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怎么做全对。?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3-07-11
手机版

  1.英语的四篇阅读,我觉得自己都读懂了,知道它讲了什么。但是,就是错了很多阅读。

  2.我是先看题干,然后读全文,读一段再看下题,能选的就选上。我一般都会把全文读完,除了那种有小标题的A篇阅读。

  3.希望阅读能全对,怎么做啊。

  根据不同的体裁,明确其行文特点,牢记其命题规律。

  应用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通常涉及广告、宣传海报、公告(包括行车时刻表)、产品的说明书、旅游信息/指南、失物招领、招聘启事、报刊杂志的征稿启事类等等。

  应用文行文的特点:简单句多,复杂句少。所用语言较简洁,多采用简单句,句型结构较为复杂的长、难句不多;多采用短语、省略句。多采用非完整句,短语、省略很常见。

  应用文命题的规律:设问的一般顺序为:按照文章段落的顺序依次设置。考点多为细节理解题,偶尔出现推理判断题(包括对短文出处、写作意图的推断)、主旨大意题和词义猜测题等。因此,应用文阅读要注意文中具体细节的把握与理解,弄清作者所要传达的实际信息及表达的具体内容。

  记叙文按题材分为写人的记叙文和叙事的记叙文。写人的记叙文以人为写作的对象,更加注重对人的外表和心理进行描写,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而叙事的记叙文以事件为写作的对象,揭示事件对人、对社会的思想及教育意义。

  记叙文行文的特点:写人的记叙文用顺叙、倒叙和插叙的手法叙写人的生活背景、实践经历以及所取得的成就等;叙事的记叙文一般为三部曲: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文命题的规律:记叙文阅读理解题设问的一般顺序为:按照文章段落的顺序依次设置。命题的切入点往往从故事的情节、人物或事件之间的关系、作者的意图和态度、故事的前因和后果等方面入手。故事的开头及结尾的升华(主旨句或文章大意)、人物对话的风趣性,幽默点、“首段”和“段首”(尤其是对新闻报道类的记叙文如此)、故事所蕴含的哲理意义(包括作者写作的意图)等等都是命题的切入点。

  说明文其题材通常是各学科的前沿问题;科技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介绍最新科技、重大成就、新产品、新工艺等);人们比较关心的社会问题和自然环境和现象;以及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等。

  说明文行文的特点:说明文总体结构通常分为三个部分:说明对象、说明过程和归纳总结;从段落组织方式上分,常见的有以下五种结构:总分式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并列式结构(段落之间是平行关系,并且相对独立);对照式结构(结构形式是“一正一反”);递进式结构(文章各部分内容形成一层更进一层的形式);连贯式结构(说明的各层次之间是按照事物发张过程来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定义与诠释、举例与引用、分类与图表、比较与比喻和分析与综合等。

  说明文命题的规律:以下两点常常是命题的切入点:说明的事物或事理,了解事物的性质、构造、成因、功能等,了解事理的含意、特点等。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定义与诠释、举例与引用、分类与图表、比较与比喻和分析与综合等。。说明文体裁阅读理解题的考查,四种题型都有可能涉及到: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主旨大意题和词义猜测题。其中以细节理解题和推理判断题为主。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情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以说服读者同意自己的观点为主要目的。议论文的题材多样化、知识化,它包括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涵盖文化、历史、文学、科学和教育等各个方面,以及和自然科学交叉的学科。

  议论文行文的特点:议论文一般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论点明确且正确,论据充分,论证合乎逻辑,结构层次清晰。议论文,有论点,有事实。作者往往根据一些很普通的事实,通过严谨的思维,缜密的推理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性或前瞻性的观点。该类文章逻辑性非常强,命题人往往从事实的有关细节以及文章的主旨或作者想表达的意图等方面着手,考查考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议论文命题的规律:议论文常见的设题方式四种题型都有可能涉及到。主旨大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议论文全篇思想内容的理解;细节理解题虽然可以通过直接的查找的方法找出答案,但要注意选项中与文章的细微差别,避免扩大、缩小乃至于误读作者的本意;推理判断题和作者观点态度题的解答一般是建立在对议论文中心立场的基本把握上,在此基础上推断出作者的“言外之意”、未言明的思想内涵以及篇章结构。

