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头条】40岁的鼓楼英语角还在 ,77岁老人练口语未曾间断,还考过了托福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3-10-17
手机版

  原创 紫牛头条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每个周六晚,在南京鼓楼广场东北角,总有一群人借着路灯用英语侃侃交谈,这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便由市民自发形成的英语角,也是很多南京人学生时代的回忆。随着网络发展,英语口语练习有了更多的途径,但在这个小小角落举行的英语交流活动一直没有中断。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鼓楼英语角最冷清时一度只有两三个人参加,但是在一群志愿者的努力下,英语角活动不仅保留了下来,还开设了分点,越来越多的人“找回组织”。他们中有坚持参加活动40年的老者,也有从1岁起便被父亲带到英语角的孩子,大家一起共同延续着这个文化符号。

  为了和妻子的赌约

  40年前他自学考过托福

  “我记得鼓楼英语角最早在湖南路最东边的外文书店举办,后来慢慢挪到了鼓楼广场,那时是1983年,形成固定活动可能是1984年,到今年大概是40年左右。”紫牛新闻记者在大行宫一处写字楼内见到了今年77岁的许可为,每周六,他都会来到鼓楼英语角的室内场地和伙伴们用英语交流。

  许可为是南京最早一批参与鼓楼英语角的人,40年来几乎未曾中断。他告诉记者,萌生学英语的想法,源于一次和外国人的接触。上世纪80年代初,一次他在鼓楼遇到一位外国友人问路,当时英语水平还不高的他面对询问有些局促。“这时一位很漂亮的小姑娘上前,用很流利的英语告诉对方,去玄武门的路怎么走,当时我觉得非常羞愧,一个小姑娘的英语都比我好。这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我当时回家就和爱人打赌,以100美元作为赌注学英语,考托福。”许可为回忆,随即他开始发奋学习,每周都去英语角练口语。三年后,他顺利考过了托福考试,分数还比较高,英语也成为他工作和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样工具。“当时100美元是很大一笔钱,我后来用赢来的钱买了一条项链送给我爱人。”

  许可为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

  此后,徐可为在英语角交到了一批朋友,有一年还专程赴美国看望一位在英语角认识的友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许可为说,学习英语是一个无法中断的过程,2016年,70岁的他自感有些生疏,于是下定决心再次投入大量热情,坚持每天用3个小时学习英语,又坚持了7年。

  1岁起跟着父亲去英语角

  如今拿下英语演讲比赛冠军

  记者注意到,现场的交流中有不少中学生,当他们的对话出现困难时,一位高个子小姑娘就会大方上前,用流利的英语接过话题。今年13岁的高语烟是鼓楼英语角曾经最小的参与者之一,1岁时她便被爸爸带到现场参与活动。“我对小时候只有零散的记忆,那时候只是觉得很好玩,没觉得自己在学习。当时那里的外国人会用各种游戏和我们玩,在玩的同时就练习到了英语。”高语烟说:“我刚出生时,英语是我学的第一门外语,因为爸爸是国际旅行社的导游,所以一直用英语培养我。”

  现在,高语烟在南京第二师范附属小学读6年级,同时她还是南京市女排队的小队员。从记事起到现在,她几乎没有中断过去英语角的练习,除了生病或者比赛,无论刮风下雨她都会在爸爸的陪伴下参加。三年级时,她开始参加希望之星英语演讲,这些年里江苏省一等奖、二等奖拿了很多。“比赛的第一关是英语演讲、第二关是即兴发挥,参加比赛需要能读懂单词,自己组织语言讲故事。”在班上她担任英语课代表,老师了解她的水平,在上课时都会用英语和她对话,甚至还要求她把整篇的阅读理解翻译成中文。

  高语烟和许可为老先生用英语交流

  低谷时只有两三人参与活动

  但几十年来从未间断

  鼓楼英语角的延续,全靠一批志愿者的热情。组织者之一王崧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位英语老师,还在上学时便去过当时的鼓楼英语角。2018年,他抱着回去看看的心情来到了鼓楼广场,通过网络搜索,有论坛里的网友告诉他英语角还在举办。“那次我过去找,第一次还没找到,原来那段时间鼓楼广场在装修出新,一部分人迁到了几百米外的凯瑟琳广场。”王崧说,当时正是英语角青黄不接的时候,他参加过几次活动,就没有人再组织了。“有些英语机构在承办这个事,可能眼见没有什么商业利益,很快也就不组织了,之后的一段时间虽然没有组织者,但大家还是习惯了到点就去。”王崧告诉记者,没人组织以后,英语角出现了一些问题,场地和安全得不到保障,活动也显得零散和混乱,渐渐一些初学者也就不愿意来了。

