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推动三农绿色崛起——宣恩县农业农村工作40年蝶变之路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3-08-18
手机版

  通讯员 杨长镁 李 珊 陶晓丹

  40年加压奋进,40年沧桑巨变。

  建州40年以来,宣恩县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推进“三农”事业发展,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乡村治理成效显著,全县“三农”发展呈现出一幅崭新的图景。

  现如今,宣恩县的农村经济正以更加强劲的势头,成为全县经济快速崛起的重要支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伍家台生态茶园。 (资料图)

  伍家台生态茶园。 (资料图)

  锚定目标奠定发展之基

  近年来,宣恩县始终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咬定目标,狠抓落实,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2022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51亿元,比1983年的0.66亿元增长70.98倍,其中畜牧业产值为13.14亿元,比1983年的1154万元增长112.8倍,年均增长12.56%;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98元,比1983年的254.02元增长55.89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已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技术创新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也为农业变革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40年勤耕不缀,宣恩县完成了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从农户分散养殖到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发展、从人力劳动到农业机械化的改革、从化学农药大量使用到绿色生产环保方式的引入、从经验决策到农业大数据与智能化决策的转变,让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发展行稳致远。

   

  大棚育苗。 (资料图)

  大棚育苗。 (资料图)

  党建引领促进企业发展

  位于宣恩县万寨乡伍家台村的宣恩县伍台昌臣茶业有限公司是宣恩县茶叶产业龙头企业,其前身是1968年的村办企业,在2006年改制成立公司。几十年来,该公司由之前仅有5名党员的“红旗党支部”发展到现在有15名党员的党支部,公司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始终贯彻“强党兴企、党企双赢”要求,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校企共建、村企联建等活动,带动欧标、有机茶的建设及农户增收。

  校企共建,合作共赢。伍台昌臣茶业有限公司通过与华中农业大学、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合作,为高校提供实践基地,研发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每年培养高校人才100人以上;2009年,伍家台村成立湖北省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示范基地,每年培训学员累计10000名以上。

  党建引领欧标、有机基地建设。通过党支部的大量宣传引导工作,从创建之初老百姓不理解、不配合,到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实惠后的积极响应,变被动为主动,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将伍家台基地成功创建为欧标有机基地,茶园效益从过去3000元/亩提升至1万元/亩,茶叶出口实现零突破。

  “以前夏秋茶鲜难卖,老百姓将茶叶背到长茅岭和板厂都卖不出去;如今公司发展出口业务后,夏秋茶都可卖成钱,鲜叶达到1元/斤左右的收益。”公司基地负责人周述权感慨道,他本人从公司成立之初就负责管理基地,见证了茶叶基地不断扩大到16800亩的跨越式发展。

  现如今,当地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公司统一管理,不仅获得土地租赁费,还能通过在公司基地做工获得劳务费。“我一年差不多能得3万元左右的工资,生活越过越好了。”伍家台村4组村民周裕楚感慨道。

  科学布局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宣恩立足资源禀赋,坚持“绿色、有机、富硒”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按照“北茶南果高山药材”产业布局,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由“粗”变“精”,推进“畜、茶、果、药、蔬、烟、粮”七大农业主导产业竞相发展、不断壮大,持续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宣恩椒园镇黄坪村的黄金梨产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黄坪村过去是一个“中间一个槽、两面都是坡,大米吃不饱,玉米也不多”的贫穷山村,但土壤气候适合梨树生长。2003年,黄坪村党支部书记姚元翔与北京中农春雨公司联系,克服重重困难,引进优质品种黄金梨,并发动村民种植,发展黄金梨产业。

  20年间,黄坪村建成了长达20公里、种植面积达2450亩的标准化黄金梨园示范基地,创建了绿色有机的“沃地娃”黄金梨品牌,年产黄金梨1200吨,年综合销售收入达到1200余万元。同时,黄坪村围绕黄金梨开发体验式旅游,形成了“果园+旅游”的农旅融合模式、“支部+合作社+村民”的运作模式,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

  40年来,宣恩的农业产业整体发展稳中向好。连续9年获评生猪调出大县,年出栏37.1万头、存栏38.8万头,规模化养殖户295家,带动农民4.3万人增收。茶、果、药、菜、烟等特色产业达到86.8万亩,其中茶叶面积22.98万亩,水果面积22.3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7.08万亩,药材留存面积14.55万亩,烟叶种植面积5.14万亩,油茶、花椒等特色产业4.75万亩。

