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好书评鉴读后感、主要观点和感受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3-06-12
手机版

  

  - 目录:简要介绍书籍的结构和内容

  - 作者简介:介绍叔本华的生平和思想

  - 书籍简介:概述《人生的智慧》的主题和目的

  - 主要观点和感受:分析《人生的智慧》的核心思想和启示

  - 结语:总结书评的要点和评价

  ## 目录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写于1850年的晚年著作,正是这本书使叔本华成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1。本书分为四章,分别探讨了人生幸福与不幸的根源、人自身的素质、人所拥有的财产、人在他人眼中的形象等方面。叔本华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提出了许多关于如何面对痛苦、无聊、欲望、名誉等问题的建议和策略。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2。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大众阅读。

  ## 作者简介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的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25岁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30岁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发行500本,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53岁出版《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印数750本,没有稿费。65岁时《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权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病逝。

  叔本华是一个独立而孤傲的思想家,他不属于任何哲学流派,也不创立任何哲学流派。他对当时盛行的黑格尔哲学深恶痛绝,曾与黑格尔在柏林大学争夺听众。他受到康德、柏拉图、佛教等思想影响较大,也对后来尼采、弗洛伊德、荣格等思想家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认为世界是由意欲构成的,意欲是一种盲目而永恒不息的力量,它使万物运动变化,并使人类陷入痛苦、无聊和恐惧之中。他提倡通过摒弃欲望、修养智慧、实践同情等方式来解脱意欲所带来的苦难,并达到一种超越世界和意欲的安宁状态。

  ## 书籍简介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重要伦理学著作之一,也是他最通俗易懂、最富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这本书是叔本华在1850年写了《附录和补遗》一书中收录了十篇文章后所增加进去。在这些文章中,叔本华以自己独特而深刻地见解来探讨了人类存在中最基本而重要地问题: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如何面对痛苦?如何抵抗无聊?如何处理财富?如何看待名誉?如何培养品格?如何选择朋友?如何享受美?如何安度晚年?等等。

  

  这些问题看似平常而琐碎,却关乎每个人地命运和幸福。叔本华并没有给出一套固定地答案或规则,而是从自己地哲学体系出发,结合自己地生活经验和观察,以及各种文化地智慧和例证,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世界地原则和方法。他既有对人性地深刻洞察和批判,也有对美好事物地赞美和推崇;既有对现实地冷静分析和接受,也有对理想地坚持追求和实践;既有对苦难地清醒认识和超越,也有对快乐地积极寻求和享受。

  这些文章虽然没有严格地逻辑结构和系统性,却充满了鲜明地个性色彩和感染力。叔本华以优雅而精炼地文风,运用了大量地比喻、譬喻、隐喻、反讽等修辞手法,使得他地论述既有理论性又有实用性;既有哲理性又有文学性;既有严肃性又有幽默性;既有普遍性又有个别性;既有深刻性又有简明性。这些文章可以说是一系列关于人生智慧地精彩演说或散文,在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地真诚与热情,也可以得到启发与教益。

  ## 主要观点和感受

  《人生的智慧》这本书虽然篇幅不长,但却涵盖了许多关于人生的重要话题,如幸福、痛苦、无聊、财富、名誉、骄傲、虚荣、友谊、爱情、美学、死亡等。叔本华在这些话题上都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有些是基于他的哲学体系,有些是基于他的生活经验,有些是借鉴了其他文化的智慧。在这里,我就挑选其中一些我比较感兴趣或者感触较深的观点来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 关于幸福:叔本华认为幸福是一个相对而主观的概念,它取决于个人的性格、心境和期望。他认为人生本质上是痛苦的,因为人类总是被无尽的欲望所驱使,而欲望往往难以满足或者满足后又产生新的欲望。因此,他提倡人们应该降低自己的欲望,避免过高的期待,保持适度的平静和清醒。他还强调了个性在决定幸福方面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个性是一个人最本质和最稳定的特征,它决定了一个人对事物的感受和反应。他建议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个性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职业,以及合适的朋友和伴侣。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增加幸福感或者减少痛苦感的方法,如保持健康、培养兴趣、阅读书籍、欣赏艺术等。

