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有趣!惠州这3位“宝藏老师”把生物学爱好玩出花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上取得新突破。背山面海,环拥西湖,自然生态要素丰富多样,惠州坚持生态立市,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越来越多珍稀野生动植物在惠州“被发现”。

  用5年时间寻找家乡原生鱼超百种;长年对本土植物进行鉴定为中国植物图像库提供数万张标本照片;出版8本书籍为罗浮山中草药“立志”……在惠州普通中学里,有3位老师通过生动多样的教学,向无数学生传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牛的是他们还用一技之长,为“生态惠州”添彩。

  黄伟胜

  (龙门县龙城第一中学生物特级教师)

  寻找溪河小精灵 乐做乡间寻鱼人

  周末和节假日常往山坑寻找鱼种,被人误解“不务正业”;为了拍摄山间活体银鱼的图像资料,蹲守三天三夜,而为了记录田螺短短10秒的卵胎生过程他甚至等候一年,被人说“有点怪”……

  龙门县龙城第一中学生物特级教师黄伟胜,从教30年,近五年来他更是主持龙门县原生鱼资源调查研究课题,爬山涉水寻找溪河小精灵,收集了105种龙门原生鱼,包括兴凯鱊、唐鱼、东方墨头鱼、海丰沙塘鳢等珍稀鱼种,填补了惠州水生生物研究的空白。

  

  黄伟胜展示自制的鱼类标本。

  采集整理105种龙门原生鱼资料

  “我从小养花喂鱼,对生命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各种生物的奇妙之处与未解之谜都让我着迷。”黄伟胜生长在龙门西林河畔,陶醉于家乡的山水和风物,长大后,他毅然报读生物学专业,并如愿成为一名生物教师。

  忙碌的工作之余,黄伟胜留心当地生物资源的保育。2015年,一位友人回到龙门开展原生鱼培育工作,这与黄伟胜多年的夙愿不谋而合。他开始龙门原生鱼的采集、拍摄工作。2018年,黄伟胜被选为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研究课题的选题提上议程。研究家乡原生鱼资源的想法,自然而然地从黄伟胜心底涌现。

  就这样,他成为了乡间寻鱼人。在课余和休息时间,黄伟胜与课题组成员翻山越岭、涉水溪河,拜访无数渔家,寻找鱼种。

  著名观赏鱼类——唐鱼于1932年在广州白云山溪流中被首次发现,被称为“白云金丝”,20世纪80年代,科学界已宣告其野外灭绝。课题组成立伊始,黄伟胜就有意识地寻找此鱼,在一年内走访龙门多个水域,走访了无数的渔家,均无收获。

  2019年7月,一位朋友转来一段视频,视频中的鱼与书中图片的唐鱼高度相像。经过一番溯源,黄伟胜确定视频拍摄地点为龙华镇洞尾村,于是连夜驱车前往采集唐鱼。为了避免环境转换导致死亡,黄伟胜连夜对其进行拍照记录,忙至半夜两点,在300多张照片中挑选出效果最好的图片。时隔1年后,黄伟胜再次在原地点对唐鱼种群进行二次考察,发现该种群数量稳定、状态良好,据此得出结论:唐鱼在龙门县水域有稳定的野生种群分布。

  除了唐鱼,兴凯鱊、东方墨头鱼、海丰沙塘鳢等每一种珍稀鱼类的发现,其背后都是时间和耐力的较量。5年来,黄伟胜和课题组在龙门水域的采点达60多个,收集到的鱼种有105种,这些成果在学校实验室展示,并编印成乡土教材《鱼跃龙门——龙门县水生生物资源揽胜》,收录鱼种105种,并有虾类10种、蟹类6种、螺类9种、蚌类6种、蛙类8种、水草10种和其他水生生物4种,还附录龙门县26种传统渔具。

  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邵韦涵博士看来,唐鱼、东方墨头鱼等珍稀品种在龙门发现,将为这些物种的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证据支撑,对龙门当地乃至惠州开展该优质鱼种的恢复、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龙门县龙城第一中学特级生物教师黄伟胜,主持龙门县原生鱼资源调查研究课题,收集105种龙门原生鱼。图为他自制的各种鱼标本。

  “我的人生与生物学教育捆绑在一起”

  在教学实践中,黄伟胜以“生物学就在身边”的理念带给学生如沐春风的学习收获。

  如他开展的龙门原生鱼研究,黄伟胜认为他要把家乡的鱼类和自然环境最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这实际上是对本土教育资源的深度开发,将研究成果合理应用到教学领域,对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爱乡爱国情怀有很大帮助。

  今年秋季要开讲“植物的结构”课程,他在夏天就让学生准备龙眼、黄皮等水果的种子,先栽培一个月,至其发芽长成果苗雏形,到开学的时候,再将其带到课堂。

  凭借多年出色的教育科研成果,黄伟胜先后获评中学生物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还获得了广东省首届“十大最具影响力科技教师”称号,并出版了教育专著《融通生物课堂——初中生物融通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黄伟胜认为,初中生物学与青少年科技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他讲“种子结构”,引导学生播种实验;讲“生态系统”,教会学生制作“生态瓶”;在学生范围内广泛开展以“家乡鱼”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0年来,我以初中生物教学为平台,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舞台,倾力于青少年科技教育,辅导学生获奖作品64项。”黄伟胜说,青少年爱科技,则国家科技浚这是他毕生的追求。

