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联谊” 美育融合发生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3-04-21
手机版

     “看到了什么?这是哪里?那是谁?像什么?”今年的“城市美育日”当天,西岸美术馆围绕常设展“万物的声音”,在徐家汇书院开启了第一堂“社会美育课”。课后互动环节,导览员抛出一串引导问题激发观众自由想象。这是徐汇区文旅局策划的近百场活动中,唯一一场由两家文化机构联袂创造的美育体验。时下,“社会大美育”工作火热开展,像这样由多方共同搭建的更具开放性的城市文化平台也将如雨后春笋不断冒尖,市民也必定迎来美育丰收。

  青年报记者?丁文佳

  一幅画里看美育如何入手

  “这幅作品像是一场男人的聚会,因为有烟斗、礼帽、沙滩、扑克……”由法国画家费尔南·莱热创作于1927年的《手和帽子的构成》目前正于西岸美术馆展出,这幅画也顺势成为了在徐家汇书院报告厅举行的导赏讲座的课后问答。一位观众根据作品画面给出的回答,令负责这场导览的康恬深感意外,“当听到观众说出的想法是我完全没想过的时,这是让我最感动的。”90后的康恬是西岸美术馆公共教育团队的项目负责人及资深导览员,常常近距离面对观众的想象,也让她深感不断丰富着自己对艺术的理解。

  这位观众所说的“男人的聚会”等信息并未见于任何介绍,但康恬表示他说得没错,因为莱热当时确实热衷小酒馆聚会。“很多时候,观众在现场没有看展签,直接先看画面,他们所理解的东西往往能正好命中正确信息,这也说明现代艺术需要多重理解去丰富它的内在。”康恬表示,美育从最简单的角度切入是最有用的,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观众的思考。如果一上来就讲艺术流派等枯燥内容,反而会适得其反。

  “大家熟知的日常场景或者小物件,它们的象征概念通常会成为艺术创作的原材料,通过眼睛看到的才能慢慢推敲出更深奥的东西。”康恬举例表示,这幅画下方有只手在托举圆顶礼帽,是画家出自对卓别林的致敬。但展览现场有观众告诉她,这像是一位绅士脱帽对女士行礼,这是完全不同以往的有趣想象。

  “当我第一次看一幅画时,也是从最熟悉的角度入手,所以是推己及人地传递给大众。”康恬表示,自己虽然是艺术从业者,但很多东西并不是在学艺术相关专业时就了解的,也需要借助不同展览吸收新的流派后,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当天的导览活动现场,她并没有按照“标准流程”来直接开讲现当代艺术史,“观众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会比较熟悉,现当代艺术就有一定难度了。”她把当天讲座串成一条时间线索,借助一两件作品对每个不同时期展开论述,也就是从观众最熟知的古典作品开始,慢慢过渡到展览所聚焦的现当代艺术。

  康恬表示,现当代艺术对大众而言稍显冷门,但开设现当代艺术展览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单一艺术领域的受众,而是希望通过有趣的导览方式来吸引更多受众。她介绍,很多艺术家在创作时会受到音乐影响,比如瓦西里·康定斯基擅长用颜色和点线面的不同形状去表达音乐节奏、韵律,音乐和绘画其实很难分割。平时在西岸美术馆的美育活动中,针对成人的体验通常以跨界形式开展,比如由她负责的音乐艺术沙龙会根据每个展览所对应的艺术音乐流派或是艺术家常听的音乐等,让观众实现视觉和听觉交织的体验,有时候还会邀请观众一起跳舞。

  两馆美育联动要从建筑说起

  这也是康恬第一次脱离展览现场来导览,在她看来,两馆平时有着不同的受众,通过跨界无疑拓宽了各自受众。其实早在2021年,徐汇区图书馆的“灯塔书房”就和西岸美术馆的“书架”产生了联动,通过主题专架和阅读推广活动,助力更多市民“阅读艺术”与“艺术阅读”。无巧不成书的是,作为徐汇区图书馆新馆的徐家汇书院和西岸美术馆的建筑设计都来自于戴卫·艾伦·奇普菲尔德,他最近刚被授予建筑界最高荣誉奖——普利兹克建筑奖。

  戴卫·艾伦·奇普菲尔德向两馆联袂合作表示了祝贺,“我很高兴这两家机构正在合作,虽然它们代表不同的建筑环境,但都旨在促进知识和文化的发展,服务于公共利益,并改善他们的社区。”西岸美术馆执行馆长陈安达介绍,戴卫·艾伦·奇普菲尔德是一位理性主义的建筑大师,他的建筑作品都非常优雅,在各自所处的空间里并不张扬,甚至与环境安静地融为一体,但它们又具备非常重要的公共功能。两馆无论从外在还是内在都具有一种连接性。他表示,如今的美育与十年前有很大区别,因为公众对于文化服务需求不断变化,因此需要先迈出第一步去探索美育联盟更多的可能性,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一些新鲜的尝试。

  两馆拥有着共同的原生基因、文旅血脉和传承使命,美育破圈看似是在不断“种草”,实际上更是拓展了思维方式。徐汇区图书馆馆长房芸芳表示,既要“各美其美”,做好阅读推广和艺术普及;又要破圈“美人之美”,互相共享文化资源和特色;还要“美美与共”,开展艺术主题阅读、志愿者队伍共育等,形成互为表里的美育品牌,丰富滋养市民读者的精神生活。

  以美的追求促进个体和社会发展

  观众陈艳阳当天在徐家汇书院聆听了这场“万物的声音”现当代艺术导赏讲座,“生活中的万物除了实用价值之外,也可以作为艺术家传达思想和反映时代发展的媒介。万物的声音不是用听觉感受的,而是用视觉和知觉的方式,让万物的声音被‘听见’。”这场讲座成功激发了她的思考,她经常关注各类美育讲座,只要有时间都会主动报名。对她而言,希望通过美育活动能不断提升艺术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

  “美育的意义,在于以美的追求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陈艳阳非常欣赏德国诗人席勒所说的“自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让我们成了‘人’”,她认为这一语道破艺术之于每个生命成长的重要性。陈艳阳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虽然工作内容不直接与艺术相关,但美育也成为了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的课程之一。而她也非常重视自己的美育,因为喜爱音乐和绘画,在工作之余便学习了古琴、声乐等,目前正在学习中国画。

  从美育汲取的精神养分滋润了她的生活色彩,平时常听的艺术讲座带来的收获是潜移默化的。“我不希望自己在看画展、逛博物馆、听音乐会时只停留在浅表的‘啧啧称奇’阶段,而是通过学习和积淀去理解艺术真正的绝妙之处。”陈艳阳表示,比如看一幅画,如果能理解它在艺术史中的角色,它出现的前因后果,这样才能抵达真正的艺术审美。以高尚的美引导生活,将持续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上一篇:同比增长100%!大庆高新区一季度完成固投26亿元
下一篇: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荣退教师寄深情 关爱学生伴成长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