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支援、资金帮扶……市南“五箭齐发”,服务乡村振兴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3-07-13
手机版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7月10日,青岛市政府举行首场“乡村振兴看区市”主题系列发布会市南区专场。市南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存东介绍了近年来市南区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大局,推进东西部协作的工作情况。

  刘存东介绍,近年来,市南区委、区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做好对安顺市平坝区、陇南市宕昌县、定西市安定区、菏泽市牡丹区等地的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协作帮扶地区全部如期脱贫摘帽。2019年、2020年市南区连续两年代表青岛市顺利通过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年度考核。2021年西北地区最大的安定区生猪保险期货项目代表青岛市顺利通过了国家考核组项目访谈;2022年市南区帮扶的安定区在甘肃省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价中荣获全省第一名。

  市南区承接了青岛市优越的资源禀赋、发展环境和场景空间,是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示范窗口。特别是市南区产业体系特色鲜明,服务业优势明显,现代金融、时尚消费、文化旅游、人才资源、对外开放等方面优势突出,服务业近年来占比保持在90%以上。立足市南区的发展优势,结合乡村“五个振兴”的工作部署,在金融、消费、文旅、人才、对外开放等方面强化协作,努力探索形成一批服务乡村振兴、推进东西协作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发挥“金融要素集聚”优势,创新金融赋能协作模式。作为财富管理核心区,市南区集聚了全市一半的分行级以上金融机构,以及全市37家外资机构中的27家,2022年金融业增速6.3%,占全市总量的33%,是山东省金融机构最集聚、业态最丰富的城区之一。发挥金融要素集聚优势,市南积极推进“东西协作+金融创新”帮扶模式,联合期货公司等为宕昌县量身定做了“保险+期货”专项帮扶项目,将鸡蛋价格作为保险标的,保证鸡蛋价格下跌时农户及时得到差价赔付,该案例入选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2020年企业精准扶贫专项案例50佳”名单,为山东省唯一入选案例。联合期货公司和保险机构,共同实施的安定生猪“保险+期货”项目理赔保险单顺利出单,保障生猪11.25万头,实现农户保费111.6%的赔付,为养殖户带来现货端增收约1720万元,期现收益合计近2000万元。该案例于2022年11月在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

  发挥“时尚消费牵引”优势,推进消费助力产业帮扶。市南区作为时尚消费中心区,消费场景丰富、消费模式多元,不仅拥有以浮山湾为代表的万象城、海信等高端消费场景,也拥有以青岛湾为代表的中山路、里院等特色消费场景,是山东半岛时尚消费最集中区域。市南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多领域推介、重大节会展销结合”促消费模式,畅通协作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推进甘味农产品入青,与青岛大型终端市场建立稳定营销关系的同时,引进定西市供销社在市南设立青岛·定西消费帮扶中心馆及市南区·安定区体验馆,联合宕昌县在市南设立市南·宕昌农特产品体验展销馆;组织发动社会各界积极购买协作地农产品,先后举办区机关扶贫大集、万象城东西协作扶贫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会、佳世客“东西协作,三地情深”浮山湾消费月等系列活动,通过岛城明星代言、“线上+线下”双渠道直播带货等方式助力农特产品销售。累计实现消费协作额超4.4亿元,带动协作地8000余名脱贫人口受益。