  2.析题干 抓特征 用技巧

  分析不同的题干(包含备选项),抓住正选项特征,用相应技巧解题。

  细节理解题所考查的内容主要有:直接信息题和间接信息题。直接信息题的答案几乎可以直接从原文中找出来,考生只要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与原文进行对照,就能找到答案;间接信息题也就是语义转化题(需要将题目信息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语义上的转换,两者存在表达上的差异,有时需要进行加工或整理后方能得出结论)。这类题目要求考生能理解原文中某个短语或句子的含义,从而找到与答案意思相同的词语和句子。这种题属于中档层次题,包括数字计算题、排列顺序题、图表图画题等。

  正确选项的主要特征:

  (1)同义近义替换:把原文中的关键部分在正确选项中进行同义近义替换;

  (2)词性语态转换:把原文中关键词在正确选项中变换词性;在正确选项中改变了原句的语态;

  (3)复杂语言简化:把原文中的复杂语言现象在正确选项中进行了简化;

  (4)正说反说转换:把原文中的意思反过来表达(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而成为正确选项。

  解题需用的主要技巧:

  (1)题文比对

  用“题文比对”法解直接信息题。所谓“题文比对”就是在我们解题时,把题干中的“关键词”与原文中“有关信息”比对后定答案。从题干中(包括备选项)提取关键词语(题眼),锁定答题方向;以这些“关键词语”为线索,运用略读及寻读的技巧快速在原文中找到与此关键词语相关的信息;仔细比对所给选项与原文中相关信息,与原文信息吻合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2)“定”章取义

  用“定‘章’取义”法解间接信息题。所谓“定‘章’取义”是指在解题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

  词先定位到原文相关处或段落处,锁定关键信息,这就是“‘定’章”。然后准确理解每个选项的

  意思后“取义”(寻找与原文信息相关的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比对选项与原文信息,做好匹

  配搞定正确选项。

  推理判断题阅读理解中对考生推理判断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在理解原文字面意又的基础上,通过对文中细节中隐含的信息和语篇逻辑关系的分析作出一定的判断和推理,从而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得出文草的深层意义及隐含意义。它主要考查考生理清上下文逻辑关系系的能力和识别能力。推理判断题是历届高考英语的命题重点,包括判断和推理两个方面。属于深层理解题,一般难度较高,得分率较低;推理判断题要求在理解原文表面文字信息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推理判断,从而得到文章的隐含意义和深层意义。

  正确选项的主要特征:

  (1)一般其内容的含义比较丰富,更加具有综合性和概括性,尤其当四个选项都符合常识或者题目意思时,意义最丰富的选项往往是正确答案。

  (2)表述一般比较相对,不会用表示绝对意义的词汇,如only, never, all, absolutely等,而会用一些相对留有余地的词汇,如often, usually, sometimes, might, can, could, possibly, probably等。

  (3)有时正确答案反而是与我们通过常识判断得出的结论是相反的。因此,如果四个选项中有三个看上去与常识的判断相符,而余下的那一个却是反常识的,那么那个选项往往是正确答案。

  解题需用的主要技巧:

  (1)顺藤摸瓜

  “顺藤摸瓜”解特定细节推断题,指的是顺着“题干中的关键词”这根“藤”定位到原文相关处,将题干中的一窜“瓜(四个备选项)”与原文相关处仔细分析比对,最终摘到那个隐藏的真正的“瓜(即正确答案)”(一般来说特定细节推断题都是话里有话,需要考生把其中隐含的信息推理出来)。

