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级学历的老人,花8年时间抄完四大名著,却被批“自我感动”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2-12-10
手机版

  

  这个只有四年级学历的山西老汉张喜才,却用毛笔手抄数百万字的古代名著,只为在我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用自己的方式为党和国家献礼。

  为此,他用了八年时间,用一张张裁剪成块的宣纸,将四大名著的内容一一抄录下来。张喜才老人的子女在目睹了老父亲的坚持,以及多年以来抄书的成果之后,便将老人的抄录过程拍摄下来,传到了网上。

  网络风暴

  一时间,网络上对于张喜才老人这一行为的看法络绎不绝。有人说,老汉这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新中国表达热爱;也有人说,老汉抄书的这一举动,向人们展示了什么叫“毅力”。

  

  可是有人夸赞,必然就会有人批评。不知道从哪一个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批评张喜才老人的行列中去。一开始,那些人只是说张喜才老人浪费时间,做一些无用之功。但是随着网络风潮愈演愈烈之后,一些“书法专家”也冒了出来,痛批张喜才老人抄写书籍的行为,说他的行为“没有对书法发展起到帮助”,而且也只是“为了自我感动”。

  “专家”们的这一发言,彻底引燃了网络上称赞张喜才老人和批评张喜才老人的言论。许多人自持有“专家”撑腰,更是开始从行为上升到个人、从文字上升到内容,变本加厉地点评起了张喜才老人。

  

  知道这一切之后,张喜才老人也觉得十分憋屈。老人自己也知道,并没有书法方面的才能,全因为自己从小喜欢,这才到老了都能写好一手毛笔字。至于自己抄书的行为,那也不过是为了用自己的方式,给新中国的百年华诞,增添一抹微不足道的光彩罢了。

  除此之外,张喜才老人想得更多的,也不过是等到若干年后自己去世了,自己的儿孙看见这些手抄书时,能够想到自己这颗拳拳的爱国之心而已。

  可饶是如此,网络上那些人,却依旧不肯放过他。直逼得他叫自己的孩子删掉发布在网络上的内容,又将自己的手抄书一一锁进箱子,张喜才老人这才得到丝毫放松的余地。

  

  抄书初衷

  一九四四年,张喜才老人在山西省一个贫困家庭出生。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可能不知道,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新中国才刚刚被解放,进入到数千万革命先辈梦寐以求的和平中去。可在经过了数十年的战争之后,新中国早已是一片凌乱,哪里都是百废待兴的状态。

  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张喜才老人的童年生活,也过得非常的凄惨。一开始的时候,张喜才老人的父母还能够将他送进学校,和寻常人家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可随着庄稼减产,家里头的经济状况,也渐渐出现了“揭不开锅”的情况。于是乎,为了减轻家里的开支,他读到四年级的时候就离开了学校,开始帮着家里人干活。

  

  不过这个时候的张喜才老人,也没有放弃学习。买不起新的课本,他就一遍又一遍地看以前的课本。看得多了,他就用树枝和木棍,在沙土地里照着课本上的内容一遍又一遍地写。张喜才老人至今喜欢写字的习惯,就是在那个时候养成的。

  到了成年以后,张喜才老人就报名参了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进了部队之后,张喜才老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可自己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水平,虽然后来也通过日常生活认识了一些字,但对于部队生活来说,肯定是不够的。于是,张喜才老人又在部队开始了自学的旅程。

  

  那个时候,部队里也很少会准备什么图书室,张喜才老人为了能够学习,就经常托人用生活津贴出去买纸笔和书籍,久而久之,等到张喜才老人退伍回家的时候,不仅文化水平有了提高,还爱上了写毛笔字。在那个没有自来水笔和油性笔的年代,人们用得最多的还是铅笔和钢笔,毛笔虽然还比较常见,却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得起的。毕竟墨汁太贵,很少人能够像我们现在这样随意消耗。

  张喜才老人也不是喜欢浪费的人,墨汁不够,他就用水把墨汁稀释,然后用稀释了的墨汁在报纸上写字。写得多了,字也就越写越好了。

  

  退伍之后,张喜才老人也没有放下手里的“活计”,他几乎每天都会趁着工作之余写点儿什么,有时候写得“入迷”了,连老婆连自己吃晚饭都觉得烦人。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张喜才老人也渐渐从一个干瘦的丑小子,变成了一个颇显富态的老大爷。我们的国家也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发展成了现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张喜才老人写毛笔字的时候,还时常感慨着说,以后写毛笔字的时候,墨汁终于不用再掺水,可以写出又好看又干净的字了。

  

  为党庆祝

  二零零九年十月的时候,在看过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阅兵仪式之后,已经六十五岁的张喜才老人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想用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方式,给我们全中国人带来幸福和安康的共产党,一份特别的礼物。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已经从工作中退休下来的张喜才老人又陷入了忙碌之中。他一直在想,自己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既表达自己的热血,又不至于让自己太难做到呢?思来想去,张喜才老人把目光聚焦在了自己学习了半辈子的毛笔书法上面。

  

  确定了方法,张喜才老人又开始思考起了,自己应该写点儿什么,或者说,自己能做点儿什么?要是写那些自己一点儿也看不懂的古书,张喜才老人又害怕自己写到一半觉得无聊,到时候写个不上不下的,等百年华诞都过去了都不一定写得完。随便找点儿什么戏剧、文章写,又显得不太对场合。

  最终,张喜才老人盯上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作为从古至今流传最广的书籍,写这个肯定即不会自己觉得无聊,又不会显得孟浪。

  

  说干就干,在准备了几天之后,张喜才老人就开始了他的抄书之路。他最先开始抄的,就是四大名著之中的《红楼梦》,从二零一一年开始,整整两年多的时间,他才抄完整本《红楼梦》。他手抄的书页装订成册之后,更是多达六十本。

  看自己两年时间就抄完了一本,张喜才老人对自己的决定非常有信心。在当时,他甚至还说,要用九年的时间,把这四本名著全部抄完。

  事实也正如张喜才老人所预想的那样,在二零一八年的四月份,他完成了全部四本名著的撰抄,为自己的礼物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结语

  其实有关张喜才老人撰抄书籍的事情,我们的眼光,大可不必太过严苛。他既然想要用四大名著来作为献给党和国家的礼物,那么自然就有着张喜才老人这么选择的理由。

  至于那些跳出来说老人对书法没有做出任何贡献的“书法专家”们,在老人之前,除了一位启功大师和田英章先生之外,我们也没听说有谁,真正对中国的书法作出了代表性的贡献。否则的话,我们现在学习楷书的时候,恐怕也就不止这两位书法大师的书法了。

  更何况,我们要是“论迹不论心”的话,这些只会写点儿什么对联、诗歌的“书法专家”们,根本没有资格和这位张喜才老人同台论技。

  

  4年级学历的老人,花8年时间抄完四大名著,却被批“自我感动”

  老人用毛笔抄四大名著,耗时8年抄完,却被批对书法发展没帮助

上一篇:二十大代表风采|路丙辉|践行使命担当 潜心教书育人
下一篇:2011中级会计考试财务管理练习题(7)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