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乡村做美育:90后美术老师回乡讲述美育故事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2-12-01
手机版

  青山掩映,石窟河环绕,五彩缤纷的手绘贴满了梅州蕉岭县长潭镇中心小学美术教室的一整块黑板,诉说着乡村孩子对家乡之美的期许。

  “90后”美术老师罗麟璇,是一位乡村美育“播种人”。5年前,他放弃了考取公务员的机遇,选择回到家乡梅州蕉岭,成为一名美术老师。

  在广东,越来越多艺术名家、文艺志愿者,也走进乡间“播撒”艺术种子。许钦松艺术基金会推出的“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累计培训教师已达814人次。

  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美育画卷正在南粤大地徐徐展开。美的梦想,正在大山里、在村落间,悄然落地生根。

  “长潭镇唯一的小学美术老师,就是我”

  “璇哥,看看我画得好不好?”美术课小组长小林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的画作拿给罗麟璇看:挂满彩虹的天空、灯塔一般的房屋、缀满宝石的街道……

  来自单亲家庭的小林,是罗麟璇的第一批学生,曾经是个喜欢在课堂上调皮捣蛋的问题孩子。在罗老师鼓励下,小林拾起了手中的画笔,也渐渐重拾起对学习的信心。

  在长潭镇中心小学,孩子们都亲切地管罗麟璇叫“璇哥”,把他当作知心朋友。站在70多名同学们中间,他仿佛就是一个“孩子王”,课间还会和他们一起捕鱼捉虾,逗猫弄狗。

  “90后”美术老师罗麟璇是孩子们眼中的“孩子王”。

  “90后”美术老师罗麟璇是孩子们眼中的“孩子王”。

  “整个长潭镇只有一位小学美术老师,就是我。”罗麟璇话语里流露着几分自豪。

  “小时候,我数学常常不及格,我妈给我报了各种补习班,我却经常偷偷跑去隔壁的美术班听课。”不甘心成为师长们眼中的“差生”,生性要强的罗麟璇暗暗较劲,立志要当一名特立独行的美术老师。

  2013年,罗麟璇考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就读动画专业。4年后,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陷入迷茫:留在大城市继续为动漫打拼?遵循父母之命报考公务员?还是,回归自己做美术老师的初心?

  在报考公务员之余,他又回乡参加了小学美术老师的招聘考试。巧的是,就在他获知公务员笔试成绩顺利通过的那一天,他接到蕉岭县长潭镇中心小学的入职通知。

  “90后”美术老师罗麟璇在上课。

  “90后”美术老师罗麟璇在上课。

  “父母告诉我,我可能会为这个选择失去很多,但这一刻,我特别想让他们为我感到骄傲,我想让他们看到,我也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亮!”罗麟璇话语里依然流露着当年的激动。

  “乡土是最好的美术课本”

  作为学校里最年轻的老师,罗麟璇每周都要完成十多节课时,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

  村里资源匮乏,他用有限的教学经费买来蜡笔、马克笔、油画棒,让同学们在水瓢形的纸板上天马行空地作画。他还计划为孩子们创作一套动画片。

  长潭镇中心小学学生笔下的校园。

  长潭镇中心小学学生笔下的校园。

  “村里的美术课程虽然比不过城里,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在罗麟璇看来,家乡之美就是最好的美术启蒙教材,“我们既然生长在这里,就有责任去爱护这片土地”。

  长潭镇坐落在群山脚下,河水蜿蜒而过,门前是一大片稻田。每逢假日,他总会用镜头捕捉田间地头的美景,与身边人分享。

  从羽化的蜻蜓幼虫到溪水里野生的鱼虾,在他眼里,青山绿水,万物生长,都是最现成的好教材。

  长潭镇中心小学学生笔下的家乡。

  长潭镇中心小学学生笔下的家乡。

  2020年,罗麟璇设计的《多彩长潭》美术教学课例,获得了“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银奖。但罗麟璇也清楚意识到自己并非教育科班出身的短板。“如果永远待在乡村,我就永远只能靠自学摸索。”他感叹说。

  罗麟璇设计的《多彩长潭》美术教学课例获得“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银奖。

  罗麟璇设计的《多彩长潭》美术教学课例获得“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银奖。

  去年9月,他报名参加“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跟岗计划,到广州南沙区任教一年。每周的教研活动是他最期待的时刻,“情景式教学”“沉浸式教学”等理念让他感到耳目一新。

  南沙之行也让他萌生出更多的梦想:他想让村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借助网络“同上一堂课”,想让孩子们多看看高水平的画展,让更多人成为他们的艺术启蒙老师……

  但他最大的梦想,是为美术课“正名”。“在不少人眼里,美术仍是一门不受重视的‘杂科’。我希望,人们能把美术当成真正的‘主科’,因为审美将伴随一个人的一生。”