  (2)看“裁”吃饭

  “看‘裁’吃饭”解态度观点推断题,指的是根据原文的体裁不同特点来推断作者的观点态度。记叙文的特点是:文章作者不是直接提出观点,但常常有某种倾向性,因而考生在读原文时要非常仔细的捕捉表达或暗示情感态度的单词和短语。说明文的特点是:作者往往采取中立的态度,偶尔也会持支持或反对的态度;议论文的特点是:文章的论点往往会直接或间接表明作者的态度立场。另外,考生要对表达观点态度的常见词汇了如指掌。

  (3)量体裁“意”/量“法”而行

  “量体裁‘意’/量‘法’而行”解写作意图推断题,指的是根据原文写作文体和写作手法,透过字里行间(要关注逻辑关系和细节暗示),推断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从写作文体上看:应用文有明显支持倾向的语言,以此说明写作意图是告知、推销还是吸引参观者、读者等;记叙文段首、段尾的高度概括句,或者哲理性的语言都会体现写作意图;说明文把握文章主旨,找准主旨句进而推断出写作意图;议论文提出论点,进行论证,然后得出结论。而写作意图或作者观点、态度往往就在最后的结论中。

  从写作手法上看:开头提出问题引出主题或写作目的;介绍与主题有关的事情或事物表达作者的观点与写作意图。

  (4)对号入座

  “对号入座”解文章出处推断题,指的是解此类题只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文体常识,然后“对号入座”,就可以搞定答案。比如,对于newspaper/news report(报纸/新闻报道), advertisement(广告), website(网站), travel guide/brochure(旅游指南/手册), magazine/journal/entertainment section(杂志/期刊/娱乐版), science report/study report/research(科学报告/研究报告/研究), biography/autobiography(传记/自传), book/film review(书/演评), course plan(课程计划)等等上面应该刊载/登载什么类别的文章,考生都应该有所了解。

  (5)条分缕析

  “条分缕析”解篇章结构推断题,指的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文章结构,就能顺利解题。文章结构题的考查对象无非是整个篇章或其中的某个段落,在解答此类题目之前,有必要对全篇或被考查的段落进行通读以了解其大意。然后:

  ①了解篇章结构的组织形式。从段落组织方式上讲,常见的篇章结构有三种: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并列式结构(段落之间是平行关系,并且相对独立)、对照式结构(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递进式结构(几个段落之间属于递进关系);

  ②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从论证方法上讲, 常见的议论文结构有以下两类: Put forward a question →Analyze the question→Solve the question 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Argument/Idea→ Evidence→Conclusion/Restating the idea 即“由论点到论据到结论/强调论点”的过程。

  ③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从写作手法上讲,在高考阅读理解中主要考查下定义、分类说明、列举例证和对比等写作手法。其中,“引用”和“例证”是议论文和说明文中最常用的写作手法之一,是历年高考阅读试题中必不可缺的命题方向。“引用”和“例证”的共同目的就是增强说服力,以更好地达到说理、说明的目的。“引用”和“例证”的共同功能就是服务于段落或篇章的主题。

  主旨大意题是阅读理解中考生容易失分的题目,因为该类试题不仅考查考生略读文章、领会大意的能力,也对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类题型一般在文章中没有明显的解题依据,需要考生从文章中提炼、抽取一些关键词、主干句进行加工概括,才能归纳出文章的主旨。所以,遇到主旨大意题时切勿草率作答,一定要读完读通文章后再做判定,建议考生把此类题放到最后来做。

  正确选项的主要特征:

  (1)选项内容概括性强,最大程度覆盖全段或全文;

  (2)正确选项标题简洁醒目、针对性强、高度概括。

  解题需用的主要技巧:

  (1)厘清框架归纳段意

  段落框架大体可以分成以下三种:

  “总——分”式框架:段落首句为主题句。段落的其他各句都是为主题句服务的:举例、论证等;

  “分——总”式框架:段落尾句为主题句,段落的其他各句都是为主题句服务的:举例、论证等;

