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推娃故事,原来学霸圈的顶流“教辅”居然是它……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2-12-01
手机版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已经刻在中年父母们基因里。

  尽管愿望美好,但很多父母却跟我一样,在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上遭受现实打击:奈何你威逼利诱,娃就是提不起兴趣。

  到底是方法不对,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口?在研究那么多学霸故事后,我悟出了一点心得——要找对“投喂”的精神食粮。

  知乎上有一个万赞问答提供了启发。

  在“中学各科应该怎样学习”的问题下,一位高中学霸分享了他的学习方法。这位学霸虽然不是门门精通,但却很聪明的找到各科学习的巧劲儿。

  比如他之前觉得数学很枯燥,尤其是定理公式的记忆上,于是他用“想口诀、编故事”的方法,把公式通过有趣又“抓马”的点串起来;在化学方程式的记忆上,他则狠抓一类物质的通性,顺便把这一片的相关反应都关联起来。

  他总结出最有用的学习方法,就是大量看课外读物。尤其刷题刷到怀疑人生时,这些闲书反倒提供了许多新鲜氧气。

  这位学霸提到最多的就是BBC出品的纪录片和书籍。

  比如像《维度:数学漫步》,还有《地球:行星的力量》《海洋:深水探秘》《生命:非常的世界》这一科普三部曲等。无论是画面,还是讲故事的逻辑,都能提供很好的激励素材。

  在看完这位学霸分享后,我立马去扒拉了BBC一系列纪录片和读物,不仅收获颇丰,还有意外惊喜。

  在众多宝藏资源里,有一套被中国家长提及不多,但却很受海外家庭推崇的科普杂志——《聚焦》(Focus)闯进我的视线。

  

  好的科普杂志,一定是老少皆宜

  《聚焦》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出版,内容涵盖了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凭借知名学者和大众科学家的贡献,每期都会提供令人兴奋的前沿科学知识、尖端技术以及自然世界中的趣闻故事,以轻松愉悦的视角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科学世界。

  

  这本从1992年开始发行的杂志,常年占据着英国科普杂志畅销榜的第一位,令人意外的是,它的中文版图书也在中国发行了。

  当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回来给儿子之后,没想到他居然安静的翻了一下午。

  

  我曾经供职于国内一家商业杂志,领域听上去很窄很专业,但其实它的受众面非常广泛,不仅包括金融机构的从业者,也包括各领域的职场白领,甚至高校学生中也有众多拥簇者。

  这段工作经历给我最深的烙印就是,再高深的东西,一定都有适合普通人了解的切口。商业杂志如此,科普类读物更是如此。

  在外网翻到的读者评价中,最为打动我的是这样一条。

  一位名叫Rick的美国读者:

  这杂志太棒了,尤其当你是一枚科技迷时。图片很精美,话题很丰富,写法没得说。当然它不是一本给五年级的小学生看的东西,因为有时候你需要在网上去做很多延伸阅读,但它的确激起了我对知识的挑战欲。我每个月都很期待拿到杂志的那天。每当读完后,我会把它给三个青春期的孙辈儿,他们现在正在家学习,女儿认为这杂志很适合做科学课的补充读物……

  另外,我今年69岁了。

  

  Rick绝不是个例,随便翻翻亚马逊上的评论,这样的评论比比皆是。

  

  看到这里也就不奇怪了。一个能激起三代人共读的杂志,还愁什么销量,成为英国最畅销的科普杂志,应该是实至名归。

  为什么能做到三代人共读?

  从选题到可读性,这一系列最大程度的做到了“读者友好”。

  就拿我买的这套中文版图书来说,乍一看书名——《基因奥秘》、《尖端探索》和《物理难题》都是高精尖的科学议题,儿子会不会读着吃力?但一番到目录,这一疑虑就打消了。

  《如果我的牛仔裤不合身,可以责怪我的基因吗?》、《世界上最致命的火山》、《地心里有什么》……这不正是儿子常把我问得哑口无言的问题么?

