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个体而言,心理坚韧性越高,越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3-05-03
手机版

  文|箫紫圜

  编辑|阿巴阿巴

  

  当前社会环境中,高中生未来如何在升学、择业、人际交往与赚钱等方面做出抉择,都要面临很多问题。

  然而,近些年来,中学生群体在面对社会挫折、压力时,往往又表现出一些适应不良导致的特殊状况,甚至导致心理上的问题。当今世界变化日新月异,中学生成长适逢新时期新时代的发展。

  

  因此,如何培养青年学生一定的适应性和抗挫折能力,以适应这个时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成为当今教育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我们把个人在面对生活中挫折、艰难、生活中的逆境、威胁、难以承受的伤害或其他生活中巨大的压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紧张和沮丧时的“反弹能力”叫做心理弹性,即复原力、抗逆力等。

  心理韧性能够化解高危处境。心理韧性已有很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端于美国,其理论依据是从西方的正面心理学的成果而来。

  

  心理坚韧性一词最早诞生于对运动员心理品质的研究。1975年,国外许多学者开始了对心理弹性的分析和研究。

  彼时,大量的研究学者提出,处于高危或者应激环境中的青少年,肯定是会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达到百分之百。

  对个体而言,心理坚韧性越高,其越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二十世纪初期,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心理韧性主要表现为个体在面临困难或挑战时的适应程度。

  

  对于个体而言,心理韧性不仅能够通过竞技活动来进行表现,同时也与其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可以通过访谈法来了解受访者的心理韧性。

  有部分青少年即使面临危险或处于应激环境,仍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未表现出任何心理障碍,心理弹性概念由此诞生。

  心理韧性关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持续高速向前发展,社会建设日新月异,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形势越来越瞬息万变。

  人们如何面对这些未知挑战,适应变动的社会生存问题,已成为不可避免的困难,甚至会更加趋于平常地遭遇生活挫折。

  

  相对于成人,高中生由于自身社会经验匮乏、自身品质发展不够成熟等因素限制,其心理承受能力远低于成年人,因此更容易遭受困难或挫折的打击。

  在遇到各类困难或失败的情况下,他们不仅缺乏应对技巧,同时也缺乏必要的处理经验,很难对此类问题采取正确处理措施。

  何况当今家长、学校和社会把注意力更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忽略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对逆境和压力的处理,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有的同学无法用正面的态度对待,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

  

  比如紧张、忧郁、沮丧等,还有悲伤、焦虑、害怕、仇恨等,这些负面的情绪和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宣泄和排泄,就会影响到他们的整体精神,甚至可能导致网络成瘾、物质滥用、自伤等心理问题。

  加强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挫折环境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从客观角度来进行分析和研究,不断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良好的心理韧性是个体能够在现代生活中健康生活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坦然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挫折。

  遭受到打击的有效保障,保持自身的人格完整、人际关系和谐和情绪稳定的关键因素,也是衡量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标准。

  

  学习投入。随着积极心理学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广泛,人们开始关注个人的积极心理素质,学生的学习投入可以作为衡量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指标之一。

  所谓学习投入性,指的是在开展学习活动时,学生都能十分主动深入地参加各种研究性的学习与活动,能够更加透彻地观察与思考,以饱满昂扬的正面情绪积极面对各类问题和挫折。

  学习投入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它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预测性指标,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教育水平,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的成败。

  目前我国对高中生的学习投入状况和提高学习投入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是我国学习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外学术界对学习投入行为的理论研究工作始于在20世纪前30年代,研究阶段比在国内还早。

  主要理论研究活动内容就包括:学习投入行为的一般定义、测量、学习投入结果对研究生学业成绩质量的显著影响规律以及研究生学习投入能力的潜在影响的因素和作用机制等。

  部分学者主要以中学生为切入点,以学习能力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家族因素对其所带来的作用和影响。

  从家庭和社会两大层面出发,探讨了能够对学生学习能力产生作用和影响的具体因素;对高中生学习参与程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总结。

  

  并将此类因素归纳为两大类型,即个体因素与情境因素,并对个体因素中的自我效能、目标以及对挫折的恐惧三大维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同时,也有部分研究学者以学习投入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多种具有可行性的优化路径,比如,以学习自主性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其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和作用。

  只有确保学习任务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

  从整体情况来看,国外学者在对学习投入进行研究时主要从学校层面入手,以学生的旷课、辍学等行为为研究重点。

  

  在国内,学习投入研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并未受到充分地重视,直到2008年,才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对高中生学习投入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可纵观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目前对学习投入的计量手段仍处于对国外工具的修正使用,只有个别的研究试图开发出本土化的工具。

  其中研究方法的发展与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对象的关系密切等方面,在今后的研究还需要基于学习投入概念构建,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发展特征,开发出一套相对完整的学习投入量表。

  另外,现有的一些研究对象多集中在了大学生,对中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投入方面的研究还不够丰富。

  

  目前,我国学者对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也从不同角度展开了探索。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投入及其影响因子方面,学习投入与应对压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在过去,主要是把学生的学习输入视为个体的现象,探讨了环境、个人的一些因素与学生的学习输入之间的联系。

  未来的研究应将学校环境和个人的影响因素纳入其中,并讨论学习投入和影响因素的关系,影响因素包括不同的学业环境、集体气氛和个人的学习情绪经验等等是否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投入。

  高中生主要生活在集体中,在国内的学校教学中,集体的学习投入效应是可以从群体层面展开的,从组织水平和团队水平的投入方面加以研究。

  

  从正面心理学的观点来探讨集体建构与组织文化的建构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当前,大多数的学术论文都是在西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我国则是借鉴了外国的一些方法,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却无法完全照搬,因其所表现出的教育气氛与教学模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现出来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方法也不尽一致,因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在民族文化中的学习投入行为及其影响机理,将成为今后的课题。从整体上来看,当前对于高中生的学习投入主要集中在学校、家庭等外部因素上。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投入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其中内在影响因素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其实,高中学生学习的良好投入状态,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知识进展、学业成绩以及未来的发展道路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高中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和特征进行研究,既可以对高中生的学习进程进行监测,又可以对他们的学业成绩进行预测,对教学质量和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对学生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举报/反馈

上一篇:俄随行记者参加安理会会议未获签证 俄要求联合国采取措施
下一篇:宅在家里“买卖”全球,海关助力跨境电商加速跑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