  老师的研究精神、研究风格,是对学生很好的言传身教,很多学生会拿着各种生物样品到黄伟胜工作室来咨询,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氛围。学生评价黄伟胜身体健硕,平日上课打着领带、一丝不苟,但他又和蔼可亲、诲人不倦,课后打起乒乓球来生龙活虎,在山间找鱼、在试验田播种时,又像个憨厚老实的农民,很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热爱。

  “从教30年,我的人生与生物学教育捆绑在一起。”黄伟胜说,热爱专业,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热爱家人,热爱家乡,这样“热”起来,才能逐渐被别人所“爱”。

  乔永海

  (惠州市实验中学物理教师)

  正高级物理老师 是个“植物达人”

  9月7日的惠州,秋雨淅沥,惠州市实验中学里的植物茁壮生长,满眼的绿色让人欣喜。顺着校园漫步,长寿花、朱顶红、苏丹凤仙花、大丽花交错生长在一起,打造出烂漫花境,生机勃勃。学生们手捧着该学校物理教师乔永海编制的《惠州市实验中学植物志》,认识缤纷多样的植物。

  今年55岁的惠州市实验中学物理教师乔永海,外表严肃,内心温柔浪漫,他长时间对本土植物进行鉴定,为中国植物图像库提供数万标本照片,汇编了惠州市实验中学校园和卧龙山上200余种植物,让学生在赏心悦目的阅读中增长植物学知识。2023年乔永海被评为高中物理正高级教师,参加惠州市庆祝2023年教师节大会,并获“光荣从教三十年教师”称号。

  

  乔永海向学生展示植物图鉴。

  汇编《惠州市实验中学植物图鉴》

  一直以来,惠州市实验中学都有传统,利用教室门前的花带、楼顶种植一些花草,平时带领学生悉心照料,学生一届届接力,久而久之,种植出一片郁郁葱葱、百花齐放的绿美校园。

  乔永海业余爱好是植物学,长时间开展本土植物的鉴定,并成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创办的中国植物图像库的会员,现在已经为该数据库提供惠州植物标本图片4.5万幅,涉及225科、1110属、2254种,涵盖惠州常见的植物。

  为了保证校园植物科普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乔永海踏遍校园每一处角落,拍照、比对、核实,对各种植物进行记录和研究,最终将惠州市实验中学校园和卧龙山上200余种植物,汇编成了《惠州市实验中学植物图鉴》,包括植物的特征图片、植物文化、植物学知识等。

  “现在走到哪里,我们都能轻松辨认出各种花卉和绿植,这多亏了乔老师的书。”惠州市实验中学学生沙诚淇说。

  与此同时,乔永海老师还带领团队,于2020年6月顺利完成惠州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科研课题《利用本土资源对学生植物学知识科普的实践研究》,对身边植物的鉴定、植物学知识的收集整理等环节进行研究,为校园植物科普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乔永海不仅向无数学生传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还为大众科普惠州植物,让更多网友关注并热爱惠州的山山水水。

  

  乔永海老师在给学生上物理课。

  把物理课上得妙趣横生

  “乔永海老师经验丰富,思路清晰,重点明确,所以乔老师的物理课大家都听得格外认真。”惠州市实验中学学生李仕琪说。乔老师的课生动有趣、干货满满,一直备受广大学生喜爱。

  乔永海告诉记者,物理教育非常重要,物理是培养理论和技术人才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大国智造需要物理方面的人才,解决科学技术“卡脖子”问题。同时,物理又是一门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为中学老师,最关键的是要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高中物理课程内容是传统的“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乔永海在平时的讲课中,特别注意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以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求知欲,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理。在习题中,赋予物理知识以时代的色彩,这些物理知识可以联系生活常识、生产实际、体育运动、大国重器等,让广大中学生产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进入科学的大门,甚至未来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推动科学的发展。为此,他组织团队编辑了一本校本教材《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讲述了钱学森、邓稼先等物理学家的事迹,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的家国情怀。

  乔永海还精通B站、视频号的玩法,业余时间主动走近学生群体,了解时下学生关注的热点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创作了动画物理教程,不断创新物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热情专注。中学物理一直被学生认为是难啃的“硬骨头”,对于老师来说同样也存在着教育的挑战。“本身物理是有难度的。”乔永海坦言,学生解决某个问题,初次想法有时受制于原先的理解,导致做题出错。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思维冲突,探究原因,逐点分析并突破,实现去伪存真,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推动信息技术和高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

