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在肩!这个教授有故事!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3-08-18
手机版

  “刘三女牙”这个名字

  一听就很有故事

  从好奇到敬佩

  在同事和学生们眼中

  刘三女牙教授的魅力

  就藏在一个个故事里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

  人工智能教育学部部长

  刘三女牙教授的故事

  

  作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和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入选者

  华中师范大学刘三女牙教授

  领衔两个重磅国家实验室

  深耕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

  追求学术科研的极致

  更追求多元化育人的实践

  潜心科研创新,助推行业进步

  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科学研究和产品研发

  是关系国家智慧教育发展的大计

  近年来

  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

  刘三女牙教授带领团队

  先后建设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和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两大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

  构筑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重要阵地

  

  申报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时

  从成立申报工作组到在国家发改委答辩结束

  全体申报人员度过持续高强度工作的66天

  考验着团队的体力和意志

  对教育信息化的执着追求

  支撑着他们咬牙坚持

  在2017年华师举办的

  “华师故事展映会”上

  刘三女牙教授分享了申报工程实验室的故事

  在舞台上,他回忆道:

   66天的申报过程是艰辛的,但接下来的建设困难更多,或许66天会变成666天、6666天这样夜以继日的加班,但是我愿意带领我的团队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因为这是华师人能够迎头赶上时代发展、是教育人能够守住初心梦想、科研工作者能够实现使命担当的机会。”

  

  2021年,国家工程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

  成功通过优化整合

  并纳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建设

  正式更名为

  “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刘三女牙教授和团队成员们一起

  勇担使命 潜心科研 兢兢业业 

  为教育信息化领域贡献力量!

  刘三女牙教授还带领团队设计研发了

  以交互性、网络化、虚拟化和智能化

  为主要特征的“小雅”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示范应用

  他带领团队助力搭建国家基础教育云平台

  助推武汉市这一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

  支撑了国家及地方教育创新与变革

  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63亿元

  

  怀着对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

  和勇攀科技高峰的报国情怀

  刘三女牙教授带领团队成员

  深耕教育信息化领域前沿

  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基础研究、

  技术研发、工程实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

  做出卓越贡献!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未来数字化人才

  除了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科学研究以外

  刘三女牙教授同时一直承担

  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

  并借助自主研发的教学平台

  进行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工作

  他坚持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采取各类创新教学模式

  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对“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

  进行积极探讨

  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侧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

  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他常说:

  “我们做教育信息化,自己不用,谁会来用,我们的学生不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学习,以后怎么成为教育改革的生力军?”

  除此之外

  刘三女牙教授还向学生分享自己的的学习秘诀

  近年来,刘三女牙教授带领团队

  承担了国家科技创新重大专项

  等各类纵向项目18项

  发表学术论文186篇

  出版著作9部

  获批软件著作权161项

  牵头研制智慧教室国家标准1项

  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86项

  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项

  教育与信息技术

  是计算机科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妙手偶得”的灵感从何而来

  “蓦然回首”的惊喜从何而来

  秘诀就是转换思路

  通过读“闲书”培养跨界思维

  

  在刘三女牙教授的办公室

  除了专业学科的书籍

  类似《人间词话》《苏轼传》

  等人文类的书籍

  也摆满了书架

  出差的时候

  刘三女牙教授在动车上、飞机上

  都会掏出一本他随身携带的“闲书”来

  一次刘三女牙教授发现

  科研团队中有个女生十分焦虑

  他便推荐了金庸小说和余秋雨散文

  让她换换思路

  “科研之余玩玩手机游戏也是可以的,

  只要不沉溺。”

  博士生邹睿笑着说

  刘老师还跟同学们交流小说《三体》的读后感

  和热播剧《庆余年》的剧情

  

  在跟学生交流时

  刘三女牙教授经常提到一个观点

  科研工作最需要的是创新思维

  而创新思维来源于跨界

  “我们培养的科研人员不是工具人,不能像ChatGPT(聊天机器人程序)。科研人员需要人文科学的指引,需要家国情怀的熏陶。”

  在跟学生分享这些观念的同时

  刘三女牙教授自己也在一直践行着

  言传身教 铸魂育人

  刘三女牙教授出生在安徽省

  桐城市新渡镇一个乡村

  当时他有两个哥哥

  母亲原本盼望着生个女儿

  便有了“三yā(女牙)”的乳名

  登记户口时手写了这个名字

  刘三女牙教授回忆

  童年时期父亲身体不太好

  母亲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每天起早贪黑忙于农活

  这样的触动

  让刘三女牙教授立志勤学苦读

  这个名字被他当成母亲留下的珍贵礼物

  对于刘三女牙教授的学生而言

  这个故事同样激励着他们

  

  在工作中

  刘三女牙教授也有可爱的一面

  他会分享自己写十三页长信

  追求自己爱人的故事

  也会给学生提出“不要做兼职”的要求

  鼓励他们专心做好科研

  不用担心生活费用等问题

  他的学生介绍

  刘教授总是通过补贴奖励和资助的方式

  来关心帮助每个学生

  对于好老师的定义

  刘三女牙教授有着自己的标准

  在情感上把学生当成自己孩子一样爱护

  在专业上以身作则

  引导学生人格的养成和学术的进步

  

  脚踏实地 潜心科研

  言传身教 立德树人

  刘三女牙教授勇担时代使命

  深耕教育信息化领域 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甘当教育信息化改革之路的先行兵

  用实践打造创新高地

  刘三女牙教授,为您点赞!

上一篇:南昌多点发力激发残疾人就业创业活力
下一篇:金秋时节,近5小时“音乐马拉松”将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