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技术文化软联通 讲好水运工程好故事——部天科院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2022年,发展中国家港口与航道建设技术培训班线上举办。

  

  2021年,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一行参观部天科院悬浮隧道实验室。

  

  2023年,全球交通青年英才参观部天科院。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溢油应急现场联合演练。

  

  项目组人员在斯里兰卡科隆坡港口外区域作业时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

  

  孟加拉国艾萨拉姆项目烟囱风洞试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传承丝绸之路精神,携手打造开放合作平台,为各国合作发展提供新动力。”走过10年,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

  10年来,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简称部天科院)积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构建了“平台+项目+培训+交流”的全方位、多层次国际合作模式,在推动海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技术标准软联通、讲好中国港口故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方位合作机制 激活共建国家发展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部天科院赶上重大战略倡议实施的好时候,为科研工作国际化和‘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机会和舞台。目前,我们构建了‘平台+项目+培训+交流’的全方位、多层次国际合作模式,推动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国际合作。”部天科院院长张华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凭借技术优势,部天科院以全球海洋水动力数据库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服务国际港口建设,完成30多个国家300余项工程的科学研究。获此成就,源自部天科院一流的科研大设施及其国际化平台:建有世界最大的450米长大比尺波浪水槽、技术国际领先的500g·t(加速度×重量)港口土工离心机、技术先进的直流风洞实验室、360度船舶操纵模拟器等一大批先进的科研设施和20余座物理模型试验大厅,这些一流的科研设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为打造国际化的合作交流平台,依托水路绿色建设与灾害防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部天科院积极开展与多个国家的深度合作,建有中国—印度尼西亚港口建设与灾害防治联合研究中心、中国—孟加拉国港口建设联合研究中心、中国—阿联酋绿色生态港口建设技术联合实验室。近10年来,部天科院牵头承担了包括外交部亚洲合作专项、科技部政府间和战略性国际合作专项在内的14项国际合作重大项目,与20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围绕防波堤韧性提升、海上溢油应急、港口储罐风致灾变、海铁多式联运等开展联合研发和示范应用。

  张华勤表示:“我们联合打造的双边与多边合作平台,在试验室建设、人员培训与交流、项目建设、科技合作方面卓有成效,架起了文化交流和传播友谊的坚固桥梁。”

  就在前不久,部天科院与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大学合作共建中国—印度尼西亚港口建设与灾害防治联合研究中心,入选“一带一路”交通运输十大典型案例。该联合研究中心作为科技援外项目按期完成了建设任务,建成了万隆理工大学第一条港工试验水槽,有效提升了基础科研能力,依托该水槽,双方技术人员结合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海岸特点,合作研发了斜板式新型消浪结构;邀请印度尼西亚方技术人员来华参观交流,赴印度尼西亚开展海外技术培训,帮助印度尼西亚方组建实验室运行维护团队,指导其掌握水槽关键设备使用和维护技能。

  10年来,部天科院承办和协办了科技部、商务部和招商局集团等单位30余期援外培训,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展示中国港口发展成就,推介港口科研技术成果,讲好中国港口故事,培训总数达1200人次。邀请泰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科技参赞访问部天科院国际先进的科研设施,也让驻华使节们深入了解中国港口科技的雄厚实力,增进了部天科院与各国科研机构、高校和港口企业的互相了解,拓展了合作空间,巩固了交流合作基础。

  “在技术培训过程中,有的培训学员本身就从事港口工程的相关工作,与我们的科研方向具有较高的契合度,他们主动邀请我们参与该国工程项目,对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部天科院开发处海外市场部主任姜云鹏说。

  此外,部天科院还直接参与国际科研咨询市场,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科研机构同台竞技并赢得项目,承担韩国、马来西亚等国40多个港口海岸工程的科研论证工作,累计合同额超过800万美元。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平台+项目+培训+交流”四位一体的全方位多元化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深受合作对象国的欢迎,在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同时,也促进了规则标准的“软联通”以及文化理念的“心联通”。

  在国际合作中,双方科技人员通过双边平台、工程项目和技术培训,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合作关系,双方互帮互助,共同克服海上工作和生活困难,在一方遇到困难的时候,另一方及时伸出援手。一次,载有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科技人员的船只在苏拉威西岛附近海域遇险,印度尼西亚爱帕特海洋水文勘测公司技术主管瑞斯克带领成员奋不顾身跳入水中,将落水的部天科院原副院长赵洪波、科研人员解鸣晓救起,体现了两国科研人员之间的深厚情谊;有的培训学员在部天科院的帮助下,所办公司规模和效益得到了显著发展。

  以绿为底 攻克重大关键技术

  1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组织携手推动绿色发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我们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在港口绿色低碳技术领域开展技术合作、联合研发和集成创新,并应用于‘一带一路’国家与国际合作项目中,助力打造‘一带一路’绿色水运科研国际品牌。”部天科院环境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黄伟说。部天科院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主动融入全球科研创新网络,发挥优势专业特长,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与“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开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溢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与风险管控联合研究、港口大型石化储罐结构风致灾变控制技术联合研发、国际化绿色港口枢纽及多式联运关键支撑系统合作研发等,取得重大关键技术突破,进一步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

  联合研究,助力提升跨区域溢油事故应急响应速率。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唯一流经6国的国际河流,该流域具有典型的山区河流特征、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敏感的生态系统,同时也是沿线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其上游为闸坝库区流速缓慢河段,下游为急流场天然河段,航道滩险众多,通航条件复杂,溢油事故一旦发生将快速扩散,严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部天科院联合泰国、缅甸开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溢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与风险管控联合研究,对溢油事故前的风险源识别与监测预警、事中溢油源追踪及快速应急处置成套技术等进行研究,建立跨界河流溢油风险联合管控机制,研发溢油应急调度及风险协同防控与智能决策平台,形成风险监测、应急调度、管控处置、决策支持完整的技术体系,助力提升跨区域溢油事故应急响应速率。