  

  我对叔本华关于幸福的观点有一定的认同,但也有一些不同意见。我同意他说人生是痛苦多于快乐的,因为人类确实存在着无法摆脱的欲望和苦难。我也同意他说个性对幸福有很大影响,因为不同性格的人对事物有不同的态度和偏好。我也赞成他说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个性来选择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职业,以及合适的朋友和伴侣。我也认为他提出的一些增加幸福感或者减少痛苦感的方法是有道理和实用性的。

  但是,我不太赞成他说人们应该降低自己的欲望,避免过高的期待,保持适度的平静和清醒。我觉得这样做虽然可以避免一些失望和烦恼,但也会失去一些激情和动力。我认为人们应该有一定程度的欲望和期待,以激发自己努力奋斗和创造更好的生活。当然,这种欲望和期待不能过分贪婪或者不切实际,而应该符合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并且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挫折和困难。我觉得这样做才能使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

  - 关于痛苦:叔本华认为痛苦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有多种形式和来源,如身体的疾病、精神的烦恼、社会的冲突、自然的灾害等。他认为痛苦是由意欲所引起的,因为意欲是一种永不满足的力量,它使人类陷入无尽的追求和挣扎之中。他认为人类对痛苦有着不同的承受能力和反应方式,这取决于个人的性格、智力、教养等因素。他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减轻或者克服痛苦,如保持冷静、转移注意力、寻求安慰、发泄情绪、求助于理性和道德等。

  我对叔本华关于痛苦的观点也有一定的认同,但也有一些不同意见。我同意他说痛苦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因为人类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也同意他说痛苦是由意欲所引起的,因为意欲确实是一种强大而难以控制的力量,它使人类经常处于不满足和不安定的状态。我也赞成他说人类对痛苦有着不同的承受能力和反应方式,因为不同性格和素质的人对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和处理方法。我也认为他提出的一些减轻或者克服痛苦的方法是有道理和实用性的。

  但是,我不太赞成他说人类应该完全摒弃意欲,以达到一种超越世界和意欲的安宁状态。我觉得这样做虽然可以避免一些痛苦,但也会失去一些快乐和成就。我认为人类应该有一定程度的意欲,以激发自己进步和创新。当然,这种意欲不能过分贪婪或者盲目,而应该符合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并且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失败。我觉得这样做才能使人生更有动力和价值。

  - 关于无聊:叔本华认为无聊是人生另一个不可避免的部分,它是由于缺乏外在刺激或者内在兴趣所导致的一种精神空虚和厌倦。他认为无聊是一种比痛苦更可怕的东西,因为无聊使人类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他认为人类对无聊有着不同的抵抗能力和应对方式,这取决于个人的智力、教养、品味等因素。他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消除或者减少无聊,如从事有益或者有趣的活动、培养多样或者深入的兴趣、阅读优秀或者有用的书籍、欣赏美丽或者艺术的事物等。

  

  ## 结语

  《人生的智慧》这本书是叔本华晚年的一部通俗哲学著作,它以人生幸福为主题,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这个充满痛苦和无聊的世界中获得一定程度的快乐和安宁。叔本华在这本书中展现了他独特而深刻的思想,有些是基于他的哲学体系,有些是基于他的生活经验,有些是借鉴了其他文化的智慧。他的观点有些是符合常识和实际的,有些是违背常识和实际的,有些是令人信服和启发的,有些是令人怀疑和反驳的。总之,这本书是一部充满智慧和争议的作品,它不仅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关于人生的建议和指导,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关于人生的思考和质疑。

  我读这本书的过程是一种既享受又挑战的过程,我既欣赏叔本华的才华和见识,也质疑叔本华的偏激和偏见。我对他的观点有一定的认同,但也有一些不同意见。我觉得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帮助是让我更加认识自己和了解世界,让我更加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和怎么做,让我更加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我觉得这本书对任何一个想要探索人生真谛和寻求人生智慧的人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甚至多读的好书。

  举报/反馈

上一篇: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收藏)
下一篇:应届毕业生考研的六大误区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