  发挥“文化旅游融合”优势,助力文旅协作走深走实。市南区因海而生,依海而兴,无时无刻不展现着青岛“面朝大海,心向未来”的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城市形象。特别是今年全省旅发大会在青岛召开,市南区作为主会场,依托山、海、城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资源,展示了“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形象。依托文化旅游融合优势,以及市南区文化旅游的巨大流量,市南积极开展“产业帮扶、旅游富民”合作模式。聚焦旅游服务业务培训、红色旅游文化宣传、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等领域开展文化旅游合作,深化两地文化、资源、业务双向交流、推动青陇文旅协作走深走实迈上新台阶。另外,创新开展“旅游+产业”模式,积极协调青岛旅游集团与宕昌县开展旅游协作,合作开发、运营官鹅沟景区,累计投入资金1亿元,实现本地化用工330人,利益联结原建档立卡贫困户485户1697人。全力打造旅游特色乡村振兴示范村新城子藏族乡岳藏甫村、旅游协作样板工程官鹅沟景区,在全域旅游发展和官鹅沟国家5A级景区创建以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发挥“人才资源集聚”优势,强化人才振兴智力支撑。作为青岛人才集聚高地,市南区拥有教育、医疗、科技、法律、发展规划、商贸服务等各类人才30万名,拥有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市级人才平台载体178个,能够为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建链、补链、强链提供强力支撑。市南推进“多要素组团式帮扶”模式,为当地发展提供教育、医疗、劳务、组织、平台等要素支撑和发展赋能。实施全链条式教育帮扶,与协作地80余所中小学校建立了“手拉手”结对帮扶关系,先后选派了100余名骨干教师开展支教和教研培训活动,累计培训协作地教师7400余人,开展“空中课堂”活动20余次,全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施组团式医疗帮扶,与协作地20余家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结成帮扶对子,选派了70余名医疗技术人员赴协作地开展支医帮扶,组织医疗和管理援建团队赴协作地开展业务培训3900余人,有效提高协作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实施劳务协作帮扶,率先设立全市首个区级东西协作劳务工作站,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采取定企定岗方式,加大点对点组织输转,先后组织海尔、海信等50余家企业赴协作地举办劳务招聘会20余场。加强对脱贫地区劳动力职业指导力度,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职业指导,提高劳动力就业成功率,组织开展劳务培训3000余人次,帮助脱贫人员来青就业510余人,省内就近就地就业6500余人,到其他地区就业2700余人。组织实施引领帮扶,先后选派12名优秀干部到协作地挂职,直接参与东西协作工作,有效地推动产业合作、技术创新等协同发展。援派教育、医疗、科技、法律等各类人才200余人,组织专技人培训协作地人员5000余人次,为协作地注入先进技能理念,做好西部地区人才委培,接收、选派医疗、教育等干部人才80余人,通过跟岗学习、培训交流,及时将先进理念、先进模式、先进的方法带回,助力当地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平台支撑帮扶,联合相关企业发挥城乡互联互通、资源互惠共享、产业项目引进等平台资源、经验,对协作地现有生产要素优化重组提供建议,创新商业模式,为当地龙头企业开拓国内、海外市场和增量利润空间;开展共同招商活动,探索将协作地招商项目纳入全区招商引资体系一并对外推介,支持协作地组织企业来青办会参展,扩大经贸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发挥“对外开放”优势,拓宽产业协作市场空间。市南区是青岛市的航运贸易集聚地,拥有全市40%的航运服务类企业,A级以上航运物流企业数量居全市之首。市南正依托海洋资源、文化资源、港口资源,聚力打造山东省对外开放的国际客厅,集聚更多的对外开放要素,市南正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强化与全省县域之间的区域协同和产业联动,深入贯彻国内国际双循环工作部署要求,进而提升区域之间的循环动能和循环活力,更好地服务和融入到国内国际双循环大局中,促进山东各区市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聚焦对外开放赋能区域协作,市南积极探索“特色农产品借船出海”模式,依托上合技术转移中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平台等对外开放合作平台,链接国外市场,推进安定区马铃薯和宕昌县中药材业务开展对外合作,相关农产品远销沙特阿拉伯、埃及、土耳其等国家。同时,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主动推介协作地加强与沿黄省市的合作,并通过黄河流域“出海口”青岛港将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扩大协作地农产品销售,实现稳定增收。2022年,助力安定区马铃薯种薯出口3000万粒、价值4000万元,宕昌县中药材出口22吨、价值360余万元,创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此外,坚持“输血”“造血”并行,强化资金保障,为协作地乡村振兴提供直接、精准的帮扶,不断提升协作地发展内生动力。自2018年以来,市南区累计向协作地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38亿元,先后援建了平坝区城关第一小学、宕昌县哈达铺中药材商贸物流园、安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教育卫生事业和富民产业项目,带动8000余名脱贫人口就业和增收。先后组织11个街道与协作地30余个乡镇建立结对关系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发动150余家企业、社会组织、社区与协作地100余个村庄结对帮扶,累计向结对镇村捐款捐物7200余万元,并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3000余人次。

  举报/反馈

上一篇:科技小院再“论剑” 全国上百支研究生团队将登台切磋兴农之术
下一篇:体教融合塑造体格、人格 体育扩宽未来人生路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