  日前,教育部研究制定《教师数字素养》标准,旨在扎实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

  “信息技术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提升有三个层面:优化、创新和变革。”乔永海告诉记者,优化,就是有了数字技术素材的辅助,教学方法得以优化,效果更好;创新,就是能完成过去无法实现的教学任务;变革,就是创新的量变达到质变的结果,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些年来,乔永海在信息技术和高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方面有长时间的深入研究,近5年在学科期刊发表论文17篇,出版专著《GeoGebra软件和高中物理的深度融合》,已发行2000余册,推动了高中物理数字化建设,助力高中物理应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同时,他还制作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方面的微课300余个,通过公众号、视频号、微信群、B站向全国推广。

  “我希望能够将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经验进行推广,让更多的教师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技能。”乔永海表示,目前创建的微信群“物理教师GeoGebra交流群”,有358位高中物理教师,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通过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让更多的老师受益。

  乔永海说,要把教育当成事业,深入研究下去,扑下身子加油干,成果会源源不断。“我再过5年就退休了,我要利用这宝贵的5年,优化自己的研究成果,让更多的教师受益。”乔永海说。

  周天来

  (博罗县第二中学生物高级教师)

  为罗浮山植物“立志”

  为绿美惠州“代言”

  “指引者,师之功也。”从三尺讲堂到大山深处,只要有学生的地方,他就在传播生物学、中医药文化知识及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利用生物学知识为社会作贡献。

  他叫周天来,是博罗县第二中学生物高级教师,39年来一直从事着生物学教学工作。他热衷教书育人,成为师生共同尊敬的老师;他乐为绿美惠州“代言”,开展义务科普活动大大小小300多场,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他还出书为罗浮山植物“立志”,并不遗余力救护古树。

  独特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生物学和大自然

  “你们看,这种植物是黄花蒿,有清热、解暑、截疟等作用,它含挥发油、青蒿素等成分。屠呦呦就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近日,在博罗县第二中学的中草药园,周天来指着一棵植物,对身边的学生说。学生们被老师生动的讲解深深吸引。

  这个100多平方米的中草药园种植了100多种中草药,是他多年来为学生打造的学习实践园地,将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了起来。

  教学上,周天来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在讲到骨头和组织时,他会把骨头模型带到教室,告诉学生,为什么会骨折、会流血;在讲到一些植物时,他会把学生带到校园内的中药草园或山林野外,辨认中草药植物。

  在周天来老师的教导下,生物学变得有声有色。“周老师上课很有趣,我们因此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对大自然充满热爱。我们都很喜欢周老师。”博罗县第二中学学生李炫颖说。

  

  周天来给学生讲解中草药知识。

  暑假为2000多人次科普药用植物知识

  6月份以来,博罗县园洲镇绿美广东园洲行动工作专班先后组织广大师生、机关单位及各村(社区)干部、企业及社会团体代表、志愿者等开展树木保护专题科普宣传活动。活动中,周天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等为切入点现场授课。同时,他围绕树木的生态功能、药用功效等方面进行讲解,并以古树保护为例,讲解如何保护生态环境,鼓励广大听众多向身边的人宣传保护树木的做法,让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一种自觉、常态化的行为。参与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活动对树木保护加深了认识,激发了爱绿护绿的热情。

  实际上,多年来,周天来义务培训全县生物学科教师,并为惠州多所学校师生、志愿者和惠州植物园等开展中草药知识讲座、义务科普活动300多场。

  听周天来讲课的,还有不少外市的师生和群众。今年暑假,他为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及江门等地的2000多人次在罗浮山科普药用植物知识,宣传生态文明知识等。

  “我不止一次做过一个梦,梦到初中时期老家光秃秃的山,变得绿美如画,如今,这个美梦成真了!”周天来说,惠州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如今惠州到处是青山绿水。“我很高兴能成为绿美惠州的传播者。”

  

  参与编辑出版8本中草药书籍

  为了让大家能更好识别本地中草药,周天来先后参与编辑、出版了《博罗百草》《罗浮山植被图说》《罗浮山珍稀植物图鉴》《罗浮山常见中草药》《中国南药资源研究与应用图鉴》等8本关于中草药的书籍。

  为了寻找、拍摄本地的中草药,几十年来,他跑遍了博罗的大小山脉,既要挨饿,还会遇到各种危险,在高山上摔倒流过血,被红火蚁咬过,被蛇从身上爬过……但罗浮山带给他的惊喜却远超伤痛。在这座神秘的大山中,他找到了八角莲、穗花杉、金线莲、桫椤等20多种少见或没记录的珍稀植物。这种激动和喜悦,是无法言表的。

  周天来在古树救护方面也有突出贡献。曾经有一棵生长了近千年的古树“人面子”快蔫了,周天来通过清除朽木、杀菌、消毒、除虫、填埋填充物、封口、壮根等办法,让古树“复活”。如今五六年过去了,该树长得枝繁叶茂。近年来,周天来已救护了五六十棵古树。

  周天来还做过不少好人好事,救援遭遇车祸的女孩、落水的游客等。他先后获得“惠州好人”、博罗县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等荣誉。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周智聪 谭琳

  图片/ 视频: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哈鹏 钟畅新

上一篇: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 造就支撐教育強國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下一篇: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李德义:为学校国际化办学奠基 为科研和社会服务搭桥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