  40年来,宣恩县农业特色品牌不断擦亮。宣恩先后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出口茶业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等国字号招牌,享有中国贡品之乡、中国白柚之乡等美誉。

  2015年11月30日,省农业厅认定宣恩县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016年10月21日,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宣恩工业园区椒园生态产业园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2019年12月16日,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宣恩县伍家台贡茶产业园”为“2019年湖北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2023年1月12日,宣恩县伍家台茶叶基地入选第二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全州唯一。

  宣恩“贡水白柚”“黄金梨”先后荣获全国第五届、第七届柚类评比金杯奖、“湖北省特色农产品”名牌产品、湖北四大“特色果品”和“优质水果”,武汉农博会金奖,全国优质早熟梨三等奖。

  截至目前,全县成功打造1个农业产业强镇,建成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个。

  稳定粮食种植。 (资料图)

  稳定粮食种植。 (资料图)

  建设高标准农田促进规模化经营

  宣恩县万寨乡向家片区包括向家村、长堰沟、芷药坪、石心河4个村,原有土地较为零碎,部分存在荒废的情况。

  “回想1997年发大水,我们村五栋房屋被水冲垮……原本不多的田地,只要一下大雨,作物就会被大水冲毁……”万寨乡长堰沟村村民回忆道。

  长堰沟村之前不仅地势陡峭、地形复杂、农田不成片、沟渠多且一到多雨水季节,老百姓就提心吊胆,稍不注意一年的努力就付诸东流。

  2016年以来,为切实解决难题,向家片区成立恩施州鑫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合股经营,有效激发片区产业发展“乘法效应”,抢抓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机遇,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行“小田变大田、分散变集中、零星变连片”,解决山区耕地零碎分散问题。经联村党委统筹,打破原有土地边界,平整土地、合并田块,流转闲置土地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变荒田为良田。

  从2016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向家片区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648亩。如今的向家片区,联村集体经营公司流转4个村农户共1120亩土地,整治撂荒地480亩,通过“坡改缓、弯改直、清泥沙”等措施,打破原有土地边界,建立集观光与种植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变昔日荒山荒坡为增收致富园。

  近年来,宣恩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县工程的工作部署,建成高标准农田26.63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7万亩,粮食产量达到2.4亿斤以上,促进了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樱桃丰收。 (资料图)

  樱桃丰收。 (资料图)

  “数字乡村”加速便民惠民

  2022年11月,由宣恩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在椒园镇正式启动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已搭建起“1+6+12+N”的数字乡村平台,即:1个数字乡村平台(包含:数据驾驶舱、县乡村三级管理端、村民应用端),6个板块(信息发布、党建引领、政务服务、产业发展、乡村文旅、基层治理),12个支撑系统,N个应用场景。完成并充实数字乡村平台县级6大应用显示界面框架设计及县、乡镇、村委、村民、游客5级分级分类权限架构。

  “以往查补贴要把本本带到银行去,或是在市民之家,现在在家门口打开手机一看就知道了;像我自己种的黄金梨也可在数字乡村平台上推广,相当实用。”椒园镇黄坪村7组村民付长高说道。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数字”正在融入、改变和服务他们的生活。

  从“数字乡村”工作启动以来,已经完成椒园镇15个行政村(社区)的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对椒园数字乡村数字中心硬件进行升级改造,椒园镇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内容已基本完成。

  截至目前,椒园镇数据采集覆盖农户量达到8万户;椒园镇一户一码与公安门牌合并覆盖8204个农户家庭,闲置物品及农产品发布近百条,并产生实际交易;上线移动端便民服务50+项;完成椒园镇550万项数据迁移清洗、行业部门导入、AI对比;开展数字乡村平台操作人员培训400余人次,设置15个村(社区)区农户端应用宣传物料。通过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村民生活、“两委”工作和基层治理实现数字化。

  在与40余个行业部门对接后,实现了数据实时同步、行业预警联动,创建8.7万多户农户数字化档案,7大产业100余万条数据归集,整合全县各行业部门信息500余万条,为农业数字化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宣恩农业农村焕发出新活力和新希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绿色崛起正当时。

上一篇:哈市25日中考65000余人赴考
下一篇:跟着课本去打卡!暑期旅游旺季 多种玩法“上新”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