  王崧(左)在和来英语角的小朋友们交流

  “最萧条的时候,只有两三个人来参加,都是一些老人来聊聊天,没有新人再加入了。”王崧和几个爱好者建了一个微信群,额外组织了一些爬山、逛书店的活动,慢慢地又把人气聚集了起来。一年左右时间,微信群里有了500人,很快又拉了二群,还组织了一些留学生的活动。“当时有一群美国德州的学生,我们还组织他们去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志愿做翻译工作,带他们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

  王崧说,疫情期间可能是鼓楼英语角中断最长的一次,因为封控而中断了数周,管控比较松时大家都还把活动坚持了下来。至此,鼓楼英语角算是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了这场接力中来。

  大家在英语角聊天,氛围轻松

  “鼓楼英语角”不限于鼓楼广场

  在更多地方生根发芽

  王崧回忆,参加鼓楼英语角的人数恢复到一定规模之后,活动场地总是在“打游击”。“由于鼓楼广场电信大楼前的广场舞等活动实在太吵,妨碍大家聊天,所以有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周边找场地。”他告诉记者,有一阵子不得不在周边的星巴克、麦当劳里举办活动,虽然那边的人都很好,但是人多起来后势必有影响,他们后来又回到了老地方。“疫情后,华侨图书馆找到我,愿意免费提供场地和设备上的支持,所以有了现在大行宫这个室内场地,每周二我们还会去朝天宫一处比较安静的广场活动。”

  记者在朝天宫活动现场看到,这里的英语角活动约有20人的规模,避开了市民活动较为嘈杂的广场生活,在西门一处角落里进行。人群中一位牵着一只大狗和别人交谈的女士格外显眼,她告诉记者,自己名叫黄淑兰,今天第一次发现这里有英语角,格外欣喜。“我晚上遛狗经过这里,听见有人说英语,就加入了,聊了以后才知道就是原来的的鼓楼英语角,不知不觉就聊了半个多小时。”黄淑兰说,自己小时候会坐着公交车去鼓楼英语角,没想到还能在这里遇见。由于在外企工作,平时开会经常用到英语,虽然听力可以,但是开口说一直对她是个难点,现在她已经决定每周都来。

  “我们的志愿者现在有六七人,都是各行各业的英语爱好者,大家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英语角传承下去,保存大家小时候共同的回忆。”王崧介绍,志愿者的工作首先是防止遇到动机不良的人,会将他们清除出去,保证聚会的安全。其次,志愿者英文都还可以,会去带一带新来参加的伙伴,帮助他们融入话题,至少能够“开开口”,有参与感。另外,有时他们利用别人的场地,需要在结束后打扫卫生,复原场地。“我们还在物色更多志愿者,希望有热情的朋友加入队伍。”

  王崧的设想是百花齐放,多开一些分点。“其实现在愿意给我们提供场地的地方不少,开设分点需要的就是志愿者,只要他住在附近,又愿意贡献自己的时间出来,我们就能开展活动。” 目前,鼓楼英语角在大行宫、朝天宫等地都有分点,未来还考虑在江宁、南艺等地开设更多活动。

  学英语的方式在变

  但面对面的交流更有意义

  王崧认为,即便是来英语角很勤快的伙伴,这里也只参与他们人生中的一小段经历,他们总会奔赴自己的下一个目标。“一些老的伙伴现在不太能见到了,或者比较忙,或者失去了联系。小朋友上学以后,有的出国读书了,有的来得少了。”他介绍,但英语角总会来新人,比如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来,很多孩子英语口语非常好,这里还开了“小班”给学龄前的小朋友读绘本,带他们见识活动更为丰富的英语角,也开启了英语对话的大门。

  相比曾经的鼓楼英语角,如今参与的人身份更多元,他们中有小有成就的老板,各行各业的白领、科研人员还有热爱英语的中老年人,以及各大高校的学生、留学生。

  如今,雨后春笋般的视频软件、线上聊天软件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英语角的功能,孩子们可以坐在家里和大洋彼岸的伙伴用英语聊天,记者问许可为,现在英语角还能吸引年轻人的原因在哪儿?他说,面对面的交流永远不会过时,学习的是英语,但交流的是情感,眼神、肢体语言都是交流的一部分,“技术可以方便他们打好基础,但是无法完成沟通的全部内容,这就是英语角还在延续的意义。”

  紫牛新闻记者 |刘浏

  编辑|张冰晶

  剪辑|万惠娟

  拍摄|陈金刚

  主编|陈迪晨

  图片和视频素材:记者拍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您有新闻线索,欢迎点击爆料你可能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原标题:《【紫牛头条】40岁的鼓楼英语角还在 ,77岁老人练口语未曾间断,还考过了托福》

  阅读原文

上一篇:名校对比之英国传媒专业择校攻略
下一篇:新业态的出现让年轻人就业有了新选择——通城新职业达人累并快乐着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