  美术课是长潭镇中心小学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

  美术课是长潭镇中心小学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

  对罗麟璇来说,乡村美术老师不仅仅意味着坚守,更意味着陪伴。他希望自己能用6年时间,完整陪伴一届学生的成长,用画笔为他们的童年勾勒美好的蓝图。

  用正能量音符拨动孩子心弦

  越来越多心系乡村的艺术名家,也在偏远山乡开展美育探索。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李素华就是其中之一。

  黄金中学位于梅州丰顺山区,李素华一有时间,就会从广州坐车5个多小时,去看她的学生。

  2016年,李素华来到黄金中学,在这里组建了一个50多人的校园合唱团。她笑着回忆说:“孩子们刚开始时都是一张白纸,只会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但热情很高涨。”

  李素华和黄金中学的孩子们。受访者供图

  6年后,合唱团里的孩子们因升学等原因“走马灯式”地不断换人,但总人数却在不断增加。

  副校长李展鹏清楚地记得李素华第一次走进教室时的样子,“她很有感染力,孩子们的艺术兴趣一下子就被她‘点燃’了。”

  李素华的教学方式很特别,她并不直接教发声技巧,而是从一首首歌曲背后的故事讲起,从词作者的传奇经历,讲到整个国家民族崛起的历史背景。

  “我唱了40多年的中国民歌,深深感到,每个音符都凝结着整个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李素华说,尽管读书考学对偏远山区孩子很重要,但艺术教育也不能荒废,“心口合一唱出歌里的家国情怀,他们将一生受益”。

  李素华每次来到黄金中学,教室里都有一位早早到场等待的学生。他叫刘金锐,从小在农村长大,对音乐非常痴迷。如今,他考到广州读大学,业余时间在网上发表了3首原创歌曲和一首说唱作品。

  “是李素华老师和黄金中学合唱团,让我找到了自信。”刘金锐说。

  “老师,什么时候再来啊?”

  从2020年12月起,广东美术馆也推出了“美育乡村支教”项目,在粤东西北的田间地头,搭建起一个个全新的美术教育实验课堂。

  广东美术馆“美育乡村支教”项目走进翁源周陂镇陈村。

  广东美术馆“美育乡村支教”项目走进翁源周陂镇陈村。

  位于韶关翁源县的革命老区周陂镇陈村是“美育乡村支教”的第一站。令人惊讶的是,村里的小学美术教育几乎一片空白:没有美术课,也没有美术老师——这在当地区县级小学是常见现象。

  有一次,馆员们将课堂搬到学校的小操场上。现场原本只放了30多张凳子,最后竟吸引了全校师生100多人。

  “城乡孩子对美的追求,并没有任何区别。”支教老师植凯鹏说。

  

  

  广东美术馆开设的支教课程琳琅满目:从置身大自然之中展开的绘画+手工+互动创作,到用版画DIY自己专属的藏书票,再到用手工黏土、报纸、KT板制作动画《龙猫》同款“猫车”……美术馆来的支教老师都与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每期“美育乡村支教”活动驻留时间不长,只有两三天,但老师们总能从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目光中找到感动。“老师,什么时候再来啊?”孩子们一声声的追问,更令所有参与者感到揪心。

  

  广东美术馆党支部副书记、副馆长胡锐韬介绍,每次支教活动结束后,教案都会赠送给当地的美术教育机构。

  “埋下美的‘种子’固然重要,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培育、浇灌,形成长效机制才能开花结果。 ”广东美术馆文创研究中心负责人、广州大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少辉说。

  在广东美术馆举行的著名画家冯远个人作品展上,名为《乡童》的作品引人瞩目:画中的背景是一大块黑板,一群乡村小学的孩子用色彩斑斓的涂鸦,描绘心中的美好未来,他们面带欢笑,胸前佩戴的红领巾如同火苗般热烈地跳跃。

  这幅曾经代表人们对乡村美育美好愿景的作品,正在今天的广东一点点地变成真实的写照。

  

  专家观点

  乡村美育有利儿童心理健康

  乡村美术教育不仅传授美术知识,也能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发挥“扶智”的功能。乡村美术老师还担当着类似“父母”的角色,对于留守儿童父母常年缺位的现象能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

  ——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许钦松

  乡村美育要保持开放性与传承性

  乡村美育需要保持开放性与传承性,真正让当地的人们看见“美”带来的价值:一方面合理利用乡村环境资源,引导民众认识自然美;另一方面引导民众从乡土民俗、乡土文化、民间工艺中,认识艺术美、生活美、社会美。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

  就地取材提供“菜单式”教学

  乡村地区并不缺少有特色的、可实施的文化资源,乡村美育如能提供“菜单式”教学,赋予学生学习内容的能动性,适当利用当地资源就地取材,注重乡村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协会专职副主席金鹏

  策划:李贺 罗彦军

  统筹:李培

  记者:杨逸 徐子茗

  通讯员:陈雨晴 曾睿洁

  剪辑:何志豪 谭玉婷(实习生)

  视频/图片: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上小学才开始数学启蒙就晚了!孩子的三个关键时期,你抓住了吗?
下一篇:学信网学历查询方式被质疑,随后进行回应,网友给出可行建议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