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微光丨“斜杠”法学专家曹缅:深度参与地方法治实践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3-06-06
手机版

  

  曹缅(中)参与立法调研。受访人供图

  天山网-新疆法制报记者 张秀

  从在校园讲台传授法学思想的教授,到深入一线调研生态立法工作的专家;从学术论文的作者,到草拟重要条例的课题负责人;从间接参与立法工作到深度参与地方法治实践——石河子大学硕士生导师曹缅在立法一线,是“斜杠”法学专家代表之一。

  “作为法学院老师,能够为地方立法建言献策,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能够把理论研究和地方立法实践相结合,也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5月28日,曹缅对记者说。

  立法工作经常会涉及专业领域的问题,征集专业领域内专家的意见建议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应有之义。2020年1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学院安排曹缅负责立法联系点的具体工作。

  一开始曹缅想从立法技术、法律语言的文字表达方面给出专业性的意见,后来想到,应该进一步利用学校人才资源优势,把征求立法意见的过程变成宣传、普及法律的过程。

  2021年10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向各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石河子大学法学院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人员面向学生征求意见建议。同学们踊跃建言,提出了涉及反食品浪费宣传、浪费食品的法律责任等有益建议。

  不断创新举措和管理,让石河子大学法学院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立法建议质量高,数量多。数据显示,该立法联系点自设立以来,共完成20余部全国性和地方性法律法规立法草案的建议征求工作,提出立法建议270余条,配合完成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和各专门机构的立法调研工作10余次。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21年石河子大学法学院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优秀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作经验分享。也在同一年,曹缅有了两个新身份——先后被聘为自治区人民政府行政立法咨询专家和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

  随后,他参与《克拉玛依市社会信用条例》等多部地方立法的评审工作,对法规的文本、体系、结构进行专业性、技术性把控,并提出了40余条立法建议。

  如果说前期更多的是在理论上参与地方法治建设,那么今年3月,曹缅带领课题组承担的自治区《“乌-昌-石”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起草工作,则是直接的实践。

  要使事物合乎正义,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立法工作更是如此。“乌-昌-石”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兵团和地方、政府、企业等多方主体,如何把握平衡起草高质量的条例草案,为自治区生态环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调研组先后前往乌鲁木齐市、兵团第十二师、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等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重点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深入调研和走访,获取了项目研究所需要的重要资料。

  扎实的调研和充分的立法文献资料,让条例起草更有依据——5月15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乌-昌-石”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立法协调推进会顺利召开。会后不久,课题组正式向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提交了条例草案建议稿。

  时间回到2020年,在那一年石河子大学法学院的毕业致辞中,曹缅勉励毕业生们:无论角色如何改变,要保持求知欲、践行担当精神。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参与地方立法工作,像是把法治实践的论文写在新疆大地上。”曹缅说。

  不论是法学院老师、还是立法咨询专家、抑或是立法项目负责人,虽然身份在变,但曹缅对法律的信仰、对正义的追求始终不变。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美媒:拒绝遏华,印太国家选择“3号门”
下一篇:【营商环境突破年】司法为民见实效 公平正义暖人心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