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宝藏 | 胡钰: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2-12-04
手机版

  原标题:通识宝藏 | 胡钰: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

  以 清华为原点

  以 世界为版图

  在 探索、追寻与触及之时

  穿越千年的人与人文在此展现

  行路成书

  阅人见物

  在 思考、碰撞与抒发之间

  向世界多走一步

  世界也会向我们 走近一步

  站于 时代潮头

  远眺 全球图景

  在 多元、沉浸与启发之后

  重识一个 非西方的世界

  重绘一个 多样性的文明

  本期通识宝藏

  走进新闻学院教授胡钰老师课程

  长风万里

  让世界尽在眼前

  课程概览

  【课程名称】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

  【开课院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课时安排】3学分36/60/60课时 (课内授课学时/实践学时/课外学时)

  【课程属性】通识荣誉课程-社科课组

  【课程内容】本课程利用寒暑假组织全校范围内优秀学生赴海外实地探访,开展小规模、深度性、实践型的育人模式探索,创造 跨年级、跨学科、跨地域、跨国界、跨文化的学习环境,通过 参访式、体验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通过跨文化传播、一带一路及新型全球化、建筑艺术、文明交流互鉴等专业模块综合学习,增进学生对世界多样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全球胜任力,强化学生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当代中国青年使命的认同,从而培养具有 全球视野、中国立场、青年担当的优秀青年学生。

  【教学方式】实践前将进行 大班课程讲授、小班课程讨论、每日课后分享组成;实践中进行 实地参访、每日讨论、随笔撰写;实践后将会形成 报告撰写、论文写作、成果转化等总结。

  对应跨文化传播、一带一路研究、艺术、历史、建筑等方向的专业教师在行前联合进行大班授课,为学生教授基础知识和方法;同时亲自参与小班讨论,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目的地知识学习和调研安排。在实践中,专业教师分头全程带队,结合专业视角就具体目的地具体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实践后,不同主题方向的学生将再次汇合总结,由不同专业教师进行指导。

  【考核方式】

  (1)行前课程与研究主题(20%):课程出勤、小班讨论、调研主题策划、访谈大纲撰写等;

  (2)出行调研与学习(40%):相关调研地点参访、访谈、街头问卷调研,以及每日调研分享和行中随笔撰写;

  (3)成果总结与发布(40%):行程结束后,每位学生需提交①一篇1万字左右的文化随笔;②不限字数的课程成果,鼓励多样化成果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学术论文、政策建议、调研报告、新闻作品和影像作品等。

  教师简介

  

  胡钰,清华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经济学学士,新闻学专业文学硕士,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法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 现为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理论,企业传播,文化传播,国际传播。

  面向本科生开设《新生导引课》、《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清新时报工作坊》等课程,其中《新生导引课》获得全校教评前5%,《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获评全校通识荣誉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获评全校精品课程。

  曾获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清华大学优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者、“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论文指导教师、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全国“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百篇网络正能量文字作品”、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等荣誉称号。

  01

  风起清华:看视野中“失焦”之处

  Q

  这门课相当具有创新性,同时也非常具有挑战性。一开始是有怎样的契机来开设这样一门跨学科、跨文化的全新课程?

  A:2016年,基于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国家发展所处宏观环境及学校自身发展阶段的深刻分析, 清华大学首次制订并启动实施“全球战略”。在此背景下,清华大学提出“全球胜任力”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学生在国际与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学习、工作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在认知、人际与个人三个层面不断地探索发展六大核心素养。

  为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的竞争与合作,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创新人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学生部、校团委、教务处、国际处等单位深入探索实践教学,组织优秀学生利用寒暑假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社会调研,“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便应运而生。

  Q

  这门课程已经开设多年,去过哪些国家和城市,主要遵循了怎样的线索?您认为这和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A:“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的实践地主要是“一带一路”的沿线重点国家。从课程开设到现在,曾去过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阿联酋、伊朗、尼泊尔、巴西、南非、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一次都是非常独特的体验。

  对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许多同学们是不太了解的,是视野中“失焦”甚至长期被“忽视”的部分。很多同学眼中的的“国外”只有欧美与西方,把“全球化”概念等同于“欧美化”“西方化”,这种认知失衡现象是值得关注的。 “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的目的就是扭转这样的观念,为同学们展现一个“非西方”的世界、多样性的世界。