  “分——总——分”式框架:主题句在段中。段落开头列举具体事例或现象,通过分析这些事例或现象得出结论(即主题句),后面的内容只是继续或拓展结论。

  另外还有“无主题句式”:段落主题隐含在全段中,没有明确的主题句。尽管如此,但可以通过某些关键词句的解读归纳出段落大意。

  (2)有的放矢寻找主题

  注重首段:开门见山提出了主题或在首段末句给出主题;

  注重中段:开头段列举具体事例或现象,中间段通过分析这些事例或现象得出结论(即主题句),文末段只是继续或拓展结论;

  注重末段:文末概括主题;

  注重首尾:首段揭示主题,末段再次点题。

  另外还有“无主题句”:文章中心主题隐含在全文中,没有明确的主题句。尽管如此,但可以通过删除某些细节、事实、例子后凝练出核心部分,也就是全文主旨大意。

  注重“标志”

  标志一“转折词”:转折词后的句子可能就是主题句;

  标志二“总结词”:总结词后的句子一般就是主题句;

  标志三“疑问词”:对疑问句后所回答的内容可能就是主题句;

  标志四“复现词”:反复出现的高频词往往是文章的主题词,抓住高频词也就抓住了主题。

  (3)多重手段提炼标题

  手段一“掐住关键词”:要掐住反复出现的词语,多次强调的观点,这些其实就是体现主旨的关键词,也是提炼标题的关键词;

  手段二“浓缩主题句”:找准主题句,将主题句进行凝练浓缩,提炼出其中的核心词汇,而这往往就是标题的核心词汇;

  手段三“串联诸细节”:分析原文重要细节,找出其中的共同点,串联这些共同点提炼出标题;

  手段四“正误皆可试”:一是试“对”法(解题时间少而保险系数低)。用最可能的选项去验证其与原文内容的相似度,最相似者为最佳选项;

  二是试“错”法(保险系数大而解题耗时长)。把四个选项与原文内容一一比对,逐一排除错误选项。

  词义/句意猜测题是高考阅读理解考查里面尽管所占比例最小,但它是必考的题型之一。它可以是对一个单词的意义的推断,也可以是对一个短语或句子的意义的推断;既可以考查生词的意义,也可以考查熟词的僻意,还可以是对替代词所替代内容的判断。在阅读理解题中,所考查的词或短语的意义往往不停留在字面上,而要根据短文提供的语境,通过阅读上下文,根据已知的信息或常识来推测尚不熟悉的词、短语的意义、代词的指代或句子的隐含意义。

  正确选项的主要特征:

  (1)生词的本义:对划线超课标词的本义解释;

  (2)熟词的僻意:对划线熟词作出僻意的解释;

  (3)代词的指代:对划线代词逻辑指代的解释;

  (4)句子的含义:对原句隐性意义的显性解释。

  解题需用的主要技巧:

  (1)利用划线词与邻里关系解词义猜测题

  除了通常所用的构词法来解词义猜测题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下列关系来解词义猜测题。划线词与邻里关系主要有:

  逻辑方面的关系:同义/近义关系、反义关系、因果关系、让步/转折关系、对比关系、相似关系等等(以上关系都有明显的标志词);

  语法方面的关系:同位关系(同位语及其从句)、限制关系(限制性定语从句)、解释关系(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下定义)等等。注意:同位关系和解释关系有时也使用破折号、冒号、分号、引号和括号等表示。

  (2)利用原句(意)与选项比对解句意猜测题

  寻找原句前后的关键信息,细读并分析这些关键信息,推断出原句的大体意思,将其与备选项进行比对,内容契合度最高的就是正确答案。

  (3)利用定位与代入替换解代词指代题

  判断被指代的部分是指代上文还是指代下文,将被指代部分的内容代入原文替换这个代词,核实

  句意是否符合上下文的语境,符合的就是正确答案。

上一篇:深圳大学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下一篇:西南政法大学和江津区校地共建“全民数字素养提升基地”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