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陶人的坚守 窑火相承70余年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2-12-05
手机版

  

  南方日报讯 (记者/贺欢 通讯员/黄志坚)清新区龙颈镇共和村委会石龙咀的一个小山坡边,一家名为龙颈陶器厂的传统手工陶器制造厂已在此生产经营了70多年。龙颈陶器厂在70多年间窑火不断,经受了岁月和风雨的洗礼,亦见证了传统手工艺制造业和乡镇民营经济的兴衰。记者日前前去该厂一探传统陶器工艺的“沉浮”。

  70多载窑火不熄退休工人舍不得离开

  在龙颈陶器厂内,两条砖砌的“龙窑”顺着山势伏踞而上,每月里烧窑时不间断的窑火总会带来柴烟袅绕的景象,多年来这里出产的日用陶器和陶瓷在清新区滨江流域的乡镇颇受欢迎。

  龙颈陶器厂建于20世纪40年代民国时期,随后历经数次扩建、补修,甚至欠债、破产,经重组后,一直主要生产经营水缸、茶缸、酱罐、陶钵、擂茶盆等日用陶器产品。该厂曾在一定时期内挂靠当地的公社进行生产经营。

  工厂办公室内仍悬挂着几面二三十年前的奖状,显示龙颈陶器厂在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取得显著成绩而予以奖励,还有90年代该厂的承包者黎开被评为全市乡镇企业先进工作者等内容。

  2011年龙颈陶器厂被评定为“清新县不可移动文物点”的钢匾钉挂在厂房的砖柱上。

  70多岁的老人李子均在龙颈陶器厂从事陶器烧制工作超过50年。他回忆,上世纪80至90年代是龙颈镇制陶产业最鼎盛的时期,高峰期当地曾有6家陶器厂。当时龙颈陶器厂就有100多名工人从事生产,每日前来订购陶器的客商络绎不绝,工厂在路边还建了专门的门市部。如今门市部的旧房屋仍在,但近年已经被弃用了。

  多年来龙颈镇的陶器厂销售主要以客商上门订购为主,销售面基本上是清新滨江地区。随着社会经济大环境变化和城镇化趋势明显,农村日用生活陶器用品的市场需求量逐渐减少,近十多年来其他陶器厂全部关闭,仅剩龙颈陶器厂维持至今。

  “我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还有几个退休的老工人也舍不得离开,经常回来帮忙干活,大家对工厂都很有感情。”李子均摆弄着手上的陶器告诉记者。

  沿用传统手工艺生产要依靠经验

  记者走访时恰好遇上出窑,十来名工人正忙碌地从“龙窑”中搬运成品,把陶器肩挑手捧到旁边大树下的空地上码放整齐。

  龙颈陶器厂通过两条50多米长的“龙窑”烧制陶器,这种窑以柴作为燃料,当地又称之为“柴窑”。厂长曾志亮介绍,该厂一直坚持沿用传统的制陶工艺。选用原料为白度较高的黏土(又叫陶土),并采用原矿(红粉石)自行制作传统釉料。生产工艺及流程包括筛选陶土、球磨机湿磨、压滤机压榨、压模成型、上釉、自然风干、入窑烧制、出窑冷却、检测陶器优劣等。

  除了制备原料过程中运用机械外,龙颈陶器厂的其余大部分生产环节仍采用传统手工艺,因此生产耗时长、效率较低。目前全厂有5名工人,每逢在出窑等忙碌的时期,再另外临时聘请附近的10多名村民帮忙。

  “一般烧制陶器的产品合格率为70%—80%,每条窑约15天生产一批产品,两条窑每月约出产1000件产品。”曾志亮说,目前该厂日用陶器的价格每件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工厂的年产值为30万元左右。

  曾志亮学习制陶已10多年,三四年前他接替了岳父黎开的班,作为厂长全面打理工厂的生产经营。在他看来,陶器生产是一门传统手工艺制作行业,在生产时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师傅的经验,经验往往决定烧制成品质量。他跟随岳父学习了5年熟悉每一道工序,之后才可以“出师”。

  “比如在烧窑时,可以根据窑火的颜色变化,凭借经验感知窑内的温度,然后适当增减柴木让整条窑的温度更加均衡。”曾志亮还拿起一把钝刀,轻轻敲刮出窑不久的茶罐,根据陶器发出声音的清脆程度辨别有无裂缝,通过听音辨测陶器优劣。

  坚守传统制陶探寻转型升级路径

  李子均等老一辈的制陶人舍不得离开工厂,而和他们在此一起坚守的还有80后厂长曾志亮及其妻子黎红梅。

  目前龙颈镇传统手工制陶的传承面临断层的困境,农村居民大多外迁或外出工作,年轻人也不肯学习。“虽然传统陶器制造业面临的困难不少,但我会全力制好陶,把工厂经营好,让手工艺制陶传承下去。”曾志亮坚定地说。

  妻子黎红梅默默地以行动全心全力支持曾志亮,除了照顾一家的生活,还帮忙打点工厂的大小事务。

  曾志亮也在努力探寻在传统手工艺制造的基础上转型升级,甚至有过开班教小朋友制陶和进行陶艺DIY等想法。他希望传统手工艺制造行业解决资金短缺、寻求政策支持和引导、有效创新融合科技和注入文化内涵等问题,能寻求到政府和社会的扶持。

  每年的正月十五过后,龙颈陶器厂都会举行新年“点窑”的拜祭仪式,祈求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龙窑出产更多好产品等。或许,在来年的祈告中,曾志亮会希望陶器厂顺利转型升级。

上一篇:初一女生跳楼自杀 留遗书称不想再写检讨书(2)
下一篇:朱欣宇:演讲“达人”, 讲出青春风采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