  我认为, 一个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青年人应当能够描绘全球图景、提出全球问题、开展全球对话、做出全球贡献,“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力争从这四个维度对同学们进行培养。带领同学们去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首先是要大家切身实地了解世界的版图,这是“描绘全球图景”;而我们所进行的准备、选择实践的主题,则是帮助大家“提出全球问题”;在行程中的实地考察、访谈与讨论,则是以中国为主体“开展全球对话”;最后整个实践的目标,就是要大家能够成为愿意参与全球事务的青年人才,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自己热爱的角度“做出全球贡献”。

  比如此前前往尼泊尔实践的一行同学,就与我一同完成了《尼泊尔的性格》这本书。2019年,我们在尼泊尔驻华大使馆和加德满都举行了新书发布会,尼泊尔驻华大使鲍德尔“点赞”称“本书的面世为中国读者提供从社会、文化和行为层面了解尼泊尔的机会”,同时这本书还成为了“访问尼泊尔”活动的官方指南之一 。从对尼泊尔一无所知,到实践后的理解、热爱,还能够产出文化成果推动中尼友好发展,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做出全球贡献”的例子。

  

  (2019年,《尼泊尔的性格》新书发布会在尼泊尔驻华大使馆举行,本书作者从左至右:张进宝、沈沁怡、胡钰、万宁宁)

  Q

  在实践中会有哪些行程安排?一般会着重从哪些方面探访一个国家/地区?

  A:根据实践的主题,每次都会有不同的行程安排。在大方向确定之后,我会确定几个“必做事项”,包括要见的人、要做的事、要去的地方,由带队辅导员同学进行全权负责联系及安排,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

  既然要到达一个国家,那就要“走到它的根处去”,看到这个国家最特色的一面,感受这个国家最典型的精神气质,给同学们提供最深刻的实践体验。比如在前往南非的时候,我就提到一定要去罗本岛看看曼德拉曾经住过的监狱。从27年的牢狱生活到南非民主选举的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作为南非的精神图腾,便是这个国家的“根处”所在。

  我们在罗本岛上看到,曼德拉被监禁的牢房,就只是一个不到五平米的小空间。他在这样的条件中度过了近二十年人生岁月,尽管被释放的希望十分渺茫,但每天仍然坚持锻炼、读书、思考,从未放弃抗争的勇气。 “不轻易向绝望屈服,屈服就意味着失败和死亡。”立于这所牢房前,种族、肤色、国界的区别不再重要,任谁都会被这样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所震撼。

  了解、沉浸、启发,每一次出发和到达,都要挖掘此地最深刻、最本质的所在。实践的意义便在于此。

  

  (课程文化随笔集《这个世界的人与人文》插图:从开普敦桌山上看罗本岛)

  02

  沉浸启发:行走育人,其师若友

  Q

  课程面向全校所有学科的学生开放,是有什么样的用意?

  A:只懂“理工”或只懂“人文”的人只是“半个人”,“文理会通”对一个人完整人格、完整精神世界的构建十分重要,应当如梁思成先生所言,走出“半人时代”。实践面向全校同学开放,招募不同院系的同学,做到多学科交流,就是在实践支队的学科组成上创造一种会通的可能。

  课程至今,已有来自23个院系的百余位学生参加。支队内部的跨学科多样性加上探访国家的跨文化多样性,让课程的内容、课程的收获更显多元而丰富。

  

  (课程文化随笔集《这个世界的人与人文》插图:于雅典,苏格拉底柏拉图辩论地)

  Q

  据我了解,课程中既有行前的培训,又有中间的互动和最后的总结,内容的极度丰富是这门实践课程的特色。这些不同的环节都有哪些独特之处?

  A:在实践前,同学们应当做到熟悉当地的基本历史文化情况。我们会提前建立微信群,在群内结合自身的专业和兴趣每天分享一篇文献,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分享自身体会。同时还会邀请不同专业老师进行针对性的讲授和培训,提升同学们的跨文化理解。

  在实践中,参与同学需要轮流担任每天的“行程带队人”。带队同学将主设计当天的行程,安排考察、访谈等内容,同时负责所有会议的主持。每天晚上,无论多晚都会进行讨论,讨论当天的收获与感受,由当天带队同学进行总结和点评,同时进行第二天的安排。 “当时的就是鲜活的”,我一直要求大家在行程之中在地“即感即写”,保证每天都有一篇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内容,留下最珍贵、最真实、最生动的即时记录。许多同学们晚上都忙碌到一两点,虽紧张却收获。