  来看看人家是怎么解释的。

  以《地心里有什么》这篇文章为例,作者开篇以一篇科幻小说的情节引入,谈及古往今来不同代际的人对“地心”的想象和误解,再才娓娓道来人们是如何证实地心的组成。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数了数,直到第五段才看到一些专业词汇和解释,但基本上也是初中物理的基本内容。即便不记得公式,也不影响理解。

  为了方便读者梳理,作者还附上了一个清晰的时间轴,将关键发现者和过程都简述其中,一目了然。

  

  最让我意外的是,儿子读完这篇之后,居然从书包里掏出物理书,将杂志上的时间轴抠下来,夹到书里。

  后来才得知,他们老师会要求班上同学每周进行一次兴趣演讲,或许以后轮到他时,可以做参考。

  看书,就像看纪录片

  后来,我跟一位985英语专业毕业的朋友聊起这事,她告诉我,他们常常用外刊做阅读分析,这本杂志也是其中之一,因为可读性实在太强了。

  把复杂的科学议题,用浅显易懂的话,说得让大家都感兴趣,这不就是功力么。这跟他们创作团队的“实力”息息相关。

  出于职业习惯,我在给孩子挑选图书时,会去看看作者,或者编辑团队。在他们官网上搜到创作团队背景时,真是被惊叹到了。

  高学历不说,主要是有专业背景啊。

  举一位我随机看到的编辑信息吧:

  Jason 是 BBC Science Focus 的编辑。

  他拥有物理学硕士学位,并于 2019 年被英国杂志编辑协会评为年度最佳栏目编辑。

  他从事科技报道已有十多年。

  在此期间,他走过大型强子对撞机的隧道,观看斯蒂芬霍金关于黑洞的 Reith 讲座,报道主题从模拟宇宙到跳舞的凤头鹦鹉。他负责杂志和网站的新闻栏目,定期出现在 Instant Genius 播客上。

  冲着物理学硕士学位,和十多年的科技报道这两点,老母亲“挑剔”的心就落地了。科普杂志需要语言上的“平易近人”,但涉及到专业方面的内容,马虎不得。

  这是对读者负责的表现,同时也是BBC出品的优势所在。

  大家都以为BBC出品的图书和纪录片,最厉害的地方是视觉。的确,对孩子来说,这种视觉盛宴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引子。

  相对有些科普读物主打“漫画”或者“互动”,这套图书的确最大程度上的做到了保真。甚至里面有些图片让人有种科幻大片即视感。

  

  但在“大片感”背后,更重要的是对科学、真理的尊重和热爱。

  之前就曾在一档脱口秀节目上听过BBC纪录片导演的分享。他们为了拍摄珠穆朗玛峰的场景,在中国买了一架直升飞机。

  还有一次,团队在非洲拍摄动物迁徙,摄影师伪装在一旁时,忽然有大象群冲过来,等象群走后,片子导演冲过去问的第一句就是“刚才开机了吗?”

  在这种超常敬业精神下,出品的内容也就不难保证品质了。

  

  对世界保持好奇心

  这次给大家带来的这套书,正是BBC基于《聚焦》杂志出版的一系列图书之一。

  与每月出版的杂志不同,它主要分为三个主题。

  

  在《尖端探索》中,主要介绍了人类对海洋、陆地和太空三方面的一些尖端探索故事。本书带着读者从深海走到地心,再到深空,去挑战人类所知的科学极限,并探索新的未知领域。

  《物理难题》则主要介绍在物理学和宇宙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令人费解的难题。介绍不同尺度下,从亚原子粒子到宏观宇宙的概念,以及宇宙是如何运作的科学思想。

  《基因奥秘》聚焦的是遗传学。不仅包括生物学新发现的实现过程,还探讨了遗传学的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只要孩子有一颗好奇的头脑、一份想要了解周围世界的欲望,便能轻松读懂本书。当然,作为一个适合三代共读的科普读物,我也建议家长跟孩子们一起读。

  毕竟,无论多么了不起的精神食粮,都不如父母的陪伴和启发。

  如果大家对于儿童文学读物或其他书籍有任何建议和疑问,或者您期望获得更多相关资源,欢迎在文末留言或私信告诉我们~

  阅读第一致力于为各位家长朋友们带来最优质的全球教育资源,欢迎持续关注我们!

上一篇:吉林工商学院函授本科报名去哪
下一篇:北京高三学生重启网课,如何应对“线下转线上”的挑战?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