”“智能检修”等国际化、智慧型教学资源,开展3D虚拟机床实训装置等项目研究与转化,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技术同步发展。

  三、培养满足专业改革发展的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在推进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教学实施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融合了校内核心骨干与专业基础骨干,推动专业改革创新发展。创新团队建设:一是学校必须与企业形成长期的良性运行机制,校企专家学者双向流通,以老师流动工作站、名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等为载体,将行业发展趋势、技术更新情况、企业岗位需求等及时传达给教师与学生;二是创新团队可以下设四类课程团队,即专业综合课程团队、专业核心课程团队、专业基础课程团队和公共课团队,主要开展课程改革、教材开发与资源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组织实施等工作;三是要开展研究与总结,研究专业创新路径、开发课程模式、丰富和优化教材内容、研究教学规律等,将专业改革创新的成功经验、模式归纳总结形成普适性规则,实现推广应用价值,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四、设计专业良性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

  专业的发展需要系统建立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形成诊断改进制度,客观地反映职业教育质量、专业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实现内部质量支撑外部需求,更好地将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融合。考核评价系统可从两个方面开展:

  一是外部评价,主要是社会性评价,即“他评”,考量专业对区域经济贡献度、对行业企业支撑度、技术服务与培训的效果、社会认可度等,邀请行企业、第三方机构、公众等主体参与评价。外部评价越客观,对专业建设的积极作用就越明显。外部评价应全面反映专业与行业企业的相互支撑、融合和作用的情况,专业目标与产业匹配情况,专业为企业输送的人才情况,培养对象的企业认可度,专业的建设质量与优化更新情况,专业为企业开展各类服务的项目数与成果转化规模,校企资源共用共享比例等。

  二是内部评价,基于学校视角及专业内部视角,客观分析并自我剖析专业群发展水平与成效,即“自评”。内部评价往往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形成周期性评价机制,自我诊断出专业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向与内容,对专业的动态更新优化具有指示引导作用。内部评价分两个层次:一方面,建立校内评价机构,该机构独立于二级行政部门和专业之外,制定学校统一的评价标准、不同专业水平的诊断指标、专业评价与诊断的实施流程,并定期实施评价;另一方面,专业的内部的评价,以总结、研讨、交流为主,在专业建设与管理的日常过程中定期开展。内部评价应尽可能给予积极信号,激发专业建设良性循环的持续动力。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往往相互印证、支撑、促进,评价过程中需要常态化采集专业的建设数据,对比专业建设目标进行分析,做好同比数据分析,在反馈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优化,构建起内部评价小循环与外部优化大循环的专业升级改进运行机制,促进专业群发展。(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3年第5期)

上一篇:泸州市纳溪区:“夜间、指尖、实践”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下一篇:华南理工大学来沪招生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