  

  

  

  

  (2019年,“丝路新探”南非支队的部分推送头图)

  实践之后,同学们还需要产出各种成果,形式不限,可以是随笔、论文、视频拍摄等等。此外,还会参与多个实践宣讲的项目。 在产出成果的过程中,应当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做”,从实践的切身体会出发,选择自己擅长的、了解的方向,用全球视野、人类视野进行思考。

  Q

  感觉在异国他乡,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应该远比想象得更多,这种时候整个实践团队的合作非常重要。那在课程中作为老师,您认为您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和同学们形成怎样的关系?

  A:在课程中,我不仅是teacher(教师),更准确地说,是adviser(建议者)、partner(陪伴者)和inspirer(启发者)。

  我是行程的建议者。我负责提出内容,由同学们进行设计策划,之后再一同调整。我在行前提出一个设计行程的建议,比如需要见某个非常重要的人,辅导员就带领同学们去联系和安排。当然,最重要的,课程首先是安全,其次才是收获,因此我要确保行程的安全。在实践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突发情况的影响,行程难免需要变化,这个时候就需要我进行判断和决定,和同学们紧密合作。

  (2018年,“丝路新探”巴西支队师生与中国驻里约总领事李杨和94岁的巴西记者卡洛斯·塔瓦雷斯先生合影)

  记得在巴西实践时,我们前往了亚马逊、里约、伊瓜苏等等多个地方,用巴西圣保罗总领事的话来说,这是一次无比“灵动”的实践,“把巴西的好地方都走遍了”。这样的出色效果,便来自于在实践中的师生紧密合作。

  与同学们共同发现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国家与文化是很奇妙的体验,也会有珍贵的收获。在实践之前,我同样没有去过这些国家,所以我在课程中与大家一起探索和发现完全陌生的国度;在行程中,我会时不时提出问题,引导大家在地进行思考。

  Q

  请您用三个形容词形容一下这门课?

  A:对这个课程的体会是一言难尽的,如果要聚焦三个词,其一,学科多种、内容多样、文化多元,即为多彩;其二,体验沉浸、思想沉浸、文化沉浸,用在地走访和深度调研代替“纸上谈兵”,带来最切身的感受,即为沉浸;其三,眼界开拓、观念重塑、方向更新,用脚步丈量世界,培养认知世界的独立思考,获得全新的全球视野,即为启发。

  多彩的、沉浸的、启发的, 就是描述“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的三个形容词。

  03

  远眺全球:情满于山,意溢于海

  A

  2017年暑假实践伊朗支队支队长(第二次课程)

  新闻学院与传播学院3字班 张进宝

  伊朗之行是一次 “祛魅”和“新知”之旅。

  得益于清华学生和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身份,我们在课程实践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中得到 伊朗驻华使馆、中国驻伊使馆、驻伊中资企业热情帮助,不仅得以探访 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等地的厚重人文历史,更重要的是 获得与宗教圣城神学院教授、国会议员、大学师生等伊朗各领域高层次人员的面对面交流机会。

  见人与见物相结合,让我们 全面了解伊朗从波斯到伊斯兰的历史变迁中承载着的古老精神、现代意识和大国自信,让我们深刻认识不同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孕育的多样文化与文明,帮助我们破解来自既往信息渠道的刻板印象,并 建立起基于亲身体验和丰富交流的全新认知。

  作为伊朗课程实践的支队长,在原伊朗科技部副部长、驻华使馆科技参赞Hojjat先生离任回国,也是我们伊朗实践完成一年之际,我再次到使馆拜访他,他又一次提起为我们的随笔集专门撰写的序言中的几句话,他说, “这一课程教会同学们探寻真实的世界,而不仅仅是根据媒体报道构建自己的世界观。”“毫无疑问,他们接触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行前印象的伊朗。我很感谢他们能够真诚叙说自己在伊朗的一路见闻,不论是好印象还是坏印象,我都觉得万分珍贵。”

  在这个角度上,我们课程实践的意义不仅局限于参加课程的同学本身,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发声发言,向国民展示真实多彩的伊朗,向全球青年倡导尊重和欣赏文明的多样性, 从清华出发,致文明以问候,向世界寻精彩,真正体现全球胜任力的价值。