  创新突破,支撑国家能源储运安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创新”始终是各方聚焦的高频词汇。部天科院与日本开展的港口大型石化储罐结构风致灾变控制技术联合研发项目,坚持创新突破,着力解决港口大型石化储罐结构风致灾变机理研究关键科学问题,突破港口大型石化储罐结构抗风减灾等技术瓶颈,实现港口大型石化储罐结构智能化抗风设计、风致灾害效应合理评估和有效的抗风减灾。项目基于千余组海量风洞试验,建立了典型柱形和球形储罐在高超临界雷诺数自模区的风荷载模型,形成了港口大型石化储罐结构抗风数据库,为该类结构抗风设计提供依据;提出了港口大型石化储罐结构抗风圈优化设计方法,合理利用材料强度,可使同等用钢量下,储罐结构抗风承载力提高3倍以上。研究成果在孟加拉国艾萨拉姆、巴基斯坦卡拉奇电厂、越南沿海项目等多项“一带一路”重大能源基础设施抗风中得到了应用,进一步提升了部天科院在港口抗风减灾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共建共享,提升我国及沿线国家国际化枢纽港绿色高效联运技术水平。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聚焦绿色港口和多式联运建设面临的难点问题,部天科院联合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大学,开展的国际化绿色港口枢纽及多式联运关键支撑系统合作研发项目,在集装箱码头节能高效运营、散货码头节能环保模式及装备研发、跨境海铁联运高效运营组织、国际滚装运输高效衔接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引导港口节能高效装备研发,优化跨国多式联运运营组织,带动国际及行业标准制定,形成在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示范效应,实现重大成果在沿线国家转移转化。项目重点提出了集装箱码头作业环节生产调度和能效优化方法;研发了智能化集装箱跨运车;研发了散货港口节能高效装卸关键装备及粉尘精准控制系统;制定了海铁联运数据交换要素、流程及技术要求,提出了海铁联运列车追踪接口、集装箱放箱单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形成了跨境海铁联运信息互联互通创新方案。研究成果在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及我国天津港、张家港港等港口开展了应用验证。

  把世界建港的陌生区打造成建港的特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很多重要节点涉水涉海工程。中国企业在海外涉水涉海工程建设时,特别是项目前期进行选址研判、可行性研究时,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缺少气象、水文实测资料,“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对陌生的海域感觉到无从下手。由于对陌生海域水动力特性的不了解、不熟悉,中国企业吃过苦头。在印度尼西亚的巴齐丹项目上,由于严重低估了印度洋涌浪的威力,波高设计要素估计过低,直接导致了项目防波堤结构在涌浪作用下全面损坏。不仅在印度尼西亚,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在非洲、南美洲,诸多的海外工程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作为我国最早“走出去”的水运工程科研机构,这需要部天科院科研人员掌握更多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等海洋水动力特征。天津水运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俊涛介绍,团队通过现场踏勘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越南、马来西亚、缅甸、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建设、海上风电等建设提供了可靠数据基础支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多年来参与了大量海外工程研究工作的部天科院海洋水动力研究中心主任陈汉宝来说,不是一句简单的愿景,而是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他早在2002年开展巴基斯坦工程研究时就发现了印度洋涌浪与我国的波浪特征大不相同,带领团队提出了系列中长周期波浪建港技术,解决了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港口及防波堤建设难题;2009年考察孟加拉国时发现当地电力供应不足,居民分时用电,团队参与的艾萨拉姆项目是中孟两国重点合作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缓解当地民众用电需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涉及的太平洋、北印度洋风暴灾害频发,严重影响沿岸城市的堤防、港口运营、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他带领团队开展的海浪水动力运动规律及与建筑物相互作用研究,为近岸涉海工程防灾减灾提供了基础科学依据。超过100次的海外工程现场考察,团队为非洲、中东、南亚、东南亚等区域30多个国家提供了建港咨询,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同时,部天科院还建立了一套全球近岸工程海浪水动力分析系统(GOHS),可以实现对全球任意海域的气象、海浪及潮流信息分析处理。在此基础上,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海域,还建立了更有针对性的区域海浪水动力数据分析系统,包括数字海南、数字孟加拉湾、数字印度尼西亚、数字菲律宾、数字地中海。随着GOHS系统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全球各个海域的“个性”由陌生变得清晰,掌握了全球海域的区域特征和各海域海浪水动力的季节特征,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技术保障,由过去的“无从下手”变得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用不断的科研突破,努力实现把世界建港的陌生区打造成中国建港的特区。

  借助一个又一个海外项目,部天科院用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赢得各国信赖,成为水运工程科研领域中国技术“走出去”的典范,犹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定海神针”,为沿岸港口工程建设与发展带来和平与安宁,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近些年,为保证海外市场和国际合作的连续性,部天科院积极推进建立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缅甸等国属地化经营机制,与当地高校、科研机构和专业公司共同探索海外市场开发与国际平台建设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的新起点上,部天科院将依托国际合作平台,深化绿色、安全、信息化合作研究,科技赋能中国交通“走出去”,助力谱写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上一篇:这家幼儿园开了个“幼儿议事厅”,孩子们畅所欲言分享成长
下一篇:苏州一学校回应“运动会有学生举日本国旗”:模拟亚运会展示各国旗帜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