  (课程文化随笔集《这个世界的人与人文》插图:于伊朗,在色拉子古城下遇见当地女性)

  A

  2018年暑期实践巴西支队队员(第四次课程)

  人文学院外文系5字班 张子涵

  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于, 我有机会在一支多元院系同学组成的支队中,感受对同一实践主题的多角度解读。

  出发前胡老师将我们的实践主题定义为“巴西生态保护与建设经验学习”,在临行前的几次课程讨论中,来自 化工、建筑、物理、新闻、人文、法律等院系的支队成员分别从自己关心的视角选定研究方向,通过2分钟的个人展示介绍自己的选题,并在自由讨论中延展选题的边界,寻找不同视角之间的相关与融合。

  当我们一起走在 伊泰普水电站园区中, 有人会一边向向导请教水电站的建设细节,一边向全队普及水力发电相较于传统能源获取模式的优势与创新;有人会仔细观察园区规划对当地环境的尊重与融合,捕捉环保工程细节中的用心与巧思;有人会向随团一起参观的巴西NGO工作人员提到外媒视角下的巴西水电工程与环境保护,了解巴西人民在本国生态建设事业中所感受到最真实的沉痛与希望。

  在课堂中,你可以沉浸探索某一专业领域的公式定理,独自挖掘你的热爱,但只有走出校门,与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你”一起出趟远门,才会发现我们的热爱从来都不曾孤立,它们连点成线在很多领域散射能量,正解决着很多不曾出现在课堂案例中的问题。

  (2018年,暑期实践巴西支队成员在里约市政厅前)

  A

  2021年暑期实践中国澳门支队队员(第八次课程)

  经济与管理学院9字班 陈泽仁

  2021年的暑假,我有幸跟随胡老师前往澳门参加全球胜任力的实践课程学习, 这是我本科期间最难忘、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次实践经历。

  在澳门,胡老师带我们拜访了多名政商学界的知名精英人士,参观了 澳门中联办、澳门大学、澳门立法会、美高梅集团等重要场所,包括 政府机构、高校、商业集团、慈善机构、世界遗产景观等。使得我们在澳门的短短几天内得以深入地了解到澳门的 一国两制、商业发展、城市规划、民俗美食、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

  对我们来说,不仅每一天都是一场知识的盛宴,而且极大地开拓了眼界,领略到了澳门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澳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世界文化遗产古建筑,这次实践学习也让我对文旅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澳门归来后我 无论是在学校创办清华古迹协会,还是目前对于文化产业投资的职业规划,都深受此次澳门之行与胡老师的影响。

  我认为这样的全球胜任力课程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受益匪浅、获得独特的文化体验,而且真的可以使学生在与外界的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想法与火花,从而对后续的学习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2021年,暑期实践中国澳门支队成员合影)

  04

  文化随笔:大旅行与深旅行的思考

  “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文化随笔集《这个世界的人与人文》从课程的方方面面生发而来,以七大洲的顺序娓娓道来,沉淀数年,饱含学者深思。

  世界的很多角落,都在以其特有的人与人文,传播着 千百年来沉淀的智慧与气质。

  从佛罗伦萨的浩瀚艺术到加德满都的民间节庆,从雅典的哲学家辦论空间到硅谷的企业家创新空间,从莱蒙湖的灵韵到胡志明市的奥黛,从意大利美食科学大学校园到澳门安德鲁蛋挞店,从亚马孙雨林中粉红色海豚与人的互动到尼泊尔道路上行人对黄牛的礼让……许许多多世界美景的背后,是人类文化的丰富与伟大。

  本书是一本教学札记,阅读时 宛如与师生在旅途中讨论学习;本书又是一本学人美文,阅读时 好似与胡钰老师隔空对话思考人生与世界。

  (课程文化随笔集《这个世界的人与人文》插图:与巴西青年乐团交流【上】;在特里尔市“遇见马克思”【下左】;小学生们在胡志明博物馆上课【下右】)

  从 亚马逊的粉红海豚

  到 罗本岛上的风

  从 加德满都的民间节庆

  到 涅瓦河上的烟花

  智慧在世界角落中闪烁

  从 清华出发

  致 文明以问候

  向 世界寻精彩

  多元、沉浸、启发

  此刻启程

  探索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文案 | 王艺晓

  排版 | 王艺晓

  责任编辑:

上一篇: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15半年度报告摘要
下一篇:日本留学:博士申请流程及方案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